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已成为消化性溃疡发生的2个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一般认为NSAID和Hp声通过不同途径损伤胃黏膜.研究显示NSAID通过3种不同途径造成胃溃疡: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局部损伤和中性粒细胞介导的血管损害。
【机 构】
:
310016,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邵逸夫医院消化科,310016,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邵逸夫医院消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已成为消化性溃疡发生的2个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一般认为NSAID和Hp声通过不同途径损伤胃黏膜.研究显示NSAID通过3种不同途径造成胃溃疡: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局部损伤和中性粒细胞介导的血管损害。
其他文献
肝脏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癌在临床上少见,术前往往难以确诊.我科近年收治2例在术前,术中误诊,报道如下. 例1 女,56岁.因"间歇性右上腹痛6个月,加重10d"于1993年12月6日入院。
近年研究表明,核因子(NF)-κB与肿瘤发生、发展、抗凋亡等密切相关.但NF-κB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如何影响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及肿瘤血管生成,国内外报道较少.本研究分析胃腺癌中NF-κB的表达情况,旨在了解NF-κB的表达与胃腺癌细胞增殖活性及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揭示其与胃腺癌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肠黏膜局部免疫反应异常是UC发病的重要环节。
直肠系膜转移是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直肠癌系膜转移的分子机制尚未明了.近年,细胞粘附分子E-钙粘附素(E-cadherin)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关键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也为探索直肠癌系膜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患者女,21岁,因黏液脓血便5个月,加重伴腹痛10 d入院,患者于5个月前无诱因排黏液脓血便,每日1次,无发热、腹痛,无里急后重.口服抗感染药物(具体不详)无好转.3个月前结肠镜示:距肛门18 cm及乙状结肠黏膜片状糜烂,充血发红,表面脓性分泌物附着,无假息肉形成,无黏膜桥形成,黏膜血管消失,诊断溃疡性结肠炎(UC)。
患者女,61岁.20年前行胆总管切开取石,2年前症状复发行胆囊切除、左肝叶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4个月前胆总管结石症状反复,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发现胆总管十二指肠瘘,从瘘口取结石后并发急性胰腺炎,1周后腹痛消失,血淀粉酶恢复正常,但此后不能进食,反复呕吐,并反复出现胆道感染.CT提示胰体尾正常,胰头明显增大4 cm×6 cm(图1),未见肿瘤征象,平扫见肝内胆管造影剂显示;CA19-
目的 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靶向bcl-2的小干扰RNA(siRNA)在体内外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其对胃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化学合成bcl-2基因的siRNA,脂质体法将bcl-2siRNA转染胃癌SGC 7901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观察bcl-2 siRNA转染前后胃癌细胞bcl-2基因的表达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实验、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和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是一种腹膜后脂肪组织呈亚急性和慢性炎症反应,并被瘤样增生的纤维组织所代替的疾病,按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我院近几年来共收治4例继发性RPF病例,现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继发性RPF的认识。
收集2002年4月-2005年10月本院32例消化道穿孔病例,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加以分析,探讨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CT)在消化道穿孔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