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周人代商的巨大政治变迁促使道德在西周的觉醒,为政治服务的礼乐文化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石的家国一体的生态环境中将个人存在与社会存在紧密联系在一起,道德实践由此进入个体生活,礼乐文化就此指向了伦理,并深深烙入周人及其以后的心中。在周人道德观念和宗法观念所构成的礼乐文化的基础上,孔子通过将伦理生活范围由贵族、人际向民众、人物的扩展,将尊卑观念由权位的等级性转向伦常的秩序性,将伦理道德实践中的主导因素由功利转向义理等方式,衍生、发展出来的一种以全体民众、伦理纲常、义务为三要素的伦理性道德观念,构成了先秦儒学的基本思想特质。
关键词:儒家思想;伦理;礼乐文化;本质
作者简介:李桂珍(1985-),女,汉,四川平昌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2
引言:
儒家思想作为君主专制时期统治中国长达千年的思想体系,构成古代中国官方意识形态的主体。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儒家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思想特质——对伦理观念的重视和人伦原则的实践,这一特质保证了儒家文化绵延千年而不曾中断。然而,儒家文化的伦理特质究竟是如何产生并形成的呢?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将有助于理解儒家思想的本质。
一、儒学思想体系的构建进程
了解任何一种文化,当从其思想体系入手。儒家文化绵延千年,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其思想体系的构建进程也与中国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直至当代,亦有现代新儒家学派对儒学思想体系进行增益和扩展。
一般来说,儒学思想体系主要有两个部分构成:其一,构成儒学之学术基础的经学,按照历史进程,包括两汉经学(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宋学、清学,核心在于对儒家经典的训解,包括训诂、义释、考辨等基本学术内容;其二,构成儒学之理论形态的儒家哲学,按照历史进程,包括汉代天人之学、魏晋自然之学和宋明性理之学三个理论形态,核心在于援引佛、道等儒学之外的思想从心性、社会、超越三个层面分别对“仁”、“礼”、“命”(“天命”)三个儒学基本范畴进行增益性、扩展性的诠释和阐发。开启这一思想体系的全面构建工作始于汉代。
任何思想体系的构建都不是空中楼阁。事实上,汉代之前,儒学在先秦阶段就已经形成了其基本思想特质和理论结构,这一阶段的儒学可称之为先秦儒学或原始儒学,一方面,在周人道德观念和宗法观念基础上,孔子及其学生通过将伦理生活范围由贵族、人际向民众、人物的扩展,将尊卑观念由权位的等级性转向伦常的秩序性,将伦理道德实践中的主导因素由功利转向义理等方式,衍生、发展出来的一种以全体民众、伦理纲常、义务为三要素的伦理性道德观念,构成了先秦儒学的基本思想特质,人格平等的全体民众在遵守伦理纲常的基础上完成道德義务,成为儒家生活方式和儒家文化的基本内核。另一方面,孔子思想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三个范畴——“仁”、“礼”、“命”(“天命”),与整个儒家思想理论结构的三个层面——心性、社会、超越逐一对应:“仁”是个体心性的道德修养,对应心性层面;“礼”是社会伦理纲常,对应社会层面;“命”是超越于个人和社会之上的某种外在的客观的必然性,对应超越层面。孔子之后,孟子对于儒学思想体系的贡献在于心性层面和超越层面,荀子对于儒学思想体系的贡献主要在于社会层面和超于层面,而此后的儒学思想体系,也正是在此三个层面上不断增益和扩展的。此外,《礼记》和《易传》也开始援引道家思想以补充孔子思想中天道自然观理论的不足。
既然先秦儒学已经奠定了儒学的基本思想特质和理论结构,而孔子的思想又直接承接于周。那么,照此推论下去,就有必要考察,周文化的特质及其特质的由来。
二、儒学思想的伦理本质
卡尔·亚斯贝斯曾提出著名的“轴心时代”理论,即在公元前500年前后的公元前800-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300年之间,世界范围内的中国、印度和中东、希腊等互不知晓的地区同时出现了人类文化的重大突破,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人类开始逐渐走出原始巫术和神话的影响,并尝试用理智、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各大文明从前轴心时代分别走向宗教(犹太教、佛教)、哲学(古希腊哲学)或者伦理(礼乐文化)。在轴心时代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宗教逐渐伦理化了。与其他文明相比,在中国,宗教的伦理化在西周初期即已完成,在时间和深度上都远远超越了其他文明。为何在西周而不是其他时代,中国文化即以打上伦理特质的烙印?
