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购是为了保障企业物资供应,在确定采购需求等情况下,通过商务考察和谈判,签订采购合同,进行验收和财务结算等整个过程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管理活动。采购管理是企业生产、协调和管理优化的关键步骤,采购管理的有效实施对推进企业管理和生产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采购管理的目标是确保采购对企业的供应保障工作,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确保采购对企业的供应保障工作就必须要做到:以最低的采购成本保证不缺货、保证产品质量。
焦化企业炼焦煤采购占到了企业采购总成本的90%以上,并且采购的炼焦煤质量对生产的焦炭的质量贡献率超过了80%。随着信息化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发展,如何改进和提高焦化企业采购管理水平,降低企业采购管理成本,提升采购管理效果,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某焦化企业为例,介绍了炼焦原料煤采购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该企业炼焦原料煤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并进行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企业采购现状
该焦化企业拥有200万吨冶金焦、20万吨甲醇及10万吨化工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采用捣固炼焦工艺,年消耗炼焦用煤约260万吨—280万吨。在长期的运行中,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边资源状况等因素,该企业炼焦原料煤由焦煤、肥煤、气煤、瘦煤和1/3焦煤等五大煤种组成。分别来自宁夏、山西、内蒙古乌海以及陕西本地。其中炼焦用高品质的焦煤、肥煤和1/3焦煤占50%以上。同时该企业以不断开发新资源为突破口,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逐步将本地炼焦用煤的比例扩大到50%以上,基本形成了原料采购区域分布格局,特别是本地低灰低硫低价弱粘煤的大量应用,为企业降本增效取得了明显效果。
该企业的原料煤采购流程为:根据业务意向进行市场考察;委派专人至供应商场地进行采样、分析和评价;对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与选订的同质低价的供应商进行业务商谈形成意向;将合作意向上报公司价格委员会进行会审;与合格供应商签订合同;依据合同进行试运行,并监控其质量,优胜劣汰,待稳定后形成一般供应商。
近年来随着国内供求关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炼焦煤采购趋紧、运力紧张、价格居高不下和焦炭产能过剩等多重压力下,企业经营困难,亏损严重。如何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因此实现企业有效经营和突破发展的方法之一,是对该企业开展供应链体系采购流程再造。
二、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1.库存管理问题。该企业目前的库存管理完全依靠人工方式,通过定期分析来决定下阶段的采购计划,库存管理存在经验主义,缺少先进管理手段和科学的决策系统,以保证存煤结构的合理性及存煤成本的最小化。
2.运输问题。该企业对于原料煤的运输工作只停留在有煤可供、有运力可装的环节上,而未对运输环节的成本和损失纳入到管理范畴,达到优化布点、优化装卸作业程序、优化运输路径、优化调度,从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3.内部管理问题。从该企业供应链的内部层面看,原料煤采购和调运、进厂煤管理、炼焦生产、资金管理分属不同部门负责,分管领导也各不相同,也没有建立机构和制度对内外部供应链进行协调,协同能力的先天不足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导致原料煤供应总成本增加。
4.管理意识问题。该企业原料煤采购的管理意识薄弱,对原料煤供应紧张的被动局面无从下手,在与供应商存在目标冲突时,更是显得一筹莫展。在原料煤保障供应中长期处于苦苦煎熬状态,对原料煤成本的控制难以收到实际成效,对提高原料煤质量的要求更是无暇顾及,“保供、控价、提质”的燃料管理目标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三、采购管理优化措施
1.战略合作策略。与距离公司较近的具有较大产能的煤炭集团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并进一步加大开发省内炼焦煤资源,与煤矿企业和煤炭贸易企业合作的同时,稳定省内原料煤供应,从而实现多样化的合作形式,包括稳定煤价签订中长期供煤协议等。
