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独立文学形态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盘点一下可以发现,国内互联网上仅长篇小说的存量已超过十余万部,这其中当然包括出版物的电子版,但不断新加入的写手、作品和直线飙升的点击率,使网络文学仍处在高速发展之中。2006年,仅中文网络小说的点击率就达到了上亿人次。其中比较突出的长篇小说《赵赶驴电梯奇遇记》在猫扑网贴出3个月,创造了 1亿次点击率的神话。紧随其后的长篇小说《鬼吹灯》也突破千万点击率大关。这些成名的网络小说很快有了纸质出版物,开始在更广范围被阅读。根据粗略统计,最近这几年,网络小说的出版量(总印数)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全国大部分书城、书店都设置网络小说的专柜。但读者年龄却呈下降趋势,目前网络小说出版物的主要受众人群是15到25岁之间的青少年。除了书籍之外,网络原创小说还衍生出诸如电视、电影、电子游戏和动画等其他样式的文化产品。可以这样说,经过十年成长的网络文学,就其品质而言,较为符合流行趋势和大众审美趣味;就其形式而言,正在走出单一格局,进入整合阶段,准备向综合艺术方向发展。在消费市场的驱动下,网络文学的潜质和特性将会进一步得到发挥,并推动其衍生为特殊的文学现象。
恐怖灵异小说大行其道
继奇幻小说2005年夺人眼球之后,恐怖灵异(也称玄幻鬼怪)小说成为2006年网络文学的主角。其实奇幻小说和恐怖灵异小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紫川》《天魔神谭》是讲人族和魔族的战争故事,《亵渎》是西方神话故事,《飘邈之旅》和《诛仙》则掀起了东方修真题材的潮流,这些小说都含有鬼怪的成分。但《鬼吹灯》的出现,使二者开始分道扬镳。《鬼吹灯》系列讲述的是盗墓者的故事,创造了“精绝古城”等一些墓穴、神殿的场景,宣扬了一些盗墓的所谓术语行规,如把盗墓者称为“摸金校尉”,把墓穴里的邪怪称为“大粽子”等。后来被称为“鬼话”的此类小说甫一出现,立即得到网民的簇拥。鬼故事最早是从中国台湾引进过来的,网络文学初期阶段,内地读者经常到台湾的论坛去看鬼故事。1998年前后,清华大学水木清华论坛“聊斋鬼话”版日渐繁荣,内地涌现出一批原创写手。但当时的鬼故事比较简单,大部分属于传统写法,将其归类为灵异小说可能更加准确。
2006年,长篇小说《鬼吹灯》在网上受到追捧,说明求新求变的网民对“鬼话”的兴趣在逐步上升。对于这一现象,《鬼吹灯》作者天下霸唱认为:“原因很简单,一是新奇,读者没有接触过;二是悬念,读者猜不到情节。如果小说都像国产电视剧就很没意思了,大家一看开头就能猜到结局,无法提起读者的兴趣。如果作品缺少了想象力,就难以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快感,也就很难说是好作品了。”可见网上读者普遍存在猎奇心理,谁能抓住这一点,谁就能在读者那里得到响应。这恐怕也是互联网“平民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和《鬼吹灯》一样,广州大一女生Tina的《冤鬼路》也得到网友的推崇,至今,文中提到的地名或者典故在许多人心中已经演绎成为现实。《冤鬼路四步曲之二樱花厉魂》中有条樱花路,于是武汉、南京等地的樱花路都在读者的眼里有了灵异色彩。天涯网友“樱花恋灵”说:“南京有个中山学院,通往中山学院有条路也叫樱花路,还有个樱花小区。有天半夜,路过那条路看到‘樱花’两个字吓得我没敢往前走,掉头就往家跑。”Tina的签约商却认为,“她写的是情,而不是恐怖,恐怖只是达到最终目的的一条路而已。不过,在宣传的时候,还是会强调恐怖的一面。如果要定义,会定义成恐怖言情小说。”
我们再来看看一位年轻网友发表在博客上的阅读心得:今天看了《猫灵》,很感动,觉得这个女的很奇妙,的确,在某些地方真的和我很相似,有着对灵异事件的兴趣与某些神奇的力量,虽然并不像文中的女的一样,但是,却有过类似的(经历)。如果是从前的我,大概对这类文章笑一笑而已,但是,我却爱上这个故事,爱上这个故事充满神秘、妖媚、死亡的气氛,充满神秘的罂粟花,会流血的雕花镜子,半夜会自动发出声响的洗衣机,那红红的血水滚动着……母亲的自杀,好友的梦游……很精彩的故事,不过,似乎有一点还是挺新鲜的,有恋父情结的女生都是感情丰富的女生?大概吧,没接触过……可是,看到最后,自己也想有种冲动,真的不知道,那冰凉的刀片触碰到静脉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猫灵和主人的性生活?只是因为恨吗??
