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2月20日清晨,沂蒙山从战火中走来的最后一位“红嫂”张淑贞,在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村家中逝世,享年104岁。
这个令人悲恸的消息,很快传遍网络和微信朋友圈。沂蒙山天寒地冻,薄雾弥漫,寒风和雪花寄托着绵绵哀思……
1914年9月13日,张淑贞出生在沂南县马牧池乡西官庄,后嫁到东辛庄。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代沂蒙“红嫂”王换于的儿媳妇,也是新时期沂蒙“红嫂”精神传承者于爱梅的母亲。生前,她是临沂市党龄最长、年龄最大的“红嫂”。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1938年12月,毛泽东主席命令“派兵去山东”。1939年5月,八路军一一五师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命令开赴沂蒙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1939年6月,徐向前率八路军第一纵队领导机关到达地处沂蒙山腹地的沂南县。
王换于早在1938年冬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家是著名的抗日堡垒户。王换于和儿媳妇张淑贞一起在当地党组织的协助下办起战时托儿所,先后收养了八路军部队的41个孩子。这些孩子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生下来才3天,其中包括徐向前、罗荣桓、陈沂等八路军将领的孩子。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贫瘠的沂蒙山区缺衣少食,生活异常艰难。王换于教育儿媳妇:“让烈士的后代吃奶,咱的孩子吃粗粮。咱的孩子就是死了还能生育,烈士的孩子死了,可就断了根!”为了养育好这些革命后代,张淑贞和弟媳妇把奶水让给那些年龄小、体质差的寄养孩子,自己的4个孩子却因营养不良先后夭折。王换于被誉为第一代沂蒙“红嫂”。
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王换于和张淑贞率领全家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发展壮大党的力量。张淑贞先后在8个村庄发展了20多名党员,并组织群众做军鞋、缝军衣、磨军粮、烙煎饼支援前线。婆媳俩不惧日本鬼子“谁敢救一个八路就活埋全家”的叫嚣,每次战斗结束都毅然奔向战场搜寻八路军伤员。张淑贞说:“那时候,入了党,早已不寻思死活了。干革命就得往前跑,把自己的命放一边。”1941年10月的一天,风雨交加,气温骤降,八路军伤病员住在山洞里,穿着单衣,没有饭吃,山洞外敌人四处搜寻,伤病员们随时可能被发现。在这危急关头,王换于在山间与鬼子周旋,张淑贞趁机把8件衣服套在身上,带了些煎饼就上了山。进了山洞,她看见一位同志就脱给他一件衣服,再塞给他一张煎饼,最后自己身上只剩下一件贴身衣服,回家时全身又被雨水淋透,冻得大病一场。
张淑贞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一生追求进步,爱党爱国爱军,充分展现了沂蒙“红嫂”充满母爱的大仁、大义、大爱,自觉践行了入党时的庄严承诺。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革命根据地涌现出一大批像张淑贞一样的“红嫂”,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舍生忘死救伤员,含辛茹苦抚养革命后代,熔铸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军民鱼水情。据不完全统计,沂蒙“红嫂”救护伤病员6万多人,掩护革命同志9万多人。有3万多名沂蒙籍战士献出了生命,3万多位母亲失去了儿女……
王换于去世后,张淑贞被称为“‘红嫂’精神的接力者”。
新中国成立后,张淑贞怀着对党的深厚感情,用革命传统教育激励和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带领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拥军活动。近年来,张淑贞虽然年纪大了,却从未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她一辈子生活简朴,一粒米都舍不得浪费,却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乡邻。只要大家想听战时托儿所的故事,她总是耐心讲解,有时一讲就是两三个钟头。她长寿的秘诀就八个字:“知足满足、乐于助人。”
2011年,沂南县马牧池乡建起沂蒙“红嫂”纪念馆,保留着古山村风貌和历经百年风雨洗礼的石头屋。这个纪念馆是专门为了让世人铭记“红嫂”事迹、传承“红嫂”精神打造的。
前不久,张淑贞感觉心脏不舒服,经住院治疗病情稍有好转后,执意回到家中。她让女儿于爱梅帮助找出一个首饰盒,里面竟然有三枚擦拭得锃亮的党徽。张淑贞一边抚摸着党徽,一边嘱咐于爱梅:“我当了一辈子党员,马上就80年党龄啦,是党给我一切。你记着可别把我的党员‘挂’(耽误)了,赶紧帮我把党费缴了。”让于爱梅最感动的是母亲直到离世左手一直握着一枚党徽,并要求她一辈子跟党走。根据母亲的遗愿,于爱梅主动与沂南县委组织部联系,把母亲平时积攒的和老党员补助款共18939.8元,全部作为特殊党费上缴给了组织。
得知张淑贞去世,乡亲们心情沉痛地聚集到她家门口,都想送她最后一程。笔者也是沂蒙之子,自小就熟悉“红嫂”的故事,为表达崇敬之情,也专程赶往东辛庄村,向远去的“红嫂”深深地三鞠躬……
“巍巍蒙山高,清清沂水长,我们都是你的儿女,你是永远的爹娘。”
沂蒙这片红色土地,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英雄传奇。“红嫂”就是一个英雄的女性群体,那是在战火中淬炼的真情和血性,是人类战争史上惊世骇俗的千古绝唱!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山东临沂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参观沂蒙精神展。在展厅,总书记会见了新一代“红嫂”于爱梅等模范人物。“你和王换于是什么关系呀?”“是不是你母亲和你奶奶一起办的战时托儿所?”“你现在做什么工作?”……于爱梅每当想起总书记这些亲切问询,就感觉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激励着自己当好“红嫂”精神的传承者。
于爱梅从母亲那里接过了曾经纳过军鞋、缝过军衣的“红嫂针”,倡导成立了“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自己担任会长,经常组织姐妹们到部队拥军,慰问老英模、老“红嫂”。
2009年,在北京参加国庆阅兵训练的济南军区某部官兵,有20多人离标准身高差1厘米。正当部队首长为此着急时,于爱梅带人连夜赶往北京,送去280双鞋垫,解决了他们1厘米身高的差距。部队首长激动地握着于爱梅的手说:“你们真是雪中送炭啊!”