1.周朝礼乐文化的由来
从早期的中国文化看来,夏、商、周的文化模式各不相同,概而言之,夏朝为巫觋文化,商朝为祭祀文化,周朝为礼乐文化,三者文化之间尽管不同,却存在着一种连续性的气质,这种气质以黄河中下游文化为总体背景,在历史进程中伴随各王朝对周边方国统合力、控制力的增强而逐渐成形并与西周开始定型,集中表现为重孝、亲人、贵民和崇德。这一气质之所以为西周定型,盖因周人对于道德的深刻关切,而这一深刻关切的原因,则在于商周之际的巨大政治变迁:授权于天的商王朝竟然被弱小的、处于藩属地位的周氏族所打败并取代,而在周朝之前,“天”是具有神秘力量的宗教之天,是人所不可企及的,也就是说,在周人看来,自己以人的力量竟战胜了天的力量,这给周人带来了深重的忧虑、恐惧,也让周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周人的权利来源究竟是什么,这关乎着周人异乎寻常的胜利是否能够长久保持。最终,周人拿出了“以德配天”的解决方案,其结论是:“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服天命,惟有历年;不其延,惟不敬德,乃早坠厥命。”(《周书·召诰》)所谓“以德配天”,即是说统治权力的兴衰命运,是由君王自身的道德表现所决定的,不在取决于“天”的意志。于是,在周人那里,“道德”成为主导意识,又由于“道德”本身是靠人来实践和完成的,所以“道德”贯穿于周人的社会生活之中,当然,这里的社会生活,指的是限于贵族阶层的,“礼不下庶人”。可以说,正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道德觉醒,直接促成了西周礼乐文化的形成。
2.礼乐文化的伦理指向
礼乐文化是西周思想观念体系的基本表现形态。礼乐文化的成熟,是中国古代文化从宗教转向道德、人文和伦理的标志。在道德觉醒的时代背景下,礼乐文化的本质为何指向伦理,当从思想观念的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具体着手分析。
首先,从认识根源来看,西周之前,不论是巫觋文化还是祭祀文化,“人”在这种神秘主义面前是附属的、模糊的、不确定的,唯有道德觉醒之后,“人”才能够以独立的姿态进入思想领域;另一方面,为了凝聚宗族血缘社会,道德的觉醒必然伴随着对“德性”的追求,但这却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人”与“德性”的相遇,使得“人”开始关注并完善自身道德,这在事实上实现了“人”的道德实践。
第二,从社会根源来看,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是西周社会的基本形态,血缘也成了管理国家的基石和分配政治权利的总原则,由此造成家国一体的社会生态,政治权力中尊卑有等、上下有别的等级秩序自然也被带入家庭生活之中,“亲亲”、“尊尊”的礼乐文化便指向人伦。
结语:
概而言之,为政治服务的礼乐文化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石的家国一体的生态环境中将个人存在与社会存在紧密联系在一起,道德实践由此进入个体生活,礼乐文化就此指向了伦理,并深深烙入周人及其以后的心中,并在孔子及其学生的衍生、发展下构成了儒学思想的本质和基石。
参考文献:
[1]刘君莉. 儒家“孝悌伦理”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郑州大学,2015.
[2]雷震. 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逻辑[D].黑龙江大学,2011.
[3]王丽娜.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7.
[4]吾敬东. 儒家伦理讨论中的六大概念问题[J].现代哲学,2006,(05):103-108.
[5]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6]崔大华.儒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关键词:儒家思想;伦理;礼乐文化;本质
作者简介:李桂珍(1985-),女,汉,四川平昌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2
引言:
儒家思想作为君主专制时期统治中国长达千年的思想体系,构成古代中国官方意识形态的主体。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儒家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思想特质——对伦理观念的重视和人伦原则的实践,这一特质保证了儒家文化绵延千年而不曾中断。然而,儒家文化的伦理特质究竟是如何产生并形成的呢?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将有助于理解儒家思想的本质。
一、儒学思想体系的构建进程
了解任何一种文化,当从其思想体系入手。儒家文化绵延千年,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其思想体系的构建进程也与中国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直至当代,亦有现代新儒家学派对儒学思想体系进行增益和扩展。
一般来说,儒学思想体系主要有两个部分构成:其一,构成儒学之学术基础的经学,按照历史进程,包括两汉经学(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宋学、清学,核心在于对儒家经典的训解,包括训诂、义释、考辨等基本学术内容;其二,构成儒学之理论形态的儒家哲学,按照历史进程,包括汉代天人之学、魏晋自然之学和宋明性理之学三个理论形态,核心在于援引佛、道等儒学之外的思想从心性、社会、超越三个层面分别对“仁”、“礼”、“命”(“天命”)三个儒学基本范畴进行增益性、扩展性的诠释和阐发。开启这一思想体系的全面构建工作始于汉代。
