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九佬十八匠”的展览中所选取出的展品——锁具展开的一系列调查和研究发现,锁具与锁匠是其中的一个非常边缘化的匠类。于是带着为什么锁和锁匠这么边缘化以及锁这种器物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美这两个疑问展开对锁这种民俗器物的历史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堂奥”这个建筑词汇与锁器存在着相当大的契合度,于是将锁定义为一种“微堂奥”,并从锁内机关、锁匠和锁样三个方面来分析了锁这个器物之所以美的原因。
关键词:锁;锁匠 ;堂奥
引言:百科上定义“九佬十八匠”是中国民间对靠手艺谋生的民间工匠的统称,且在中国各地的工种分类都略有不同。就像在现代,城市人曾唤乡村人为“乡巴佬”一样,佬在词语中的解释就是指被轻视的成年男子,匠的地位相较于佬更高一些,但也仅是一些而已。然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低俗”的“九佬十八匠”,我们的生活才可以越来越丰富,也不知是生活催生出了他们,还是他们造就了生活。这是一个关于人、关于行业、关于器物的故事。
在韩光友先生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举办的名为“九佬十八匠”的民俗器物藏品展中,笔者有幸与“九佬十八匠”的造物有了一次亲密接触,这些被展出的器物沾染了那么些岁月的气息和匠人的磨砺,显得沧桑又有力。在整个展品中,最吸引我的,便是那一枚枚精致又古朴的锁器,它们让我想起了木心先生的诗作《从前慢》中的一句诗词“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于是笔者带着好奇开启了这次研究之旅。 机关之堂奥
一、机关之堂奥
堂奥,原指厅堂和内室,亦指玄机、深奥之意,而小小的一个锁器实则就是一个微堂奥空间,外貌样式是堂,锁内机关为奥,堂奥相加构成了一个精美的完整器物,而锁的机关设计又甚为巧妙,充满玄机,故笔者以“微堂奥”来定义锁这一器物。
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当人类有了私有制之时,就有了保护和安全的诉求,锁便由此而生。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最初的锁都是以木质材料制成的简单的门闩结构,但因门闩只能在门内上锁的功能并不能满足人们所需的安全感,于是便有了进阶版的木锁,这个时候,锁才真正意义上有了奥空间。进阶版的木锁装置了机关,在门的木栓上钻了圆孔,内装上下两根木棍,开门或锁门,要用“山”字形的钥匙通过“一”字开口来推起锁内的木栓,从而来拨落门闩,这种复杂的机关致使锁的保密性提高了一步,在民间,木制锁一直沿用到明清时期。
随着金属冶炼技术日渐成熟,人类发现了金银铜铁锡等不同的金属元素,并制造出了更多的工具。此时,木头可以轻易的被铁斧劈断,所以木制锁也就不再安全可靠,金属锁便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的锁多为簧片结构金属锁,簧片锁的特点是锁梗上的簧片具有弹性,当钥匙没有插入的时候,簧片卡住挡板,锁无法拉开;当插入钥匙之后,簧片形状发生改变,不再卡住挡板,锁打开,最简单的簧片锁便是一字型簧片锁。但由于簧片装置可以用钥匙孔型来决定钥匙的式样,并做出多种变化,所以该锁自汉代诞生起到唐代在不断地改进,除了一字型之外,还出现了一开锁、二开锁、三巴掌锁、三道箍虾尾锁、四开锁、五开锁、龙凤锁、双元锁、倒拉锁、暗门锁、方锁、文字密码锁,数字密码锁等不同样式的簧片结构金属锁,正因为它被广泛使用,所以也称之为“广锁”。广锁的出现,使锁具的保密程度大大增加。
当金属材质出现后,东西方的锁内机关也开始出现了区分。东方(尤其是中国)一直在簧片锁的结构上做花样,而西方则开辟了另一个叫做叶片锁的分支。公元8世纪,东罗马人制出了初代叶片锁,又名钥匙孔锁,机关原理是利用钥匙的牙花拨动锁内与之吻合的叶片缺口来进行开合,这也是世界近现代锁的初型。
但是,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锁内机关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越变越为复杂。我们可以从锁内机关的堂奥中看到人类智力与技术的双重进步,但是这种进步不光是带来了更多元的制作手段,还带来了更复杂的人心。
二、锁匠之堂奥
