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全国20个重点示范项目之一的“南京市级重点困难群体帮扶行动”项目成效突出,顺利结项,评估结果为“突出表现项目”(20个重点示范项目中共有6个项目获此殊荣)。而在社会工作评估的视角中,本项目的运行及其结果的影响引发了思考,其中的影响力、人才建设及对案主的种种,引导我结合社会工作评估的专业知识来对此进行分析,以辩证的思维去看待该项目,不仅仅以表面产生的效果和影响作为评估的论点,需结合项目完成前后所遗留下的问题、影响、表层没表现出来的关键点进行分析,加之以社会工作评估为依托,对该项目进行深度建设评估和反思。
关键词:社会工作评估;帮扶行动;社会工作;深度建设
“大爱之行”项目的全称是“大爱之行——全国贫困人群社工服务及能力建设项目”,是由民政部和李嘉诚基金会于2014年初联合实施的,旨在帮助贫困人群、培养专业社工人才、壮大社会工作机构。2016年12月2日,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在北京举办了“大爱之行”项目结项会议。作为全国20个重点示范项目之一的“南京市级重点困难群体帮扶行动”项目评估结果为“突出表现项目”(20个重点示范项目中共有6个项目获此殊荣),本项目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贫困家庭,项目办组建了由12名督导+28名专业社工+11名民政联络员组成的项目执行团队,工作人员都是由各高校的专业老师及研究生成员组成,具备专业的力量。
项目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以下便为各阶段的实施方法:
第一阶段:发现服务对象问题及需求,由专业社工直接介入帮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固定频率的人户探访,了解帮扶家庭的生态系统,在督导的协助下确定介入重点。
第二阶段:资源链接及问题改善,由项目办和督导牵头协助社工进行资源链接,包括与弱势群体相关的政府建立联系、志愿者队伍、社会组织联系等。在各方的合作下,引入各种资源,开展义诊、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等内容,改善帮扶对象家庭生活现状。
第三阶段:经验总结,设立深化帮扶成效,探索贫困家庭的社工服务指南。
该项目以个案服务为基础的多元化资源联动服务模式,通过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两种方式,在社會工作者和督导团队相互合作、协商,链接社会资源并分配到服务对象手中,以此来达到帮扶。
以上部分为该项目的基本简介,大爱之行帮助给很多困难人群提供了帮助,也给培养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机会,那么这个项目就真的不存在问题了吗?基于社会工作评估的知识,下面主要从对该项目的一些思考和影响评估两部分来谈论笔者对该项目的看法。
一、对“南京市级重点困难群体帮扶行动”项目的思考
该项目中的服务模式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首先,社会工作者介入帮扶以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为基础,开展一对一服务;其次,实施帮扶以需求类别划分为根据,分为心理疏导、医疗康复、残疾帮扶、贫困助学、就业及技能提升几类别;第三,发挥专业社工和督导作用为依托,督导在贫困家庭帮扶中主要起到指导专业社工、协调多方关系及链接资源等作用;第四,实现帮扶效果以多元资源联合为保障,实现助人自助的帮扶目的从以上不难看出,整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采取了个案工作的方式进行,结合每个案主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规划,具备了社会工作专业以案主为中心,尊重案主的原则,那么,结合社会工作评估中的过程评估,可以对下几个问题进行思考。
1.案主沦为了人才培养的试验品
结合该项目的服务模式可以知道,采用个案工作的形式进行服务,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要求高,即便是由各高校的研究生组成,但是就目前中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专业老师督导不能顾及所有等问题,在人力、专业方案制定的力不从心从的。该项目的报道可以得知,他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但是,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虚无的结果,而是这个过程中的建设。
社会工作评估的过程评估中强调,在服务传递时,需要考察从接触案主、评估需要、传递服务到结案的全过程,并且这是结果评估所不看重,也是我们今天思考的重点。采取个案工作的方式固然能够考虑到案主的全部问题,但是我们的项目支持不能做到使所有的案主都能得到最好的工作人员配置,就算我们大爱之行的目标是培养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但是我们的价值观念一开始有了偏差,我们的结果就是在缺乏项目支持的基础上以案主成为我们所谓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的成长的试验品,可以说,这个现象是残酷的,基于这个我想最后的结果也不是那么的成功。
2.服务深度不够,服务对象处于转变阶段,服务是否强加