任何思想体系的构建都不是空中楼阁。事实上,汉代之前,儒学在先秦阶段就已经形成了其基本思想特质和理论结构,这一阶段的儒学可称之为先秦儒学或原始儒学,一方面,在周人道德观念和宗法观念基础上,孔子及其学生通过将伦理生活范围由贵族、人际向民众、人物的扩展,将尊卑观念由权位的等级性转向伦常的秩序性,将伦理道德实践中的主导因素由功利转向义理等方式,衍生、发展出来的一种以全体民众、伦理纲常、义务为三要素的伦理性道德观念,构成了先秦儒学的基本思想特质,人格平等的全体民众在遵守伦理纲常的基础上完成道德義务,成为儒家生活方式和儒家文化的基本内核。另一方面,孔子思想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三个范畴——“仁”、“礼”、“命”(“天命”),与整个儒家思想理论结构的三个层面——心性、社会、超越逐一对应:“仁”是个体心性的道德修养,对应心性层面;“礼”是社会伦理纲常,对应社会层面;“命”是超越于个人和社会之上的某种外在的客观的必然性,对应超越层面。孔子之后,孟子对于儒学思想体系的贡献在于心性层面和超越层面,荀子对于儒学思想体系的贡献主要在于社会层面和超于层面,而此后的儒学思想体系,也正是在此三个层面上不断增益和扩展的。此外,《礼记》和《易传》也开始援引道家思想以补充孔子思想中天道自然观理论的不足。
既然先秦儒学已经奠定了儒学的基本思想特质和理论结构,而孔子的思想又直接承接于周。那么,照此推论下去,就有必要考察,周文化的特质及其特质的由来。
二、儒学思想的伦理本质
卡尔·亚斯贝斯曾提出著名的“轴心时代”理论,即在公元前500年前后的公元前800-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300年之间,世界范围内的中国、印度和中东、希腊等互不知晓的地区同时出现了人类文化的重大突破,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人类开始逐渐走出原始巫术和神话的影响,并尝试用理智、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各大文明从前轴心时代分别走向宗教(犹太教、佛教)、哲学(古希腊哲学)或者伦理(礼乐文化)。在轴心时代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宗教逐渐伦理化了。与其他文明相比,在中国,宗教的伦理化在西周初期即已完成,在时间和深度上都远远超越了其他文明。为何在西周而不是其他时代,中国文化即以打上伦理特质的烙印?
1.周朝礼乐文化的由来
从早期的中国文化看来,夏、商、周的文化模式各不相同,概而言之,夏朝为巫觋文化,商朝为祭祀文化,周朝为礼乐文化,三者文化之间尽管不同,却存在着一种连续性的气质,这种气质以黄河中下游文化为总体背景,在历史进程中伴随各王朝对周边方国统合力、控制力的增强而逐渐成形并与西周开始定型,集中表现为重孝、亲人、贵民和崇德。这一气质之所以为西周定型,盖因周人对于道德的深刻关切,而这一深刻关切的原因,则在于商周之际的巨大政治变迁:授权于天的商王朝竟然被弱小的、处于藩属地位的周氏族所打败并取代,而在周朝之前,“天”是具有神秘力量的宗教之天,是人所不可企及的,也就是说,在周人看来,自己以人的力量竟战胜了天的力量,这给周人带来了深重的忧虑、恐惧,也让周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周人的权利来源究竟是什么,这关乎着周人异乎寻常的胜利是否能够长久保持。最终,周人拿出了“以德配天”的解决方案,其结论是:“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服天命,惟有历年;不其延,惟不敬德,乃早坠厥命。”(《周书·召诰》)所谓“以德配天”,即是说统治权力的兴衰命运,是由君王自身的道德表现所决定的,不在取决于“天”的意志。于是,在周人那里,“道德”成为主导意识,又由于“道德”本身是靠人来实践和完成的,所以“道德”贯穿于周人的社会生活之中,当然,这里的社会生活,指的是限于贵族阶层的,“礼不下庶人”。可以说,正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道德觉醒,直接促成了西周礼乐文化的形成。
2.礼乐文化的伦理指向
礼乐文化是西周思想观念体系的基本表现形态。礼乐文化的成熟,是中国古代文化从宗教转向道德、人文和伦理的标志。在道德觉醒的时代背景下,礼乐文化的本质为何指向伦理,当从思想观念的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具体着手分析。
首先,从认识根源来看,西周之前,不论是巫觋文化还是祭祀文化,“人”在这种神秘主义面前是附属的、模糊的、不确定的,唯有道德觉醒之后,“人”才能够以独立的姿态进入思想领域;另一方面,为了凝聚宗族血缘社会,道德的觉醒必然伴随着对“德性”的追求,但这却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人”与“德性”的相遇,使得“人”开始关注并完善自身道德,这在事实上实现了“人”的道德实践。
第二,从社会根源来看,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是西周社会的基本形态,血缘也成了管理国家的基石和分配政治权利的总原则,由此造成家国一体的社会生态,政治权力中尊卑有等、上下有别的等级秩序自然也被带入家庭生活之中,“亲亲”、“尊尊”的礼乐文化便指向人伦。
结语:
概而言之,为政治服务的礼乐文化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石的家国一体的生态环境中将个人存在与社会存在紧密联系在一起,道德实践由此进入个体生活,礼乐文化就此指向了伦理,并深深烙入周人及其以后的心中,并在孔子及其学生的衍生、发展下构成了儒学思想的本质和基石。
参考文献:
[1]刘君莉. 儒家“孝悌伦理”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郑州大学,2015.
[2]雷震. 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逻辑[D].黑龙江大学,2011.
[3]王丽娜.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7.
[4]吾敬东. 儒家伦理讨论中的六大概念问题[J].现代哲学,2006,(05):103-108.
[5]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6]崔大华.儒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