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闽江两岸,有一个族群叫疍民,他们源于古代的百越,长期以来浮舟泛居于船中,一家人吃、住都在船上,以船谋生,过着漂泊的水上生活。
上世纪50年代起,当地政府陆续安排福州疍民上岸,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已定居陆上。随着时代的变迁,闽江两岸原有的码头如今建起了一座座高楼,很多疍民也过起了城市居民的生活。
在福州闽江大桥菖蒲水域,如今仍然可以看到许多小渔船,他们是这些福州疍民的后代,由于他们从小就生活在船上,虽然现在住在岸上了,但他们仍然喜欢船上的生活,每天开着小船游走在江中打鱼。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后代陆续转向陆地生活,他们也许将成为闽江岸的最后的疍民。
“一年中有半年是淡季,到了冬天,捕的鱼就很少了,一年到头,毛收入也就万把元钱”,疍民许月英在船上出生,在船上结婚,在船上生子,“我爷爷奶奶,我丈夫的爷爷奶奶,都靠捕鱼为生,没有房子,没有田地。”
“连家船”渔民,如今一般有两条船,一条是废弃的水泥船,停泊在河边,那是他们的栖身之所;另一条是手划的小木船,那是他们捕鱼谋生的工具。
许月英家的船边上,是一溜近20条“连家船”,形成一个水上“自然村”。她公公婆婆的船便在隔壁,公公刘宝福80多岁了,已经无法外出捕鱼,每天都在船上守着已经中风20多年、无法起身走动的老伴。刘宝福每个月可以领到70元钱的基础养老金,加上刘生根等3个儿子每家每月50元钱的赡养费,老夫妻俩艰难度日。
尽管每月只出50元钱赡养费,但对许月英来说,这也是一笔不算小的开支。许月英有两个孩子,女儿刘小庆24岁,由于读不起书,早早便在附近的工厂里打工了,儿子今年11岁,正是读书的年龄,由于夫妻两个时常外出捕鱼,只好每个月花300元钱,把儿子寄宿在班主任家中。
在村里,像许月英家这样的渔民依然只是少数,许多船民依旧以船为家。
尽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走进疍民薛明华的“连家船”,眼前的景象还是出乎想象。一条连头连尾五六米长的水泥船,便是他居住了十多年的家,船头是破旧的煤气灶,再过来是一张吃饭用的小方桌,挤在一张床边上,这是薛明华和妻子的“大床”;大床背后,一道竹帘相隔,是儿子的“小床”;再往后,到船尾,便是一个简易的厕所——船尾木板上挖一个洞,直通河里。“这条买来的二手船是水泥船,已经不错了,我们之前住的都是木船,雨天漏水,夏天蚊子做窝,刮台风怕翻船,条件不知道要差多少呢。”薛明华说。
年长的船民们告诉记者,由于渔家日子清苦,多年来,岸上人家不会把女儿嫁给渔家儿子,渔家女儿也很难嫁入岸上人家,这些年,甚至还有几个已婚的船家妇女,因为不堪忍受生活的艰辛,离婚出走。
生活的艰辛,让渔民充满了上岸的渴望,而越来越逼仄的生存空间,则让他们感到了上岸的紧迫。
“鱼越来越难捕了”,渔民胡正弟言语中颇多无奈,这位48岁的渔民满脸沧桑,捕了30年的鱼,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足足老上10岁。
胡正弟说,抓不到鱼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路越造越多、房子越盖越多,水域面积不断减少,越来越多的河网被隔断,渔民的捕捞空间不断缩小;二是工厂越来越多,水质差了,河里的鱼少了。“十几年前旺季时一天能捕两三百元钱的鱼,现在虽然鱼的价格比以前高了,但旺季一天最多也就能卖一两百元。”
渔民沈二宝告诉记者,其实大多数渔民自己也知道,上岸已是大势所趋,但渔民们忧心的是,一来无钱上岸建房买房,二则渔民大多年纪偏大,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除了捕鱼,无其他技能,要弃船上岸,从事其他行业,难度很大。