结合项目的总结以及在网络上搜到的一些信息,比如:一是改善了贫困家庭的生活质量。如心理疏导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帮扶对象的心理困境,84.5%的帮扶对象认为自己的精神状态比以前好。助学方面,借助爱心企业家和民间社会组织实现了14户家庭、16个孩子的全面可持续助学等,此外,网络上报道的例如栖霞区的万女士、南京市溧水区东屏镇金湖村的袁善林等均患癌症,从报道中了解到他们目前的状况得到了改善,但是项目结束后他们是否具备了自己寻找资源,自己调试心理问题的能力,而且很多的贫困学生是得到资金的援助,那么可有考虑过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心理所承受的压力,他们是否感到自卑,项目组提供的援助是否是他们想要的,还是他们只是我們完成项目的强加者。他们的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成长,我们的项目就结束了,这是对他们不负责任的表现。
从社会工作评估的过程评估中的目的——质量保证就达不到要求,此外,结合结果评估中的资料来源,该项目的结果来源仅为工作人员以及服务接受者所给出,并没有来源广泛,可以这样说,这个项目对于对于广大的南京市民缺乏具体性和推广性,市民并不知道该项目的具体内容,据此,我们所展示的成果仅代表了参与项目的人群。
3.案主跟进,社工涉及方面过于单一
据报道,该项目的人员组成均为社会工作者以及政府人员,那么在人员配备方面我们是不合格的,涉及领域单一,缺乏医疗、心理、法律等方面的人员,即便项目的目标是建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在服务过程有所需要的话也能够临时的请求相关方面人员的帮助,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不能深入,问题解决上有所欠缺,并且社会工作机构的建设中这些人员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在社会工作评估的需求中就不能够满足。 项目结束后,项目人员也就解散了,这个组织也就不存在,那么之前服务的案主,他们的最新情况是否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关注,这些问题项目组有没有考虑到,我觉得这也是对这个项目结果考察的一个重点,说明在这个帮扶行动中还存在欠缺。
二、结合影响评估分析
1.虚无缥缈的社会反响
报道中写到该项目受到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该项目持续关注,已有9篇以上的跟进报道。但是事实上,据我在网上收集资料来看,所谓的报道不过是大爱之行项目在某某高校、组织的配合中开始开展,此外包括一些患者治愈的信息,而且同一篇文章都是社会工作人员撰写,各媒体进行报道而已,光是从此来看,该项目的社会反响是否真的像我们说的那样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认为他是虚无缥缈的,只是有了我们有报道的影子。从另一方面来说,该项目不是被大多数群众所了解的,南京市目前的很多项目都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有社会组织去投标,并且是以社会组织承接的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进行,由此可见项目的扩大和宣传是不到位的。
2.值得肯定的社会工作专业骨干
总结报告中说到参与项目的实习生与多名优秀社工毕业后成为一些民办社工机构的骨干力量,是的,他们在这个项目的运行中,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工作方法和技术,也初步迈入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大门,对于完全不知道社会工作的人员来说是值得肯定的。就目前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可以得出一个很明确的结论,社会工作者人才的严重缺乏,招聘不到社会工作者,而这些经过训练的非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基础实践+培训的模式中会转变成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从而成为社会工作领域的带头人,也是社会服务方面的前锋。
3.政策改善的主力军
总结报告中称项目督导团队在服务实践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贫困家庭的社会工作服务指南》,规定了贫困家庭项目化社会工作服务原则、服务的类型、服务流程、服务方法、督导、服务管理和人员要求等,探索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的标准,以利于引导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科学规范地介入贫困家庭开展服务。确实,他们对于贫困者的处理经验可以作为以后的参考,也可以为政策的制定发表一定的看法,但是总的来说,这个结论是不肯定的,项目中的服务人群不是广泛化的,案主的情况只是单独化,我们不能依据个别化的处理经验就去给大众化定标准,这是对大众的不负责,我们社会工作者讲究不能将案主的
情况进行转移,在进行普遍化的试点跟蹤后才能以此给出结论和建议,并且还不一定是正确的,故该项目对政策的影响不具有稳定性,以偏概全,不具备以小见大的条件。
总体来说,“南京市级重点困难群体帮扶行动”项目也有他值得赞扬的地方,帮扶了一些困难人群,其次是提升了社会工作在社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此外,號召了许多社会工作人才,促进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在南京市的建设打下了基础,无形对社会工作进行了宣传。从这个项目的不足之处就可以看出,以后不管在做什么样的项目时,要充分考虑社会工作评估的内容,站在一个评估者的角色来看待问题,充分完善项目的方案,一个好的开始带来一个好的结尾,使我们做的行动是大家信服的,具有代表性、群众化、建设性的,而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内容;而且是在战略计划和构架确定、实施的过程中就应进行评估和考虑。社会工作评估能够促进我们进一步的发展项目,做出更完善的项目,满足受众的需求。从需求出发,授之予渔是我们社会工作开展的关键,是进行社会工作评估的着手点。
