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拆解修改法”就是在实施服装结构设计教学前,先让学生拆解旧衣服,再按原样重新缝合在一起,学生从中可以学习到各类服装的结构与工艺的基础知识,对服装构成与制作过程及工艺要领有一个切身的体会和认识,学生经过“拆解修改法”和数字化、公式化的学习,得以巩固结构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创新水平,为以后深入进行款式和结构设计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拆解;修改;结构;创新
所谓“拆解修改法”就是将购买的各式成衣或旧衣进行拆解、修改,具体可分为解构性拆解和结构修改。在传统的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中,基本上一直用沿由公式——图纸——实践的教学模式,学生被迫在陌生、抽象、概念化的情境下被动地接受知识,以至于不能够很真切地感受服装结构构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另外,由于我国高职学校学制多为三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动手操作机会均有限,致使不少学生直到临近毕业实习时,对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工艺关系的理解和技能掌握还不十分透彻,对其以后从业能力的提高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高职结构设计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服装院校的结构设计教学重点在制图理论、公式和款式的制图上,而服装整体结构设计、板型理念比较欠缺,这种过于理论化的教学结果就是空有一纸图画,缺乏实际可操作的方案,更谈不上对市场的掌控和把握能力,毕业后的学生在短期内很难适应岗位职能需要,只能从事辅助工作,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锻炼方能适应专业岗位工作的要求。在企业中,熟练掌握服装结构设计和工业制板的专业人才更是十分稀缺。这种现象一方面造成人才供求关系的错位,导致大量的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企业又难觅适用的专业人才。另外,国内成衣品牌的板型设计在整体性和造型感上普遍存在不足,特别是国内很多品牌服装在整体板型控制和把握上,明显暴露出结构设计师的弱项,我认为这种供需关系的错位和专业能力的缺失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教学方式过于概念化、理论化,忽视实践的教学模式有关。所以必须对高职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中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的选择、取舍,特别是在服装结构教学方法上需要进行革命性的改进。经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结构设计教学中运用“拆解修改法”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一)拆解法在结构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拆解法”教学的主导思想是先从具象事物入手再进入后抽象阶段,这符合人类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认知规律,所以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初级阶段也是先从已有的具体事物入手,经过实践感知才可能升华为理性认识,最终进入自由发挥的抽象阶段。这种教学法的优点在于学生参与兴趣浓、学后的体会深刻、基本功扎实,这对以后进入实操阶段的学生来说较容易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拆解法”就是让学生在结构设计教学过程中先亲手拆解各式衣服,从中观察体会服装结构关系,然后尽量按原样将拆散的衣片缝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服装结构有了切身的体会和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是带着疑问和具体的形象进入抽象数理概念学习的。当学生再遇到相关数字和概念时会很快勾起前期学习的体会和记忆。这使得学生在后期结构设计中对相关数据、公式的应用变得更加精准和理性,同时养成揣摩关注因数据调整可能引起的结构板型变化关系的习惯。
(二)拆解服装的过程是服装制作过程的倒叙
学生从服装的拆解中间接了解到服装的制作工艺与制作程序。在恢复原样过程中还会涉及服装缝纫知识点,如在装缝两片袖时,袖山弧线上的前袖缝点与袖窿弧线上的吻合点固定对位;肩点与袖山中点固定对位;袖山弧线的吃势合理分配与顺利缝合的技术要领,等等。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是在于拆解过程中的体验与感知积累而成的,这不是依靠死记或硬套一些具体数据或计算公式所能达到的。这种“拆解法”教学特点就是先让学生在接触中感受具体的服装,在此过程中必会产生对结构等方面的悬疑,这是引领学生涉及和研究抽象的数字、公式的原动力。因此,学生在绘制结构图纸前对服装的构成样式已经比较熟悉,此时再进行结构设计教学,让学生弄懂和掌握这些部位的数据尺寸、公式,就十分简单,学生学得轻松、效果明显。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过程本身都带有几分轻松的游戏味,避免了因枯燥的单向讲授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结合教师的启发讲授让学生学会思考,在“玩”与探索中学到更灵活更实用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结构设计实践中更灵活、准确、有效地运用结构知识。
二、“修改法”在结构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一)“修改法”的主要教学思路
