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采取激趣的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主动求新知识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故事谜语激趣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和猜谜语,因为小故事、谜语很有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运用小故事、谜语的形式组织教学,这样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起良好的作用。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用下面的小故事激趣:一位奶奶带着三个孙子,有一天,她拿出三块同样大小的饼,把第一块平均分成4份;把第二块平均分成8份;把第三块平均分成12份。然后让大孙子取第一块的3份,让二孙子取第二块的6份,让小孙子取第三块的9份。(板书:3/4 6/8 9/12)话音刚落,三个孙子你看我,我看你,好像在說:“奶奶今天怎么了?3/4 、6/8 、9/12各不相同,以前奶奶从不偏心呀!”奶奶看透了孙子们的心思说:“孙儿们,奶奶今天这样分饼公平吗?为什么?你们想想吧!”讲完“奶奶分饼”的故事后,让学生注意奶奶最后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跨入我们所创设的学习情境。又如教学“时、分、秒”时,可用下面的谜语激趣: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会叫你起床,会叫你睡觉。同时,有机地向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这样,便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兴趣也随之而至。
二、创设悬念激趣
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各种悬念,可激起学生求知的紧迫感,同时,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重要的作用。如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任意说出若干个自然数,老师进行判断能否被2、5、3整除,再让学生用笔算来证明老师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学生在惊叹之余,肯定急于要弄懂其中的奥秘。这样,不仅把学生领进新课的大门,而且还激起他们渴望求知的千层浪。又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可用以下方法激趣:先通过师生比赛,求相同加数的和8+8+8+8=( )。看老师算得快还是学生算得快。结果学生会想:为什么老师算得快,他的“绝招”是什么呢?然后,我们便引导学生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这样,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强的特点,精心创设悬念,使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以实际操作激趣
根据教材内容和小学生好动的特点,让他们做一做,剪一剪,拼一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提高,学习兴趣也盎然。如前面提到的“奶奶分饼”,要求同学们回答奶奶提出的问题,但有部分基础较差的同学回答不出来,便可让他们自己动手,把三张同样大小的纸,分别剪成4等分、8等分、12等分;然后取4等分的3份,8等分的6份,12等分的9份。并涂上颜色,再拼起来。这样,他们便能回答所提的问题了。实际操作,对于几何初步认识的教学,更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时,让学生用长方形或正方形演示出直角三角形。又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剪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再让他们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面、顶点,并数出有几条棱?几个面?几个顶点?这样,使他们真正理解几何图形的有关概念,而且学习兴趣浓厚,印象深刻。实际操作演示同样适用于应用题教学。如“行程问题”中的“同时、相对而行、相背、相遇”等数学术语不易理解,这是学生头痛的问题,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演示出“同时、相对而行、相背、相遇”等动作,化静为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帮助学生理解有关术语、概念、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尝试中,我发现,运用激趣教学,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故事谜语激趣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和猜谜语,因为小故事、谜语很有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运用小故事、谜语的形式组织教学,这样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起良好的作用。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用下面的小故事激趣:一位奶奶带着三个孙子,有一天,她拿出三块同样大小的饼,把第一块平均分成4份;把第二块平均分成8份;把第三块平均分成12份。然后让大孙子取第一块的3份,让二孙子取第二块的6份,让小孙子取第三块的9份。(板书:3/4 6/8 9/12)话音刚落,三个孙子你看我,我看你,好像在說:“奶奶今天怎么了?3/4 、6/8 、9/12各不相同,以前奶奶从不偏心呀!”奶奶看透了孙子们的心思说:“孙儿们,奶奶今天这样分饼公平吗?为什么?你们想想吧!”讲完“奶奶分饼”的故事后,让学生注意奶奶最后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跨入我们所创设的学习情境。又如教学“时、分、秒”时,可用下面的谜语激趣: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会叫你起床,会叫你睡觉。同时,有机地向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这样,便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兴趣也随之而至。
二、创设悬念激趣
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各种悬念,可激起学生求知的紧迫感,同时,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重要的作用。如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任意说出若干个自然数,老师进行判断能否被2、5、3整除,再让学生用笔算来证明老师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学生在惊叹之余,肯定急于要弄懂其中的奥秘。这样,不仅把学生领进新课的大门,而且还激起他们渴望求知的千层浪。又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可用以下方法激趣:先通过师生比赛,求相同加数的和8+8+8+8=( )。看老师算得快还是学生算得快。结果学生会想:为什么老师算得快,他的“绝招”是什么呢?然后,我们便引导学生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这样,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强的特点,精心创设悬念,使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以实际操作激趣
根据教材内容和小学生好动的特点,让他们做一做,剪一剪,拼一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提高,学习兴趣也盎然。如前面提到的“奶奶分饼”,要求同学们回答奶奶提出的问题,但有部分基础较差的同学回答不出来,便可让他们自己动手,把三张同样大小的纸,分别剪成4等分、8等分、12等分;然后取4等分的3份,8等分的6份,12等分的9份。并涂上颜色,再拼起来。这样,他们便能回答所提的问题了。实际操作,对于几何初步认识的教学,更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时,让学生用长方形或正方形演示出直角三角形。又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剪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再让他们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面、顶点,并数出有几条棱?几个面?几个顶点?这样,使他们真正理解几何图形的有关概念,而且学习兴趣浓厚,印象深刻。实际操作演示同样适用于应用题教学。如“行程问题”中的“同时、相对而行、相背、相遇”等数学术语不易理解,这是学生头痛的问题,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演示出“同时、相对而行、相背、相遇”等动作,化静为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帮助学生理解有关术语、概念、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尝试中,我发现,运用激趣教学,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