上世纪50年代起,当地政府陆续安排福州疍民上岸,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已定居陆上。随着时代的变迁,闽江两岸原有的码头如今建起了一座座高楼,很多疍民也过起了城市居民的生活。
在福州闽江大桥菖蒲水域,如今仍然可以看到许多小渔船,他们是这些福州疍民的后代,由于他们从小就生活在船上,虽然现在住在岸上了,但他们仍然喜欢船上的生活,每天开着小船游走在江中打鱼。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后代陆续转向陆地生活,他们也许将成为闽江岸的最后的疍民。
“一年中有半年是淡季,到了冬天,捕的鱼就很少了,一年到头,毛收入也就万把元钱”,疍民许月英在船上出生,在船上结婚,在船上生子,“我爷爷奶奶,我丈夫的爷爷奶奶,都靠捕鱼为生,没有房子,没有田地。”
“连家船”渔民,如今一般有两条船,一条是废弃的水泥船,停泊在河边,那是他们的栖身之所;另一条是手划的小木船,那是他们捕鱼谋生的工具。
许月英家的船边上,是一溜近20条“连家船”,形成一个水上“自然村”。她公公婆婆的船便在隔壁,公公刘宝福80多岁了,已经无法外出捕鱼,每天都在船上守着已经中风20多年、无法起身走动的老伴。刘宝福每个月可以领到70元钱的基础养老金,加上刘生根等3个儿子每家每月50元钱的赡养费,老夫妻俩艰难度日。
尽管每月只出50元钱赡养费,但对许月英来说,这也是一笔不算小的开支。许月英有两个孩子,女儿刘小庆24岁,由于读不起书,早早便在附近的工厂里打工了,儿子今年11岁,正是读书的年龄,由于夫妻两个时常外出捕鱼,只好每个月花300元钱,把儿子寄宿在班主任家中。
在村里,像许月英家这样的渔民依然只是少数,许多船民依旧以船为家。
尽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走进疍民薛明华的“连家船”,眼前的景象还是出乎想象。一条连头连尾五六米长的水泥船,便是他居住了十多年的家,船头是破旧的煤气灶,再过来是一张吃饭用的小方桌,挤在一张床边上,这是薛明华和妻子的“大床”;大床背后,一道竹帘相隔,是儿子的“小床”;再往后,到船尾,便是一个简易的厕所——船尾木板上挖一个洞,直通河里。“这条买来的二手船是水泥船,已经不错了,我们之前住的都是木船,雨天漏水,夏天蚊子做窝,刮台风怕翻船,条件不知道要差多少呢。”薛明华说。
年长的船民们告诉记者,由于渔家日子清苦,多年来,岸上人家不会把女儿嫁给渔家儿子,渔家女儿也很难嫁入岸上人家,这些年,甚至还有几个已婚的船家妇女,因为不堪忍受生活的艰辛,离婚出走。
生活的艰辛,让渔民充满了上岸的渴望,而越来越逼仄的生存空间,则让他们感到了上岸的紧迫。
“鱼越来越难捕了”,渔民胡正弟言语中颇多无奈,这位48岁的渔民满脸沧桑,捕了30年的鱼,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足足老上10岁。
胡正弟说,抓不到鱼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路越造越多、房子越盖越多,水域面积不断减少,越来越多的河网被隔断,渔民的捕捞空间不断缩小;二是工厂越来越多,水质差了,河里的鱼少了。“十几年前旺季时一天能捕两三百元钱的鱼,现在虽然鱼的价格比以前高了,但旺季一天最多也就能卖一两百元。”
渔民沈二宝告诉记者,其实大多数渔民自己也知道,上岸已是大势所趋,但渔民们忧心的是,一来无钱上岸建房买房,二则渔民大多年纪偏大,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除了捕鱼,无其他技能,要弃船上岸,从事其他行业,难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