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检查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应用价值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pingdu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价值与意义。
  方法: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ALOKA SSD-3500对我院的338例腹痛的患儿进行肠系膜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查,分析肠系膜淋巴结的形态、大小、位置、有无融合及腹腔积液的情况。
  结果:383例腹痛患儿,302例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肿大的淋巴结位于脐周部的有115例,位于右下腹的有104例,出现在脐周部及右下腹的有83例,其余81例腹痛的患儿无明显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辅助诊断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频超声 小儿腹痛 肠系膜淋巴结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56-01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腹痛较常见的病因之一,多为感染引起,可引起患儿反复性、阵发性腹痛,疼痛的性质多变,且疼痛的部位不确定,易与小儿阑尾炎、肠套叠、肠梗阻等疾病的早期症状相混淆,从而增加了临床诊断的困难性。现将我院383例腹痛的患儿的超声诊断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383例以腹痛就诊的患儿进行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声检查,其中男164例,女119例,年龄在1岁至13岁之间,来院多以脐周部及右下腹疼痛为主,部分伴发有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
  1.2 检查仪器。采用的仪器为ALOKA SSD-3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选择为高频线阵探头,频率为5.0~10.0MHZ。
  1.3 检查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先大致扫查一下腹部的各个脏器,观察有无局限性包块回声,尤其要注意有无肠道疾病如肠套叠及包裹性阑尾炎等,然后对肠系膜淋巴结进行扫查,特别是脐周部及右下腹部,观察有无肿大的淋巴结及淋巴结的大小。对肿大的淋巴结,进行大小,的测量,并观察其形态,部位,内部回声,纵横比值,有无融合以及淋巴结内血流情况。
  1.4 诊断标准。同一区域肠系膜淋巴结显示2个及以上,其长径约大于10mm,横径约大于5mm,可诊断为淋巴结肿大;或者淋巴结呈串珠状,团状排列,彩色血流显示淋巴内血流信号增加。[1]
  2 结果
  2.1 383例腹痛的患儿在高频超声检查下,302例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肿大的淋巴结位于脐周部的有115例,位于右下腹的有104例,出现在脐周部及有下腹的有83例。
  2.2 声像图表现。患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最大的横径可超过20mm,一般大于10mm,纵横比大于或等于2。肿大的淋巴结多位于患儿疼痛较厉害的部位,大多数位于脐周部及右下腹,有时单纯的位于右下腹,有部分是脐周部与右下腹合并存在。肿大的淋巴结呈中等或者低回声椭圆形团,内回声尚均匀,边界清晰,边缘规整,多个散在或者串聚成团状分布在肠管周围,部分相互紧靠,但不相融合,且无液化及钙化。彩色血流信号显示,肿大的淋巴结内可探及条状的血流信号,阻力指数多在0.5与0.7之间。
  2.3 治疗后复查情况。上述302例患儿经过抗炎治疗后,其临床症状缓解,复查超声检查,见肿大的淋巴结不同程度的缩小,部分患儿肿大的淋巴结恢复到正常值内。
  3 讨论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科常见病,是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一般为非特异性炎症,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及肠道感染引起,多见于13岁以下的小儿。该病的常见临床症状为患儿间歇性腹痛,部位易变,以脐周及右下腹疼痛明显,可伴有发热,腹泻,呕吐,便秘等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不典型,常易反复发作性疼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沿着肠系膜动静脉分布,沿途收集肠系膜血管及其分支支配区域的淋巴液,以回场末端即是回盲部(阑尾周围)最为丰富[2]。通过高频超声对腹痛患儿进行肠系膜淋巴结的检查,直观的观察肠系膜淋巴结的大小,形态,肿大淋巴结的部位,更能加用彩色多普勒进一步观察淋巴内的血流情况,能协助临床医生诊断肠系膜淋巴炎。若符合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条件的患儿,则建议抗炎治疗后复查,对疾病的进展及转归进行有效的监控。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检查肠系膜淋巴结,具有有效,方便,直观,价格低廉,易于操作等优点。因此,高频超声检查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辅助诊断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3]。
  参考文献
  [1] 李思敏.高频彩超在65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疾病的诊断价值.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9):57-58
  [2] 王奇.彩色高频超声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s):240-241
  [3] 董峥,彩色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价值.基层医学论坛.2013年4月第17卷第11期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射性同位素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辐射安全也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医疗卫生 放射性同位素 辐射安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33-01  随着放射性同位素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放射诊断、核医学和放射治疗等技术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已成为了现