以上这段文字应该说很具有代表性,它说明,阅读在某些时候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年轻读者。这一现象值得研究。因为网络恐怖灵异小说的核心是恐怖,其故事往往追求离奇和晦涩,人物行为怪异,完全不适合成长期中的青少年阅读。但是可悲的是,这些小说的作者本身就是低龄、涉世不深的青年人,而小说的读者绝大多数是20多岁的年轻人,甚至是更加年轻的在校学生,其中女读者比例远大于男读者。他们究竟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成长环境中感受这些另类的恐怖文化?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教育界、文化界人士深思……
评奖活动与商业出版双轮驱动
从大范围讲,网络文学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脚步声中诞生的,它的发生、发展从一开始就与文化市场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10年来,尽管形式不断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网络文学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成分,它的商品属性得到了充分展现。具体地讲,网络文学出版物已在文学图书中占据了三分天下,并且在销量上与纯文学难分仲伯。因此,为推动网络文学产业化、规范化,出版机构和网络平台频频联手,试图建立一个相对稳固的生产、销售渠道。网络文学评奖活动已被证明是发现和推广人才最便捷的方式。
2006年4月15日下午,“2006网络文学发展与出版峰会”在北京开幕。会议主题为网络文学的产业发展、网络文学的版权贸易,网络文学走向出版的策略,动漫产业和有声读物对网络文学出版的影响等内容。会议由幻剑书盟主办,参加此次会议的出版单位有上海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科幻世界、贝塔斯曼亚洲出版公司、上海英特颂图书有限公司、台湾鲜鲜文化出版社、台湾信昌文化出版社。来自新浪、搜狐、《动漫东西》《经济日报》《今古传奇》《中国图书商报》等40多家媒体出席会议。作者嘉宾阿越、明寐、三十、雨魔、玄雨、唐家三少、步非 烟、Shiou等100多名作者到会。这个会议显示,传统出版机构仍然对网络文学有所期待,不过合作方式更加多元化;网络文学推动有声读物、动漫等周边产业的发展将逐步成为新的出版亮点。后者在文化产业繁荣的日本已有前例。在目前图书市场趋紧的背景下,出版业以炙手可热的网络文学盘活市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为了有效推动市场,出版界联手媒体、网络平台和文坛名家,开始了新一轮的“发现与探索”之旅。网络文学评奖活动本身就是宣传和推介作品的重要手段,因此,与传统文学评奖活动相比,它的商业目的更加明确,争议性反而较低。
随着2005年中国博客热的兴起,精明的商家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这块处女地。2006年3月底,被称为中国第一博客的《老徐的博客》结集出版,但销售业绩不好,这对主要以名人为对象的个人博客的出版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商家并未因此罢手,而是转换了方式,他们不打算轻易放弃对这一新形式的尝试。经过摸索,出版界找到了一条博客与出版相结合的新路径,于是有了《修炼——我的职场十年》这样的博客图书的出版。既然博客有与读者互动的功能,出版社就索性将编校过的部分书稿在博客上连载,以网民反馈的意见作为参考,对标题、内容等进行调整。事实上,在美、英等博客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早已出现了利用博客进行按需出版的模式。图书作者不但听取意见,甚至会留下供读者创作的空间,再寻找自助出版公司出版。目前,博客出版虽然还没能够形成规模,但它至少打破了传统出版的“黑箱”边界,让出版透明化,也让博客群体的力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新世纪文学”侧目网络写作
