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雪域高原,古老而悠久的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一捧色彩斑斓的美丽花朵。伴着净洁的纳木错湖与广袤的丛林原野,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在同汉文化等其他文化相互影响和不断交融中,在喜马拉雅的脚下创造了包括语言文字、哲学宗教、藏医藏药、天文历算、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建筑美学、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丰富多彩、绚烂多姿的文化,它是藏民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
1951年西藏实现和平解放,中央人民政府积极帮助西藏保护和发掘传统文化,开启了西藏文化发展的崭新进程。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结束了少数上层封建贵族、僧侣垄断文化教育的历史,广大农奴和奴隶成为保护、发展和享受西藏文化的真正主人,使西藏文化成为人民的文化,并为西藏文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近年来,西藏紧紧围绕加快建设“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目标,不断激活一大批散落在高原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让藏戏、格萨尔、唐卡等一大批民间文化瑰宝得以发扬光大,使古老藏文化在传承创新中焕发出澎湃活力。
“五一”期间,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的“藏戏第一村”——扎西曲登社区,众多喜爱藏文化的游客纷至沓来。
被称为藏文化发源地的山南文化资源丰富,位于山南市乃东区境内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昌珠镇的扎西曲登社区,这里的居民们几乎人人都会唱一点扎西雪巴藏戏,入选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雅砻扎西雪巴藏戏正是在这里起源。藏戏始祖唐东杰布为这里取了5个寓意吉祥的美丽名字:扎西雪巴藏戏、扎西妥美村、扎西桥、扎西庄园、扎西曲德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雅砻扎西雪巴藏戏传习基地”也坐落于此。
历史悠久、别具一格的藏戏起源于600多年前,是一门集歌舞、表演、说唱、文学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扎西雪巴藏戏属于藏戏白面具流派中的黄面具戏种,是西藏白面具藏戏的杰出代表。据介绍,在传统藏戏表演中,开场的必须是扎西雪巴藏戏,然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剧目的演出。扎西曲登社区已经形成了结合传统藏文化,让游客体验当地自然、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的独特文旅模式。
藏戏另一分支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形成了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等四大流派和八大经典剧目。来自日喀则市仁布县江嘎尔乡的江嘎尔藏戏班子,就是藏戏蓝面具四大流派之一,每年雪顿节,这个戏班必去拉萨演出。在旧西藏,作为贵族独享的“奢侈品”的藏戏,所有农奴都没有资格观赏。如今,各地的藏戏班子和戏迷们可以广泛地面对面交流,演出遍布西藏的城市与乡村。
高亢动人的唱腔、生动淳朴的表演、引人入胜的剧情,精心打造的服装舞美……西藏藏剧团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献礼剧目——新编现实题材藏戏《次仁拉姆》自去年在全自治区巡演以来引发了强烈反响。主人公次仁拉姆和爱人格桑心心相印、执手相依,从翻身农奴一步步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引发了无数人的情感共鸣。
为了更好地呈现大历史背景下的人物故事和情感脉络,演职人员大量翻阅、学习历史资料,走进了故事发生地亲身体验生活,与次仁拉姆本人及故事的亲历者进行交流。次仁拉姆的扮演者达娃曲珍说:“我想让更多人通过这部剧了解旧西藏的苦,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该剧艺术总监、自治区藏剧团团长班典旺久说:“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传统藏戏文化,通过传统藏戏的艺术表现形式,用现代化的舞台创作,下大力气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藏戏之路走得更长远。”
目前,西藏共有10个专业文艺表演团体、74个县级民间艺术团和近2000支业余文艺演出队,这些团体已经成为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骨干力量。这与西藏民主改革之前只有一个布达拉宫宫廷嘎鲁歌舞队外,再无一家专业性艺术团队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专业文艺团体和县(区)艺术团陆续创作推出大型民族歌舞《太阳的女儿》,新编藏戏《六弦琴缘》,话剧《解放·解放!》《共同家园》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不少剧目不仅荣获国家级奖项,还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剧目。
在传统藏戏广场化的演出形式基础上,近年来,西藏积极探索藏戏的数字化舞台化工程。数字化、舞台化不仅仅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等技术,为观众带来了更好的观赏体验,还通过互联网、云共享为藏戏的传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截至2020年年底,随着传统藏戏《文成公主》实现数字化、舞台化,自2013年启动的西藏传统八大藏戏数字化舞台化工程已顺利完成6部剧。
不仅仅是藏戏,西藏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涵盖传统音乐、舞蹈、技艺等10个种类,主要针对传承人及其项目,通过先进技术分类整理后,全方位展示其“基因”信息,立体记录和再现其原生态风貌。非遗数字化保护不断推进,有效解决了“人走艺亡”“人亡歌歇”的难题,已完成30种传统舞蹈、藏戏、藏医药文化等非遗数字化工作。目前西藏已进入利用多媒体互动展示、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以数字化和交互性的创新服务方式传承保护非遗的新阶段,让文化“活”在了更广阔舞台上。
“做好数字化保护工作,将有助于延续非遗历史文脉,确保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永世长存。”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二级巡视员吉吉说。
