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阅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归纳了影响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最后从扩大阅读范围、掌握阅读技巧、培养阅读兴趣等方面探究了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旨在中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 英语 阅读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05-01
阅读首先是“为了得到乐趣,为了获取信息”。可见不应只是为了学习语法、词汇,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获取新的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就存在着这样的误区:仅仅把阅读材料作为学习语言知识的载体,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意义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的和书面的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通过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词汇量,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贫乏而言不达意 ,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中学阶段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生以后的进一步深造也有很大影响。据了解,许多中国留学生初到国外,阅读这一关就很不好过。他们每天除了要应付上课外,课后还往往需要阅读数十乃至数百页参考材料。而对于习惯于逐字逐句地阅读的学生来说,要完成这样的阅读量,显然是很困难的。问题的关键就是阅读速度慢。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人们要从浩如烟海的科技情报资料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就必须提高阅读效率。
二、影响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
1.语言因素
语言因素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即学生对字母、单词、短语、习惯表达法及语法知识等的掌握与运用。阅读是为了获取信息,而信息是以语言为表达形式,所以必定会受到语言表达形式的影响。
2.非语言因素
学生阅读的心理状态与阅读理解的有效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学生阅读时,目的明确,信心十足,并有强烈的阅读欲望,其效果就相对较好。反之,如果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阅读时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和厌倦情绪,从而使阅读理解大打折扣。
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
1.扩大阅读范围提高阅读能力
近几年绝大多数中考、高考阅读材料是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人文、生活、人生观、科普、习俗、历史、人物等。例如:NMET98阅读C篇简介一些美国人喜欢说“White Lies”;学生除了看懂文章外,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也极为重要,它是阅读理解的催化剂。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话语不能脱离文化背景而独立存在。文化背景知识的获取,除了教材课文阅读外,更多的是通过课外阅读英文读物,而课外阅读材料的选取一般要注意以下二个方面:
充分运用体裁多样,题材广泛,包含记叙文、应用文、议论文。涉及人文、历史、生活、人生观、习俗、科普等,趋向现代化、生活化、知识化,突出实用性与时代性、趣味性。
2.掌握阅读技巧
有效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技巧包括:快速寻找文章的主旨句,把握文章的大意;根据文章的段落,理清作者的谋篇布局;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和代词的指代;通过分析文章的用词,推断作者的态度。
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端或文章的结尾,集中精力把主旨句找出来。文章的第一段通常为主旨句段落,最后一段通常为总结段落,其他的段落都是说明主旨句的。了解文章的段落结构,对提高学生回答细节问题的速度大有帮助。细节题一般是按照文章的顺序逐步提出的,学生掌握了这一技巧,可以迅速、准确地找出问题的答案。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的一种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倾向,他就会主动、积极、执著地去探索,使学习获得明显的成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自信心。选择内容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报刊,很容易激发他们强烈参与的欲望,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讲“Let’s celebrate!”的第一课时,就可以先请学生在《英语辅导报》中找有关festival的内容,上课时,先找学生尽可能英语复述梗概,其他同学可以就复述提问题。这样就会在上课之初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阅读理解是心理机制、语言、文化背景知识、阅读速度、阅读技巧、解题思路的交织、互动的心理思维和创造性活动,是在实践中“实践→检验→积累→提高→再实践→再检验→再积累→再提高”循环往复、不断完善的认知实践过程。只有持之以恒,坚持这一认知、实践过程,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石安石,詹人凤,语言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威尔金斯.外语学习与教学的原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
[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马德高,马茂祥.星火无障碍大学阅读理解[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 2002
【关键词】中学生 英语 阅读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05-01
阅读首先是“为了得到乐趣,为了获取信息”。可见不应只是为了学习语法、词汇,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获取新的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就存在着这样的误区:仅仅把阅读材料作为学习语言知识的载体,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意义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的和书面的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通过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词汇量,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贫乏而言不达意 ,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中学阶段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生以后的进一步深造也有很大影响。据了解,许多中国留学生初到国外,阅读这一关就很不好过。他们每天除了要应付上课外,课后还往往需要阅读数十乃至数百页参考材料。而对于习惯于逐字逐句地阅读的学生来说,要完成这样的阅读量,显然是很困难的。问题的关键就是阅读速度慢。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人们要从浩如烟海的科技情报资料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就必须提高阅读效率。
二、影响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
1.语言因素
语言因素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即学生对字母、单词、短语、习惯表达法及语法知识等的掌握与运用。阅读是为了获取信息,而信息是以语言为表达形式,所以必定会受到语言表达形式的影响。
2.非语言因素
学生阅读的心理状态与阅读理解的有效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学生阅读时,目的明确,信心十足,并有强烈的阅读欲望,其效果就相对较好。反之,如果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阅读时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和厌倦情绪,从而使阅读理解大打折扣。
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
1.扩大阅读范围提高阅读能力
近几年绝大多数中考、高考阅读材料是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人文、生活、人生观、科普、习俗、历史、人物等。例如:NMET98阅读C篇简介一些美国人喜欢说“White Lies”;学生除了看懂文章外,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也极为重要,它是阅读理解的催化剂。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话语不能脱离文化背景而独立存在。文化背景知识的获取,除了教材课文阅读外,更多的是通过课外阅读英文读物,而课外阅读材料的选取一般要注意以下二个方面:
充分运用体裁多样,题材广泛,包含记叙文、应用文、议论文。涉及人文、历史、生活、人生观、习俗、科普等,趋向现代化、生活化、知识化,突出实用性与时代性、趣味性。
2.掌握阅读技巧
有效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技巧包括:快速寻找文章的主旨句,把握文章的大意;根据文章的段落,理清作者的谋篇布局;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和代词的指代;通过分析文章的用词,推断作者的态度。
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端或文章的结尾,集中精力把主旨句找出来。文章的第一段通常为主旨句段落,最后一段通常为总结段落,其他的段落都是说明主旨句的。了解文章的段落结构,对提高学生回答细节问题的速度大有帮助。细节题一般是按照文章的顺序逐步提出的,学生掌握了这一技巧,可以迅速、准确地找出问题的答案。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的一种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倾向,他就会主动、积极、执著地去探索,使学习获得明显的成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自信心。选择内容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报刊,很容易激发他们强烈参与的欲望,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讲“Let’s celebrate!”的第一课时,就可以先请学生在《英语辅导报》中找有关festival的内容,上课时,先找学生尽可能英语复述梗概,其他同学可以就复述提问题。这样就会在上课之初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阅读理解是心理机制、语言、文化背景知识、阅读速度、阅读技巧、解题思路的交织、互动的心理思维和创造性活动,是在实践中“实践→检验→积累→提高→再实践→再检验→再积累→再提高”循环往复、不断完善的认知实践过程。只有持之以恒,坚持这一认知、实践过程,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石安石,詹人凤,语言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威尔金斯.外语学习与教学的原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
[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马德高,马茂祥.星火无障碍大学阅读理解[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