目前,纯文学的生产机制仍然是由文学期刊、文学评论家和文学史家等精英权威掌握话语权,网络文学则比较倾向于民间意识和图书市场。由网络、商业、大众传媒等构筑的文化市场机制,在2006年的活跃程度有所提高。网络文学营造的是一种与传统文学不同的游戏规则,这其中,商业是一个重要的催化剂,是网络文学生产复制、繁衍生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因此,它的时代特征非常明显。用积极的眼光去看,网络文学是一个美丽的新世界,因为它有自由、宽容、真实、平等的可贵特征,它有宽阔无比的向别人学习、向自我挑战的空间。
有学者提出,网络文学最鲜明的特征是“写作”与“生存”的共生状态,或者“第一生存”体验对于“写作”呈现了最直接的意义,这与目前主流文坛的写作方式有很大不同,他们是“在生存中写作”,而目前文坛存在的职业性作家文学则在很大的意义上是“在写作中生存”。例如,3月份开始在网络连载的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作者“当年明月”以“把历史写得好看”为原则,用通俗诙谐的语言解读明史,叙述之中加入个人评论,获得了网民的追捧,出版后也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明朝那些事儿》的写作观念和方式与传统写作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它充分利用了网络的共生性特质和民间亲和力,产生了新的历史叙事方式。缘此,《文艺争鸣》主编张未民呼吁加强对“新世纪文学”的研究,并指出,当下中国文坛包含了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形成的文学主流传统的最新演变,并且还在快速扩容,今天的文坛之广阔盛大,如果不包括如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写作”,不包括所谓“80后”“青春写作”等被称之为“新表现写作”的现象,不包括打工者文学的“在生存中写作”,那就不是一个符合今日文学社会趋势的真实文坛,这种主流写作加若干边缘写作的文坛格局,其盛大性表征乃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坛的最大变化。新世纪文学研究,正可基始于对这样的新的文学体及其复杂机制和写作实绩的客观描述而成立。而且由于当下文学的机体过于繁复盛大,不仅及时的评论非常必要,及时、即时的学术调查积累与研究也是迫在眉睫、时不我待的。
事实上,已经有一些半官方半民间组织开始介入对“网络文学”的开发性研究。2006年6月26日上午,武汉成立了全国首家地区性的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会由武汉市作家协会和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网络文学研究所组成,依托《芳草》杂志社网络文学创作基地展开创作实践及“网络文学”理论研究。
恶搞事件和当代网络汉诗
诗歌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成就最高的文学样式,上世纪80年代它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但转瞬即逝。不用做过多解释,90年代以来,中国诗歌的沉寂和败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也不为过。2006年却是个出现意外的年头,这个意外和网络直接有关。因此有必要专门就此展开一下话题。