关键词:社会工作评估;帮扶行动;社会工作;深度建设
“大爱之行”项目的全称是“大爱之行——全国贫困人群社工服务及能力建设项目”,是由民政部和李嘉诚基金会于2014年初联合实施的,旨在帮助贫困人群、培养专业社工人才、壮大社会工作机构。2016年12月2日,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在北京举办了“大爱之行”项目结项会议。作为全国20个重点示范项目之一的“南京市级重点困难群体帮扶行动”项目评估结果为“突出表现项目”(20个重点示范项目中共有6个项目获此殊荣),本项目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贫困家庭,项目办组建了由12名督导+28名专业社工+11名民政联络员组成的项目执行团队,工作人员都是由各高校的专业老师及研究生成员组成,具备专业的力量。
项目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以下便为各阶段的实施方法:
第一阶段:发现服务对象问题及需求,由专业社工直接介入帮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固定频率的人户探访,了解帮扶家庭的生态系统,在督导的协助下确定介入重点。
第二阶段:资源链接及问题改善,由项目办和督导牵头协助社工进行资源链接,包括与弱势群体相关的政府建立联系、志愿者队伍、社会组织联系等。在各方的合作下,引入各种资源,开展义诊、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等内容,改善帮扶对象家庭生活现状。
第三阶段:经验总结,设立深化帮扶成效,探索贫困家庭的社工服务指南。
该项目以个案服务为基础的多元化资源联动服务模式,通过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两种方式,在社會工作者和督导团队相互合作、协商,链接社会资源并分配到服务对象手中,以此来达到帮扶。
以上部分为该项目的基本简介,大爱之行帮助给很多困难人群提供了帮助,也给培养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机会,那么这个项目就真的不存在问题了吗?基于社会工作评估的知识,下面主要从对该项目的一些思考和影响评估两部分来谈论笔者对该项目的看法。
一、对“南京市级重点困难群体帮扶行动”项目的思考
该项目中的服务模式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首先,社会工作者介入帮扶以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为基础,开展一对一服务;其次,实施帮扶以需求类别划分为根据,分为心理疏导、医疗康复、残疾帮扶、贫困助学、就业及技能提升几类别;第三,发挥专业社工和督导作用为依托,督导在贫困家庭帮扶中主要起到指导专业社工、协调多方关系及链接资源等作用;第四,实现帮扶效果以多元资源联合为保障,实现助人自助的帮扶目的从以上不难看出,整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采取了个案工作的方式进行,结合每个案主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规划,具备了社会工作专业以案主为中心,尊重案主的原则,那么,结合社会工作评估中的过程评估,可以对下几个问题进行思考。
1.案主沦为了人才培养的试验品
结合该项目的服务模式可以知道,采用个案工作的形式进行服务,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要求高,即便是由各高校的研究生组成,但是就目前中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专业老师督导不能顾及所有等问题,在人力、专业方案制定的力不从心从的。该项目的报道可以得知,他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但是,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虚无的结果,而是这个过程中的建设。
社会工作评估的过程评估中强调,在服务传递时,需要考察从接触案主、评估需要、传递服务到结案的全过程,并且这是结果评估所不看重,也是我们今天思考的重点。采取个案工作的方式固然能够考虑到案主的全部问题,但是我们的项目支持不能做到使所有的案主都能得到最好的工作人员配置,就算我们大爱之行的目标是培养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但是我们的价值观念一开始有了偏差,我们的结果就是在缺乏项目支持的基础上以案主成为我们所谓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的成长的试验品,可以说,这个现象是残酷的,基于这个我想最后的结果也不是那么的成功。
2.服务深度不够,服务对象处于转变阶段,服务是否强加
结合项目的总结以及在网络上搜到的一些信息,比如:一是改善了贫困家庭的生活质量。如心理疏导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帮扶对象的心理困境,84.5%的帮扶对象认为自己的精神状态比以前好。助学方面,借助爱心企业家和民间社会组织实现了14户家庭、16个孩子的全面可持续助学等,此外,网络上报道的例如栖霞区的万女士、南京市溧水区东屏镇金湖村的袁善林等均患癌症,从报道中了解到他们目前的状况得到了改善,但是项目结束后他们是否具备了自己寻找资源,自己调试心理问题的能力,而且很多的贫困学生是得到资金的援助,那么可有考虑过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心理所承受的压力,他们是否感到自卑,项目组提供的援助是否是他们想要的,还是他们只是我們完成项目的强加者。他们的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成长,我们的项目就结束了,这是对他们不负责任的表现。