2.集中采购策略。该企业作为某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在该集团推进集团物资集中采购,实现集团所属焦化企业炼焦用原料煤的集中采购,充分发挥大宗物资原料的集约化、专业化采购的优势,获取采购批零差价,摊薄物流成本,快速分流原料煤,缩减采购调运人数和交易环节中重复采购成本,实现业务对接和定期核算。
3.资源优化配置策略。借助上属集团公司和合作伙伴在煤炭、物流、金融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平台,通过统一采购,按照就近原则,重构原料煤供应链,优化煤炭资源配置,缩短矿点到公司的供煤距离,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4.调整通道策略。改变过去单一的点对点汽运通道的格局,采取“铁路直达、汽铁联运”等方式,增加煤炭运输通道,以保障供应、降低物流成本。所谓煤炭“汽铁联运”是指在富产炼焦煤资源的内蒙古、宁夏等地,在不通铁路的情况下,煤炭先经汽车运输至就近的铁路,再经铁路运输到公司,以降低全部汽运成本。
5.强化质量控制管理。由于炼焦煤价格高,存在掺假、混煤的现象比较多,为了有效遏制因为掺假和混煤造成的损失和对焦炭质量的影响,该企业制定了从源头控制原料煤的质量控制措施和管理制度,通过派员进驻现场,物流全程定位,建立进场煤无人值守信息管理系统,强化煤质分析,引进偏光显微镜进行混煤鉴别,制定严格的原料煤质量管理规定,并明确了奖惩措施和方法等。
6.合理库存策略。由于焦化生产的特殊性,原料煤库存管理具有较大难度。一方面,原料煤品种多,需单独堆放,原料库存场地要求高;另一方面,需求的波动和供应的不确定性加大缺煤的风险。尽最大可能储存原料煤,以应对需求变化和煤矿发生安全事件、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运力变化等突发情况,最大限度规避缺煤风险。根据企业运营特点,通过科学的方法建立一套库存管理模型,找到库存量和库存成本的最佳平衡点,在有效保障供给和维持最低库存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7.集约式管理策略。针对该企业单线管理、纵向领导的方式阻碍采购工作有效开展,通过该企业实施集约化管控模式,发挥集中采购优势,保障原料煤的有效供应、控制价格、稳定质量。制定了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程序,优化原料煤资源点和运输渠道;有利于资金管理和降低财务成本;有助于推进标准化管理,规范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形成了原料集约化管控的五统一模式,即: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调运、统一结算、统一管理。
四、优化措施运行效果
该企业针对存在的问题,自2010年实施采购优化方案后,原料煤采购工作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料煤的采购量,二是原料煤的质量。
1.原料煤采购量。该企业自实施采购优化方案后,原料煤的采购量变化如下图1所示。
从上图曲线可以看出,在采购人员没有大幅增加的情况下,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各年间采购量有了明显的增长,分别递加增长31.4%、78.7%、27.1%和3.9%,采购量增加了3倍之多。通过优化供应链的采购管理,有效地提高原料采购供应能力,保障了生产规模扩大所需原料的供应。
2.原料煤质量。自采用采购优化方案后,实施对原料煤的工业分析指标和岩相分析指标进行双向考核,并对业务人员实施采购源头质量责任包干的考核机制。各年采购原料煤的工业指标合格率和岩相指标合格率如下图2所示。
从上图曲线可以看出,通过优化方案的实施,原料煤工业指标的合格率有了较大的提高,2013年采购原料煤工业指标合格率达到了74.20%,较2009年增幅21.22%。岩相指标合格率的考核指标更是有着显著的提升,由2009年的72.45%增加到2012年的98.70%,合格率提高了26.25个百分点。综合来看,在优化方案实施前后,在采购人员没有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原料煤的采购量和采购煤的质量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实现了原料采购量质齐升的良好效果,实现了原料采购管理的新局面。
五、结论
1.企业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链管理的成效对企业战略管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生产、协调和管理优化的关键步骤。
2.通过探索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过程,建立起供应链管理战略体系。实行分级优化供应商管理模式,强化质量控制管理,提高库存管理水平等措施,推动企业供应链体系建设,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转变。