据大致估算,目前全国诗歌站点差不多有400个甚至更多。按保守计算,每个站点平均每天发诗量20首左右,年产量差不多在300万首左右。网络诗歌是种约定俗成的笼统说法,包含三种情形:第一种是纸质诗歌的“阵地转移”,即原本传统书写位移到网上来进行,没有改变传统书写的本质;第二种是真正与网络发生关联,是“网络情景中的诗歌”,一些人建议称之为“网络体诗歌”;第三种是极端形态——超文本·多媒体诗歌,目前只是少数人的行为,还不普及。第一二种形态共同构成网络诗歌这一“混称”。网站、论坛都在全力以赴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诗生活”以规模著称,多栏目设置;“诗通社”500多位诗人加盟,40多位诗评家;“诗歌报网站”以活动为龙头,从大展到评选到讲座,十分活跃;“中国诗人”保留较多传统色彩,以平和姿态倾向于诗歌普及工作;“第三说”使“中间代”命名终于赢得相当认可;“女子诗报”,堪称全国第一大女性诗歌网,劲头正足;“哭与空”的“诗人救护车”,多次举办募捐救助,成为国际上少有的“诗歌红十字会”;“现在”倾注“打工”;“诗家园”“露天吧”“丑石”“不懈”“滑动门”等等,都办出自己的特色。在这些诗歌站点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网络文学中的诗歌群落。可以这样说,网络诗歌的写作和参与者,占据了网络文友的半壁江山,其原因是由于网络诗歌的写作难度,以及对时间的要求相对灵活、宽松;同样,网络诗歌的写作、阅读人群也是最为复杂的,表面上是“70后”“80后”在主导,其实“50后”“60后”的参与者大有人在,这在其他文学种类中并不多见。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2006年关于网络诗歌的论争出现了一次大爆发,其复杂程度是空前的,由于众多问题纠结在一起,根本无法对其作出简单的判断。这里只能就事情的简单线索作一个回顾。
2006年9月份,猫扑、天涯、西祠等互联网论坛、网站争相转载女诗人赵丽华的部分作品,网友带着讥讽口吻惊呼:“中国文坛出了大诗人!”意在指责其作品毫无诗味。有网友甚至发起了模仿赵丽华诗歌的“后现代诗大赛”,点击量迅速越过10万大关,“赋诗”回帖千余条。更有甚者,有好事者还成立了“梨花教”(“丽华”谐音),称其为“梨花教母”“诗坛芙蓉”,进行歪批。在西祠胡同、天涯社区等网络论坛,赵丽华的诗歌被冠以《国家级女诗人暴寒诗》等题目,受到网友集体恶搞。紧接着,“写诗机”应运而生,并且立即举办了一场以“手按键盘气自华”为口号的中秋赛诗大会,不少网友竞相发表大作。这台“写诗机”在一月内就造诗26万首,是全唐诗的5倍之多。
9月15日赵丽华开出自己的博客,随即贴出《我要说的话》一文,赵丽华说,网上被恶搞的诗歌是她2002年刚刚触网时期的即兴之作,当时是想卸掉诗歌众多承载、担负、所指、教益,让她变成完全凭直感的、有弹性的、随意的、轻盈的东西,想变个方式玩玩,或者说是“尝试”,而且她宁可走偏或走到岔路,也不会重复陈腐和八股的旧路。所以,当时只在网上随意贴了下就收起来,知道它们不成熟就没有发表出来,但是没有想到某网站专门挑出这几首出来做文章,有些诗还刻意丢掉几行,显得更不完整,因此遭网友批评在情理之中。她表态说:“如果把这件事件中对我个人尊严和声誉的损害忽略不计的话,对中国现代诗歌从小圈子写作走向大众视野可能算是一个契机。”
网络恶搞作为一种群体行为,发泄情绪,营造一场话语狂欢只是表象,值得注意的是某种社会意识形态潜伏在其中。2006年网络恶搞,在客观上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学许多积蓄已久问题的思考。这已经不单单是一场关于诗歌的论争,而是关于历史转型期的中国文学走向何方的大讨论。不只是网络媒体,上百家传统媒体也纷纷从不同角度加入对这一事件的分析报道,就连一向不参与此类论争的《人民日报》也发表了文章,记者李舫认为,汉语诗歌在“回归本位”的过程中丧失了自我。她还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陆贵山的话说,“诗歌已经从少数人的自娱自乐变成网络的集体狂欢。诗歌的审美已经很难达成共识,诗评家对文本的审美评价变得日益艰难,焦虑、浮躁、娱乐浸透了今天的诗歌创作与阅读,中国诗歌传统中那种追求宁静、淡泊、旷达的终极诉求被焦灼感和游戏的快感取代,优秀的诗歌篇章被偷梁换柱,我们浩荡的诗歌传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而李舫的文章却再度引起新一轮的争论,并由网络文学延伸到了传统文学领域。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文学论争并不是一件坏事,它至少是自由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是促进人们反思问题的途径,但现在看来,2006年由恶搞诗歌引发的论争对创作的辨析尚未取得明显效果,也许这本身就已经是效果,也未可知。
