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师培养出来的。由于不同学生学习的习惯、学习的基础和生理、心理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差异。下面是笔者提高初中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些策略:
一、调查摸底,夯实基础
调查摸底,了解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进入初中英语的第一堂课,起着关键的作用,这是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态度的重要一步。根据学生对英语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计划的进行音标、基本语法知识的补课,在补课的讲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尽可能的让学生夯实音标、语法基础,使学生敢读、敢说,并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形成有效的鼓励机制,树立学生对学习英语的信心,使学生在对英语学习上产生积极的心理响应,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为学生创造英语交流的环境,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特别是加强英语口语教育应该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一些初中英语老师眼里有的就是分数、总是以学生的基础差为借口而忽视对学生口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记得给某个班第一次上课时,我说:“Classbegins.”班长说:“Standup.”我开始打招呼:“Goodmorning,class.”全体学生愣住了,过一会儿才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反应过来,应答:“Goodmorning,teacher.”初中学生有的口语基础差,但最起码的几句日常用语还是会讲的,只不过没有养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罢了。
英语课堂在目前条件下是培养初中学生语言实践的最佳环境,也是提高他们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场所。我特别注重组织教学,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训练。“Goodmorning./Goodafternoon./Hello./Howdoyoudo”这些最基本的打招呼用语常换常新,以增强学生对口语的应答能力。另外,规范学生课堂用语也是训练学生口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前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总是生硬地说句“不会”。我建议他们用“Sorry,Ican’t.”后来学生就习惯使用这个用语了。作为教师,也应尽可能地使用简单易懂的英语口语进行教学,积极搭建和学生用英语交流的平台。在课堂上,我还把谈论天气、个人爱好等日常话题自然?地穿插到教学中,作为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一个手段。在课堂上,师生使用英语交际的局面已初步形成,我相信这会给他们增强自信、多与别人交流提供一个优势条件。
三、改变英语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必要条件,是学习英语的最重要的积极因素。激发与巩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入手,抓住兴趣这一主线,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想方设法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点燃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之火。实行趣味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有效途径,趣味教学就是以引导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导,在教学中穿插一些生动的英语故事情节、幽默的英语笑话、国外的风土人情等的内容,使枯燥地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活力,逐渐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还可以积极开展英语口语交流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例如:英语故事角色表演、英语日记讲述、英语园地、英语论坛、英语角等活动,通过活动达到让学生进入到学习英语的状态去,从而树立学生敢说、能说英语的信心。实现英语教学的双向交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尽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众。它忽视了作为独立的且处于不同状态的师生个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能。互动式教学模式则弥补了它的不足。师生互动强调在教育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发展,自我教育,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以期最佳地实现教育目标。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主体参与
习惯就是一种自动化的动作。我们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自觉性就会大大提高。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要使学生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础知识,具有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必须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需要“主体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对象。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因,它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的可能和限度。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发展,思想、情感的意志的培养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想和实际活动,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性、积极性,教学就会失败。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一节课之前也就是在备课时都认真地去考虑,每节课该怎么上?每个学生都应该获得什么?如坚持课前3至5分钟的自由会话,强化口语训练,并巩固所学知识,进而提高每个学生的会话能力。
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从出生开始,大脑便开始建立了学习语言的机能,为语言的学习提供了自然条件和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为语言的学习规定了发展的现实性。语言的习得实质上是口耳相传,需要通过周围的环境去实现。我国的客观条件决定了不能获得那样的语言环境,但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氛围,除了用英语教英语以外,还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课件、电教手段等,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加强直观艺术感染。这样做,自然便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里弗斯(Rivers)的研究表明,听占整个言语交际活动总量的45%。初中学生思路敏捷,反应快,他们正处在大量吸收知识的阶段,,初中阶段是训练听力的最佳阶段由此可见,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通过对影响初中学生英语听力提高的因素的分析,就如何克服学生提高听力过程中的障碍和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听力方法做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要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必须帮助学生克服在语音、词汇和心理方面的障碍,并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
六、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首先要培养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信心。老师的品德或威信甚至能决定学生学与不学、喜欢与讨厌某一学科,这是一种感情迁移现象。因此沟通师生情感、达成师生间的双向理解十分重要。教师要在课堂上以亲切、友好、大方的教态及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课下要尝试着与他们成为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困难和体会以及他们对教学的看法、要求,努力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
总之,我们认为影响初中学生英语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是语音障碍,词汇障碍,心理障碍和听力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克服语音、词汇障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选择生动有趣的听力训练材料,培养学生的听说英语兴趣,教会学生适当的听说方法和技巧等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一、调查摸底,夯实基础
