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力量,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研究生教育应该创造出让年轻学子怀着好奇心去探索真理、寻求真理的氛围。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创新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力量。自从实行学位制度以来,我国自己培养的大量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已经在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战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在高级学位的颁发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研究生学位总体水平有所下降[1]。教育部提出要根据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际需要,对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类别与质量标准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因此,重新审视研究生教育的定位和内涵、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是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一、研究生导师素质
确保导师的质量是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水平的首要因素[2]。什么样的老师可以当研究生导师,各国的做法不尽相同。我们现在将研究生导师,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导师,作为一种待遇来对待,这种做法对研究生导师的选拔不利。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位授予点和学位导师的数量都有了极大发展,评审权也逐步下放。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鱼龙混杂”的情况,某些学位授予点和学位导师的学术水平不够。应该认识到:如果没有质量的保证,单纯数量的增加并不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的贡献,相反是一大隐患。
美国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和指导委员会相结合、以导师为主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导师的指导范围涉及课程、论文、科研和临床实践等方面。而我国导师的指导方式限于单一的教学科研型,指导范围主要集中于课程与论文方面。这种指导方式不利于研究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培养,不利于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形成。由于知识结构、学术领域、时间精力所限,单凭一位导师的力量很难指导研究生在短时期内取得创造性的成果。因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很有必要发挥集体智慧来指导研究生。我们应改变现行的传统“一对一”的师徒式指导理念,组建跨学科的导师组,指导小组每位教师都要进行实质性的指导工作。由于每位教师的学术背景不同,这就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学术风格的教授,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
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关键在于师生间的直接互动,师生间经常交谈讨论,对于学生来说是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对导师来说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取各种超乎自己经验之外的想法。在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中,导师可以了解学生们研究工作进展的情况,从而提出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启发他们学会自己提出和解决问题,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不可缺少,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最重要的环节。
二、研究生应具备的素质[2,3]
1.改革“应试型”选拔方式
研究生选拔要强调学校的自主权。作为招生的学校,尤其是导师应该注重研究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我国现阶段研究生招生实行的是严格的入学考试制度,由于过分注重卷面考试成绩,只能招收到单一的“学习积累”型人才,而一些各方面条件不错的考生则可能仅因几分之差失去深造的机会。因此,研究生选拔应当确立以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为核心的选拔标准,借鉴国外大学要求学生提交个人自述的方式,综合考虑入学笔试成绩、面试和个人自述状况,并参考大学时的学习成绩和推荐人的评语,尽量选拔出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学术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
2.引进“淘汰制”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行严格的资格考试及“淘汰制”,通过筛选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由于实行淘汰制度,学生在课程修习、资格考试、论文研究等环节都有被淘汰的危险,面临激烈的竞争和强大的学习压力,客观上促进了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目前我国“严进宽出”的研究生制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淘汰制”的引入有利于培养研究生主动适应社会,增强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使人才培养获得最大教育效益成为可能。
三、研究生培养模式
1.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4]
纵观国外研究生教育,主要有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与教学式等四种主要的培养模式。
学徒式模式的特点是:没有专门的入学考试,教授掌握研究生的录取权,师徒关系亲疏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导师个人能力对研究生的培养至关重要,组织管理上导师具有绝对权威,研究生直接参加科研教学实践活动。专业式模式是指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形式化、标准化与专门化,其特点是:培养过程的标准化,培养类型的多样化,学制灵活而富有弹性,课程设置特点突出,“指导小组”联合培养。协作式培养模式以修课式为代表,通过修读课程而获得学位,研究与论文写作在这一培养模式中不重要。其特点:宽进严出,同一学位同一标准,导师团队在研究生培养中起重要作用,淡化教材而博采众长的能力训练,严格的考试淘汰制度,重视研究方法和第一手调查研究,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学分制下灵活的学习安排。教学式培养模式的特点是:招生考试具有自主性,严格控制研究生的入学质量,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理论和教育目标的结合,以讨论带动学生自学的教学方式,通过参加实践课题提高研究能力,以研究室形式对研究生进行过程管理,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通过严格的评估制度对研究生质量进行监督,组织管理上实行产官学一体化。
