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人生”的教育本质观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总纲。叶圣陶认为,“教育的价值在于打定人生观根基”,中小学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终身发展,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都应该不忘初心,立德树人,以身作则,重在实践,摒弃形式,竭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终身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为人生”教育思想;以身作则;重在实践
伟大教育家叶圣陶所倡导的“教育为人生”的教育理念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学习、传承和践行。“为人生”的教育本质观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总纲。叶圣陶认为,“教育的价值在于打定人生观根基”,中小学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终身发展,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因而不能不注意教育与人生的关系。”叶圣陶主张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帮助学生成长为民主社会的自由人。“为人生”这一教育思想着眼于人、人生和人的发展,带给我深刻的启发,帮助我厘清自己的教育宗旨和目标,时刻提醒自己,面对学生,要不忘初心,以德树人,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以身作则,榜样引领
身教远远重于言教,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明白这一点。叶圣陶说:“我的办法是在一件一件事情上,使学生养成好习惯。譬如举行扫除或筹备什么会之类,我自己奋力参加,同时使学生也奋力参加;当社会上发生了什么问题的时候,我自己看作切身的事,竭智尽力地图谋最好的解决,同时使学生也看作切身的事,竭智尽力地图谋最好的解决。”“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我自己一定实践;凡劝诫学生不做的,我自己一定不做。”我对此深有同感。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我一贯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做学生的好榜样,努力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给予学生良好影响,以身作则,引领学生“见贤思齐”,逐步成长为新时期合格公民。
除了教师自身成为学生的榜样,我们还大力宣扬学生身边的同伴榜样,每月评选出“好习惯小达人”,利用升旗仪式、微信公众号、故事宣讲、美丽展览等平台进行宣传,用贴近学生的、为学生熟悉的同龄人作为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去感染、影响每一个学生,激励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养成更多的好习惯,为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基础。
二、重在实践,活动促进
实践活动是进行德育的生命力之所在。“我不想把‘忠’‘孝’‘仁’‘爱’等抽象德目向学生的头脑里死灌。我认为这种办法毫无用处,与教授‘蛋白质’‘脂肪’等名词不会使身体得到营养一个样。”叶圣陶的比喻十分形象,他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对德育的认识。反观我们当今的学校德育,有很大一部分仅仅是空洞无益、让人生厌的说教,每天的晨会课,每周的班会课和品德与社会课,说教占了较大的比例。一个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难道是仅凭口头教育就可以成功的吗?答案是毋庸置疑的。譬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让学生背诵记忆默写是很简单的事,但是,如何将其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并内化外显于学生的每一言每一行,是需要用心去做的大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德育绝不是口头上、文字上做做表面功夫就行,那种浮于表面的德育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叶圣陶先生特别反对“瓶子观点”。他认为,求知识做学问养习惯,都必须“躬行实践”。的确,一个成功有效的德育活动,必须将学生所学思想意识融化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中,这才是名副其实的真正的德育。
我校围绕德育目标经常性地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垃圾分类回收、爱心义卖、“礼仪小标兵”评选、“榜样的力量”“阅读排行榜”“欢乐基地行”“感恩进行时”等好习惯培养活动极为丰富,旨在通过一次次德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持之以恒毫不懈怠,为铸就新时期合格公民做出努力。
三、摒弃形式,提高实效
“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葉圣陶从来不想教学生做“有名无实”的事,他坚持认为,做什么事都必须认真去干,必须“名副其实”。而当今学校德育形式主义之风盛行,各校德育活动精彩纷呈,各方报道宣传如火如荼,各大名校经常性承办大型德育展示活动,高大上的形式常常把前来观摩学习的教师家长迷倒。我们不禁要问,那博人眼球的华丽丽的形式里面,包裹着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内涵?学生的好习惯养成究竟取得了怎样的实效?一本本宣传册,一张张照片,一个个展板,一段段视频,一场场宣讲,这些,真的可以证明德育的实效吗?