位于西藏昌都市边坝县的萨丁乡小学,有一个“格萨尔说唱兴趣班”。这个由学生组成的兴趣班源于两位边坝籍格萨尔说唱艺人。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一位目不识丁的边坝籍老艺人扎巴被格薩尔学专家发现,得到抢救性保护,世界也首次将目光投向这个西藏牧区深处的特殊群体——格萨尔说唱艺人。
1951年西藏实现和平解放,中央人民政府积极帮助西藏保护和发掘传统文化,开启了西藏文化发展的崭新进程。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结束了少数上层封建贵族、僧侣垄断文化教育的历史,广大农奴和奴隶成为保护、发展和享受西藏文化的真正主人,使西藏文化成为人民的文化,并为西藏文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近年来,西藏紧紧围绕加快建设“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目标,不断激活一大批散落在高原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让藏戏、格萨尔、唐卡等一大批民间文化瑰宝得以发扬光大,使古老藏文化在传承创新中焕发出澎湃活力。
从广场、乡村走向数字、舞台
“五一”期间,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的“藏戏第一村”——扎西曲登社区,众多喜爱藏文化的游客纷至沓来。
被称为藏文化发源地的山南文化资源丰富,位于山南市乃东区境内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昌珠镇的扎西曲登社区,这里的居民们几乎人人都会唱一点扎西雪巴藏戏,入选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雅砻扎西雪巴藏戏正是在这里起源。藏戏始祖唐东杰布为这里取了5个寓意吉祥的美丽名字:扎西雪巴藏戏、扎西妥美村、扎西桥、扎西庄园、扎西曲德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雅砻扎西雪巴藏戏传习基地”也坐落于此。
历史悠久、别具一格的藏戏起源于600多年前,是一门集歌舞、表演、说唱、文学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扎西雪巴藏戏属于藏戏白面具流派中的黄面具戏种,是西藏白面具藏戏的杰出代表。据介绍,在传统藏戏表演中,开场的必须是扎西雪巴藏戏,然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剧目的演出。扎西曲登社区已经形成了结合传统藏文化,让游客体验当地自然、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的独特文旅模式。
藏戏另一分支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形成了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等四大流派和八大经典剧目。来自日喀则市仁布县江嘎尔乡的江嘎尔藏戏班子,就是藏戏蓝面具四大流派之一,每年雪顿节,这个戏班必去拉萨演出。在旧西藏,作为贵族独享的“奢侈品”的藏戏,所有农奴都没有资格观赏。如今,各地的藏戏班子和戏迷们可以广泛地面对面交流,演出遍布西藏的城市与乡村。
高亢动人的唱腔、生动淳朴的表演、引人入胜的剧情,精心打造的服装舞美……西藏藏剧团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献礼剧目——新编现实题材藏戏《次仁拉姆》自去年在全自治区巡演以来引发了强烈反响。主人公次仁拉姆和爱人格桑心心相印、执手相依,从翻身农奴一步步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引发了无数人的情感共鸣。
为了更好地呈现大历史背景下的人物故事和情感脉络,演职人员大量翻阅、学习历史资料,走进了故事发生地亲身体验生活,与次仁拉姆本人及故事的亲历者进行交流。次仁拉姆的扮演者达娃曲珍说:“我想让更多人通过这部剧了解旧西藏的苦,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该剧艺术总监、自治区藏剧团团长班典旺久说:“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传统藏戏文化,通过传统藏戏的艺术表现形式,用现代化的舞台创作,下大力气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藏戏之路走得更长远。”
目前,西藏共有10个专业文艺表演团体、74个县级民间艺术团和近2000支业余文艺演出队,这些团体已经成为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骨干力量。这与西藏民主改革之前只有一个布达拉宫宫廷嘎鲁歌舞队外,再无一家专业性艺术团队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专业文艺团体和县(区)艺术团陆续创作推出大型民族歌舞《太阳的女儿》,新编藏戏《六弦琴缘》,话剧《解放·解放!》《共同家园》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不少剧目不仅荣获国家级奖项,还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剧目。
在传统藏戏广场化的演出形式基础上,近年来,西藏积极探索藏戏的数字化舞台化工程。数字化、舞台化不仅仅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等技术,为观众带来了更好的观赏体验,还通过互联网、云共享为藏戏的传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截至2020年年底,随着传统藏戏《文成公主》实现数字化、舞台化,自2013年启动的西藏传统八大藏戏数字化舞台化工程已顺利完成6部剧。
不仅仅是藏戏,西藏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涵盖传统音乐、舞蹈、技艺等10个种类,主要针对传承人及其项目,通过先进技术分类整理后,全方位展示其“基因”信息,立体记录和再现其原生态风貌。非遗数字化保护不断推进,有效解决了“人走艺亡”“人亡歌歇”的难题,已完成30种传统舞蹈、藏戏、藏医药文化等非遗数字化工作。目前西藏已进入利用多媒体互动展示、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以数字化和交互性的创新服务方式传承保护非遗的新阶段,让文化“活”在了更广阔舞台上。
“做好数字化保护工作,将有助于延续非遗历史文脉,确保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永世长存。”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二级巡视员吉吉说。
抢救、守护传统文化之根
位于西藏昌都市边坝县的萨丁乡小学,有一个“格萨尔说唱兴趣班”。这个由学生组成的兴趣班源于两位边坝籍格萨尔说唱艺人。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一位目不识丁的边坝籍老艺人扎巴被格薩尔学专家发现,得到抢救性保护,世界也首次将目光投向这个西藏牧区深处的特殊群体——格萨尔说唱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