从社会工作评估的过程评估中的目的——质量保证就达不到要求,此外,结合结果评估中的资料来源,该项目的结果来源仅为工作人员以及服务接受者所给出,并没有来源广泛,可以这样说,这个项目对于对于广大的南京市民缺乏具体性和推广性,市民并不知道该项目的具体内容,据此,我们所展示的成果仅代表了参与项目的人群。
3.案主跟进,社工涉及方面过于单一
据报道,该项目的人员组成均为社会工作者以及政府人员,那么在人员配备方面我们是不合格的,涉及领域单一,缺乏医疗、心理、法律等方面的人员,即便项目的目标是建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在服务过程有所需要的话也能够临时的请求相关方面人员的帮助,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不能深入,问题解决上有所欠缺,并且社会工作机构的建设中这些人员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在社会工作评估的需求中就不能够满足。 项目结束后,项目人员也就解散了,这个组织也就不存在,那么之前服务的案主,他们的最新情况是否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关注,这些问题项目组有没有考虑到,我觉得这也是对这个项目结果考察的一个重点,说明在这个帮扶行动中还存在欠缺。
二、结合影响评估分析
1.虚无缥缈的社会反响
报道中写到该项目受到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该项目持续关注,已有9篇以上的跟进报道。但是事实上,据我在网上收集资料来看,所谓的报道不过是大爱之行项目在某某高校、组织的配合中开始开展,此外包括一些患者治愈的信息,而且同一篇文章都是社会工作人员撰写,各媒体进行报道而已,光是从此来看,该项目的社会反响是否真的像我们说的那样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认为他是虚无缥缈的,只是有了我们有报道的影子。从另一方面来说,该项目不是被大多数群众所了解的,南京市目前的很多项目都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有社会组织去投标,并且是以社会组织承接的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进行,由此可见项目的扩大和宣传是不到位的。
2.值得肯定的社会工作专业骨干
总结报告中说到参与项目的实习生与多名优秀社工毕业后成为一些民办社工机构的骨干力量,是的,他们在这个项目的运行中,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工作方法和技术,也初步迈入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大门,对于完全不知道社会工作的人员来说是值得肯定的。就目前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可以得出一个很明确的结论,社会工作者人才的严重缺乏,招聘不到社会工作者,而这些经过训练的非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基础实践+培训的模式中会转变成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从而成为社会工作领域的带头人,也是社会服务方面的前锋。
3.政策改善的主力军
总结报告中称项目督导团队在服务实践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贫困家庭的社会工作服务指南》,规定了贫困家庭项目化社会工作服务原则、服务的类型、服务流程、服务方法、督导、服务管理和人员要求等,探索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的标准,以利于引导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科学规范地介入贫困家庭开展服务。确实,他们对于贫困者的处理经验可以作为以后的参考,也可以为政策的制定发表一定的看法,但是总的来说,这个结论是不肯定的,项目中的服务人群不是广泛化的,案主的情况只是单独化,我们不能依据个别化的处理经验就去给大众化定标准,这是对大众的不负责,我们社会工作者讲究不能将案主的
情况进行转移,在进行普遍化的试点跟蹤后才能以此给出结论和建议,并且还不一定是正确的,故该项目对政策的影响不具有稳定性,以偏概全,不具备以小见大的条件。
总体来说,“南京市级重点困难群体帮扶行动”项目也有他值得赞扬的地方,帮扶了一些困难人群,其次是提升了社会工作在社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此外,號召了许多社会工作人才,促进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在南京市的建设打下了基础,无形对社会工作进行了宣传。从这个项目的不足之处就可以看出,以后不管在做什么样的项目时,要充分考虑社会工作评估的内容,站在一个评估者的角色来看待问题,充分完善项目的方案,一个好的开始带来一个好的结尾,使我们做的行动是大家信服的,具有代表性、群众化、建设性的,而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内容;而且是在战略计划和构架确定、实施的过程中就应进行评估和考虑。社会工作评估能够促进我们进一步的发展项目,做出更完善的项目,满足受众的需求。从需求出发,授之予渔是我们社会工作开展的关键,是进行社会工作评估的着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