经历过“拆解法”学习后,学生对各种服装的结构和缝制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如何提高他们的应用与创新能力,是另一个重要的课题,到这个阶段,关键还要从尝试性操作上入手,运用更进一步的教学方法,简称“修改法”。学生通过学习,具备一定的服装结构认识能力,便能够从已有服装中发掘优点与缺失,学会思考和确定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方向,既有共同的规律可循,又不局限于已有章法,从欣赏学习-借鉴提炼-创造发挥的自我学习、提高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结构设计风格,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性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修改法”是指在学生经过“拆解法”实践及后续的理论化、公式化的学习后,在对服装结构的基本量型关系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对衣片结构进行有目的调整和修改。由于学生所拆解的服装通常是日常成衣,对其构成规律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常态化层面的理解,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如:在冲肩与胸宽、背宽、袖窿深的结构设上是否存在其他的可能性?如果对其中的某一造型要素进行调整修改,服装的整体和局部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等等。学生可以进行针对结构关系、数据、材料或综合方面甚至是解构的修改,目的是检验和巩固数理知识,提高结构设计审美能力和结构设计创新水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会鉴赏各式服装,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见解。以拨领为例,过去在进行拨领结构设计教学时,很多同学不理解衣领翻折线及外口弧线的构造规律,绘制结构图时对上领的倒伏尺寸的大小难以把握,经过拆解、观察、研究后,对拨领倒伏量与上领宽成正比这样的抽象概念就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从结构、数据、材料等方面为切入口进行探索性的修改,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原有的结构观念,这一项目完成后,学生对衣领型结构设计中数理、量型关系的理解及运用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过了“拆解法”和“修改法”实践训练以后,学生对于服装的构成规律和制作工艺设计均有了比较切实的认识和体会。在应对将来的专业实践工作时,就会有比较切实可靠的操作经验为指导和清晰的设计工作思路,对于服装构件的每个具体部位、尺寸都有详尽的数据概念图,应用起来会更加挥洒自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拆解法、修改法”教学模式中,整个教学的基本思路就是先感知后认识的体验式教学模式,这种方法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学情和教学特点,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拆解法”和“修改法”作为专业教学新方法的尝试在实施过程中还有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用何种方式提供尽量多的动手训练和学习借鉴的机会,教师采用何种更好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有效训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如何组织学生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更科学、有效、合理的分析处理,使之内化成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齐雪源.分拆式与修改式服装结构教学法研究[J].装饰,2010,(3).
[2]郑美京.全方位、启发式服装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新设计丛集,2010(2).
[3]白莉红,张文斌.服装结构设计中的艺术性与技术性探究[J].山东纺织科技,2004(2).
作者介绍:丁学华(1967-),男,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服装设计及结构设计教学与研究。
关键词:拆解;修改;结构;创新
所谓“拆解修改法”就是将购买的各式成衣或旧衣进行拆解、修改,具体可分为解构性拆解和结构修改。在传统的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中,基本上一直用沿由公式——图纸——实践的教学模式,学生被迫在陌生、抽象、概念化的情境下被动地接受知识,以至于不能够很真切地感受服装结构构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另外,由于我国高职学校学制多为三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动手操作机会均有限,致使不少学生直到临近毕业实习时,对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工艺关系的理解和技能掌握还不十分透彻,对其以后从业能力的提高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高职结构设计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服装院校的结构设计教学重点在制图理论、公式和款式的制图上,而服装整体结构设计、板型理念比较欠缺,这种过于理论化的教学结果就是空有一纸图画,缺乏实际可操作的方案,更谈不上对市场的掌控和把握能力,毕业后的学生在短期内很难适应岗位职能需要,只能从事辅助工作,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锻炼方能适应专业岗位工作的要求。在企业中,熟练掌握服装结构设计和工业制板的专业人才更是十分稀缺。这种现象一方面造成人才供求关系的错位,导致大量的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企业又难觅适用的专业人才。另外,国内成衣品牌的板型设计在整体性和造型感上普遍存在不足,特别是国内很多品牌服装在整体板型控制和把握上,明显暴露出结构设计师的弱项,我认为这种供需关系的错位和专业能力的缺失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教学方式过于概念化、理论化,忽视实践的教学模式有关。所以必须对高职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中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的选择、取舍,特别是在服装结构教学方法上需要进行革命性的改进。经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结构设计教学中运用“拆解修改法”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一)拆解法在结构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拆解法”教学的主导思想是先从具象事物入手再进入后抽象阶段,这符合人类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认知规律,所以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初级阶段也是先从已有的具体事物入手,经过实践感知才可能升华为理性认识,最终进入自由发挥的抽象阶段。这种教学法的优点在于学生参与兴趣浓、学后的体会深刻、基本功扎实,这对以后进入实操阶段的学生来说较容易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拆解法”就是让学生在结构设计教学过程中先亲手拆解各式衣服,从中观察体会服装结构关系,然后尽量按原样将拆散的衣片缝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服装结构有了切身的体会和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是带着疑问和具体的形象进入抽象数理概念学习的。当学生再遇到相关数字和概念时会很快勾起前期学习的体会和记忆。这使得学生在后期结构设计中对相关数据、公式的应用变得更加精准和理性,同时养成揣摩关注因数据调整可能引起的结构板型变化关系的习惯。
