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创竞赛为基础的财会研学团队构建研究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com_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人才培养不足是我国高等教育完善过程中的重难点,对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构建创新研学团队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结合会计学教学现状对构建创新研学团队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建设“夯实基础、细分专业、力争精尖、勇于创新”的创新研学团队为目标的团队构建模式,最终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在核心类课程安排、教学模式和硬件配套设施方面进行改革,然后提出相应保障机制,最终促进该模式持续、有效运行。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研学团队;创新研学团队构建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0-0057-04
  Abstract: The lack of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is a key and difficult point in the process of improving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onstructing innovative research team with discipline competition as the carrier, and demonstrates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innovative research team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ccounting teaching.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 team construction mode with the goal of building an innovative research and study team that is "consolidating the foundation, subdividing the specialties, striving for excellence, and daring to innovate", Finally the team will achieve "to promote teaching", "to promote learning", Reform  will be carried out in the arrangement of core courses, teaching models and hardware supporting facilities. Then the corresponding guarantee mechanism is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model.
  Keywords: discipline competition; innovative research team; innovative research team construction mode
  一、研究背景
  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创新教学为核心、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成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十九大报告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不断强调“立德树人”这一思想理念,前任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认为在高等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最根本的是坚持一切从培养创新人才出发,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将人文素养、思想品德、科学精神、实践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更好地培养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在此背景上,更加突出了构建研究生科学技术研究学习团队(简称创新研学团队)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创新研学团队的特点可概括为,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实践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目标。
  二、文献研究综述
  美国教育学家约翰·布鲁贝克在“布氏三论”中,主张崇尚理论创新的认识论哲学基础、鉴于实践应用的哲学论哲学基础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主义哲学基础。王永生[1]认为,约翰·布鲁贝克理论揭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髓所在,以理论为基础、实践验证,得出最终的创新成果。柏连阳[2]认为,学科竞赛是整合课内外实践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能有效强化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養创新意识,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仅有王凤团队[3]提出了如何以学科竞赛为平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方案。从目前研究成果看,学者们围绕开展学科竞赛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展开研究,对如何构建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创新研学团队问题研究的系统性和针对性略显不够,主要体现在:1. 对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构建的创新研学团队的概念、属性特征、功能等界定不清,对其推行从应用条件、环境和可能面临的问题等方面缺乏系统性论证;2.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忽略不同学科群属性、学科特征、学生受教育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提出的创新研学团队构建模式缺少可操作性。3. 缺乏对创新研学团队运行机制研究。
  三、本文创新之处
  1. 将创新研学团队的受众对象界定为研究生,通过搭建不同层级、规模、研究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团队,实现研究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全面升级的目标,区别于现有研究中将其界定为以获取学科竞赛奖励为目标,针对极少优秀学生打造的精英教育,这是因为我国创新型人才数量不够、质量不高的问题不是依靠培养一小支精英队伍就能够解决的。2. 结合现代会计职业领域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从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出发,研究以“夯实基础、细分专业、力争精尖、勇于创新”为目标,将阶梯式训练贯穿在日常教学中的研学团队构建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会计人才,适应现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全方位升级的趋势。3. 针对校园创新文化环境营造、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出台扶持政策等方面,研究必要保障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为创新研学团队可持续地运行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构建创新研学团队的基础理论