调查摸底,了解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进入初中英语的第一堂课,起着关键的作用,这是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态度的重要一步。根据学生对英语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计划的进行音标、基本语法知识的补课,在补课的讲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尽可能的让学生夯实音标、语法基础,使学生敢读、敢说,并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形成有效的鼓励机制,树立学生对学习英语的信心,使学生在对英语学习上产生积极的心理响应,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为学生创造英语交流的环境,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特别是加强英语口语教育应该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一些初中英语老师眼里有的就是分数、总是以学生的基础差为借口而忽视对学生口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记得给某个班第一次上课时,我说:“Classbegins.”班长说:“Standup.”我开始打招呼:“Goodmorning,class.”全体学生愣住了,过一会儿才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反应过来,应答:“Goodmorning,teacher.”初中学生有的口语基础差,但最起码的几句日常用语还是会讲的,只不过没有养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罢了。
英语课堂在目前条件下是培养初中学生语言实践的最佳环境,也是提高他们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场所。我特别注重组织教学,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训练。“Goodmorning./Goodafternoon./Hello./Howdoyoudo”这些最基本的打招呼用语常换常新,以增强学生对口语的应答能力。另外,规范学生课堂用语也是训练学生口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前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总是生硬地说句“不会”。我建议他们用“Sorry,Ican’t.”后来学生就习惯使用这个用语了。作为教师,也应尽可能地使用简单易懂的英语口语进行教学,积极搭建和学生用英语交流的平台。在课堂上,我还把谈论天气、个人爱好等日常话题自然?地穿插到教学中,作为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一个手段。在课堂上,师生使用英语交际的局面已初步形成,我相信这会给他们增强自信、多与别人交流提供一个优势条件。
三、改变英语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必要条件,是学习英语的最重要的积极因素。激发与巩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入手,抓住兴趣这一主线,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想方设法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点燃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之火。实行趣味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有效途径,趣味教学就是以引导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导,在教学中穿插一些生动的英语故事情节、幽默的英语笑话、国外的风土人情等的内容,使枯燥地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活力,逐渐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还可以积极开展英语口语交流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例如:英语故事角色表演、英语日记讲述、英语园地、英语论坛、英语角等活动,通过活动达到让学生进入到学习英语的状态去,从而树立学生敢说、能说英语的信心。实现英语教学的双向交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尽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众。它忽视了作为独立的且处于不同状态的师生个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能。互动式教学模式则弥补了它的不足。师生互动强调在教育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发展,自我教育,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以期最佳地实现教育目标。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主体参与
习惯就是一种自动化的动作。我们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自觉性就会大大提高。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要使学生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础知识,具有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必须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需要“主体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对象。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因,它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的可能和限度。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发展,思想、情感的意志的培养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想和实际活动,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性、积极性,教学就会失败。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一节课之前也就是在备课时都认真地去考虑,每节课该怎么上?每个学生都应该获得什么?如坚持课前3至5分钟的自由会话,强化口语训练,并巩固所学知识,进而提高每个学生的会话能力。
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从出生开始,大脑便开始建立了学习语言的机能,为语言的学习提供了自然条件和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为语言的学习规定了发展的现实性。语言的习得实质上是口耳相传,需要通过周围的环境去实现。我国的客观条件决定了不能获得那样的语言环境,但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氛围,除了用英语教英语以外,还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课件、电教手段等,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加强直观艺术感染。这样做,自然便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里弗斯(Rivers)的研究表明,听占整个言语交际活动总量的45%。初中学生思路敏捷,反应快,他们正处在大量吸收知识的阶段,,初中阶段是训练听力的最佳阶段由此可见,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通过对影响初中学生英语听力提高的因素的分析,就如何克服学生提高听力过程中的障碍和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听力方法做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要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必须帮助学生克服在语音、词汇和心理方面的障碍,并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
六、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首先要培养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信心。老师的品德或威信甚至能决定学生学与不学、喜欢与讨厌某一学科,这是一种感情迁移现象。因此沟通师生情感、达成师生间的双向理解十分重要。教师要在课堂上以亲切、友好、大方的教态及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课下要尝试着与他们成为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困难和体会以及他们对教学的看法、要求,努力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
总之,我们认为影响初中学生英语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是语音障碍,词汇障碍,心理障碍和听力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克服语音、词汇障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选择生动有趣的听力训练材料,培养学生的听说英语兴趣,教会学生适当的听说方法和技巧等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