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烟稻轮作区水稻稻曲病的调查与防治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筛选适合皖南烟区稻曲病防治的杀菌剂,为皖南烟区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南粳9108水稻稻曲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及病原菌鉴定,同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稻曲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南粳9108水稻稻曲病的发生较严重,发病率达62%;稻曲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稻绿核菌属绿核菌;6种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不同,30%苯甲·丙环唑EC和6%井冈·枯芽菌WP的抑菌作用最强,其EC50分别为0.245 7和3.150 1 μg/mL。[结论]30%苯甲·丙环唑EC和6%井冈·枯芽菌WP的防治效果较好,可进一步用于大田防治试验。
  关键词 稻曲病;病害调查;病原菌鉴定;杀菌剂筛选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23-126-03
  烟稻轮作种植模式是指烟草和水稻充分利用土地,实现土地用养,从而有效地提高水稻品质、增加经济收益[1]。近年来,皖南烟区推行烟稻轮作种植模式,旨在解决烟叶连作障碍的同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
  随着高产优质水稻大面积推广、相应施肥水平的提高,稻曲病危害逐年加重[2]。该病不仅造成水稻减产,其带有毒素的孢子还会污染健康的稻谷,降低稻米的品质,严重制约着水稻的无公害生产[3]。多数水稻品种不能对稻曲病菌高抗,因此,筛选高效低毒药剂成为防治稻曲病的一个重要手段。鉴于此,笔者对水稻稻曲病进行了系统的病害调查及室内药剂试验,以期为稻曲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作物。
  水稻品种:南粳9108。
  1.1.2 供试农药。30%苯甲·丙环唑EC[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6%井冈·枯芽菌WP(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25%氟环唑SC(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20%井冈霉素WP(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5%肟菌·戊唑醇WG[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50%多菌灵WP(江苏省江阴市农药二厂有限公司)。
  1.2 调查地概况
  皖南烟区地处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杨柳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年降雨量大。烟区水稻种植面积大,种植品种达20余种。随着种植年份的增加,稻曲病在某些水稻品种上的发病也越严重,严重影响水稻的品质和经济效益。
  1.3 调查方法
  于2015年7月(拔节期)开始对南粳9108稻曲病进行定点、定期调查并拍照。从水稻拔节期开始,采用5点法,每小区随机选取10 穗水稻,每隔10 d调查一次稻曲病的发生情况,至蜡熟期为止。按稻曲病分级标准进行病害统计,计算其穗发病率及病情指数。
  稻曲病分级标准:0级,未发病;1级,1个菌球;2级,2~5个菌球;3级,6~10个菌球;4级,11~15个菌球;5级,16个菌球以上[4]。
  穗发病率=调查病穗数/调查总穗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穗数×该级代表值)/(调查总穗数×5)]×100
  1.4 病原菌的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1.4.1 形态学鉴定。
  选取具有典型症状的稻曲病样品,徒手切片、刮取或挑取病部病征制片,显微镜下观察病原菌形态特征。对分离纯化得到的病原菌,观测其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培养的性状,包括菌落的性状、大小和颜色等,观测菌丝及厚垣孢子的形态特征,描述其形态并进行显微拍照等。根据病组织症状,结合病原菌形态特征进行病原菌的初步鉴定[5]。
  1.4.2 分子鉴定。
  对已分离纯化的病原菌,采用CTAB法进行DNA的提取,然后在ITS等保守的区域设计通用引物,PCR扩展、测序,最后对测序的结果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鉴定到属或种[6]。
  1.5 防治药剂筛选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稻曲病菌的抑菌效果。将供试杀菌剂分别于无菌条件下配成对应浓度的10倍,取1 mL母液和9 mL PDA培养基混匀后倒入9.0 cm培养皿中,制成所需浓度的培养基,每处理3个平行。用内径为0.5 cm打孔器在经分离培养的菌落上打取菌饼,将带菌丝面转接至每个含药的PDA平板上,同时以加入等量无菌水作为对照(CK)。在25 ℃恒温箱中培养5 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取均值并计算抑制率。运用DPS7.05数据处理软件[7],分别以处理浓度的对数值为横坐标,抑制率为纵坐标计算毒力回归方程,并求出抑制中浓度(EC50)及相关系数(r)[8]。
