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治理的主体是人,治理的对象是具体社会事务,治理的过程是多元主体的群体决策过程。当前的社区政策和实践往往强调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自治功能低下,居民缺乏共同体意识。社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要重视“以人为本”的心理建设,做到“深入人心”,把社区打造成真正拥有“共同心理”关联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社会和谐、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发表重要论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目标任务,提出“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这是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的深化与拓展,为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遵循。社区是国家的细胞,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工作,现代“治理”的理念强调的是政府、居委会、居民、社区组织等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社区建设,而居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就有赖于社区共同心理的培育。如果把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社区建设实践,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定能提高治理效能,建设美好、公正、和谐、团结的社区。
一、开展社区心理建设的必要性
社区是生活在某个区域的人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的存在是以共同心理的形成为前提的,这种共同心理体现为居民强烈的社区认同感、较高的社区参与度,以及形成邻里相互守望的氛围。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治理中把社区心理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来抓,把社区真正打造成心理和精神关联的人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一)开展社区心理建设是国民心理建设之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矛盾明显增加,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失调的社会认知,失衡的社会价值观,失范的社会行为,人际信任的衰落,导致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迅速增加,社会心态堪忧,因此系统开展国民心理建设迫在眉睫。社区是国家与个人生活的交界面,是居民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在社区开展心理建设可以最直接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是国民心理建设的主要落脚点和着力点。
(二)开展社区心理建设是社会治理实践之需
以当前被普遍推广的社区网格化治理为例,其主要做法是由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问题后借助网络平台上报,然后通过上级行政整合各职能部门解决问题的操作模式,没有充分重视居民的主体意识,缺乏参与互动。有最新的网格化治理民调结果显示,79.76%的居民认为社区网格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应该是强化社区居民联系,其次是发现反馈社区需求。可见在网格化管理实践中,政府包办社区事务的做法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联结,人们内心缺乏对社区事务的关注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区共同心理的形成,不利于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形成。因此开展社区心理建设,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举措,有助于弥补当前社区治理实践中的不足。
(三)开展社区心理建设是人民幸福生活之本
众所周知,无论是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都包含对人民幸福的追求。而实现人民幸福和社会整体幸福也是社会治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健康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开展社区心理建设,一方面可以在社区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另一方面可以针对社区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开展服务,有效缓解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者等各类群体的压力和心理问题,帮助所有居民共享幸福生活,共筑健康人生。这是社区心理建設的初心和使命。
二、社区心理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起步较晚,社区心理建设的概念也是2014年才提出来的。虽然现在的社区建设中也有加强心理健康工作的做法,但对社区心理建设具体的内容及如何操作的问题却还很模糊,缺乏指导性的方案意见。
(一)社区共同心理建设有待重视
社区既然被视为“社会生活共同体”,就是强调社区居民要有共同心理基础,有共同的社会活动,有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因为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居民切身需求的社区公共事务,这些都与居民的心理密切相关。然而大部分城市社区是陌生人社会,居民普遍缺乏社区认同感,人际关系冷漠,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比比皆是。物业公司的市场化运营方式导致他们和广大业主经常出现利益纠纷,唯一可以制衡并监督物业公司,维护业主自身利益的业主委员会却普遍存在“成立难”“运作难”的困境。大多数业主往往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公民意识较差,缺乏小区管理参与意识。
(二)“软治理”在社区治理中逐步增加
目前的社区治理大多采用“镇(街道)+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管理服务模式,一般都配套有社区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室、妇女之家、四点钟学校、文体活动中心等场所,部分社区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做法引进社会组织开展各项社区活动,丰富了居民生活。近年来社区议事机构逐步推广,社区居民有了参与管理的平台;“社区天天乐”活动的开展,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在参与道德实践活动中感受社会正能量,积累积极向上的心理资本。这些都是社区治理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是“软治理”的重要方式。
(三)社区心理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目前,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开展试点方案,主要涉及社会心态培育、社会心理疏导、社会治理的心理学策略等内容。到2021年底,试点地区将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把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社区里开展的社会心理服务主要是解决居民普遍性、群体性、涌现性的社会心理问题,比如改善一些居民失衡的价值观,减少失落的社会情绪,提升社区信任水平,增进邻里和谐,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除试点城市外,部分地区也已经开始在社区设置心理服务功能。以武进区为例,目前有香溢澜桥、南湖家苑等社区引进社会组织不定期为居民开展心理健康服务,部分社区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通过聘请心理服务志愿者,针对个别居民的需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面向广大居民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针对特定人群提供专项心理健康服务。 三、做好社区心理建设的几点思考