在“九佬十八匠”的民俗器物展中有很多日常生活中做不同工种的能人巧匠,但是当查阅了 “九佬十八匠”的介绍后却发现,锁匠很少出现在十八匠的位列中。明明是一件日常家庭的必需品,但是为什么却很少有关于锁匠的人物传记,也没有锁匠所使用的工具的展示,查阅相关史书、资料和网络信息,也没有发现关于锁匠的详细记载,这让笔者感到甚是奇怪。
于是笔者亲身去探访了小区街边的一个补鞋配钥匙的手艺人。根据他的口述,笔者了解到,现代意义上的锁匠都是企业、公司来专门批量制造锁器,而它们这一类的人只能照着钥匙样式复刻钥匙,并没有独立制造锁和钥匙的能力。此外,还有一类工种,是开锁匠,他们也多屬于政府机构或专业公司,有开锁的技术但并不制锁。所以,像金匠、银匠这样的工种到现在依旧有存留,而实际意义上的锁匠其实早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流中。
虽然关于锁匠的记载寥寥无几,但是如果我们从匠人的特性和行业的性质上来看,就可以简单的解答笔者之前的疑惑了。
古代匠人,多是世家传袭,传男不传女,要不然就是收关门弟子,行业香火不断,但香火并不旺。很多独特的工艺,就是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原因让香火断代,最终走向了灭亡。所以匠人在古代,本身就并不多。在柳宗悦的《工艺之道》中就曾谈到过,在整个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工艺在一般人看来,是粗陋的东西。因为太过于常见,也就没有什么人在意。而从历史上看,掌握着古代话语权的文人士子们依照“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说行事,对这些日常生活所用器物以及造物的工匠并不能正眼相待。由此可见,匠人地位之低,让写史之人不屑将其记入史册;匠人传袭之秘,让从业人数极为稀缺;匠人数量之少,又致使其不能自成体系,无力为自己辩护,这是关于一个行业的恶性循环。
而锁匠这个匠种,就更是充满了堂奥。锁是为了安全和保护私有财产的工具,那么制造锁的这个人,就是保证安全的关键。一方面,人们需要他有足够的技能来制造出足够安全的锁;另一方面,人们又害怕他们用自己的技能去破坏他们的安全感。私有财产占有越多的人就越担心这个问题。而古代掌握最多的私有财产者,就是皇家,所以锁匠,一定是被皇家所控制的存在。而就锁匠本身来说,他们也有着自己要恪守的行规,不论是道德约束还是宗教神力的信仰,作为锁匠,确实要身有风骨。一面是强权的控制,一面是要对自己的约束,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事理,便是锁匠隐秘而伟大的堂奥所在。 三、锁样之堂奥
锁内机关设计的精美巧妙,这是机械之美;锁匠的隐秘而伟大,是人之美;而回归到锁的样式本身,这就是艺术之美。
在前文的内容中有提到过,中国锁的样式是从汉代金属簧片锁诞生之后才开始发展起来的,这其实就间接的证明了关于器物,功能总是先于形式出现的。锁的诞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安全感,当这种安全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艺术才会介入。如何可以造的更美观?如何可以更有寓意?什么样的形式才能更受欢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伴随着簧片锁的安全性能接踵而来。
从明代开始,锁找到了最合适的制造材料,然后开始不断的复杂化“奥”空间,一字型锁内只有一条簧片;双开锁要两把钥匙配合着一起开;三开虾尾锁要让钥匙在不同的位置执行三次动作;而三巴掌锁需要将钥匙插入后再对着锁连拍三下,产生震动后才能开锁。这一次次样式的更新,都是为了可以让锁子的机关更为复杂,从而更具安全性能。而功能的需求也间接使锁的样式有了更多的变化。
最有趣的是,锁子样式的复杂与安全性会呈正相关的关系。锁器样式上的差别被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们拿来维护自己的特权和经济地位,成为了区分社会阶级的一种方式,锁器越复杂,就代表着家族越尊贵。这一点体现在锁器的钥匙孔上尤为明显,不同官职、不同阶层的人有着自己专属的钥匙孔型状,不能僭越。比如,一字型钥匙孔是庶民百姓所用;钥匙孔为“士”字型则是文人士大夫所用;钥匙孔为“吉”字则是达官贵人所所用,皇族用锁则另有标志。
当然,庶民百姓也绝不会只满足于一字型这一种样式的锁,虽然孔型有所限制,但是外形却还有可变化的空间。据统计,自唐代到上个世纪50年代,广锁的造型就出现了120余类不同的款式,而百姓也乐于给这些古锁赋予文化内涵。比如,唐代轶事小说集《芝田录》中有记载:“门锁必为鱼者,取其不瞑守夜之意”,因为鱼常年不闭眼且有“余”的谐音,所以也就出现了市面上最为常见的鱼形锁。