  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0.5)×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曲病田间发病情况
  由图1可知,水稻稻曲病的调查从7月21日开始,7月31日开始发病,且发病越来越重。其中,8月10日发病率为26%,病情指数10.0,分别较7月31日发病率(6%)、病情指数(1.2)提高20%、8.8;8月20日发病率为40%,病情指数为17.2,分别比8月10日提高14%、7.2,这2个时期的变化尤为显著,病害发生严重。分析原因,除遗传因素外,该区域7~8月为降雨多发月份,正值南粳9108孕穗期、抽穗期的稻曲病易发生育期,因而造成了稻曲病的大暴发。
  2.2 稻曲病病原菌的鉴定
  2.2.1 发病症状。
  稻曲病在开花后至乳熟期发病,病菌危害穗部谷粒。发病初期在颖壳外形成乳白色的薄膜包被的扁平球体,在颖壳内部形成菌丝块并逐渐长大,露出淡黄色小型块状物,而后小型块状物逐渐长大并撑开内外颖壳自合缝处外露,包裹整个花器,最后逐渐开裂并有绿褐色绒状物生出,整个病粒形成1个菌核结构[9]。一般每穗稻上的病粒数为1~10粒,多则超过20粒。   2.2.2 形态学特征。
  稻曲病菌在PDA上培养3 d左右产生白色菌丝,后菌落逐渐扩大,7 d左右开始形成渐黄色厚垣孢子堆(图2)。厚垣孢子有黄色、黄绿色和黑色3种类型[10],侧生于菌丝上,球形或椭圆形,大小为(4.0~7.8)×(3.0~7.0)μm。未成熟的厚垣孢子较小,黄色光滑而透明,胞内基质均匀,周围刺不明显;成熟的厚垣孢子较大,颜色深墨绿色至黑色,壁厚0.3 μm,胞内基质浓厚,周围有明显的瘤状突起(图3)。
  2.2.3 分子生物学鉴定。
  以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以ITS1和ITS4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送至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进行测序,得到菌株的ITS区序列:
  TGAAACTCCAACTCAAACGAAGTCGTATGCG-TGCGACAAAGCGAAGCGTCCTCTCAATGCTTTTATGGCTTTC-CGAAGTAAGCGCTAATTCTCGTTATCGAAGATTTTTACGCTG-ACTCTAAAACTAGGCTACTATCTGAAGATGTTCCCTGATGTT-CAGCAAAAAACTGCGTCTGGATTTTTGACCACCCTGTGGAA-CAAGGATCCGTTCCGAAATAAATGGGCGTTGATAGCCAAA-GTTA。
  上述序列经Blast并与NCBI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并结合形态学鉴定结果,该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稻绿核菌属绿核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
  2.3 各种杀菌剂对稻曲病病原的抑制作用
  2.3.1 抑制率。
  由表1可知,菌丝的生长在设定药剂浓度的范围内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抑制率随药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各药剂的抑制率大小顺序为30%苯甲·丙环唑EC、6%井冈·枯芽菌WP、25%氟环唑SC、20%井冈霉素WP、75%肟菌·戊唑醇WG、50%多菌灵WP。
  2.3.2 毒力。
  由表2可知,6种供试药剂的浓度与抑菌率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线性关系良好。各药剂中,30%苯甲·丙环唑EC的抑菌作用最强,其EC50值为0.245 7 μg/mL;6%井冈·枯芽菌WP次之,其EC50值为3.150 1 μg/mL,其抑菌作用较强;25%氟环唑SC、20%井冈霉素WP也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EC50值分别为16.233 0和28.046 0 μg/mL;75%肟菌·戊唑醇WG的抑菌活性较差,尤以50%多菌灵WP的抑菌作用最差,EC50值为885.481 5 μg/mL。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稻曲病病原菌形态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了稻曲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稻绿核菌属绿核菌。防治稻曲病应掌握防治时期,尤其是孕穗期至抽穗期遇多雨天气,发病多且重,应抓住雨停时间及时施药,错过施药时间,防治效果会明显下降。
  除气候因素外,水稻稻曲病因防治药剂的单一和局限性,常常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试验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稻曲病菌菌丝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选用30%苯甲·丙环唑EC和6%井冈·枯芽菌WP交替施用,提高防治效果的同时降低稻曲菌抗药性能,以有效防控皖南烟区水稻稻曲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范月梅.烟稻轮作种植模式分析[J].吉林农业,2012(4):109.