社区心理建设的内容比较宽泛,一般认为至少包括四项内容:建设社区共同心理,在社区层面开展社会心理服务,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依循心理规律开展社区治理。如何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文化背景开展社区心理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效能,这是做好新时代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对此笔者有几点思考。
(一)社区建设应该有明确的心理目标
社区是个体长期生活、活动的地方,是提升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平台。因此无论是社区建设,还是社区治理,都应该把人作为核心,确立社区心理建设的方向和思路,设定明确的心理目标,比如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增进和谐邻里关系、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等。应由社区牵头,会同社会心理服务企业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在社区积极营造公共物理空间、网络虚拟空间等多重治理平台,充分调动居民的自治热情,吸纳有威望的退休干部、社会知名人士等参与社区治理,通过共建共治共享,实现由完全依赖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执纪问责的刚性治理,转向柔性治理。借助认同构建、激励沟通等心理学方法,把治理者的心愿和组织目标转变为居民的自觉行动,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增进和谐邻里关系、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
(二)积极开展社区层面的社会心理服务
社区就是小社会,因此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必須下沉到社区层面。根据《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在村(社区)层面要依托综治中心等场所,普遍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为村(社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建成率达80%以上。建议由镇(街道)和社区牵头,会同社会心理服务企业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居民的自治热情,通过共享共建,开展社区层面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比如当前社区治理中已经形成的“初心茶室”、“睦邻亭”、“大福来”等群众首创的自治品牌,可以有效融入社区心理建设要素,逐步改变居民认知结构,引导建设良好邻里关系,涵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另一方面我国的医疗资源十分有限,靠专科医生解决精神、心理问题犹如杯水车薪,依托社区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持续的心理服务是一种必然选择。建议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重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将关注全民心理健康尽快纳入社区日常工作范畴,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充分发挥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三)要按照心理规律开展社会治理
政府部门,尤其是镇(街道)和社区的干部、社会工作者要加强对社会心理学、公共管理心理学、社会治理心理学等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充分理解社区心理建设的重要性,领会社会心理服务和心理健康服务的内涵,掌握社区治理的心理学规律,通过科学地、创造性地开展社区治理工作实现“由心而治”。 要建好用好“业主委员会”这支队伍,引导居民对社区进行情感和行动上的投资,对权利和义务方面形成新的认知,促进居民参与社区管理。还可以开展社区公益活动,加强社区居民组织(互助社、兴趣组、活动队等)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感和认同感。
国家治理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民生福祉的基本方式。当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是要求社会治理在方式上更多使用软治理、巧治理,因此在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社区建设如果能尊重并遵循人类心理和行为规律,定能赢得人们的理解与支持,从而实现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目标。
(作者单位:中共常州市武进区委党校)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发表重要论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目标任务,提出“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这是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的深化与拓展,为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遵循。社区是国家的细胞,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工作,现代“治理”的理念强调的是政府、居委会、居民、社区组织等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社区建设,而居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就有赖于社区共同心理的培育。如果把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社区建设实践,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定能提高治理效能,建设美好、公正、和谐、团结的社区。
一、开展社区心理建设的必要性
社区是生活在某个区域的人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的存在是以共同心理的形成为前提的,这种共同心理体现为居民强烈的社区认同感、较高的社区参与度,以及形成邻里相互守望的氛围。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治理中把社区心理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来抓,把社区真正打造成心理和精神关联的人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一)开展社区心理建设是国民心理建设之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矛盾明显增加,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失调的社会认知,失衡的社会价值观,失范的社会行为,人际信任的衰落,导致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迅速增加,社会心态堪忧,因此系统开展国民心理建设迫在眉睫。社区是国家与个人生活的交界面,是居民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在社区开展心理建设可以最直接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是国民心理建设的主要落脚点和着力点。
(二)开展社区心理建设是社会治理实践之需
以当前被普遍推广的社区网格化治理为例,其主要做法是由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问题后借助网络平台上报,然后通过上级行政整合各职能部门解决问题的操作模式,没有充分重视居民的主体意识,缺乏参与互动。有最新的网格化治理民调结果显示,79.76%的居民认为社区网格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应该是强化社区居民联系,其次是发现反馈社区需求。可见在网格化管理实践中,政府包办社区事务的做法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联结,人们内心缺乏对社区事务的关注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区共同心理的形成,不利于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形成。因此开展社区心理建设,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举措,有助于弥补当前社区治理实践中的不足。
(三)开展社区心理建设是人民幸福生活之本
