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知集》叫好

来源 :江南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_hepi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如做人,见文如见人。金陵的文章与其人相差无几:行文流水,朴实无华;涉猎广泛,知识性强;旁征博引,治学严谨;不取悦人,敢说真话。《三知集》就是他栩栩如生的文采的集中体现。“知”者,依我之见即求知、探索、领悟之意。该文集从对艺术的探索鉴赏,名人乡贤的评介,行旅游踪的暇思,反映了他在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园林、建筑等方面的见解,不乏独到之处。具有诱人的趣味性、可读性。他为我们提供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名人佚事,探索知识殿堂的真知灼见,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他歌颂了善良和正直,抨击了时弊和陋习。他歌颂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鞭挞了破坏生态的愚昧和无知。他歌颂了对艺术真善美的追求,嘲讽了时下功利、浮躁的世风。书香扑鼻,如沐春风。只要你悉心阅读,定能悟出无穷的乐趣。
  总之,为金陵《三知集》叫好,则是他人品与其文集的感染力所在。金陵是个没有进过正规大学校门的自学成才者,他的文章连同道德,堪称同学战友中的佼佼者。做人难,写书也不容易。《三知集》面世,是他灵性的体现,热爱生活的回报,煞费心血的结晶。金陵平素谦恭,从不沾沾自喜。其实他有许多令人羡慕和钦佩之处,从该书中也不难看出。分析探究他成才的规律和特点,窃以为:
  首先是勤奋好学。多读书,读好书,这是安身立命和著书立说的基础和资本。金陵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此。他说自己从孩提起对读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里不乏家教与天赋,主要还是依托勤奋。兴趣是勤奋的向导。金陵在《三知集》中写道:“读书是与先贤、圣人乃至当代智者的双向心灵交流……我把那些大思想家请到自己的房间,承他们的盛情,一谈就是好几天……”。这使我想起前几年在某处读到的一幅对联:“饮茶思窗下,悠然见前贤”,正是这种意境。读书要有兴趣,但这兴趣不是游戏,不是学龄前儿童的看图识字,而要勤奋,勤思考、勤动手、勤跑路,金陵正是这样做的。洋洋七八十万字的《三知集》便是最好的佐证。为了求知求真求学问,他锲而不舍,痴心不改。西南边陲、穷乡僻壤、废墟荒墓、市井农家、大宅富第、书楼学馆,到处有他的身影和足迹,或采访,或考证,或通宵夜读或整理笔记卡片,其辛劳苦涩,自不待说。风餐露宿,爬山涉水,年夜难归和有劳无功碰一鼻子灰,他都置之度外,泰然处之。金陵深情地说,勤奋的源泉来自生活,只有热爱生活才会热爱写作。对生活百无聊赖的人,读书写作无疑是对他的体罚。金陵是对生活充满信心和情愫的。《三知集》是他倾注孩提起近五十年源于生活的思考和近二十年工作经历的心血,包含泪花与汗水,也包含着甜和蜜。功夫没有辜负像金陵这样的有心人。
  其次是秉赋灵性。其实金陵幼时也闪烁着勤奋好学的光束,不去谈它了。金陵在《三知集》中提到,一九五九年还是瓦市小学读五年级时,曾写过一首诗被温州日报刊用,拿到三元钱的稿费。有时间、有地点、有期数,千真万确的。这三元钱也不薄啊,相当于当时老工人三天的薪水!在高中读书时,我还听语文教员金国文先生在评价学生作文时亲口说过“金陵的写作能力相当于大学文科毕业的水平,有些人还不如他”云云。以上可见,金陵自幼具有秉赋和灵性,这是比一般人好得多的优越条件。现在与年少比,显然生活阅历丰富了,文笔老辣周详了,那是缘于“十年读书,十年文革,十年下乡,十年城市漂泊”和诸多砥砺的结果。
  再次是良好的家教。在文革中空虚和无聊的日子里,金陵家我是没少去的,其父母和弟妹都不陌生。他的父亲是知名的民主人士、知识分子。金陵在《三知集》中提及其父解放前谋生供职的经历,特别是极左年代给他们父子造成的伤痕与创痛,谁都会引起恻隐之心的。如果不是这种阴影,金陵可能不是现在的金陵。有一点可以肯定,金陵受到的家教比一般人都要正统、规范。他父亲为人谦和,但不苟言谈。我们与他见面,他只是略微一笑。金陵的性格像其父,金陵的文采也八九不离十。记得还在兵团时,金陵有一次有感而发给温州的老父寄去了自已写的词。父亲回信时,附原稿圈圈点点给改了不少。我在旁是看过那份沉甸甸的手稿的。其母是个有教养的知识女性,知书达礼却很含蓄,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对金陵倾注了无限的爱。金陵是在这种温馨的家庭受着良好的家风熏陶而走进校门,迈向社会的。
  我数十年浑浑噩噩,愚钝无成,但对故知的成功感到无不欣慰,受到启迪。有生之年还要向金陵学习,像他那样做人,像他那样读书。只是像他那样做学问感到心力交瘁,可望不可即了。惭愧、惭愧。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  我们知道,台湾诗界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倡现代诗歌的创作技法,完成了从现实主义诗人向现代主义诗人的“转型”。因此,带来了台湾现代诗歌的繁荣,也造就了洛夫、痖弦、碧果、张默以及管管等一大批用诗歌来反映现代人生活的现代诗人。我和管管2009年在第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上有过较短时间的交往,他给我留下最初的印象是说话幽默。其实在认识他之前,我就读过他的《脸》、《十六把剪刀》等作品。我个人认