结束语
网络文学现状告诉我们,10年的网络写作才是起步,网络文学还不断会产生新的问题,但将其作为传统文学的参照,对中国文学的总体发展是积极有利的。客观上网络写作作为一种途径,在某种程度上也给跨世纪的中国文学带来了一丝新鲜的空气。如果我们暂且把当下的网络文学理解为一种新的媒体、新的传播和储存方式、新的书籍、书橱、书店甚至图书馆,或者把它视为文学讲习所和研讨会,是不是就能对它多些理解和关怀?因为网络文学良莠不齐的现状光靠排斥是改变不了的,而为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培育一个良好的氛围,才是提升它的水准的有效办法。既然不可能拒绝它,就应该让它美好与强大。在时代的浪潮声中,网络终将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它的喧闹会渐渐隐去,那时候文学仍然是文学;当我们不再把网络作为话题讨论的时候,文学依然是我们永恒的话题。
恐怖灵异小说大行其道
继奇幻小说2005年夺人眼球之后,恐怖灵异(也称玄幻鬼怪)小说成为2006年网络文学的主角。其实奇幻小说和恐怖灵异小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紫川》《天魔神谭》是讲人族和魔族的战争故事,《亵渎》是西方神话故事,《飘邈之旅》和《诛仙》则掀起了东方修真题材的潮流,这些小说都含有鬼怪的成分。但《鬼吹灯》的出现,使二者开始分道扬镳。《鬼吹灯》系列讲述的是盗墓者的故事,创造了“精绝古城”等一些墓穴、神殿的场景,宣扬了一些盗墓的所谓术语行规,如把盗墓者称为“摸金校尉”,把墓穴里的邪怪称为“大粽子”等。后来被称为“鬼话”的此类小说甫一出现,立即得到网民的簇拥。鬼故事最早是从中国台湾引进过来的,网络文学初期阶段,内地读者经常到台湾的论坛去看鬼故事。1998年前后,清华大学水木清华论坛“聊斋鬼话”版日渐繁荣,内地涌现出一批原创写手。但当时的鬼故事比较简单,大部分属于传统写法,将其归类为灵异小说可能更加准确。
2006年,长篇小说《鬼吹灯》在网上受到追捧,说明求新求变的网民对“鬼话”的兴趣在逐步上升。对于这一现象,《鬼吹灯》作者天下霸唱认为:“原因很简单,一是新奇,读者没有接触过;二是悬念,读者猜不到情节。如果小说都像国产电视剧就很没意思了,大家一看开头就能猜到结局,无法提起读者的兴趣。如果作品缺少了想象力,就难以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快感,也就很难说是好作品了。”可见网上读者普遍存在猎奇心理,谁能抓住这一点,谁就能在读者那里得到响应。这恐怕也是互联网“平民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和《鬼吹灯》一样,广州大一女生Tina的《冤鬼路》也得到网友的推崇,至今,文中提到的地名或者典故在许多人心中已经演绎成为现实。《冤鬼路四步曲之二樱花厉魂》中有条樱花路,于是武汉、南京等地的樱花路都在读者的眼里有了灵异色彩。天涯网友“樱花恋灵”说:“南京有个中山学院,通往中山学院有条路也叫樱花路,还有个樱花小区。有天半夜,路过那条路看到‘樱花’两个字吓得我没敢往前走,掉头就往家跑。”Tina的签约商却认为,“她写的是情,而不是恐怖,恐怖只是达到最终目的的一条路而已。不过,在宣传的时候,还是会强调恐怖的一面。如果要定义,会定义成恐怖言情小说。”
我们再来看看一位年轻网友发表在博客上的阅读心得:今天看了《猫灵》,很感动,觉得这个女的很奇妙,的确,在某些地方真的和我很相似,有着对灵异事件的兴趣与某些神奇的力量,虽然并不像文中的女的一样,但是,却有过类似的(经历)。如果是从前的我,大概对这类文章笑一笑而已,但是,我却爱上这个故事,爱上这个故事充满神秘、妖媚、死亡的气氛,充满神秘的罂粟花,会流血的雕花镜子,半夜会自动发出声响的洗衣机,那红红的血水滚动着……母亲的自杀,好友的梦游……很精彩的故事,不过,似乎有一点还是挺新鲜的,有恋父情结的女生都是感情丰富的女生?大概吧,没接触过……可是,看到最后,自己也想有种冲动,真的不知道,那冰凉的刀片触碰到静脉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猫灵和主人的性生活?只是因为恨吗??