3.该企业在采购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通过优化采购措施,加强采购管理,提升采购质量,服务企业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该工作需要长期努力,保持稳定运行。焦化企业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陕西陕焦化工有限公司)
焦化企业炼焦煤采购占到了企业采购总成本的90%以上,并且采购的炼焦煤质量对生产的焦炭的质量贡献率超过了80%。随着信息化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发展,如何改进和提高焦化企业采购管理水平,降低企业采购管理成本,提升采购管理效果,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某焦化企业为例,介绍了炼焦原料煤采购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该企业炼焦原料煤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并进行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企业采购现状
该焦化企业拥有200万吨冶金焦、20万吨甲醇及10万吨化工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采用捣固炼焦工艺,年消耗炼焦用煤约260万吨—280万吨。在长期的运行中,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边资源状况等因素,该企业炼焦原料煤由焦煤、肥煤、气煤、瘦煤和1/3焦煤等五大煤种组成。分别来自宁夏、山西、内蒙古乌海以及陕西本地。其中炼焦用高品质的焦煤、肥煤和1/3焦煤占50%以上。同时该企业以不断开发新资源为突破口,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逐步将本地炼焦用煤的比例扩大到50%以上,基本形成了原料采购区域分布格局,特别是本地低灰低硫低价弱粘煤的大量应用,为企业降本增效取得了明显效果。
该企业的原料煤采购流程为:根据业务意向进行市场考察;委派专人至供应商场地进行采样、分析和评价;对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与选订的同质低价的供应商进行业务商谈形成意向;将合作意向上报公司价格委员会进行会审;与合格供应商签订合同;依据合同进行试运行,并监控其质量,优胜劣汰,待稳定后形成一般供应商。
近年来随着国内供求关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炼焦煤采购趋紧、运力紧张、价格居高不下和焦炭产能过剩等多重压力下,企业经营困难,亏损严重。如何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因此实现企业有效经营和突破发展的方法之一,是对该企业开展供应链体系采购流程再造。
二、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1.库存管理问题。该企业目前的库存管理完全依靠人工方式,通过定期分析来决定下阶段的采购计划,库存管理存在经验主义,缺少先进管理手段和科学的决策系统,以保证存煤结构的合理性及存煤成本的最小化。
2.运输问题。该企业对于原料煤的运输工作只停留在有煤可供、有运力可装的环节上,而未对运输环节的成本和损失纳入到管理范畴,达到优化布点、优化装卸作业程序、优化运输路径、优化调度,从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3.内部管理问题。从该企业供应链的内部层面看,原料煤采购和调运、进厂煤管理、炼焦生产、资金管理分属不同部门负责,分管领导也各不相同,也没有建立机构和制度对内外部供应链进行协调,协同能力的先天不足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导致原料煤供应总成本增加。
4.管理意识问题。该企业原料煤采购的管理意识薄弱,对原料煤供应紧张的被动局面无从下手,在与供应商存在目标冲突时,更是显得一筹莫展。在原料煤保障供应中长期处于苦苦煎熬状态,对原料煤成本的控制难以收到实际成效,对提高原料煤质量的要求更是无暇顾及,“保供、控价、提质”的燃料管理目标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三、采购管理优化措施
1.战略合作策略。与距离公司较近的具有较大产能的煤炭集团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并进一步加大开发省内炼焦煤资源,与煤矿企业和煤炭贸易企业合作的同时,稳定省内原料煤供应,从而实现多样化的合作形式,包括稳定煤价签订中长期供煤协议等。
2.集中采购策略。该企业作为某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在该集团推进集团物资集中采购,实现集团所属焦化企业炼焦用原料煤的集中采购,充分发挥大宗物资原料的集约化、专业化采购的优势,获取采购批零差价,摊薄物流成本,快速分流原料煤,缩减采购调运人数和交易环节中重复采购成本,实现业务对接和定期核算。