叶老指出:“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要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但硬是要养成,决不马虎了事。”他举例,譬如门窗的开关,要教他们轻轻地,“砰”的一声固然要不得,“咿呀”声也不宜发出,直到他随时随地开关门窗总是轻轻地,才认为一种好习惯养成了。对于开门关窗那样细微的事,尚且不愿意扰动人家的心思,还肯作奸犯科,干那些扰动社会安宁的事吗?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我们将好习惯养成教育落在实处,通过“21天美丽行动”这一抓手,每月指导学生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好习惯养成计划,与家长制定契约书,每日对照目标坚持做到,在《最好是教养》家庭联动手册里每天涂好一朵月季花,并将自己每日好习惯养成照片或视频发布在乐教乐学平台,让更多的人共同见证和督促,每月月底组织交流分享,评比出班级和校级的美丽小达人,并在国旗下进行好习惯养成故事分享。通过家校联动、激励评比、分享表彰等多种方式,持之以恒,将养成教育做细、做实,真正落到实处,帮助学生养成了一个又一个良好习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除了学校德育品牌活动,我们更注重将习惯养成落实在平时的点点滴滴。每一位教师都是育人者,随时随地,不拘形式,不求漂亮,拒绝虚浮和哗众取宠,讲究实效,只做有益于学生身心的小事,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益终生。小学阶段,是孩子养成习惯的黄金时期。笔者认为,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不管是校长还是德育主任,每一位教育者都是德育工作者,都应该不忘初心,立德树人,践行叶圣陶“为人生”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终身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波.小学生举止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5(02)
[2]周邦荣,何芝.浅谈行为习惯对小学生学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教育革新.2011(04)
[3]宋永秀.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有效养成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11)
[关键词] “为人生”教育思想;以身作则;重在实践
伟大教育家叶圣陶所倡导的“教育为人生”的教育理念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学习、传承和践行。“为人生”的教育本质观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总纲。叶圣陶认为,“教育的价值在于打定人生观根基”,中小学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终身发展,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因而不能不注意教育与人生的关系。”叶圣陶主张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帮助学生成长为民主社会的自由人。“为人生”这一教育思想着眼于人、人生和人的发展,带给我深刻的启发,帮助我厘清自己的教育宗旨和目标,时刻提醒自己,面对学生,要不忘初心,以德树人,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以身作则,榜样引领
身教远远重于言教,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明白这一点。叶圣陶说:“我的办法是在一件一件事情上,使学生养成好习惯。譬如举行扫除或筹备什么会之类,我自己奋力参加,同时使学生也奋力参加;当社会上发生了什么问题的时候,我自己看作切身的事,竭智尽力地图谋最好的解决,同时使学生也看作切身的事,竭智尽力地图谋最好的解决。”“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我自己一定实践;凡劝诫学生不做的,我自己一定不做。”我对此深有同感。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我一贯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做学生的好榜样,努力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给予学生良好影响,以身作则,引领学生“见贤思齐”,逐步成长为新时期合格公民。
除了教师自身成为学生的榜样,我们还大力宣扬学生身边的同伴榜样,每月评选出“好习惯小达人”,利用升旗仪式、微信公众号、故事宣讲、美丽展览等平台进行宣传,用贴近学生的、为学生熟悉的同龄人作为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去感染、影响每一个学生,激励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养成更多的好习惯,为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基础。
二、重在实践,活动促进
实践活动是进行德育的生命力之所在。“我不想把‘忠’‘孝’‘仁’‘爱’等抽象德目向学生的头脑里死灌。我认为这种办法毫无用处,与教授‘蛋白质’‘脂肪’等名词不会使身体得到营养一个样。”叶圣陶的比喻十分形象,他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对德育的认识。反观我们当今的学校德育,有很大一部分仅仅是空洞无益、让人生厌的说教,每天的晨会课,每周的班会课和品德与社会课,说教占了较大的比例。一个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难道是仅凭口头教育就可以成功的吗?答案是毋庸置疑的。譬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让学生背诵记忆默写是很简单的事,但是,如何将其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并内化外显于学生的每一言每一行,是需要用心去做的大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德育绝不是口头上、文字上做做表面功夫就行,那种浮于表面的德育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叶圣陶先生特别反对“瓶子观点”。他认为,求知识做学问养习惯,都必须“躬行实践”。的确,一个成功有效的德育活动,必须将学生所学思想意识融化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中,这才是名副其实的真正的德育。
我校围绕德育目标经常性地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垃圾分类回收、爱心义卖、“礼仪小标兵”评选、“榜样的力量”“阅读排行榜”“欢乐基地行”“感恩进行时”等好习惯培养活动极为丰富,旨在通过一次次德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持之以恒毫不懈怠,为铸就新时期合格公民做出努力。
三、摒弃形式,提高实效
“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葉圣陶从来不想教学生做“有名无实”的事,他坚持认为,做什么事都必须认真去干,必须“名副其实”。而当今学校德育形式主义之风盛行,各校德育活动精彩纷呈,各方报道宣传如火如荼,各大名校经常性承办大型德育展示活动,高大上的形式常常把前来观摩学习的教师家长迷倒。我们不禁要问,那博人眼球的华丽丽的形式里面,包裹着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内涵?学生的好习惯养成究竟取得了怎样的实效?一本本宣传册,一张张照片,一个个展板,一段段视频,一场场宣讲,这些,真的可以证明德育的实效吗?
叶老指出:“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要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但硬是要养成,决不马虎了事。”他举例,譬如门窗的开关,要教他们轻轻地,“砰”的一声固然要不得,“咿呀”声也不宜发出,直到他随时随地开关门窗总是轻轻地,才认为一种好习惯养成了。对于开门关窗那样细微的事,尚且不愿意扰动人家的心思,还肯作奸犯科,干那些扰动社会安宁的事吗?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我们将好习惯养成教育落在实处,通过“21天美丽行动”这一抓手,每月指导学生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好习惯养成计划,与家长制定契约书,每日对照目标坚持做到,在《最好是教养》家庭联动手册里每天涂好一朵月季花,并将自己每日好习惯养成照片或视频发布在乐教乐学平台,让更多的人共同见证和督促,每月月底组织交流分享,评比出班级和校级的美丽小达人,并在国旗下进行好习惯养成故事分享。通过家校联动、激励评比、分享表彰等多种方式,持之以恒,将养成教育做细、做实,真正落到实处,帮助学生养成了一个又一个良好习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除了学校德育品牌活动,我们更注重将习惯养成落实在平时的点点滴滴。每一位教师都是育人者,随时随地,不拘形式,不求漂亮,拒绝虚浮和哗众取宠,讲究实效,只做有益于学生身心的小事,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益终生。小学阶段,是孩子养成习惯的黄金时期。笔者认为,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不管是校长还是德育主任,每一位教育者都是德育工作者,都应该不忘初心,立德树人,践行叶圣陶“为人生”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终身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波.小学生举止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5(02)
[2]周邦荣,何芝.浅谈行为习惯对小学生学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教育革新.2011(04)
[3]宋永秀.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有效养成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