2017年10月底,于爱梅带领姐妹们到海军某训练基地看望新入伍的战士。当听说有4位战士发高烧时,她们就到伙房亲手包了热腾腾的水饺端到生病的战士面前,并给他们讲战争年代八路军轻伤不下火线和沂蒙人民与子弟兵鱼水情深的故事。有位战士眼含热泪说:“我一定向革命前辈学习,不辜负人民的养育之情。”
山东省党性教育基地建立后,于爱梅还担任了沂南教学点的义务讲解员,她做的《沂蒙母亲和她的儿女们》事迹报告,迄今已达1600多场,成为教育基地最大的亮点。
2017年11月,南京路上好八连邀请于爱梅去作沂蒙精神的演讲。眼看到了出发的日子,竟犯了腿疼的老毛病,是奶奶和母亲讲的英雄故事坚定了她的意志。于是,她悄悄打上封闭针,带上止疼的针和药,按时赶到上海,给官兵们做了充满激情的演讲。
如今,张淑贞的外孙女、于爱梅的女儿高洁也成为“红嫂”精神的义务讲解员。
“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优美的旋律伴随着“红嫂”精神在中华大地代代传扬。
(责任编辑:王锦慧)
这个令人悲恸的消息,很快传遍网络和微信朋友圈。沂蒙山天寒地冻,薄雾弥漫,寒风和雪花寄托着绵绵哀思……
“不能让烈士断了根”
1914年9月13日,张淑贞出生在沂南县马牧池乡西官庄,后嫁到东辛庄。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代沂蒙“红嫂”王换于的儿媳妇,也是新时期沂蒙“红嫂”精神传承者于爱梅的母亲。生前,她是临沂市党龄最长、年龄最大的“红嫂”。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1938年12月,毛泽东主席命令“派兵去山东”。1939年5月,八路军一一五师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命令开赴沂蒙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1939年6月,徐向前率八路军第一纵队领导机关到达地处沂蒙山腹地的沂南县。
王换于早在1938年冬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家是著名的抗日堡垒户。王换于和儿媳妇张淑贞一起在当地党组织的协助下办起战时托儿所,先后收养了八路军部队的41个孩子。这些孩子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生下来才3天,其中包括徐向前、罗荣桓、陈沂等八路军将领的孩子。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贫瘠的沂蒙山区缺衣少食,生活异常艰难。王换于教育儿媳妇:“让烈士的后代吃奶,咱的孩子吃粗粮。咱的孩子就是死了还能生育,烈士的孩子死了,可就断了根!”为了养育好这些革命后代,张淑贞和弟媳妇把奶水让给那些年龄小、体质差的寄养孩子,自己的4个孩子却因营养不良先后夭折。王换于被誉为第一代沂蒙“红嫂”。
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王换于和张淑贞率领全家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发展壮大党的力量。张淑贞先后在8个村庄发展了20多名党员,并组织群众做军鞋、缝军衣、磨军粮、烙煎饼支援前线。婆媳俩不惧日本鬼子“谁敢救一个八路就活埋全家”的叫嚣,每次战斗结束都毅然奔向战场搜寻八路军伤员。张淑贞说:“那时候,入了党,早已不寻思死活了。干革命就得往前跑,把自己的命放一边。”1941年10月的一天,风雨交加,气温骤降,八路军伤病员住在山洞里,穿着单衣,没有饭吃,山洞外敌人四处搜寻,伤病员们随时可能被发现。在这危急关头,王换于在山间与鬼子周旋,张淑贞趁机把8件衣服套在身上,带了些煎饼就上了山。进了山洞,她看见一位同志就脱给他一件衣服,再塞给他一张煎饼,最后自己身上只剩下一件贴身衣服,回家时全身又被雨水淋透,冻得大病一场。
张淑贞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一生追求进步,爱党爱国爱军,充分展现了沂蒙“红嫂”充满母爱的大仁、大义、大爱,自觉践行了入党时的庄严承诺。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革命根据地涌现出一大批像张淑贞一样的“红嫂”,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舍生忘死救伤员,含辛茹苦抚养革命后代,熔铸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军民鱼水情。据不完全统计,沂蒙“红嫂”救护伤病员6万多人,掩护革命同志9万多人。有3万多名沂蒙籍战士献出了生命,3万多位母亲失去了儿女……