从以上四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可以发现,国外研究生教育培养呈现出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一是学术性,硕士生教育正在成为一种过渡性教育,而应用性研究生教育则变为一种终结性教育;二是非常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形成。
2.我国的研究生教育[5,6]
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理念和经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是向社会输送高端人才的迫切需要。研究生教育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要趋向多元化,既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也培养各类专业人才。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推进,应更加注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招录制度,过于强调考试分数。研究生更应该具备的学术基础和科研能力很难通过现有的考试体现出来。因此,应加大导师的自主权,让其通过全面考察考生平时的论文、作业等材料,自由选取学生,突出培养研究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在设置研究生的专业和课程结构时,要注意纵横结合、专精结合,在注意广度的基础上,向纵深拓展。要建立注重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生的研究性学习为主,建立指导与自学、基础与前沿、限定与开放、科研与创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研究性学习方式。
学位层次多样化和培养模式多样化已成为国际潮流。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在具体要求上也应该有所区别。学术型人才,通过建立宽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重点培养学生广阔的思维视野,敏锐的观察力和不断进取的创新能力,在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上都应该有较高的要求。专业型人才,主要是通过相关课程和案例的学习与研讨,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学习的深度、广度以及学位论文质量等要求上可适当降低。但是,不管哪种类型人才的培养,都应该引进竞争机制,鼓励学生创新,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3.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学位类型多样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与学科的分化,学位类型日益多样化。美国为适应社会需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位类型多样化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学术研究型学位所对应的固定培养模式,促进了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发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加快专业学位的试点,培养多种类型尤其是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学位类型多样化的进程。
四、研究生教育创新
1.研究生的分类培养和学制
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一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二是科研工作能力的养成。不同类型的学位具有不同的性质,攻读不同类型学位的研究生所接受的训练方式也不同,应该提倡分类培养。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设计与之相匹配的培养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方式,遵循各学科各自的特点和要求。
关于研究生的学制问题,各国做法不同。如果以一个固定的时间或模式来培养研究生,在某种程度上会扼杀年轻研究生们的创造力。但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投人体制限制了对研究生教育学制的改革。随着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的推行,投人体制和机制的变化,研究生教育学制改革也是必然的。
2.研究生课程教学和教材
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按照一级学科设置其基础课程是可取的。而与研究生的研究课题相关的课程,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来掌握。边学边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应该是研究生的学习方法之一。
国外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视课程修习。在课程设置上比较综合,且注意多学科的交叉,尤其是对研究方法、方法论和讨论性课程的设置非常重视。课程形式多种多样,有课堂讲授,也有讨论班、文献阅读课等。无论哪种授课形式都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相比之下,我国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比较偏重于本专业的专业课程,结构单一,这种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其次,课程中有关研究方法、方法论和研讨性课程比较少,课程的交叉性也体现不足。
研究生课程不一定要有系统的教材。为研究生专门编写教材并不可取。因为研究生若能从零散的论文与专著等文献中获取和整理出系统的知识,那么他们的综合与归纳能力必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3.研究生学术活动
参加学术研讨课或学术报告是研究生阶段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手段。学校和导师要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在“横向”比较中发现自身的不足。让研究生定期主讲学术报告,是一种促使研究生了解前人研究成果、接受新知识、掌握国际研究前沿最新动态的有效途径。一场学术报告,报告者是经过相当时间的艰苦努力才完成的。听众很难一下都能听懂或读懂。那么如何听学术报告?听什么、怎么听?从中又能学到什么呢?这里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做报告者的思想、思路和科学方法,从中学习报告者是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提出问题、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4.加强科研能力培养[7]
