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科研谨防六种“流行病”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jixi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校名病
  有这样一所名叫xx(一个外国童话作家的名字)的新建学校,需要申报一个课题用以打造学校文化。一位教育科研专家灵机一动,不要从外面找了,你们学校的名字就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于是,xx文化就在这所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现撷取一“叶”供我们“窥探”这种文化。在该校的小学生行为规范七字歌中,有这样的词句,“傻瓜汉斯会赞扬,他人有难乐意帮……百灵鸟儿齐歌唱,多读好书有智慧”。笔者不禁疑惑,这所学校真的与这位童话作家有渊源吗?童话文化能够涵盖或者代替学校文化吗?所有年段的小学生都喜欢读童话吗?让儿童生活在童话中就是理想的教育状态吗?
  笔者查阅了网站,原来这所xx学校是房产开发商为了促销,而推出的配套设施,校名当然是房产地名的附属品了。这样的校名不一定具有教育意义,特别是某些名称和学校文化、传统、教育没有丝毫的关系,是一种属于外来的“文化”。学校教育课题需要对此反复甄别,进行合理运用。像上例中,学校和这位童话作家没有丝毫联系,而且不在这位童话作家所在地的文化影响范围内,因此和学校发展也没有必然关系。其次,将学生行为规范向童话中的人物看齐,用童话中的故事来规范办学行为,难免有削足适履的嫌疑。最后,将学校文化向房地产商的文化靠拢,进行生硬的阐释,这是学校教育文化的媚俗之举。
  校名只不过是个名称罢了,以此作为学生发展的标杆,将教育科研拉到这面大旗之下,总感觉多了一份牵强,少了一份自如。
  二、教育病
  某学校提出了“发现教育”的课题,理由有两点:一是古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殿外刻着的一句传世名言“认识你自己”。二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笔者不禁疑惑,“认识你自己”,就可以转化为“发现你自己”吗?“发现学习”理论就能够转变成“发现教育”理论吗?如果我们不会细加甄别,就容易犯上“转移病”和“扩大病”,前者是进行近义词的转变,例如,从认识转变为发现。后者是将某个局部领域的教育转化为整个领域的教育,例如,从学习理论转变为教育理论。
  在某些中小学课题中存在着“教育”满天飞的现象,昨天刚提出“智慧教育”理论,今天又转变为“自由教育”理论,看到其他学校提出“绿色教育”观点,马上又首创“悦性教育”名称……很多有思想的校长都希望用个性化的教育独树一帜,许多教育报刊都尝试用新颖的科研成果夺人眼球。教育需要有校本化研究,需要有个性化思想,但是,基础教育更需要我们做普适性的研究,将科研的重点放在学生基本素养和基础知识方面。否则,用语焉不详的名称给教育作科学化的定义,难免会招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诟病。用终极目标给科研扣上一顶大帽子,难免会导致华而不实的指责。试想,悦性教育,是指人性、物性还是理性?教育都能悦性吗?教育如何悦性?这样的教育口号只能让课题研究高高飘在天上,听听很好听,做做却寸步难行。
  教育科研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起,中小学课题研究需要志存高远,但是更需要归回平实,两者的结合才能真正解决“教育病”。
  三、文化病
  一些学校集体课题往往喜欢用“文化”作为题目,例如“求真文化背景下的学校特色建设的研究”,校长谈及课题设计的初衷时说,是为了方便管理,把学校所有工作都统一到课题中来,德育部门可以申报“求真”德育课题,教学部门可以研究“求真”课堂,科研部门可以开发“求真”课程,管理部门可以研究“求真”管理。但是当问及什么是求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显著特征时,该校长就显得有些无奈了。坦率地说,这只是一顶“帽子”,作为统领学校工作的一个抓手罢了,求真文化是博大精深,不需要也不可能弄清楚的。
  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着为数不少的“文化病”,什么太湖文化、丝绸文化、湿地文化、尚美文化、求智文化……甚至还有“黄酒文化”“蟋蟀盆文化”等,让中小学生研究黄酒、蟋蟀盆,以此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抓手,实在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当然,教育离不开文化,但是教育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否则就容易患上“偏差病”和“虚无病”。前者认为,所有地域文化都具有教育意义,没有进行选择和改进,而是一股脑儿推向学生,以至和教育方向产生了“偏差”。后者把所有的教育工作都放在文化的框内,反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离不开文化,说是进行文化研究总不会错,让人有一种摸不着头脑的虚无感。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之《原道》篇中写道,“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如果教育科研不观天,不察人,是难以治好文化病的。
  四、理念病
  在课题评审阶段,有很多学校申报的课题都是“基于xx理念”或者“在xx理念下”,当然课题研究需要在理念的引领下,可是,笔者也听到有些专家这样指导学校做课题,“需要加上某个理念,让专家有点看不懂,这样才有可能申报成功”。于是,这样的理念就成为一种流行,甚至有走向新潮化、边缘化的趋向,多元智能理论已经不吃香了,生态教育概念也已经过时,什么xx语用学、xx经济学、xx信息传播学、后xx哲学等新概念往上套,一些不成熟的理论也纷纷上场。乃至有的研究教师发出感叹,原来很清楚的研究,一经理念化,就变得不清楚了。