期刊
2013年,去绍兴,在沈园相遇了《钗头凤》的碑刻,听着五星导游的诵读,美妙难以言说。她用声音复活了陆游与唐婉,复活了南宋的山山水水,也用声音加深了我对陆游与唐婉的哀惋之情。壁上题诗,文字美好,又让我想起著名的《题西林壁》,想起老家的浯溪,古代,也有那么多文人墨客身临湘江,诗题石壁,凿而为碑,传至今世。  恰逢去年,友人送石一块,方形。说是来自昆仑,不胜喜爱。想这石头必是诸神飞升或下凡时踩过,一定藏
期刊
冬天的树木  着装,换装,  所有复杂细节  都已完成!  一轮流体月亮  缓慢移动  在长枝条间。  如此,为花蕾抗冬  作好准备,冬天肯定会来,  智慧之树  在冰冷中站着睡眠。  诗  那只猫  爬过  地窖  顶  先小心  将右前爪  落地  然后后爪  跟上  跳进  空花盆  坑  春天及其它,第十四首  理发师  理发师  对我说起  死亡  用睡眠  修剪  我头发  剪掉我的命
期刊
据《中国产经新闻》11月9日报道,近日,媒体及社会各界对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出现的民工荒问题特别关注,人们都在探讨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源。有人说这是农民工待遇差造成的,还有人说这是国家鼓励发展粮食生产使得民工纷纷返乡。  对此,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副局长王秀忠认为,造成这次民工荒的主要原因是“电荒”。理由是:首先,这次出现民工荒的地区,都是电荒严重的地区。其次,农民工绝大多数为计件工资或者计时工资,企业正
期刊
流动水果商贩曹喜忠是云南昭通彝良县人,今年33岁。四年前来温州谋生,此前曾在杭州一家企业打工,其妻也在身边。他到温州先后也曾经在几家皮鞋厂、服装厂当过工人,最终选择水果流动商贩的职业,两口子生活得挺好的。据曹喜忠说,他做水果生意,每年可以收入约2万元,好的时候每天收入超过100元,比在企业打工自由多了。但是由于没有办法申报流动经营证,经常被管理人员追着跑,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以下是他同本调查员的调
期刊
警车开道,住豪华宾馆,视察检查前呼后拥,记者陪同,审议发言居高临下……,笔者这样描述当前一些人大代表的情形可能有所偏差,但时下种种情形确实让人觉得个别人大代表的“官味”已越来越足,离选民的距离越来越远,人民群众看自己选出来的代表也如雾里看花——越来越模糊了。  为此,人们不禁会问,是谁助长了人大代表的“官味”?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官本位思想浓厚。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国家,封建等级
期刊
主持人语:  90后诗人(或曰“世纪末一代”)正在成长起来,他们的写作代表了中国诗坛蓬勃生长的“新力量”,也必将以各自的面貌重构中国诗歌的未来版图。因此,对他们的关注、研究和鼓励需要及时介入。这一点,诗评家夏汉做了一些工作,他自称已关注到三百多位90后诗人,并进行了专题研究。选发在这里的是他关于90后诗歌长篇评论中的一节,以童年记忆和童年的消失为切入点,以丰富的文本为举证,写出了年轻诗人们将逝去的
期刊
近读两则消息:其一,前不久,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及其儿子刘源置办家宴,盛请毛泽东的几个女儿、外孙。席间,两家子谈笑风生,情甚欢洽。其二,岳飞嫡传第三十世孙岳顺元向媒体表示,他非常希望结识并宴请秦桧后裔。秦氏家族辈分最高的秦世礼老人表示:“我很想结识他们。”  前国家主席刘少奇乃开国元勋,彪炳千古,但在旷世浩劫中,受尽羞辱、摧残和迫害,终了悲惨、悲壮的一生。岳飞作为南宋朝廷的高级将领,在中华民族大融合、
期刊
读金陵先生新近出版的《知艺集》《知人集》、《知游集》(我戏称为《三知集》),特别是读《知游集》中的文字,有特别的亲切感,不禁想起《红楼梦》里史湘云的诗“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因为金陵兄的许多游历是和我同游的。犹记庚辰除夕,我和金陵从成都乘车匆匆赶到眉山,仅仅是为了一游苏轼的故乡。到眉山时,已是下午四时,急急来到三苏祠,化几十元钱买了门票,进入祠里的外园。一看是文革浩劫后为掩盖创痕而“修
期刊
一、读诗  《若葉》:请问您第一次对日语诗产生极大兴趣是什么时候?读之前是否出于对这个国家的了解而抱有固定思维?若有那么读后是否有所改变?  田原:对日语产生兴趣大概是留日之前读了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的小说之后。最初隐隐约约萌发这种兴趣可能是因为上小学的时候,听老师讲解了鲁迅和郭沫若在日本弃医从文的故事。留日之前阅读过一些日本现代诗的汉译作品,包括周作人翻译的石川啄木和八十年代初零零星星译介到汉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