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为核心。美国研究学位论文的首要要求是能对研究领域的知识作出新的贡献,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研究生缺乏创新思维,习惯于接受和掌握现成的知识。在进行论文和研究方案设计时,研究生很少或根本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创新点。但是,随着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及对研究生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已经开始重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积极采取措施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我们应该把这方面的改革继续下去,并把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落到实处。唯有这样,才能保障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培养出大批高水平的研究生。
五、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
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①师生关系。导师通过指导研究生的科研来培养研究生,科研是载体、手段。②科研合作关系。研究生是科研的重要力量,作为科研项目的成员参与研究。
导师和研究生双向自由选择,师生之间应该有相互选择权。不仅老师可以选择学生,学生也可以选择老师。某一考生报考某一老师时,就是行使其选择权。学生不是报考某一单位,而是报考某一特定导师,因此单位在没有征得有关老师和考生同意前,无权将考生调拨给其他老师。同样,在学习期间,双方都有权中止师生关系,不仅老师可以另选学生,学生也可以另选老师。另一方面,维护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是我国优良的教育传统,师生关系是一个互动的关系。
导师不应当把学生当作劳力,而应当把学生的发展当作教育的目的。研究生应该做那些具有前沿性、前瞻性的研究课题,更应该去做一些探索性的,甚至于有争论的问题,这样才能创新,才能做出高于前人的结果。
六、结语
我们培养的学生,当他离开学校时,应该是带着满脑袋的问题走向社会。正是这许许多多的问题指引着科学前进的道路,指引着年轻的研究生们去不断地探索未知世界。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应该创造出让年轻学子怀着好奇心去探索真理、寻求真理的氛围。
[参考文献]
[1]王亚杰,王沛民.研究生教育质量:分析框架及其微观层面的思考.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7-59.
[2]李均.当前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三大困境. 江苏高教.2011,1:46-49
[3]宋丹,王国红,邹积岩.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探讨.航海教育研究,2008,4:29-30
[4]王欢.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与借鉴.http://www.gmw.cn/01gmrb/2008-05/21/content_777705.htm
[5]陈卓,周萍,高东波.研究生培养模式国际化改革思考.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8-20
[6]叶志明.对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http://yjsy.nenu.edu.cn/xuewei /daoshipeixun/2.htm
[7]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高 等 教 育 研 究,2011,32:74-82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消化科 重庆)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创新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力量。自从实行学位制度以来,我国自己培养的大量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已经在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战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在高级学位的颁发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研究生学位总体水平有所下降[1]。教育部提出要根据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际需要,对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类别与质量标准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因此,重新审视研究生教育的定位和内涵、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是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一、研究生导师素质
确保导师的质量是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水平的首要因素[2]。什么样的老师可以当研究生导师,各国的做法不尽相同。我们现在将研究生导师,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导师,作为一种待遇来对待,这种做法对研究生导师的选拔不利。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位授予点和学位导师的数量都有了极大发展,评审权也逐步下放。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鱼龙混杂”的情况,某些学位授予点和学位导师的学术水平不够。应该认识到:如果没有质量的保证,单纯数量的增加并不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的贡献,相反是一大隐患。
美国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和指导委员会相结合、以导师为主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导师的指导范围涉及课程、论文、科研和临床实践等方面。而我国导师的指导方式限于单一的教学科研型,指导范围主要集中于课程与论文方面。这种指导方式不利于研究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培养,不利于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形成。由于知识结构、学术领域、时间精力所限,单凭一位导师的力量很难指导研究生在短时期内取得创造性的成果。因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很有必要发挥集体智慧来指导研究生。我们应改变现行的传统“一对一”的师徒式指导理念,组建跨学科的导师组,指导小组每位教师都要进行实质性的指导工作。由于每位教师的学术背景不同,这就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学术风格的教授,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