(二)拆解服装的过程是服装制作过程的倒叙
学生从服装的拆解中间接了解到服装的制作工艺与制作程序。在恢复原样过程中还会涉及服装缝纫知识点,如在装缝两片袖时,袖山弧线上的前袖缝点与袖窿弧线上的吻合点固定对位;肩点与袖山中点固定对位;袖山弧线的吃势合理分配与顺利缝合的技术要领,等等。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是在于拆解过程中的体验与感知积累而成的,这不是依靠死记或硬套一些具体数据或计算公式所能达到的。这种“拆解法”教学特点就是先让学生在接触中感受具体的服装,在此过程中必会产生对结构等方面的悬疑,这是引领学生涉及和研究抽象的数字、公式的原动力。因此,学生在绘制结构图纸前对服装的构成样式已经比较熟悉,此时再进行结构设计教学,让学生弄懂和掌握这些部位的数据尺寸、公式,就十分简单,学生学得轻松、效果明显。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过程本身都带有几分轻松的游戏味,避免了因枯燥的单向讲授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结合教师的启发讲授让学生学会思考,在“玩”与探索中学到更灵活更实用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结构设计实践中更灵活、准确、有效地运用结构知识。
二、“修改法”在结构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一)“修改法”的主要教学思路
经历过“拆解法”学习后,学生对各种服装的结构和缝制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如何提高他们的应用与创新能力,是另一个重要的课题,到这个阶段,关键还要从尝试性操作上入手,运用更进一步的教学方法,简称“修改法”。学生通过学习,具备一定的服装结构认识能力,便能够从已有服装中发掘优点与缺失,学会思考和确定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方向,既有共同的规律可循,又不局限于已有章法,从欣赏学习-借鉴提炼-创造发挥的自我学习、提高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结构设计风格,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性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修改法”是指在学生经过“拆解法”实践及后续的理论化、公式化的学习后,在对服装结构的基本量型关系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对衣片结构进行有目的调整和修改。由于学生所拆解的服装通常是日常成衣,对其构成规律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常态化层面的理解,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如:在冲肩与胸宽、背宽、袖窿深的结构设上是否存在其他的可能性?如果对其中的某一造型要素进行调整修改,服装的整体和局部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等等。学生可以进行针对结构关系、数据、材料或综合方面甚至是解构的修改,目的是检验和巩固数理知识,提高结构设计审美能力和结构设计创新水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会鉴赏各式服装,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见解。以拨领为例,过去在进行拨领结构设计教学时,很多同学不理解衣领翻折线及外口弧线的构造规律,绘制结构图时对上领的倒伏尺寸的大小难以把握,经过拆解、观察、研究后,对拨领倒伏量与上领宽成正比这样的抽象概念就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从结构、数据、材料等方面为切入口进行探索性的修改,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原有的结构观念,这一项目完成后,学生对衣领型结构设计中数理、量型关系的理解及运用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过了“拆解法”和“修改法”实践训练以后,学生对于服装的构成规律和制作工艺设计均有了比较切实的认识和体会。在应对将来的专业实践工作时,就会有比较切实可靠的操作经验为指导和清晰的设计工作思路,对于服装构件的每个具体部位、尺寸都有详尽的数据概念图,应用起来会更加挥洒自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拆解法、修改法”教学模式中,整个教学的基本思路就是先感知后认识的体验式教学模式,这种方法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学情和教学特点,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拆解法”和“修改法”作为专业教学新方法的尝试在实施过程中还有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用何种方式提供尽量多的动手训练和学习借鉴的机会,教师采用何种更好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有效训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如何组织学生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更科学、有效、合理的分析处理,使之内化成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齐雪源.分拆式与修改式服装结构教学法研究[J].装饰,2010,(3).
[2]郑美京.全方位、启发式服装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新设计丛集,2010(2).
[3]白莉红,张文斌.服装结构设计中的艺术性与技术性探究[J].山东纺织科技,2004(2).
作者介绍:丁学华(1967-),男,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服装设计及结构设计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