到了明代,锁器已经不单单是作为保护财产之用了,还有了更重装饰和寓意的花旗锁、直接作为装饰之用的首饰锁和用作扣押罪犯的行拘锁。在此时,锁完成了器物高阶的进化过程——从功能到审美的演变。锁的样式堂奥在于其内外空间的变化多端,也堂奥在社会阶级与样式的那些不可名状的关联,我们不只赞叹于锁的样式的巧妙精美,也趣品于锁器所暗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
四、式微,式微,胡不歸?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形形色色的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在19世纪,美国人小莱昂斯·耶鲁发明了弹子锁结构后,在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世界上的锁就开始走向了趋同。古锁的安全性能不如弹子锁结构,再美的锁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古锁开始渐渐地走向了末路。
在当代,古锁已经成为了收藏品,家家户户用的都是防盗门、智能锁,锁匠也早已不复存在。好像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又好像仅仅是一个器物的终结。看着这些放在柜台里刻满了沧桑的小物件,我不禁开始思考,在不断数字化、智能化的今天乃至未来,器物的存在对于人类来说,该怎么表现出它的艺术之美?难道只能“沦”为收藏品,才有被欣赏的价值么?
参考文献:
[1]柳宗悦(日)著;徐艺乙译.工艺之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珂君.中国古代锁具的造型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2015
[3]徐瑛姞.中国古代锁具的文化研究[J].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
[4]黎江能.开合之间——五金锁具设计的事理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
伊丽娜,女,1993年出生,籍贯:内蒙古呼和浩特,民族:蒙,学习经历:2016年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2017年至今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学。
关键词:锁;锁匠 ;堂奥
引言:百科上定义“九佬十八匠”是中国民间对靠手艺谋生的民间工匠的统称,且在中国各地的工种分类都略有不同。就像在现代,城市人曾唤乡村人为“乡巴佬”一样,佬在词语中的解释就是指被轻视的成年男子,匠的地位相较于佬更高一些,但也仅是一些而已。然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低俗”的“九佬十八匠”,我们的生活才可以越来越丰富,也不知是生活催生出了他们,还是他们造就了生活。这是一个关于人、关于行业、关于器物的故事。
在韩光友先生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举办的名为“九佬十八匠”的民俗器物藏品展中,笔者有幸与“九佬十八匠”的造物有了一次亲密接触,这些被展出的器物沾染了那么些岁月的气息和匠人的磨砺,显得沧桑又有力。在整个展品中,最吸引我的,便是那一枚枚精致又古朴的锁器,它们让我想起了木心先生的诗作《从前慢》中的一句诗词“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于是笔者带着好奇开启了这次研究之旅。 机关之堂奥
一、机关之堂奥
堂奥,原指厅堂和内室,亦指玄机、深奥之意,而小小的一个锁器实则就是一个微堂奥空间,外貌样式是堂,锁内机关为奥,堂奥相加构成了一个精美的完整器物,而锁的机关设计又甚为巧妙,充满玄机,故笔者以“微堂奥”来定义锁这一器物。
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当人类有了私有制之时,就有了保护和安全的诉求,锁便由此而生。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最初的锁都是以木质材料制成的简单的门闩结构,但因门闩只能在门内上锁的功能并不能满足人们所需的安全感,于是便有了进阶版的木锁,这个时候,锁才真正意义上有了奥空间。进阶版的木锁装置了机关,在门的木栓上钻了圆孔,内装上下两根木棍,开门或锁门,要用“山”字形的钥匙通过“一”字开口来推起锁内的木栓,从而来拨落门闩,这种复杂的机关致使锁的保密性提高了一步,在民间,木制锁一直沿用到明清时期。