以上这段文字应该说很具有代表性,它说明,阅读在某些时候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年轻读者。这一现象值得研究。因为网络恐怖灵异小说的核心是恐怖,其故事往往追求离奇和晦涩,人物行为怪异,完全不适合成长期中的青少年阅读。但是可悲的是,这些小说的作者本身就是低龄、涉世不深的青年人,而小说的读者绝大多数是20多岁的年轻人,甚至是更加年轻的在校学生,其中女读者比例远大于男读者。他们究竟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成长环境中感受这些另类的恐怖文化?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教育界、文化界人士深思……
评奖活动与商业出版双轮驱动
从大范围讲,网络文学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脚步声中诞生的,它的发生、发展从一开始就与文化市场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10年来,尽管形式不断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网络文学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成分,它的商品属性得到了充分展现。具体地讲,网络文学出版物已在文学图书中占据了三分天下,并且在销量上与纯文学难分仲伯。因此,为推动网络文学产业化、规范化,出版机构和网络平台频频联手,试图建立一个相对稳固的生产、销售渠道。网络文学评奖活动已被证明是发现和推广人才最便捷的方式。
2006年4月15日下午,“2006网络文学发展与出版峰会”在北京开幕。会议主题为网络文学的产业发展、网络文学的版权贸易,网络文学走向出版的策略,动漫产业和有声读物对网络文学出版的影响等内容。会议由幻剑书盟主办,参加此次会议的出版单位有上海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科幻世界、贝塔斯曼亚洲出版公司、上海英特颂图书有限公司、台湾鲜鲜文化出版社、台湾信昌文化出版社。来自新浪、搜狐、《动漫东西》《经济日报》《今古传奇》《中国图书商报》等40多家媒体出席会议。作者嘉宾阿越、明寐、三十、雨魔、玄雨、唐家三少、步非 烟、Shiou等100多名作者到会。这个会议显示,传统出版机构仍然对网络文学有所期待,不过合作方式更加多元化;网络文学推动有声读物、动漫等周边产业的发展将逐步成为新的出版亮点。后者在文化产业繁荣的日本已有前例。在目前图书市场趋紧的背景下,出版业以炙手可热的网络文学盘活市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为了有效推动市场,出版界联手媒体、网络平台和文坛名家,开始了新一轮的“发现与探索”之旅。网络文学评奖活动本身就是宣传和推介作品的重要手段,因此,与传统文学评奖活动相比,它的商业目的更加明确,争议性反而较低。
随着2005年中国博客热的兴起,精明的商家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这块处女地。2006年3月底,被称为中国第一博客的《老徐的博客》结集出版,但销售业绩不好,这对主要以名人为对象的个人博客的出版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商家并未因此罢手,而是转换了方式,他们不打算轻易放弃对这一新形式的尝试。经过摸索,出版界找到了一条博客与出版相结合的新路径,于是有了《修炼——我的职场十年》这样的博客图书的出版。既然博客有与读者互动的功能,出版社就索性将编校过的部分书稿在博客上连载,以网民反馈的意见作为参考,对标题、内容等进行调整。事实上,在美、英等博客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早已出现了利用博客进行按需出版的模式。图书作者不但听取意见,甚至会留下供读者创作的空间,再寻找自助出版公司出版。目前,博客出版虽然还没能够形成规模,但它至少打破了传统出版的“黑箱”边界,让出版透明化,也让博客群体的力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新世纪文学”侧目网络写作
目前,纯文学的生产机制仍然是由文学期刊、文学评论家和文学史家等精英权威掌握话语权,网络文学则比较倾向于民间意识和图书市场。由网络、商业、大众传媒等构筑的文化市场机制,在2006年的活跃程度有所提高。网络文学营造的是一种与传统文学不同的游戏规则,这其中,商业是一个重要的催化剂,是网络文学生产复制、繁衍生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因此,它的时代特征非常明显。用积极的眼光去看,网络文学是一个美丽的新世界,因为它有自由、宽容、真实、平等的可贵特征,它有宽阔无比的向别人学习、向自我挑战的空间。
