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学习习惯点亮小学生的生命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97156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学习有条不紊的进行,有利于知识的习得,有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养成。
  一、语文学习应着力培养的习惯
  1.提前预习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对即将学习的课程进行预习,包括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等,主要是为听讲做好准备。这样,在教师讲课时,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突破重点、难点,这样做有利于新知识的接受。
  2.细心观察的习惯。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只有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学生的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观察习惯的培养,首先是要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其次是在课堂学习中细心观察。观察要细致,可以从形状、声音、颜色、味道、数量等方面入手。
  3.勤于动笔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平时读自己的课外书时,让学生拿一支笔,摆开一个本子,让学生边读边动笔。可以标注,用线段或者符号把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还可以摘抄,不要大段大段摘抄,而是要有选择,选择特别感兴趣的片断;还可以作批注,在自己的课外书的空白处,简单批一个词,如,“精彩” “太妙了”“不对”之类,还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话,也可以用几句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总之,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4.质疑发问的习惯。“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性。要养成向教师质疑、发问的习惯,在没有弄懂问题时,不要得过且过或羞于开口,而要善于发问并大胆地问。如果学生平时有不敢问、不善问的缺点,就应该鼓励学生去问,一旦有些问题是通过问询教师、同学得来答案的,要给予鼓励。
  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操作步骤
  1.耐心发动,逐渐加速。会开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天气冷时,车打着火后要过一会儿才能快速行驶,一打着火就快速行驶反而会灭火的。一个人培养习惯也是如此,要循序渐进。一开始先朝着理想目標动起来,一次行动的价值要超过一百句口号、一千次决心。一个学生,在前进的道路上,如果能说到做到,便很了不起。久而久之,便习惯成自然了。
  2.控制时空,约束自己。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应从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3.偶有偏离,及时调整。学生多数自制力比较差,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克服坏习惯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要求学生要严格监督自己,发现偶有偏离,立即作出调整。培养习惯,就像走路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及时调整到对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小路便踩出来了。
  4.进入轨道,自由飞行。按照良好学习习惯的要求去努力,先是慢慢启动,继而逐渐加速,在行进中不断调整,最后进入轨道。这就像卫星一样,一旦进入轨道,就再也不会走走停停了,就会沿着轨道不停地飞行。进入轨道以后,学生就仿佛进入了自由王国,就不必再着意约束自己,而要顺其自然。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习惯养成的关键
  习惯的形成要经过反复的训练,狄慈根说,“重复是学习之母”。在不断“重复”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这种困难来自主客观两个方面,如,学习中的松懈、疲沓、漫不经心、索然寡味、教材难度大等。为了克服上述种种消极心理因素,可以通过某些心理素质的强化作用予以解决。
  1.培养意志。人的意志可以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要想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强化对自己意志的培养和锻炼。(1)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决不随便找理由原谅自己而不去完成既定任务,这样就会从每次的胜利完成任务中,提高信心,养成习惯。(2)以名人的学习方法及读书故事作为自己行动的借鉴,并以他们的箴言、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此督促自己,养成习惯。(3)经常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经常和周围比自己学习强的同学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奋力追赶,养成习惯。
  2.激发兴趣。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有一定的兴趣来辅助和支撑。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正确认识学习,广泛参加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不断地满足并不断地引起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例如,读写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等。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当自己意识到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打好基础、创造美好的人生时,学生的内心就会产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2)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与情感的关系极为密切,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其他文献
散文文美情浓,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确,它们各有不同的文本特质。近几年来,关注“文体教学”,从根本意义上说,这既能避免学生“阅过千文,依然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尴尬,又能使学生找到学习语言文字的本真。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文体意识”,正是遵循语文学习规律的正确做法。  古诗词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字数、格律都很考究。诗有绝句、律诗之分,词又称长短句,因词牌不同,其每
期刊
课程标准倡导低年级语文教学要“多认少写,提早阅读”的识字教学理念,不仅要求学生在本课中能认读,还要求能逐步过渡到在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能认识。这就给我们的教与学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主动识字,我们有必要对识字教学的资源进行再开发和利用,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培养学生爱识字、乐识字的良好意识。  要让孩子乐于识字,首先必须要培养识字的兴趣,因此,我们要抓住孩
期刊
数学家莱布尼兹说:“数学的本质不在于它的对象而在于它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不在于他们学懂了多少数学知识,会做多少道习题,而在于他学会了多少解题的方法和技能。  应用题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应用题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一、多读多说,加强理解  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是要读懂题意,如何检查学生是否读懂了题意呢
期刊
拓展性阅读拓展延伸的方式灵活多样,选择切合实际的方式对阅读教学很重要,关键在于这种方式能否推波助澜,提升阅读质量和学生兴趣。  1.逆向思维式  “没有丝毫的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语)。”兴趣是思维的动因之一,兴趣是强烈而又持久的学习动机。因此,激发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使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渴求性的自觉行为是非常重要的。而打破传统思维
期刊
总是向往些古韵悠长的事物:一张素琴,一树桃花,一首宋词,一樽陈酒,每每念起,心中便多有感慨。也许是因为它们经过岁月光阴的沉淀,让与之接触的人们都能感受到那份悠然的深远。  常常想着这样一个场景,江水澄澈,蜿蜒如练。行至山中小亭,置一把古琴,轻抚,琴声泠泠,似水漫过。漫过了边塞的长河落日,漫过了离人的古道西风,漫过了月下的幽深竹林,漫过了浩瀚的历史云烟。质朴的琴,承载了三千多年的历史,更是中国古代地
期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离别,作为触人心弦的字眼,从古到今引发了多少情思,多少伤感。喜欢《思念》里的那句歌词——“又把聚会当作一次分手”,虽然有些许凄凉,但却细腻地传达出了那种似苦还甜的复杂心境。“多情自古伤离别”的佳句,总能那样深情地勾起人心中涌动的思潮。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还记得那时与好友坐在微风轻拂的操场,断断续续地轻吟这首诗,望着
期刊
语文课堂应该是活潑生动的,是孩子们在其中自由遨游的知识乐园。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过去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发挥学生能动性的快乐、活泼、思维飞扬的语文课堂。  一、让学生喜欢上学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孩子们有了兴趣,
期刊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关键在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正确看待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要求。  师生关系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教学过程是一种双边活动,使教师与学生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过程。我在课堂教学中,格外注重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自由读文,想怎
期刊
说到巴厘岛,那里的特色可多啦!有美味无比的手抓饭,有鲜香四溢的酱汁扇贝,还有香气扑鼻的鲜炸大鱿鱼。其中,最美味儿的,当然是巴厘岛的张鸭饭啦!  那天中午,导游带着我们去吃午餐。来到餐厅以后,刚下单不久,热气腾腾的张鸭饭就送来了。我瞧了瞧眼前的美食,这简直就是门艺术品啊:美味的烤鸭正端端正正地躺在餐盘中央,这个鸭皮油亮油亮的,好似金子一般闪着光;四周还有各种各样的配餐,将烤鸭团团围住,形成了一个优美
期刊
爱是和煦的春风,送给学生缕缕的温暖;爱是潇潇的春雨,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爱是朗朗的春阳,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播撒爱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是教师的天职,而将一生奉献于爱的事业更是一个人民教师的崇高追求。  爱是披着星星去,顶着星星归,爱是讲台上的洋洋洒洒,学生身边的娓娓谈心。爱是校园里指导学生扫地、宿舍里手把手教学生擦玻璃、叠被子的身影,爱是日常生活中的区区小事,爱也是普通小事化成的轰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