众所周知,无论是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都包含对人民幸福的追求。而实现人民幸福和社会整体幸福也是社会治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健康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开展社区心理建设,一方面可以在社区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另一方面可以针对社区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开展服务,有效缓解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者等各类群体的压力和心理问题,帮助所有居民共享幸福生活,共筑健康人生。这是社区心理建設的初心和使命。
二、社区心理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起步较晚,社区心理建设的概念也是2014年才提出来的。虽然现在的社区建设中也有加强心理健康工作的做法,但对社区心理建设具体的内容及如何操作的问题却还很模糊,缺乏指导性的方案意见。
(一)社区共同心理建设有待重视
社区既然被视为“社会生活共同体”,就是强调社区居民要有共同心理基础,有共同的社会活动,有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因为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居民切身需求的社区公共事务,这些都与居民的心理密切相关。然而大部分城市社区是陌生人社会,居民普遍缺乏社区认同感,人际关系冷漠,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比比皆是。物业公司的市场化运营方式导致他们和广大业主经常出现利益纠纷,唯一可以制衡并监督物业公司,维护业主自身利益的业主委员会却普遍存在“成立难”“运作难”的困境。大多数业主往往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公民意识较差,缺乏小区管理参与意识。
(二)“软治理”在社区治理中逐步增加
目前的社区治理大多采用“镇(街道)+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管理服务模式,一般都配套有社区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室、妇女之家、四点钟学校、文体活动中心等场所,部分社区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做法引进社会组织开展各项社区活动,丰富了居民生活。近年来社区议事机构逐步推广,社区居民有了参与管理的平台;“社区天天乐”活动的开展,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在参与道德实践活动中感受社会正能量,积累积极向上的心理资本。这些都是社区治理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是“软治理”的重要方式。
(三)社区心理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目前,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开展试点方案,主要涉及社会心态培育、社会心理疏导、社会治理的心理学策略等内容。到2021年底,试点地区将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把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社区里开展的社会心理服务主要是解决居民普遍性、群体性、涌现性的社会心理问题,比如改善一些居民失衡的价值观,减少失落的社会情绪,提升社区信任水平,增进邻里和谐,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除试点城市外,部分地区也已经开始在社区设置心理服务功能。以武进区为例,目前有香溢澜桥、南湖家苑等社区引进社会组织不定期为居民开展心理健康服务,部分社区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通过聘请心理服务志愿者,针对个别居民的需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面向广大居民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针对特定人群提供专项心理健康服务。 三、做好社区心理建设的几点思考
社区心理建设的内容比较宽泛,一般认为至少包括四项内容:建设社区共同心理,在社区层面开展社会心理服务,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依循心理规律开展社区治理。如何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文化背景开展社区心理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效能,这是做好新时代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对此笔者有几点思考。
(一)社区建设应该有明确的心理目标
社区是个体长期生活、活动的地方,是提升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平台。因此无论是社区建设,还是社区治理,都应该把人作为核心,确立社区心理建设的方向和思路,设定明确的心理目标,比如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增进和谐邻里关系、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等。应由社区牵头,会同社会心理服务企业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在社区积极营造公共物理空间、网络虚拟空间等多重治理平台,充分调动居民的自治热情,吸纳有威望的退休干部、社会知名人士等参与社区治理,通过共建共治共享,实现由完全依赖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执纪问责的刚性治理,转向柔性治理。借助认同构建、激励沟通等心理学方法,把治理者的心愿和组织目标转变为居民的自觉行动,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增进和谐邻里关系、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
(二)积极开展社区层面的社会心理服务
社区就是小社会,因此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必須下沉到社区层面。根据《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在村(社区)层面要依托综治中心等场所,普遍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为村(社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建成率达80%以上。建议由镇(街道)和社区牵头,会同社会心理服务企业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居民的自治热情,通过共享共建,开展社区层面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比如当前社区治理中已经形成的“初心茶室”、“睦邻亭”、“大福来”等群众首创的自治品牌,可以有效融入社区心理建设要素,逐步改变居民认知结构,引导建设良好邻里关系,涵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另一方面我国的医疗资源十分有限,靠专科医生解决精神、心理问题犹如杯水车薪,依托社区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持续的心理服务是一种必然选择。建议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重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将关注全民心理健康尽快纳入社区日常工作范畴,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充分发挥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三)要按照心理规律开展社会治理
政府部门,尤其是镇(街道)和社区的干部、社会工作者要加强对社会心理学、公共管理心理学、社会治理心理学等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充分理解社区心理建设的重要性,领会社会心理服务和心理健康服务的内涵,掌握社区治理的心理学规律,通过科学地、创造性地开展社区治理工作实现“由心而治”。 要建好用好“业主委员会”这支队伍,引导居民对社区进行情感和行动上的投资,对权利和义务方面形成新的认知,促进居民参与社区管理。还可以开展社区公益活动,加强社区居民组织(互助社、兴趣组、活动队等)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感和认同感。
国家治理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民生福祉的基本方式。当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是要求社会治理在方式上更多使用软治理、巧治理,因此在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社区建设如果能尊重并遵循人类心理和行为规律,定能赢得人们的理解与支持,从而实现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目标。
(作者单位:中共常州市武进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