期刊
摘要:我科通过对20例踝关节背曲不充分或不能的患者进行早期训练,从良肢位的摆放,改进的桥式运动,反射区的刺激,被动活动踝关节部位,到主动踝关节背曲的诱发等综合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脑卒中 踝关节 背曲训练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49-01  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致死率、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社
期刊
摘要:机械通气在现代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对人工气道患者实施标准化管理可提高机械通气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笔者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了研究及讨论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现就应用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和护理进展内容进行概述。  关键词: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护理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
期刊
摘要:胸膜和胸膜腔的解剖和生理功能,有利于保持肺扩张状态,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通过分析胸膜和胸膜腔的解剖特征,根据胸膜与胸膜腔及其作用,结合胸膜和胸膜腔的生理,体现膜与胸膜腔的重要功能。  关键词:胸膜 胸膜腔 解剖 生理功能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51-01  胸膜是一层浆膜,覆盖在肺表面和衬贴在胸腔壁内面。覆盖在肺表面
期刊
摘要:目的:对106例烧烫伤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烧烫伤患者共312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其中观察组患者行针对性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行针对性优质护理后,100例满意,4例一般,2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8.1%;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后,50例满意,21例一般,35例不满意,满意率为67%,两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剖宫产率的畸形增高,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生率正在逐年增高,剖宫产瘢痕妊娠为异位妊娠的一种,具有相当高的危险性。目前对其治疗方法分为两类,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采用药物治疗较为保守,起效较慢,病程较长,适宜病情较轻的患者采用。而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方式目前较为成熟,可收到较好的疗效。对该病进行早期诊断,并评估病情之后选择适宜的处理方式,可使治疗预后达到最佳。  关键词:剖宫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经胸腹联合切口与经腹切口根治贲门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08年5月-2010年5月90例贲门癌根治手术资料,统计经胸腹联合切口入路、经腹切口入路的切缘癌残留率、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及3年随访生存率等指标。  结果:经胸腹入路组切缘阴性率、术中清扫淋巴结总数和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经腹组。  结论:经胸腹联合切口有利于贲门癌根治,可显著提高肿瘤切除率及根治手术率及中
期刊
摘要:目的: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肛门生殖器周围增生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女性常见性传播疾病。本院采用微波加5-Fu及干扰素治疗外阴尖锐湿疣,疗效显著。  结果:经微波与5-Fu联合治疗外阴尖锐湿疣78例,治愈率84.7%。治疗创面愈合过程中无感染现象,在疣体脱落时,创面可产生轻微不适,愈合时间约2周左右。3个月后门诊随访者仅35例,复发5例,占14.3%。  结论:微波加
期刊
摘要: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普通外科手术之后对手术切口可能造成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对照实验,即将已掌握的285例已进行普通外科手术并切口感染的患者的感染状况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非切口感染组为对照组,切口感染组为实验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Logistic多因素回顾性方法对比患者的感染状况并对此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得出可能感染手术切口的危险因素。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
期刊
摘要: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及吻合口炎的治疗到目前为止尚无好的方案。本文对2010年-2013年间收治的62例残胃及吻合口炎患者给予含铋剂的综合治疗,得到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胶体酒石酸铋剂 残胃及吻合口炎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50-01  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及吻合口炎的治疗到目前为止尚无好的方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