  当理念成为一种点缀的时候,我们容易患上“唬人病”和“崇洋病”,前者是硬要把实践往理念上靠,把理念作为一顶帽子压人,一件绣花袍子唬人,把一些无法或者难以实践的理论作为指南针,最终造成理念和實践两张皮,使课题研究复杂化,甚至带歪了研究的方向。后者是唯理念是用,而较多系统的理念出自国外的专家,于是,在课题撰写时形成了这样的价值取向:古代的比现代的有用,国外的比国内的权威。久而久之,难免会生成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崇洋”思想。
  合适的理念能够指导实践,恰当的实践能够丰富理念,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告别理念病的妄自尊大。
  五、课程病
  不可否认,课程研究已经成为中小学课题研究的重点。看看一些课题,什么校本课程、生本课程、师本课程等纷纷跃入人们的眼帘。至于什么是师本课程,有人认为是教师开发的课程,有人认为是教师实施的课程,还有人认为是促进教师发展的课程等,课程的概念在理解上出现了多义化现象。有的专家认为,课程包括师生的一切经验,学生在校的所有活动都可以课程化。有的专家提出为每位学生开发一门适合他们发展的课程,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夸大了课程的功能。
  当课程成为教育的代名词时,我们容易患上“简单病”和“夸大病”。前者把教育简单化,认为课程就是教育的一切,课程越多学生发展方向就越多,课程越好学生发展就越好,把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法宝,而忽视了非课程形态的教育方式。后者把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夸大为课程,认为课程就是活动的最高形式,甚至把所有活动、经验都往课程上靠,把校本课程凌驾于国家课程之上,或者不顾学生实际开发课程。这种对课程的非系统化管理,容易造成混乱局面。
  课程有所能,也有所不能,把握课程的边际才能做好相关的研究。
  六、修炼病
  某校在介绍教师的修炼文化课题时,出示了教师的二十项修炼内容,有“修炼自己的眼睛,让它传神丰富;修炼自己的脾气,让它逗人喜爱;修炼自己的灵魂,让它崇高圣洁;修炼自己的人生,让它阳光幸福”。也许,课题的灵感是来自《第五项修炼》这本著作,但是当我们打开网络,看到几百万个论文和课题的题目都用到了修炼,不仅生出感叹,我们的教育思想真的十分贫乏。
  其实,不仅是修炼病,还有“多元病”“阳光病”“幸福病”等,以至于有些评审专家十分感冒,一看到这些字就起毛。这显露了我们有些学校的“跟风病”和“一知半解病”,前者盲目跟风某些流行思想、流行著作和著名课题,哪知道教育具有很强的情境性,任意搬来一种思想、一个名称,往往不能和学校的现实产生融合,进而使某些研究成果只能作为脱离师生实际的摆设,丧失了科研应该具有的“尊严感”。后者盲目套用一些教育概念,而无法理解这些理念之后的事实陈述,没有经历这些结果之前的研究过程,容易望文生义,盲目运用,产生没有根基的研究。
  教育可以借用,但是更加需要生成,这样的研究才能接地气,承雨露,结出教育的丰硕成果。
  教育科研可以流行,唯有流行才能形成思潮和热点。但是教育科研不能患上“流行病”,因为一有“流行病”就容易丧失独立和理性。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如何在现有网络条件下进行多媒体音视频数据的有效传输控制是目前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现在较多地采用流媒体技术来解决网络多媒体传输和播放的实时性需求,而自适应流媒体
十九大新闻中心2017年10月22日上午举行记者会,介绍满足人民新期待,保障改善民生有关情况。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会上介绍了,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成果,并表
职业教育要从学生长期的职业生涯考虑,以培养学生具备坚实的职业转换和可持续能力为目标,避免过度追求岗位的无缝对接,着重从宏观上实现职业对接,通过构建“纵横结合”一体化
2016年起,威海市长征小学便将“八会学习习惯养成”确立为重点课题,举全校之力研究落实。说起“学习习惯”,并不是很有新意的工作,长征小学为什么要在这不具创新优势的项目上花大气力呢?下面就从思考与行动两方面加以介绍。  一、向上飞扬:追寻以人为本的生活教育,找准课堂育“人”最佳着力点  我校的特色是“生活教育”,几年来,我们一直在生活课程、生活课堂、生活实践等领域探索,努力让师生享受当下的校园生活,
很长时间以来,对于选拔和考核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校长,一直缺乏一个相对统一、科学、专业化的评价标准。因此,校长队伍便出现了参差错乱、良莠不齐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教育政策的落实和学校正常发展滞后的情况。站在一个具有二十年教龄的普通教师的角度,我认为一个校长至少应该具备以下特质:  一、独立的教育思想  国家时常提倡教育家办学,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教育家都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
校企合作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方向,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校企合作的成功需要多方积极参与,大力配合。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
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是供应链管理的重点,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之间要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信任与合作的伙伴关系,而关系营销是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合作的保障。本文主要分析了关系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