手握党徽安然离世
王换于去世后,张淑贞被称为“‘红嫂’精神的接力者”。
新中国成立后,张淑贞怀着对党的深厚感情,用革命传统教育激励和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带领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拥军活动。近年来,张淑贞虽然年纪大了,却从未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她一辈子生活简朴,一粒米都舍不得浪费,却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乡邻。只要大家想听战时托儿所的故事,她总是耐心讲解,有时一讲就是两三个钟头。她长寿的秘诀就八个字:“知足满足、乐于助人。”
2011年,沂南县马牧池乡建起沂蒙“红嫂”纪念馆,保留着古山村风貌和历经百年风雨洗礼的石头屋。这个纪念馆是专门为了让世人铭记“红嫂”事迹、传承“红嫂”精神打造的。
前不久,张淑贞感觉心脏不舒服,经住院治疗病情稍有好转后,执意回到家中。她让女儿于爱梅帮助找出一个首饰盒,里面竟然有三枚擦拭得锃亮的党徽。张淑贞一边抚摸着党徽,一边嘱咐于爱梅:“我当了一辈子党员,马上就80年党龄啦,是党给我一切。你记着可别把我的党员‘挂’(耽误)了,赶紧帮我把党费缴了。”让于爱梅最感动的是母亲直到离世左手一直握着一枚党徽,并要求她一辈子跟党走。根据母亲的遗愿,于爱梅主动与沂南县委组织部联系,把母亲平时积攒的和老党员补助款共18939.8元,全部作为特殊党费上缴给了组织。
得知张淑贞去世,乡亲们心情沉痛地聚集到她家门口,都想送她最后一程。笔者也是沂蒙之子,自小就熟悉“红嫂”的故事,为表达崇敬之情,也专程赶往东辛庄村,向远去的“红嫂”深深地三鞠躬……
接过母亲的“红嫂针”
“巍巍蒙山高,清清沂水长,我们都是你的儿女,你是永远的爹娘。”
沂蒙这片红色土地,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英雄传奇。“红嫂”就是一个英雄的女性群体,那是在战火中淬炼的真情和血性,是人类战争史上惊世骇俗的千古绝唱!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山东临沂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参观沂蒙精神展。在展厅,总书记会见了新一代“红嫂”于爱梅等模范人物。“你和王换于是什么关系呀?”“是不是你母亲和你奶奶一起办的战时托儿所?”“你现在做什么工作?”……于爱梅每当想起总书记这些亲切问询,就感觉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激励着自己当好“红嫂”精神的传承者。
于爱梅从母亲那里接过了曾经纳过军鞋、缝过军衣的“红嫂针”,倡导成立了“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自己担任会长,经常组织姐妹们到部队拥军,慰问老英模、老“红嫂”。
2009年,在北京参加国庆阅兵训练的济南军区某部官兵,有20多人离标准身高差1厘米。正当部队首长为此着急时,于爱梅带人连夜赶往北京,送去280双鞋垫,解决了他们1厘米身高的差距。部队首长激动地握着于爱梅的手说:“你们真是雪中送炭啊!”
2017年10月底,于爱梅带领姐妹们到海军某训练基地看望新入伍的战士。当听说有4位战士发高烧时,她们就到伙房亲手包了热腾腾的水饺端到生病的战士面前,并给他们讲战争年代八路军轻伤不下火线和沂蒙人民与子弟兵鱼水情深的故事。有位战士眼含热泪说:“我一定向革命前辈学习,不辜负人民的养育之情。”
山东省党性教育基地建立后,于爱梅还担任了沂南教学点的义务讲解员,她做的《沂蒙母亲和她的儿女们》事迹报告,迄今已达1600多场,成为教育基地最大的亮点。
2017年11月,南京路上好八连邀请于爱梅去作沂蒙精神的演讲。眼看到了出发的日子,竟犯了腿疼的老毛病,是奶奶和母亲讲的英雄故事坚定了她的意志。于是,她悄悄打上封闭针,带上止疼的针和药,按时赶到上海,给官兵们做了充满激情的演讲。
如今,张淑贞的外孙女、于爱梅的女儿高洁也成为“红嫂”精神的义务讲解员。
“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优美的旋律伴随着“红嫂”精神在中华大地代代传扬。
(责任编辑:王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