有学者提出,网络文学最鲜明的特征是“写作”与“生存”的共生状态,或者“第一生存”体验对于“写作”呈现了最直接的意义,这与目前主流文坛的写作方式有很大不同,他们是“在生存中写作”,而目前文坛存在的职业性作家文学则在很大的意义上是“在写作中生存”。例如,3月份开始在网络连载的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作者“当年明月”以“把历史写得好看”为原则,用通俗诙谐的语言解读明史,叙述之中加入个人评论,获得了网民的追捧,出版后也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明朝那些事儿》的写作观念和方式与传统写作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它充分利用了网络的共生性特质和民间亲和力,产生了新的历史叙事方式。缘此,《文艺争鸣》主编张未民呼吁加强对“新世纪文学”的研究,并指出,当下中国文坛包含了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形成的文学主流传统的最新演变,并且还在快速扩容,今天的文坛之广阔盛大,如果不包括如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写作”,不包括所谓“80后”“青春写作”等被称之为“新表现写作”的现象,不包括打工者文学的“在生存中写作”,那就不是一个符合今日文学社会趋势的真实文坛,这种主流写作加若干边缘写作的文坛格局,其盛大性表征乃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坛的最大变化。新世纪文学研究,正可基始于对这样的新的文学体及其复杂机制和写作实绩的客观描述而成立。而且由于当下文学的机体过于繁复盛大,不仅及时的评论非常必要,及时、即时的学术调查积累与研究也是迫在眉睫、时不我待的。
事实上,已经有一些半官方半民间组织开始介入对“网络文学”的开发性研究。2006年6月26日上午,武汉成立了全国首家地区性的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会由武汉市作家协会和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网络文学研究所组成,依托《芳草》杂志社网络文学创作基地展开创作实践及“网络文学”理论研究。
恶搞事件和当代网络汉诗
诗歌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成就最高的文学样式,上世纪80年代它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但转瞬即逝。不用做过多解释,90年代以来,中国诗歌的沉寂和败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也不为过。2006年却是个出现意外的年头,这个意外和网络直接有关。因此有必要专门就此展开一下话题。
据大致估算,目前全国诗歌站点差不多有400个甚至更多。按保守计算,每个站点平均每天发诗量20首左右,年产量差不多在300万首左右。网络诗歌是种约定俗成的笼统说法,包含三种情形:第一种是纸质诗歌的“阵地转移”,即原本传统书写位移到网上来进行,没有改变传统书写的本质;第二种是真正与网络发生关联,是“网络情景中的诗歌”,一些人建议称之为“网络体诗歌”;第三种是极端形态——超文本·多媒体诗歌,目前只是少数人的行为,还不普及。第一二种形态共同构成网络诗歌这一“混称”。网站、论坛都在全力以赴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诗生活”以规模著称,多栏目设置;“诗通社”500多位诗人加盟,40多位诗评家;“诗歌报网站”以活动为龙头,从大展到评选到讲座,十分活跃;“中国诗人”保留较多传统色彩,以平和姿态倾向于诗歌普及工作;“第三说”使“中间代”命名终于赢得相当认可;“女子诗报”,堪称全国第一大女性诗歌网,劲头正足;“哭与空”的“诗人救护车”,多次举办募捐救助,成为国际上少有的“诗歌红十字会”;“现在”倾注“打工”;“诗家园”“露天吧”“丑石”“不懈”“滑动门”等等,都办出自己的特色。在这些诗歌站点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网络文学中的诗歌群落。可以这样说,网络诗歌的写作和参与者,占据了网络文友的半壁江山,其原因是由于网络诗歌的写作难度,以及对时间的要求相对灵活、宽松;同样,网络诗歌的写作、阅读人群也是最为复杂的,表面上是“70后”“80后”在主导,其实“50后”“60后”的参与者大有人在,这在其他文学种类中并不多见。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2006年关于网络诗歌的论争出现了一次大爆发,其复杂程度是空前的,由于众多问题纠结在一起,根本无法对其作出简单的判断。这里只能就事情的简单线索作一个回顾。