  (一)学科竞赛的内涵
  以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体系即定义为学科,学科体现了高等学校教学水平、学术地位和办学特色。学科竞赛是一项群众性科技活动,旨在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方法考察学生对某一学科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发现、解决问题,激发其独立学习和团结协作能力,从而增强学习兴趣的系列化活动。
  (二)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构建创新研学团队的内涵
  “创新研学团队”是一种新型训练模式,是高等院校将科学研究实践与创新结合,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目标的新型训练模式。“创新研学团队”中的“创新”包括思维、能力、人才培养的创新。“研学”即是研究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应用实践能力,实践技能的创新能力,学会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己专业知识,在干中学、干中思。
  五、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构建创新研学团队的系统论证——以会计学研究生为例
  (一)会计学专业教学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据某大学对全国十四所重点大学会计教学现状评估及改革方向调查报告,总体会计教学质量评价为“一般”。具体而言,存在以下问题:会计教育目标模糊、混乱;在传统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影响下,教师的工作仅仅是促使学生被教、被学,而不是想学、要学,不能适应现代会计人才应具备较强主动学习能力的需要;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呆板,在高校普遍采用的“大课堂”教育模式下,师生间缺乏互动交流,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难以得到提升;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学生上岗能力不足、应对会计工作的综合素养不高。
  (二)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构建创新研学团队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大幅度提升、竞争加剧及新会计准则与国际的顺利接轨,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缺乏,因此仅学习书本理论知识的财务类研究生已不能契合我国财会人才市场需求。财政部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会计职业领域已从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为主,拓展到内部控制、投融资决策、企业并购、价值管理、战略规划、公司治理、会计信息化等高端管理领域。当前,会计学科竞赛主要由国内会计专業学术团体主办,竞赛内容采用商业管理案例分析形式,考察学生综合运用会计学、财务管理、税法等专业知识解决企业实际经营问题的能力。这种竞赛形式既与会计职业领域对人才要求相契合,也是辅助研究生会计课堂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参加竞赛,学生可加深对会计教材知识的理解,加强财会实务技能操作的训练,拓展专业思路,提高应用会计信息开展商业研究的能力。
  因此,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构建创新研学团队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1. 改进现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通过解析竞赛命题,使研学团队的学习能紧紧围绕最新财会行业动态展开,学校也可及时设立、调整更符合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竞赛环节与日常教学环节相结合。突破传统的教与学模式,注重启发式、引导式教学,培养研学团队严谨治学态度和探索精神,从而为教学实践环节的设计提供新思路。同时,发挥团队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科竞赛平台多角度、多层次地巩固专业知识。3.培养团队创新意识。通过学科竞赛活动,增强学生对创新、创造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运用习得的分析方法和掌握的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和改进建议,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也可从中受到启发,开阔研究思路。4. 促进团队协作意识形成。研学团队内部成员之间、团队与团队间相互学习、激励,为取得优异成绩而团结奋进,进一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协调组织能力和竞争意识。5. 高校间实践教学和创新成果通过学科竞赛平台实现交流,并且,通过竞赛的方式研学团队不但可以增加学校间的学习与交流,也能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更好探索会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
  六、以会计学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创新研学团队的构建
  (一)团队建设目标
  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是创新研学团队建设的最终目标。团队目标又具有阶梯式特点。可分为“夯实基础、细分专业、力争精尖、勇于创新”四个目标。实现目标的方式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创新研学团队的构建需要有良好的软硬件配套。所以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不只要考虑教学计划编制,师资力量配备,还应考虑学科竞赛,实训基地等方面。第二,致力于研究生的基本、专项技术应用、综合等三个阶段能力,可采用“思、设、验、创”的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思”即启发,增加学生对参赛命题和主题内容的认识与思考,考察团队成员对于信息检索,整理和分析等多重能力及对会计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设”是领导会计队制定参赛方案,在制定的过程中能考察包含会计信息操作系统、成本核算,会计实务操作、财务分析与预测等会计专项应用能力。“验”通过对参赛方案的有效性检验和测试,一方面可以修正和完善参赛方案,另一方面培养团队成员永不言弃,自我批评的精神。“创”即促使团队成员勇于创新,最大限度展示出参赛方案的应用价值,“创”的同时团队成员综合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如商务写作、会计信息综合处理、数据分析。
  (二)团队人员构成
  “正态分布式”和多层次的竞赛指导团队构成创新研学团队的参赛队伍。“正态分布式”:研一可加入创新研学团队,借助学院级平台,模拟国家级学科竞赛流程。研二时注意专业技术培养和综合知识学习,筛选优秀学生,组成集训队。集训队成员课余时间进行系统学习与培训,学习与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专业知识巩固,高阶课程拓展、小型竞赛操作。中小型竞赛主要由各项校级比赛和兄弟类院校之间联赛构成。大部分研三学生面临实习、工作等情况,时间精力有限,所以在参赛队伍中占比少。在各小型竞赛中表现优异队伍可以作为候选人员代表学校,参加大型的国际国内竞赛。从总体参赛人员分布上看,创新研学团队覆盖大部分研究生,使大部分研究生在参赛中有所收获,具有覆盖面广、受惠群体广的特点。并且成员在高中低年级之间合理分配,呈正态分布特点,也因为正态分布方式和三级竞赛机制使得成绩更具稳定性。   多层次的竞赛指导团队由两部分构成:参赛经验丰富的高年级优秀队员担任助教,学校会计学专业教师和企业界中财务类专家担任指导教师。竞赛指导教师对团队进行轮训。校内指导教师流动性小,而其他团队成员流动性大,可能逐年替换。这种团队构成方式具有以下益处。一是参赛人员能巩固基础理论知识。二是能接触到实际应用环节中最前沿的财务类知识,不仅可以丰富知识面,开拓眼界,还能增强实操能力。三是由高年级学生担任助教,高年级学生能指导竞赛,也能起着纽带作用,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
