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650—693?),华阴(今陕西华县)人。早慧,十一岁举神童。高宗显庆五年(660)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武后垂拱元年(685),坐从祖弟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讨武后之累,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习艺馆。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他以文词和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人称“初唐四杰”。其诗崇尚词藻,内容却较贫乏。只有少数描写军旅生活的篇章较有特色。这首《从军行》是其代表作。
如果说颔联意在言出师之顺利的话,那么颈联则侧重写战争之艰险。下雪,本来可使天地变成银白的世界,一般说是不会“暗”的。这里说“雪暗”,不仅是写自然界因云浓天低,景色暗淡,而且主要是为了烘托战争环境的险恶。“凋旗画”,是说由于天色暗淡,使旗上的绘画也失去了光彩,好像凋敝了一样。“风多杂鼓声”,是说风大,使震耳的鼓声也为之淹没。这里的“杂”字与出句中的“凋”字互训,也用作动词。这样解释,主要在于说明诗人的本意是为了表现战争生活之艰苦,而不是像有的论者所说的是“反映战争之激烈”。其理由有三:一是唐军已包围了“龙城”,敌人成了瓮中之鳖,不战自溃,无需再写战斗如何激烈;二是本篇意在抒写诗人报国之情志,而不是为了描写战争的具体情况;三是为了突出雪寒风厉,条件艰苦,以便为下句“宁为百夫长”增添感人力量,即边塞无论是大雪弥漫,还是狂风怒吼,诗人的报国之志都是不可动摇的。
尾联,是一篇之警策,语气豪宕,壮志凌云。“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领。《书·牧誓》:“千夫长,百夫长。”这里是泛指下级军官。这位投笔从戎的士子不以晋爵封侯为念,一心想的是捍卫边疆,其精神是很可贵的。
杨炯这首诗在初唐诗坛上曾产生过积极影响。首先,它以明快的语言、铿锵的音调,以及兼有乐府诗的自由和格律诗的严谨的形式,摆脱六朝以来绮靡诗风的束缚,为诗歌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特别是诗中表现的邀功马上的主题思想,不仅对盛唐边塞诗的发展有影响。而且对后来诗歌中所谓“盛唐气象”的形成,也不无贡献。
其次,闻一多先生说:“正如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从宫廷走到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①从这个意义上说,此诗在题材的扩展上也是有贡献的。
盛唐时期的李白也写过一首五言的《从军行》(还有一首是七言的)。其诗是: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②。
笛奏《梅花曲》③,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④,长驱静铁关⑤。
这首诗也是拟题之作,诗人通过歌颂汉军长驱边关,誓斩单于的勇武精神,表达了自己向往立功边陲的壮志雄心。
值得注意的是,此诗与杨炯的《从军行》相比,不仅表现的主题相同,而且艺术构思和写作层次也有惊人的相似。即首联都是写边塞有敌情,为报国而从军;颔联都是写征途之盛况;颈联都是写战争的环境与气氛;尾联都是抒写守边将士,同时也是诗人的壮志。
但是这两首诗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其一,杨炯的《从军行》所表现的主题,除了尚武精神外,还似乎露出一丝丝悲壮的味道,如“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就是给人这种感觉的句子。这可能是因为初唐时期,国力和军威都还不够强大,在战争中常常会遇到艰难和险阻的缘故。而李白的《从军行》,调子则更为高昂,气势则更为雄壮。
其二,杨炯的《从军行》是一首五言律诗,而李白的《从军行》却是一首乐府诗。不过,李白的这首诗也有特殊之处,即它是一首介于近体诗与古体诗之间所谓“初唐体”诗。此诗也是八句,虽拗句较多,但对仗却较为工严。它之所以会写成这个样子,除了受乐府诗的自由形式影响之外,主要是诗人的气质和风格所决定的。
其三,从艺术上看,杨诗采取跳跃式的手法,无论是写时间,还是写地域,都有较大的跨度。如第一句中的“烽火”本是先从边境发出的警报,距离“西京”是很遥远的,沿途传警也是需要时间的,但仅用一“照”字,就把两地连接起来了。又如第三句刚说“牙璋辞凤阙”,第四句就写到长驱“绕龙城”。这种跳跃式的手法,不仅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且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余地。闻一多先生论唐诗时,曾用绘画的技法作比,他说:“法国有一名画家曾发明用点作画,利用人远看眼光把点连成线条,并由此产生颤动的感觉,使画景显得格外生动。”⑥
杨炯这首诗也恰恰具备这一特点。诗中的“烽火”、“西京”、“牙璋”、“凤阙”、“铁骑”、“龙城”等,都是这样能“引起颤动的感觉”的“点”。而李白的《从军行》,虽然所涉及的地域也有一定跨度,但给人的总的感觉却是首尾相接,一气呵成。
注:
①《唐诗杂论》28页,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
②《后汉书》:“窦宪遣左校尉耿夔出居延塞,围北单于于金微山,破之。”
③《梅花落》,笛曲名。
④单于,匈奴天子之号。
⑤铁关,即铁门关。《唐书·地理志》:“自焉耆西五十里过铁门关。”《释迦方志》:“铁门关,左右石壁,其色如铁,铁固门扉,悬铃尚在,即汉塞之西门也。”