3.资源优化配置策略。借助上属集团公司和合作伙伴在煤炭、物流、金融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平台,通过统一采购,按照就近原则,重构原料煤供应链,优化煤炭资源配置,缩短矿点到公司的供煤距离,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4.调整通道策略。改变过去单一的点对点汽运通道的格局,采取“铁路直达、汽铁联运”等方式,增加煤炭运输通道,以保障供应、降低物流成本。所谓煤炭“汽铁联运”是指在富产炼焦煤资源的内蒙古、宁夏等地,在不通铁路的情况下,煤炭先经汽车运输至就近的铁路,再经铁路运输到公司,以降低全部汽运成本。
5.强化质量控制管理。由于炼焦煤价格高,存在掺假、混煤的现象比较多,为了有效遏制因为掺假和混煤造成的损失和对焦炭质量的影响,该企业制定了从源头控制原料煤的质量控制措施和管理制度,通过派员进驻现场,物流全程定位,建立进场煤无人值守信息管理系统,强化煤质分析,引进偏光显微镜进行混煤鉴别,制定严格的原料煤质量管理规定,并明确了奖惩措施和方法等。
6.合理库存策略。由于焦化生产的特殊性,原料煤库存管理具有较大难度。一方面,原料煤品种多,需单独堆放,原料库存场地要求高;另一方面,需求的波动和供应的不确定性加大缺煤的风险。尽最大可能储存原料煤,以应对需求变化和煤矿发生安全事件、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运力变化等突发情况,最大限度规避缺煤风险。根据企业运营特点,通过科学的方法建立一套库存管理模型,找到库存量和库存成本的最佳平衡点,在有效保障供给和维持最低库存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7.集约式管理策略。针对该企业单线管理、纵向领导的方式阻碍采购工作有效开展,通过该企业实施集约化管控模式,发挥集中采购优势,保障原料煤的有效供应、控制价格、稳定质量。制定了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程序,优化原料煤资源点和运输渠道;有利于资金管理和降低财务成本;有助于推进标准化管理,规范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形成了原料集约化管控的五统一模式,即: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调运、统一结算、统一管理。
四、优化措施运行效果
该企业针对存在的问题,自2010年实施采购优化方案后,原料煤采购工作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料煤的采购量,二是原料煤的质量。
1.原料煤采购量。该企业自实施采购优化方案后,原料煤的采购量变化如下图1所示。
从上图曲线可以看出,在采购人员没有大幅增加的情况下,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各年间采购量有了明显的增长,分别递加增长31.4%、78.7%、27.1%和3.9%,采购量增加了3倍之多。通过优化供应链的采购管理,有效地提高原料采购供应能力,保障了生产规模扩大所需原料的供应。
2.原料煤质量。自采用采购优化方案后,实施对原料煤的工业分析指标和岩相分析指标进行双向考核,并对业务人员实施采购源头质量责任包干的考核机制。各年采购原料煤的工业指标合格率和岩相指标合格率如下图2所示。
从上图曲线可以看出,通过优化方案的实施,原料煤工业指标的合格率有了较大的提高,2013年采购原料煤工业指标合格率达到了74.20%,较2009年增幅21.22%。岩相指标合格率的考核指标更是有着显著的提升,由2009年的72.45%增加到2012年的98.70%,合格率提高了26.25个百分点。综合来看,在优化方案实施前后,在采购人员没有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原料煤的采购量和采购煤的质量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实现了原料采购量质齐升的良好效果,实现了原料采购管理的新局面。
五、结论
1.企业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链管理的成效对企业战略管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生产、协调和管理优化的关键步骤。
2.通过探索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过程,建立起供应链管理战略体系。实行分级优化供应商管理模式,强化质量控制管理,提高库存管理水平等措施,推动企业供应链体系建设,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转变。
3.该企业在采购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通过优化采购措施,加强采购管理,提升采购质量,服务企业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该工作需要长期努力,保持稳定运行。焦化企业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陕西陕焦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