2006年9月份,猫扑、天涯、西祠等互联网论坛、网站争相转载女诗人赵丽华的部分作品,网友带着讥讽口吻惊呼:“中国文坛出了大诗人!”意在指责其作品毫无诗味。有网友甚至发起了模仿赵丽华诗歌的“后现代诗大赛”,点击量迅速越过10万大关,“赋诗”回帖千余条。更有甚者,有好事者还成立了“梨花教”(“丽华”谐音),称其为“梨花教母”“诗坛芙蓉”,进行歪批。在西祠胡同、天涯社区等网络论坛,赵丽华的诗歌被冠以《国家级女诗人暴寒诗》等题目,受到网友集体恶搞。紧接着,“写诗机”应运而生,并且立即举办了一场以“手按键盘气自华”为口号的中秋赛诗大会,不少网友竞相发表大作。这台“写诗机”在一月内就造诗26万首,是全唐诗的5倍之多。
9月15日赵丽华开出自己的博客,随即贴出《我要说的话》一文,赵丽华说,网上被恶搞的诗歌是她2002年刚刚触网时期的即兴之作,当时是想卸掉诗歌众多承载、担负、所指、教益,让她变成完全凭直感的、有弹性的、随意的、轻盈的东西,想变个方式玩玩,或者说是“尝试”,而且她宁可走偏或走到岔路,也不会重复陈腐和八股的旧路。所以,当时只在网上随意贴了下就收起来,知道它们不成熟就没有发表出来,但是没有想到某网站专门挑出这几首出来做文章,有些诗还刻意丢掉几行,显得更不完整,因此遭网友批评在情理之中。她表态说:“如果把这件事件中对我个人尊严和声誉的损害忽略不计的话,对中国现代诗歌从小圈子写作走向大众视野可能算是一个契机。”
网络恶搞作为一种群体行为,发泄情绪,营造一场话语狂欢只是表象,值得注意的是某种社会意识形态潜伏在其中。2006年网络恶搞,在客观上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学许多积蓄已久问题的思考。这已经不单单是一场关于诗歌的论争,而是关于历史转型期的中国文学走向何方的大讨论。不只是网络媒体,上百家传统媒体也纷纷从不同角度加入对这一事件的分析报道,就连一向不参与此类论争的《人民日报》也发表了文章,记者李舫认为,汉语诗歌在“回归本位”的过程中丧失了自我。她还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陆贵山的话说,“诗歌已经从少数人的自娱自乐变成网络的集体狂欢。诗歌的审美已经很难达成共识,诗评家对文本的审美评价变得日益艰难,焦虑、浮躁、娱乐浸透了今天的诗歌创作与阅读,中国诗歌传统中那种追求宁静、淡泊、旷达的终极诉求被焦灼感和游戏的快感取代,优秀的诗歌篇章被偷梁换柱,我们浩荡的诗歌传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而李舫的文章却再度引起新一轮的争论,并由网络文学延伸到了传统文学领域。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文学论争并不是一件坏事,它至少是自由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是促进人们反思问题的途径,但现在看来,2006年由恶搞诗歌引发的论争对创作的辨析尚未取得明显效果,也许这本身就已经是效果,也未可知。
结束语
网络文学现状告诉我们,10年的网络写作才是起步,网络文学还不断会产生新的问题,但将其作为传统文学的参照,对中国文学的总体发展是积极有利的。客观上网络写作作为一种途径,在某种程度上也给跨世纪的中国文学带来了一丝新鲜的空气。如果我们暂且把当下的网络文学理解为一种新的媒体、新的传播和储存方式、新的书籍、书橱、书店甚至图书馆,或者把它视为文学讲习所和研讨会,是不是就能对它多些理解和关怀?因为网络文学良莠不齐的现状光靠排斥是改变不了的,而为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培育一个良好的氛围,才是提升它的水准的有效办法。既然不可能拒绝它,就应该让它美好与强大。在时代的浪潮声中,网络终将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它的喧闹会渐渐隐去,那时候文学仍然是文学;当我们不再把网络作为话题讨论的时候,文学依然是我们永恒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