⑥《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32页,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650—693?),华阴(今陕西华县)人。早慧,十一岁举神童。高宗显庆五年(660)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武后垂拱元年(685),坐从祖弟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讨武后之累,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习艺馆。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他以文词和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人称“初唐四杰”。其诗崇尚词藻,内容却较贫乏。只有少数描写军旅生活的篇章较有特色。这首《从军行》是其代表作。
如果说颔联意在言出师之顺利的话,那么颈联则侧重写战争之艰险。下雪,本来可使天地变成银白的世界,一般说是不会“暗”的。这里说“雪暗”,不仅是写自然界因云浓天低,景色暗淡,而且主要是为了烘托战争环境的险恶。“凋旗画”,是说由于天色暗淡,使旗上的绘画也失去了光彩,好像凋敝了一样。“风多杂鼓声”,是说风大,使震耳的鼓声也为之淹没。这里的“杂”字与出句中的“凋”字互训,也用作动词。这样解释,主要在于说明诗人的本意是为了表现战争生活之艰苦,而不是像有的论者所说的是“反映战争之激烈”。其理由有三:一是唐军已包围了“龙城”,敌人成了瓮中之鳖,不战自溃,无需再写战斗如何激烈;二是本篇意在抒写诗人报国之情志,而不是为了描写战争的具体情况;三是为了突出雪寒风厉,条件艰苦,以便为下句“宁为百夫长”增添感人力量,即边塞无论是大雪弥漫,还是狂风怒吼,诗人的报国之志都是不可动摇的。
尾联,是一篇之警策,语气豪宕,壮志凌云。“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领。《书·牧誓》:“千夫长,百夫长。”这里是泛指下级军官。这位投笔从戎的士子不以晋爵封侯为念,一心想的是捍卫边疆,其精神是很可贵的。
杨炯这首诗在初唐诗坛上曾产生过积极影响。首先,它以明快的语言、铿锵的音调,以及兼有乐府诗的自由和格律诗的严谨的形式,摆脱六朝以来绮靡诗风的束缚,为诗歌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特别是诗中表现的邀功马上的主题思想,不仅对盛唐边塞诗的发展有影响。而且对后来诗歌中所谓“盛唐气象”的形成,也不无贡献。
其次,闻一多先生说:“正如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从宫廷走到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①从这个意义上说,此诗在题材的扩展上也是有贡献的。
盛唐时期的李白也写过一首五言的《从军行》(还有一首是七言的)。其诗是: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②。
笛奏《梅花曲》③,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④,长驱静铁关⑤。
这首诗也是拟题之作,诗人通过歌颂汉军长驱边关,誓斩单于的勇武精神,表达了自己向往立功边陲的壮志雄心。
值得注意的是,此诗与杨炯的《从军行》相比,不仅表现的主题相同,而且艺术构思和写作层次也有惊人的相似。即首联都是写边塞有敌情,为报国而从军;颔联都是写征途之盛况;颈联都是写战争的环境与气氛;尾联都是抒写守边将士,同时也是诗人的壮志。
但是这两首诗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其一,杨炯的《从军行》所表现的主题,除了尚武精神外,还似乎露出一丝丝悲壮的味道,如“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就是给人这种感觉的句子。这可能是因为初唐时期,国力和军威都还不够强大,在战争中常常会遇到艰难和险阻的缘故。而李白的《从军行》,调子则更为高昂,气势则更为雄壮。
其二,杨炯的《从军行》是一首五言律诗,而李白的《从军行》却是一首乐府诗。不过,李白的这首诗也有特殊之处,即它是一首介于近体诗与古体诗之间所谓“初唐体”诗。此诗也是八句,虽拗句较多,但对仗却较为工严。它之所以会写成这个样子,除了受乐府诗的自由形式影响之外,主要是诗人的气质和风格所决定的。
其三,从艺术上看,杨诗采取跳跃式的手法,无论是写时间,还是写地域,都有较大的跨度。如第一句中的“烽火”本是先从边境发出的警报,距离“西京”是很遥远的,沿途传警也是需要时间的,但仅用一“照”字,就把两地连接起来了。又如第三句刚说“牙璋辞凤阙”,第四句就写到长驱“绕龙城”。这种跳跃式的手法,不仅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且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余地。闻一多先生论唐诗时,曾用绘画的技法作比,他说:“法国有一名画家曾发明用点作画,利用人远看眼光把点连成线条,并由此产生颤动的感觉,使画景显得格外生动。”⑥
杨炯这首诗也恰恰具备这一特点。诗中的“烽火”、“西京”、“牙璋”、“凤阙”、“铁骑”、“龙城”等,都是这样能“引起颤动的感觉”的“点”。而李白的《从军行》,虽然所涉及的地域也有一定跨度,但给人的总的感觉却是首尾相接,一气呵成。
注:
①《唐诗杂论》28页,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
②《后汉书》:“窦宪遣左校尉耿夔出居延塞,围北单于于金微山,破之。”
③《梅花落》,笛曲名。
④单于,匈奴天子之号。
⑤铁关,即铁门关。《唐书·地理志》:“自焉耆西五十里过铁门关。”《释迦方志》:“铁门关,左右石壁,其色如铁,铁固门扉,悬铃尚在,即汉塞之西门也。”
⑥《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32页,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