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环节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anwan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表的实施,要求初中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而初中数学综合学习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能力,可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开、活跃思维,并逐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使其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波利亚曾说过:“掌握数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善于解题”[1],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所有的数学学习,归根结底都要反映在解题能力上。尤其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题海战术早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以及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唯有逐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断开发、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才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下面,笔者就以苏科版初中数学为基点,浅谈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一、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
  与小学数学教材相比较,初中数学的教材具有更加明显的特点:系统化、理论化,随之,初中数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也相应有所提高。因此在培养初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之前,就首先要对初中数学教材进行详细的研究:
  1.初中数学教材知识更加生活化 初中的数学教材,与高中数学教材相比而言,又更具备生活化的特点。初中数学教材,在编写时,更加注重生活化,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通过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相融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体味生活。
  2.初中数学教材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与小学数学教材相比,初中数学知识更加理论化、系统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如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中的“一元一次方程”,在这一章节,虽然只涉及到了一元一次方程,但是在解题过程中,又涉及到许多知识,如:移项、合并同类项、等式的性质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以往的知识,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既保证了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连贯,又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3.初中数学教材更加注重活动化教学方式 新课标实施后,初中数学教学更加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旨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能力。基于此特点,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活动化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方法
  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不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下面笔者就自己的经验,浅谈在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
  1.引导学生,在解题之前先找到相关的切入点 初中数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习,在解题过程中,许多学生都存在不知道如何下手的现象。这就需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切入点。例如,进行九年级上册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中,教师应该引导解题切入点:△=b2-4ac,找到解题切入点之后,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 初中数学的难度系数有一定的高度,且知识点比较零碎,分布也比较广泛。这就给学生的数学解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实,初中数学教材,看似分散,却又联系十分紧密。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九章中进行“平行四边形”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讲述“矩形、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时”,可以先详细讲述平行四边形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如:对角线相互平分、对变相等、对角相等,与之后的矩形、棱形、正方形中涉及的许多问题,都存在一定的关联。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造学生对知识点的联系,让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并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一点点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2]。
  3.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能力培养 针对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以及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数形结合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例如,在学生解答“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中的问题时,如:解y=ax2 bx-c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去画出y=ax2 bx的图像,然后再通过图像和性质,对其进行分析,然后带领学生一起画出y=ax2 bx-c的图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除了要运用到推理思维,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形相结合的能力。因为,这也是初中数学解题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让学生通对数形结合的分析,才会更加明确解题思路。
  例如在学生解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当圆与直线相交时,求圆的直径”教师可以依据数学题目的相关要求,引导学生画出圆和直线相交的位置,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对图形进行直观的分析,并找到解题的关键切入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4.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就要注意解题多样化 通常,初中数学的解题方式不止一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采取多种方式,解答数学问题,并对每一种解题方式进行详细的讲述,引导学生一起去寻每种解题方法的优缺点,从而使学生掌握较多的解题方法。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解题思维也会逐渐开阔,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5.舉一反三,让学生解题之后学会反思 随着新课改的要求,传统的题海战术已经无法满足学习的需求,这就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采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方式[3],带领学生找到解题的关键点,并且要求学生在解题之后,进行积极的反思,不断进行总结,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逐步进行培养和锻炼,并不断地总结数学解题小技巧,做到“授之以渔”,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陶玉芬.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对策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3):174.
  [2]罗明华.浅谈初中数学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速读(中旬),2016,(4):275-275,276.
  [3]王朋.提升初中数学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分析[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6):182-182.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中心中学 221135)
其他文献
香蕉枯萎病是世界香蕉生产的毁灭性病害,要消除香蕉枯萎病等病害对香蕉产业的威胁,根本出路在于培育抗病的品种。鉴于栽培香蕉主要是不结实的三倍体或多培体及其传统育种的艰难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初中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文章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初中生的反思能力展开讨论,旨在通过提高初中生的反思能力,培养其数学思维,促使其不断完善自我,进而促进其自身的数学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思能力;策略  当前,于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下人们越来越注重初中生基本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为了有效的提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鉴于物理学科本身的性质,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应注重物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实践教学;自主学习  新课改对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现在学生学习能力缺失
在我国酒店行业中,精品酒店已经逐渐成为主要的发展走向,我国很多地区都开始发展精品酒店,尤其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越来越多的大型酒店集团都将资金投向精品酒店市场。在新时
miRNAs(MicroRNAs)约22nt的小非编码RNA在不同的动物和植物中被发现。研究发现它与基因表达、细胞周期调控及个体发育过程都有关系,因此,miRNAs的研究可能对基因功能研究、人类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低磷是一种常见的逆境胁迫。植物已经演变出许多策略来应对磷胁迫:例如,根部形态发生变化(包括侧根和根毛)来增加植物根部的磷吸收面积;根部产生和分泌酸性磷
羊草是高品质的牧草,羊草草地是优良的割草场,刈割是人类对草地的主要利用手段之一,其对羊草草地造成的影响一直受到学者和生产管理者的关注并开展了大量研究。但以往刈割的相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