  [2]蔡广成,孙友武,张梦梅.6%井冈霉素·240亿枯草芽孢杆菌WP对稻曲病的控制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9(8):4576-4577.
  [3]陈曜.稻曲病菌的生物学、侵染特性与防治[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
  [4]邓根生,刘铸德,杨治华.稻曲病分级标准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1989(4):23-25.
  [5]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6]周小燕.贵州柑橘主要真菌病害防治药剂筛选及抗病品种引进[D].贵阳:贵州大学,2012.
  [7]唐启义,冯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计算机处理平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135-139.
  [8]孙广宇,宗兆锋.植物病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9]夏宝远,王林.我国水稻稻曲病的研究现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1):33-34.
  [10]张君成,陈志谊,张炳欣,等.稻曲病菌的形态学观察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03,33(6):517-523.
其他文献
对担负着社会发展进步和部队建设伟大使命的军校大学生来说,只有努力实现他们自身心理的和谐才能促进和谐社会、和谐部队、和谐社区的发展。本文从个体、群体、社会三个层面上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机器人系统结合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机器人系统结合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36例,术后观察血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在老年高血压肾病治疗中的疗效,并分析机制,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明冬小麦芒性状与抗寒性的关系。[方法]对5种有芒与5种无芒小麦品种幼苗叶片在低温胁迫下其体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等代谢物质的含量进行测
[目的]研究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雌雄球花的花芽分布与花量。[方法]以张掖市龙渠国家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为试验对象,对15个无性系的花量及球花分布进行调查。[结果]青海云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高龄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组为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44例高龄(〉60岁)患者,其中20例为胆总管结石,17例为单纯胆囊
摘要[目的]开展熊蜂授粉技术在早春大棚茄子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为熊蜂授粉技术在武汉地区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不同授粉处理茄子产量、单株坐果数、畸形果率、商品性状、营养品质等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熊蜂授粉技术对比激素点花产量增加30.56%,单株产量提高22.17%,单株坐果数增加11.81%,而畸形果率下降6.02%,增产增收21 453.0元/hm2。[结论]熊蜂授粉
摘要 通过对农业金融生态系统输入、运行、输出流向中的问题分析,展示了农村金融生态系统脆弱性表现及其背后的深层根源。在此基础上,分别着眼于农村金融生态的系统性、适应性和动态性,从法律政策规范的供给结构、内在品质和前瞻把握3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法治路径。  关键词 农村金融生态;法治;效率;优化  中图分类号 S-9;D922.2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26-
在阐述高层次创新人才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工作要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的思想,进而指出了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对教师提出的若干新要求。
摘要 [目的]筛选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高的番茄杂交子1代。[方法]通过番茄杂种子1代的栽培,观测各组合的田间生长情况,对各组合果实营养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采用分子标记等方法对其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进行鉴定。[结果]杂交子1代TW002和TW008果实品质较优,在加工、运输、贮藏方面具有优势;与TW002相比,TW008的果实商品率更高、营养品质更好。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基因检测结果表明,Ty-1中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