随着金属冶炼技术日渐成熟,人类发现了金银铜铁锡等不同的金属元素,并制造出了更多的工具。此时,木头可以轻易的被铁斧劈断,所以木制锁也就不再安全可靠,金属锁便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的锁多为簧片结构金属锁,簧片锁的特点是锁梗上的簧片具有弹性,当钥匙没有插入的时候,簧片卡住挡板,锁无法拉开;当插入钥匙之后,簧片形状发生改变,不再卡住挡板,锁打开,最简单的簧片锁便是一字型簧片锁。但由于簧片装置可以用钥匙孔型来决定钥匙的式样,并做出多种变化,所以该锁自汉代诞生起到唐代在不断地改进,除了一字型之外,还出现了一开锁、二开锁、三巴掌锁、三道箍虾尾锁、四开锁、五开锁、龙凤锁、双元锁、倒拉锁、暗门锁、方锁、文字密码锁,数字密码锁等不同样式的簧片结构金属锁,正因为它被广泛使用,所以也称之为“广锁”。广锁的出现,使锁具的保密程度大大增加。
当金属材质出现后,东西方的锁内机关也开始出现了区分。东方(尤其是中国)一直在簧片锁的结构上做花样,而西方则开辟了另一个叫做叶片锁的分支。公元8世纪,东罗马人制出了初代叶片锁,又名钥匙孔锁,机关原理是利用钥匙的牙花拨动锁内与之吻合的叶片缺口来进行开合,这也是世界近现代锁的初型。
但是,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锁内机关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越变越为复杂。我们可以从锁内机关的堂奥中看到人类智力与技术的双重进步,但是这种进步不光是带来了更多元的制作手段,还带来了更复杂的人心。
二、锁匠之堂奥
在“九佬十八匠”的民俗器物展中有很多日常生活中做不同工种的能人巧匠,但是当查阅了 “九佬十八匠”的介绍后却发现,锁匠很少出现在十八匠的位列中。明明是一件日常家庭的必需品,但是为什么却很少有关于锁匠的人物传记,也没有锁匠所使用的工具的展示,查阅相关史书、资料和网络信息,也没有发现关于锁匠的详细记载,这让笔者感到甚是奇怪。
于是笔者亲身去探访了小区街边的一个补鞋配钥匙的手艺人。根据他的口述,笔者了解到,现代意义上的锁匠都是企业、公司来专门批量制造锁器,而它们这一类的人只能照着钥匙样式复刻钥匙,并没有独立制造锁和钥匙的能力。此外,还有一类工种,是开锁匠,他们也多屬于政府机构或专业公司,有开锁的技术但并不制锁。所以,像金匠、银匠这样的工种到现在依旧有存留,而实际意义上的锁匠其实早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流中。
虽然关于锁匠的记载寥寥无几,但是如果我们从匠人的特性和行业的性质上来看,就可以简单的解答笔者之前的疑惑了。
古代匠人,多是世家传袭,传男不传女,要不然就是收关门弟子,行业香火不断,但香火并不旺。很多独特的工艺,就是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原因让香火断代,最终走向了灭亡。所以匠人在古代,本身就并不多。在柳宗悦的《工艺之道》中就曾谈到过,在整个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工艺在一般人看来,是粗陋的东西。因为太过于常见,也就没有什么人在意。而从历史上看,掌握着古代话语权的文人士子们依照“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说行事,对这些日常生活所用器物以及造物的工匠并不能正眼相待。由此可见,匠人地位之低,让写史之人不屑将其记入史册;匠人传袭之秘,让从业人数极为稀缺;匠人数量之少,又致使其不能自成体系,无力为自己辩护,这是关于一个行业的恶性循环。
而锁匠这个匠种,就更是充满了堂奥。锁是为了安全和保护私有财产的工具,那么制造锁的这个人,就是保证安全的关键。一方面,人们需要他有足够的技能来制造出足够安全的锁;另一方面,人们又害怕他们用自己的技能去破坏他们的安全感。私有财产占有越多的人就越担心这个问题。而古代掌握最多的私有财产者,就是皇家,所以锁匠,一定是被皇家所控制的存在。而就锁匠本身来说,他们也有着自己要恪守的行规,不论是道德约束还是宗教神力的信仰,作为锁匠,确实要身有风骨。一面是强权的控制,一面是要对自己的约束,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事理,便是锁匠隐秘而伟大的堂奥所在。 三、锁样之堂奥
锁内机关设计的精美巧妙,这是机械之美;锁匠的隐秘而伟大,是人之美;而回归到锁的样式本身,这就是艺术之美。
