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和探索的情景。让学生在积极活动中探索学习,了解世界和人生的本质,在积极活动中促进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生命化教育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树立“生命化课堂”的观念。生命课堂是基于教育的生命意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创设出新的生活经验,使生命融入新质,从而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因此,我们要提高生命化教学意识,创设良好的和谐氛围,改进教学方法及评价机制,使生命化教育寓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1. 创设和谐学习氛围
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要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发展,就必须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师生间的平等关系。生命只有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才能成长。在和谐的课堂里,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承担的是“人格引领”和“学业指导”。 教师用自身的生命体验去接受、同化教材,获得属于自己的灵魂认识,即有自己的教学思想,自己的生命真切体会,用自己的生命表达方式,去与学生交流、碰撞,使双方都得到感悟,从而提高生命的质量。教师还要用“师之爱”激发“生之情”,用真挚的感情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阻碍,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2. 教学评价生命化
2.1 对学习态度的评价评价学生是否遵守上下课的时间,是否尊重教师的劳动,做到认真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认真做学习笔记,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学生是否具有探索数学问题的灵活性,愿意尝试各种解决问题方法;对从事数学活动具有好奇心、探索欲,并富有一定创造性,有强烈成功欲望等等。
2.2 对任务完成的评价
分为课前预习和完成课业两个方面。课前预习评价学生能否认真完成预习笔记,带全学习用具,包括书、本等;课前要把当堂教学用具齐放在桌面上;完成课业评价学生是否按时、准确完成课后大练习考试及是否认真完成作业,按时上交作业,等等。
2.3 对数学思考的评价
对数学思考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时,能否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否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要关注学生在数感与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意识、推理能力、应用数学的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面对现实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用数学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统计的观念。
3. 课堂教学生命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生命化学习方式,学生才能在教学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样每个学生才能得到发展。
3.1 让学生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通过动手实践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探索新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课堂中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体验融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知识。学生只有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并把外显的操作过程抽象成数学表达,才能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例如:探究“摸到白球的概率”一节的片段:(1)盒子里装有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白球。师:从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白球,从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红球,这两个时间是什么事件?可能性是多少?并用数轴表示。(2)再将5个形状大小和白球完全相同的红球放入盒子中。师: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白球,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求是是红球,这两个时间是什么事件?可能性是多少?并用书桌表示。(3)盒子中有4个白球和1个红球.师: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是红球发生的可能性比上次活动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了还是小了?任摸一红球呢?在用数轴表示出来。师:能否用一个确切的数据表示在此摸球活动中所有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此时一名学生说:“这太简单了能否再难一点?”。学生渴望求知,老师然后提出:(4)在再5个球中(4个白球1个红球)4人共做20次摸球游戏,记录摸到白球的次数和概率——在一个个反馈过来的动态信息中,不难看出学生已经体验到的频率和概率的关系并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到: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上,试验的每个结果都会显出其频率的稳定性,可以用频率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这就是数学地思考。
3.2 从教材中挖掘生命教育内容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利用好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向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例如:在讲授《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时,提出:(1)从图像中你能看出刹车距离与行车速度有什么关系吗?(2)假如你是司机师傅在限速路段你会怎样做?说说这样做的理由。(3)在你骑车上下学的路上尤其是雨雪天气你会怎样做?结合本节内容谈谈你的体会。这样教育远比单纯说教效果要好的多。
总之,生命教育不是靠一朝一夕能做好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每个人都要提高生命教育意识,树立生命教育的责任感,改变教育教学方式,把数学课堂由“知识课堂”转变为“生命化课堂”这是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徐炳国的《教育科学》2006.第4期
[2] 许世平的《中国教育学刊》2002.第4期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生命化教育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树立“生命化课堂”的观念。生命课堂是基于教育的生命意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创设出新的生活经验,使生命融入新质,从而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因此,我们要提高生命化教学意识,创设良好的和谐氛围,改进教学方法及评价机制,使生命化教育寓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1. 创设和谐学习氛围
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要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发展,就必须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师生间的平等关系。生命只有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才能成长。在和谐的课堂里,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承担的是“人格引领”和“学业指导”。 教师用自身的生命体验去接受、同化教材,获得属于自己的灵魂认识,即有自己的教学思想,自己的生命真切体会,用自己的生命表达方式,去与学生交流、碰撞,使双方都得到感悟,从而提高生命的质量。教师还要用“师之爱”激发“生之情”,用真挚的感情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阻碍,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2. 教学评价生命化
2.1 对学习态度的评价评价学生是否遵守上下课的时间,是否尊重教师的劳动,做到认真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认真做学习笔记,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学生是否具有探索数学问题的灵活性,愿意尝试各种解决问题方法;对从事数学活动具有好奇心、探索欲,并富有一定创造性,有强烈成功欲望等等。
2.2 对任务完成的评价
分为课前预习和完成课业两个方面。课前预习评价学生能否认真完成预习笔记,带全学习用具,包括书、本等;课前要把当堂教学用具齐放在桌面上;完成课业评价学生是否按时、准确完成课后大练习考试及是否认真完成作业,按时上交作业,等等。
2.3 对数学思考的评价
对数学思考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时,能否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否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要关注学生在数感与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意识、推理能力、应用数学的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面对现实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用数学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统计的观念。
3. 课堂教学生命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生命化学习方式,学生才能在教学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样每个学生才能得到发展。
3.1 让学生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通过动手实践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探索新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课堂中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体验融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知识。学生只有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并把外显的操作过程抽象成数学表达,才能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例如:探究“摸到白球的概率”一节的片段:(1)盒子里装有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白球。师:从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白球,从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红球,这两个时间是什么事件?可能性是多少?并用数轴表示。(2)再将5个形状大小和白球完全相同的红球放入盒子中。师: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白球,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求是是红球,这两个时间是什么事件?可能性是多少?并用书桌表示。(3)盒子中有4个白球和1个红球.师: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是红球发生的可能性比上次活动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了还是小了?任摸一红球呢?在用数轴表示出来。师:能否用一个确切的数据表示在此摸球活动中所有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此时一名学生说:“这太简单了能否再难一点?”。学生渴望求知,老师然后提出:(4)在再5个球中(4个白球1个红球)4人共做20次摸球游戏,记录摸到白球的次数和概率——在一个个反馈过来的动态信息中,不难看出学生已经体验到的频率和概率的关系并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到: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上,试验的每个结果都会显出其频率的稳定性,可以用频率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这就是数学地思考。
3.2 从教材中挖掘生命教育内容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利用好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向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例如:在讲授《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时,提出:(1)从图像中你能看出刹车距离与行车速度有什么关系吗?(2)假如你是司机师傅在限速路段你会怎样做?说说这样做的理由。(3)在你骑车上下学的路上尤其是雨雪天气你会怎样做?结合本节内容谈谈你的体会。这样教育远比单纯说教效果要好的多。
总之,生命教育不是靠一朝一夕能做好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每个人都要提高生命教育意识,树立生命教育的责任感,改变教育教学方式,把数学课堂由“知识课堂”转变为“生命化课堂”这是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徐炳国的《教育科学》2006.第4期
[2] 许世平的《中国教育学刊》2002.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