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关键在于师生间的直接互动,师生间经常交谈讨论,对于学生来说是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对导师来说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取各种超乎自己经验之外的想法。在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中,导师可以了解学生们研究工作进展的情况,从而提出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启发他们学会自己提出和解决问题,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不可缺少,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最重要的环节。
二、研究生应具备的素质[2,3]
1.改革“应试型”选拔方式
研究生选拔要强调学校的自主权。作为招生的学校,尤其是导师应该注重研究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我国现阶段研究生招生实行的是严格的入学考试制度,由于过分注重卷面考试成绩,只能招收到单一的“学习积累”型人才,而一些各方面条件不错的考生则可能仅因几分之差失去深造的机会。因此,研究生选拔应当确立以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为核心的选拔标准,借鉴国外大学要求学生提交个人自述的方式,综合考虑入学笔试成绩、面试和个人自述状况,并参考大学时的学习成绩和推荐人的评语,尽量选拔出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学术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
2.引进“淘汰制”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行严格的资格考试及“淘汰制”,通过筛选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由于实行淘汰制度,学生在课程修习、资格考试、论文研究等环节都有被淘汰的危险,面临激烈的竞争和强大的学习压力,客观上促进了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目前我国“严进宽出”的研究生制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淘汰制”的引入有利于培养研究生主动适应社会,增强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使人才培养获得最大教育效益成为可能。
三、研究生培养模式
1.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4]
纵观国外研究生教育,主要有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与教学式等四种主要的培养模式。
学徒式模式的特点是:没有专门的入学考试,教授掌握研究生的录取权,师徒关系亲疏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导师个人能力对研究生的培养至关重要,组织管理上导师具有绝对权威,研究生直接参加科研教学实践活动。专业式模式是指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形式化、标准化与专门化,其特点是:培养过程的标准化,培养类型的多样化,学制灵活而富有弹性,课程设置特点突出,“指导小组”联合培养。协作式培养模式以修课式为代表,通过修读课程而获得学位,研究与论文写作在这一培养模式中不重要。其特点:宽进严出,同一学位同一标准,导师团队在研究生培养中起重要作用,淡化教材而博采众长的能力训练,严格的考试淘汰制度,重视研究方法和第一手调查研究,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学分制下灵活的学习安排。教学式培养模式的特点是:招生考试具有自主性,严格控制研究生的入学质量,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理论和教育目标的结合,以讨论带动学生自学的教学方式,通过参加实践课题提高研究能力,以研究室形式对研究生进行过程管理,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通过严格的评估制度对研究生质量进行监督,组织管理上实行产官学一体化。
从以上四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可以发现,国外研究生教育培养呈现出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一是学术性,硕士生教育正在成为一种过渡性教育,而应用性研究生教育则变为一种终结性教育;二是非常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形成。
2.我国的研究生教育[5,6]
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理念和经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是向社会输送高端人才的迫切需要。研究生教育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要趋向多元化,既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也培养各类专业人才。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推进,应更加注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招录制度,过于强调考试分数。研究生更应该具备的学术基础和科研能力很难通过现有的考试体现出来。因此,应加大导师的自主权,让其通过全面考察考生平时的论文、作业等材料,自由选取学生,突出培养研究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在设置研究生的专业和课程结构时,要注意纵横结合、专精结合,在注意广度的基础上,向纵深拓展。要建立注重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生的研究性学习为主,建立指导与自学、基础与前沿、限定与开放、科研与创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研究性学习方式。
学位层次多样化和培养模式多样化已成为国际潮流。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在具体要求上也应该有所区别。学术型人才,通过建立宽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重点培养学生广阔的思维视野,敏锐的观察力和不断进取的创新能力,在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上都应该有较高的要求。专业型人才,主要是通过相关课程和案例的学习与研讨,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学习的深度、广度以及学位论文质量等要求上可适当降低。但是,不管哪种类型人才的培养,都应该引进竞争机制,鼓励学生创新,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3.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学位类型多样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与学科的分化,学位类型日益多样化。美国为适应社会需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位类型多样化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学术研究型学位所对应的固定培养模式,促进了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发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加快专业学位的试点,培养多种类型尤其是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学位类型多样化的进程。