在前文的内容中有提到过,中国锁的样式是从汉代金属簧片锁诞生之后才开始发展起来的,这其实就间接的证明了关于器物,功能总是先于形式出现的。锁的诞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安全感,当这种安全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艺术才会介入。如何可以造的更美观?如何可以更有寓意?什么样的形式才能更受欢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伴随着簧片锁的安全性能接踵而来。
从明代开始,锁找到了最合适的制造材料,然后开始不断的复杂化“奥”空间,一字型锁内只有一条簧片;双开锁要两把钥匙配合着一起开;三开虾尾锁要让钥匙在不同的位置执行三次动作;而三巴掌锁需要将钥匙插入后再对着锁连拍三下,产生震动后才能开锁。这一次次样式的更新,都是为了可以让锁子的机关更为复杂,从而更具安全性能。而功能的需求也间接使锁的样式有了更多的变化。
最有趣的是,锁子样式的复杂与安全性会呈正相关的关系。锁器样式上的差别被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们拿来维护自己的特权和经济地位,成为了区分社会阶级的一种方式,锁器越复杂,就代表着家族越尊贵。这一点体现在锁器的钥匙孔上尤为明显,不同官职、不同阶层的人有着自己专属的钥匙孔型状,不能僭越。比如,一字型钥匙孔是庶民百姓所用;钥匙孔为“士”字型则是文人士大夫所用;钥匙孔为“吉”字则是达官贵人所所用,皇族用锁则另有标志。
当然,庶民百姓也绝不会只满足于一字型这一种样式的锁,虽然孔型有所限制,但是外形却还有可变化的空间。据统计,自唐代到上个世纪50年代,广锁的造型就出现了120余类不同的款式,而百姓也乐于给这些古锁赋予文化内涵。比如,唐代轶事小说集《芝田录》中有记载:“门锁必为鱼者,取其不瞑守夜之意”,因为鱼常年不闭眼且有“余”的谐音,所以也就出现了市面上最为常见的鱼形锁。
到了明代,锁器已经不单单是作为保护财产之用了,还有了更重装饰和寓意的花旗锁、直接作为装饰之用的首饰锁和用作扣押罪犯的行拘锁。在此时,锁完成了器物高阶的进化过程——从功能到审美的演变。锁的样式堂奥在于其内外空间的变化多端,也堂奥在社会阶级与样式的那些不可名状的关联,我们不只赞叹于锁的样式的巧妙精美,也趣品于锁器所暗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
四、式微,式微,胡不歸?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形形色色的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在19世纪,美国人小莱昂斯·耶鲁发明了弹子锁结构后,在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世界上的锁就开始走向了趋同。古锁的安全性能不如弹子锁结构,再美的锁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古锁开始渐渐地走向了末路。
在当代,古锁已经成为了收藏品,家家户户用的都是防盗门、智能锁,锁匠也早已不复存在。好像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又好像仅仅是一个器物的终结。看着这些放在柜台里刻满了沧桑的小物件,我不禁开始思考,在不断数字化、智能化的今天乃至未来,器物的存在对于人类来说,该怎么表现出它的艺术之美?难道只能“沦”为收藏品,才有被欣赏的价值么?
参考文献:
[1]柳宗悦(日)著;徐艺乙译.工艺之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珂君.中国古代锁具的造型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2015
[3]徐瑛姞.中国古代锁具的文化研究[J].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
[4]黎江能.开合之间——五金锁具设计的事理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
伊丽娜,女,1993年出生,籍贯:内蒙古呼和浩特,民族:蒙,学习经历:2016年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2017年至今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