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发展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对城市而言,公共交通发展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的方向。本文在综合分析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城市公共交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城市 公共交通 可持续发展 规划
1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加快,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很严峻。虽然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但仍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与使用私家车,其主要原因在于:
1.1 公共交通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城市公共交通方式主要包括公共汽电车、出租车、地铁等,公共交通方式过于单一,居民出行选择较少,难以满足其出行需求。同时,除一些大城市有地铁及有轨电车外,多数城市居民仍以公共汽车、电动车、自行车、步行作为主要出行方式。这种单一型公共出行模式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出行,造成出行时间过长,公共交通运输效率低下。
1.2 公交出行速度过低,服务水平差 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个别城市的公共汽电车在高峰期其出行速度仅有5km/h左右,严重影响了公交车辆的准点率,公交服务能力降低,其时效性难以保证。这就使得一些居民选择其他交通方式,如自行车、电动车、步行等,导致公交吸引力降低,不利于城市交通的长效发展。此外,随着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多,会增加城市公交的出行压力,导致其服务水平下降,影响人们的乘车积极性。
1.3 公交线路选择及站点设置缺乏合理性 公交车作为居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为居民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但目前从总体来看,城市公交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城市主干道公交路线过于集中,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公交路线选择与公交站点设置缺乏合理性,乘客换乘难度较大,影响了城市道路的正常通行;城市公交线路网密度较低,乘客换乘及候车时间过长,不利于城市公交的持续稳定发展。
2 城市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城市是一个系统的、开放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它主要通过城市内外的联系交流实现其发展目的。对城市而言,其可持续发展主要由经济状况、环境质量、社会体制、人口质量等几方面内容组成,只有从总体进行把握,实现各方面利益的统筹兼顾,才能逐步推动城市的健康稳定发展。城市可持续的交通系统又称绿色交通,是一种以交通为导向的,能够促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它强调通过绿色运输方式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有效地节约了城市空间,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城市可持续发展交通系统与传统的交通系统相比,具有高效性、环保性、舒适性、高选择性等特征。
3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就当前城市公交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
3.1 树立“公交优先”发展理念 “公交优先”这一发展理念最早是由巴黎提出的,并逐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型城市效仿,极大地提升了其城市公交效率,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公交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所谓“公交优先”,就是指以发展大容量、高效率、低能耗的公共交通运输为目标,逐步完善城市基础交通设施,不断提升城市的公共交通运输能力,以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因此,我国城市应树立“公交优先”发展理念,逐步提升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运输能力,并合理规划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布局,建立起一个较为系统完善的城市交通系统。
3.2 提升城市公交的服务水平 要想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高效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除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外,各城市还要加强公共交通服务建设,逐步提升其服务水平。市政部门应积极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不断完善城市公交功能,并引导和帮助公交公司不断提升其公交路线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升其交通运输效率,从而提高居民乘车积极性。
3.3 重视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实施公共交通规划是城市公交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是公交发展政策调控体系的具体落实。因此,市政部门应该不断提升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充分考虑城市公交线路规划,给城市公交留有足够的空间。同时,在设置公交路线时,公交公司还要注意公交线路与其他线路衔接性,以方便人们换乘。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可持续发展压力,极大地提升人们的出行效率,有利于城市的健康稳定发展。但从总体来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治标不治本,无法真正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难题。因此,市政部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调整城市发展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方案,不断提升其管理水平,以真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灵周,李成,张建平.城市公共交通持续发展构想[J].人文地理,1999(1):54-57.
[2]王刚,沈建武.城市“绿色”交通规划[J].规划师,2004(7):63-65.
[3]张伟.“公交优先”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四川建筑,2006(6):34-38.
[4]陆化普.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J].清华大学学报,2006(9):1499-1504.
[5]董国良,张亦周.节地城市发展模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马小英(1980-),女,宁夏灵武人,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城市 公共交通 可持续发展 规划
1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加快,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很严峻。虽然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但仍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与使用私家车,其主要原因在于:
1.1 公共交通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城市公共交通方式主要包括公共汽电车、出租车、地铁等,公共交通方式过于单一,居民出行选择较少,难以满足其出行需求。同时,除一些大城市有地铁及有轨电车外,多数城市居民仍以公共汽车、电动车、自行车、步行作为主要出行方式。这种单一型公共出行模式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出行,造成出行时间过长,公共交通运输效率低下。
1.2 公交出行速度过低,服务水平差 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个别城市的公共汽电车在高峰期其出行速度仅有5km/h左右,严重影响了公交车辆的准点率,公交服务能力降低,其时效性难以保证。这就使得一些居民选择其他交通方式,如自行车、电动车、步行等,导致公交吸引力降低,不利于城市交通的长效发展。此外,随着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多,会增加城市公交的出行压力,导致其服务水平下降,影响人们的乘车积极性。
1.3 公交线路选择及站点设置缺乏合理性 公交车作为居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为居民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但目前从总体来看,城市公交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城市主干道公交路线过于集中,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公交路线选择与公交站点设置缺乏合理性,乘客换乘难度较大,影响了城市道路的正常通行;城市公交线路网密度较低,乘客换乘及候车时间过长,不利于城市公交的持续稳定发展。
2 城市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城市是一个系统的、开放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它主要通过城市内外的联系交流实现其发展目的。对城市而言,其可持续发展主要由经济状况、环境质量、社会体制、人口质量等几方面内容组成,只有从总体进行把握,实现各方面利益的统筹兼顾,才能逐步推动城市的健康稳定发展。城市可持续的交通系统又称绿色交通,是一种以交通为导向的,能够促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它强调通过绿色运输方式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有效地节约了城市空间,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城市可持续发展交通系统与传统的交通系统相比,具有高效性、环保性、舒适性、高选择性等特征。
3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就当前城市公交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
3.1 树立“公交优先”发展理念 “公交优先”这一发展理念最早是由巴黎提出的,并逐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型城市效仿,极大地提升了其城市公交效率,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公交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所谓“公交优先”,就是指以发展大容量、高效率、低能耗的公共交通运输为目标,逐步完善城市基础交通设施,不断提升城市的公共交通运输能力,以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因此,我国城市应树立“公交优先”发展理念,逐步提升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运输能力,并合理规划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布局,建立起一个较为系统完善的城市交通系统。
3.2 提升城市公交的服务水平 要想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高效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除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外,各城市还要加强公共交通服务建设,逐步提升其服务水平。市政部门应积极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不断完善城市公交功能,并引导和帮助公交公司不断提升其公交路线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升其交通运输效率,从而提高居民乘车积极性。
3.3 重视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实施公共交通规划是城市公交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是公交发展政策调控体系的具体落实。因此,市政部门应该不断提升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充分考虑城市公交线路规划,给城市公交留有足够的空间。同时,在设置公交路线时,公交公司还要注意公交线路与其他线路衔接性,以方便人们换乘。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可持续发展压力,极大地提升人们的出行效率,有利于城市的健康稳定发展。但从总体来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治标不治本,无法真正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难题。因此,市政部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调整城市发展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方案,不断提升其管理水平,以真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灵周,李成,张建平.城市公共交通持续发展构想[J].人文地理,1999(1):54-57.
[2]王刚,沈建武.城市“绿色”交通规划[J].规划师,2004(7):63-65.
[3]张伟.“公交优先”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四川建筑,2006(6):34-38.
[4]陆化普.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J].清华大学学报,2006(9):1499-1504.
[5]董国良,张亦周.节地城市发展模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马小英(1980-),女,宁夏灵武人,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