四、研究生教育创新
1.研究生的分类培养和学制
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一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二是科研工作能力的养成。不同类型的学位具有不同的性质,攻读不同类型学位的研究生所接受的训练方式也不同,应该提倡分类培养。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设计与之相匹配的培养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方式,遵循各学科各自的特点和要求。
关于研究生的学制问题,各国做法不同。如果以一个固定的时间或模式来培养研究生,在某种程度上会扼杀年轻研究生们的创造力。但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投人体制限制了对研究生教育学制的改革。随着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的推行,投人体制和机制的变化,研究生教育学制改革也是必然的。
2.研究生课程教学和教材
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按照一级学科设置其基础课程是可取的。而与研究生的研究课题相关的课程,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来掌握。边学边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应该是研究生的学习方法之一。
国外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视课程修习。在课程设置上比较综合,且注意多学科的交叉,尤其是对研究方法、方法论和讨论性课程的设置非常重视。课程形式多种多样,有课堂讲授,也有讨论班、文献阅读课等。无论哪种授课形式都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相比之下,我国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比较偏重于本专业的专业课程,结构单一,这种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其次,课程中有关研究方法、方法论和研讨性课程比较少,课程的交叉性也体现不足。
研究生课程不一定要有系统的教材。为研究生专门编写教材并不可取。因为研究生若能从零散的论文与专著等文献中获取和整理出系统的知识,那么他们的综合与归纳能力必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3.研究生学术活动
参加学术研讨课或学术报告是研究生阶段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手段。学校和导师要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在“横向”比较中发现自身的不足。让研究生定期主讲学术报告,是一种促使研究生了解前人研究成果、接受新知识、掌握国际研究前沿最新动态的有效途径。一场学术报告,报告者是经过相当时间的艰苦努力才完成的。听众很难一下都能听懂或读懂。那么如何听学术报告?听什么、怎么听?从中又能学到什么呢?这里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做报告者的思想、思路和科学方法,从中学习报告者是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提出问题、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4.加强科研能力培养[7]
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为核心。美国研究学位论文的首要要求是能对研究领域的知识作出新的贡献,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研究生缺乏创新思维,习惯于接受和掌握现成的知识。在进行论文和研究方案设计时,研究生很少或根本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创新点。但是,随着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及对研究生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已经开始重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积极采取措施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我们应该把这方面的改革继续下去,并把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落到实处。唯有这样,才能保障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培养出大批高水平的研究生。
五、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
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①师生关系。导师通过指导研究生的科研来培养研究生,科研是载体、手段。②科研合作关系。研究生是科研的重要力量,作为科研项目的成员参与研究。
导师和研究生双向自由选择,师生之间应该有相互选择权。不仅老师可以选择学生,学生也可以选择老师。某一考生报考某一老师时,就是行使其选择权。学生不是报考某一单位,而是报考某一特定导师,因此单位在没有征得有关老师和考生同意前,无权将考生调拨给其他老师。同样,在学习期间,双方都有权中止师生关系,不仅老师可以另选学生,学生也可以另选老师。另一方面,维护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是我国优良的教育传统,师生关系是一个互动的关系。
导师不应当把学生当作劳力,而应当把学生的发展当作教育的目的。研究生应该做那些具有前沿性、前瞻性的研究课题,更应该去做一些探索性的,甚至于有争论的问题,这样才能创新,才能做出高于前人的结果。
六、结语
我们培养的学生,当他离开学校时,应该是带着满脑袋的问题走向社会。正是这许许多多的问题指引着科学前进的道路,指引着年轻的研究生们去不断地探索未知世界。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应该创造出让年轻学子怀着好奇心去探索真理、寻求真理的氛围。
[参考文献]
[1]王亚杰,王沛民.研究生教育质量:分析框架及其微观层面的思考.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7-59.
[2]李均.当前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三大困境. 江苏高教.2011,1:46-49
[3]宋丹,王国红,邹积岩.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探讨.航海教育研究,2008,4:29-30
[4]王欢.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与借鉴.http://www.gmw.cn/01gmrb/2008-05/21/content_777705.htm
[5]陈卓,周萍,高东波.研究生培养模式国际化改革思考.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8-20
[6]叶志明.对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http://yjsy.nenu.edu.cn/xuewei /daoshipeixun/2.htm
[7]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高 等 教 育 研 究,2011,32:74-82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消化科 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