  (三)团队构建模式
  1. 专业课程改革
  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由财务会计与财务分析构成,这两类课程是学好后续财务知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各类竞赛的核心知识所在。如财务决策竞赛、会计实务竞赛。所以更凸显了这两门核心专业课教学质量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教学质量的改革,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教学计划改进。实际教学内容中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教学理论在各学科间有重合部分,如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中对于财务指标的学习。第二,理论教学占据了大部分学时,而实践教学环节有所缺失,一方面会导致学生出现为通过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虽然通过了考试但只是盲目的记忆知识,未提升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教师授课时为了加快教学进度而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第三,实践教学课程学时不足,学完就忘,考完就忘的情况普遍存在。学一门,丢一门的现象让学生在毕业之际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核心知识在整体和系统上的认识有所缺乏,跨学科综合能力欠缺。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教学计划改进方案。(1)会计专业教师应集中备课,对学科间重复的内容进行删减和整合,余下的时间用于如实务操作、案例分析等实践教学中。(2)遵循“思、设、验、创”的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增加课程难度,从夯实基本理论开始,逐步培养学生对于会计信息综合处理能力。(3)教学过程有意识地融入赛事活动。比如,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专题设计、综合设计之类的项目。(4)授课时间,授课重难点及授课形式应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竞赛要求应有机协调统一,坚决不能顾此失彼。
  二是考试评价体系改进。考试评价体系的改进主要从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入手。首先,考试内容不应仅涉及教材,还应高于教材。一方面,考试内容考察学生对于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分析与判断。另一方面,考试内容也应涉及需要学生运用跨学科综合知识去解决的实务类问题,即“超纲题”。如分析上市公司经营情况时,通常需要结合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和背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的过程便会运用财务管理、公司战略分析等知识进行比率计算,以此提出案例公司未来经营改善的建议。考核方式方面,在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除了考察学生出勤率和课堂表现作业外,还应借鉴学科竞赛中“书面报告撰写+PPT辅助口头汇报”的考核办法和研学团队竞赛参与情况;常规闭卷笔试是期末考试的主要形式,但考核方式可不限于此,可根据各学科特点将考核形式拓展为案例讨论、答辩、论文等。
  三是教师评价体系改进。专业核心课程改革能否有效顺利进行,教师工作态度起关键作用。科研成果和任职年限是教师评价体系的主要部分。从学生视角出发,他们对教师课程教学引导,会计实践经历很关注。因此将教学质量改革和学生满意度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十分有必要。以个性化问卷方式统计学生对于各个学科教师的意见和满意度,提高问卷结果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的比重,根据综合考核效果来确定课时报酬,激发教改积极性。
  2. 教学模式改革
   基于仿真学科竞赛题目的设置思路和要求,以CASPER-POP-CRC学习动力设计模型(如图1)为配套研究工具,情境创设、问题界定、探究活動、成果展示及活动总结等四个教学环节将被设置到会计专业课中。
  第一,情境创设。教学活动初期,根据教学重难点和导入案例的实际情况确定“注意”要素并进行精心设计,通过情景设定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等多重角度提高对于课程内容的关注度和兴趣,也将纯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特定情景中解决好问题,担任好赋予的角色。
  第二,问题界定。导入案例设计的信息较为全面丰富,但容易出现因信息较多而迷失方向的情况,所以要同时兼顾“注意”“权力”“代价”要素。教师向学生展示课程的初期规划时应对具体学习目标和预期效果进行清晰展示,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刻意关注“注意”要素,运用搜集案例等资料的“权力”,然后让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付出更多的努力为“代价”,形成挑战性的问题。
  第三,探究活动。学生有自由选择在研学团队中担任的角色和合作伙伴的“权力”,选择中能增强学生“自信”。探究活动以团队为单位对问题进行讨论,形成相互竞争,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也会加入到团队讨论中,教师主要起着了解各个团队的工作进度,鼓励学生想法的作用。整个探究过程,借助团队平台,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不断取长补短,从中获得“认可”“自信”“尊重”“友谊”等因素。
  第四,成果展示及总结。成果展示内容可以是团队自荐或团队之间相互竞争的结果,但展示内容必须具有代表性。展示方式上不必循规蹈矩,允许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展示具体成果,增强学生成就感,也能体现“自信”要素。同时,检验学生完成情况将目标方案和最终成果进行比对,也可在团队内部和团队间进行方案互评,全方位多层次肯定学生,奖励优秀队伍,学生也在评比中获得成就感,获得“满意”“利益”“结果”等因素带来的鼓励并要求自己下一步做得更好。
  3. 竞赛实训平台建设
  除了将学科竞赛融入日常教学计划和内容外,还应强化会计竞赛实训平台建设,并根据竞赛内容及教学需求的变化逐年调整、完善平台内容。例如,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知识体系的更新,增设新的专题模块,并及时补充练习题库。
  七、结束语
  构建创新研学团队是以研究生为主要受惠群体,贯穿于课堂教学、日常学习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大众化教育手段。创新研学团队的构建以学科竞赛为主要方向,对专业类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必要改革,结合当前形式,改革刻不容缓。创新研学的构建一方面需学校提供财力、人力支持,另一方面创新研学团队能否持续运行并收到良好效果也需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校园创新文化氛围营造和一系列激励机制政策上发力。
  参考文献:
  [1]王永生,屈波.构建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实践的长效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0(6):21-25.
  [2]柏连阳,蒋建初.基于学科竞赛的新建本科院校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8):65-67.
  [3]王凤,万智萍,叶仕通,等.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载体下创新团队的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6(1):57-60.
其他文献
在有着“木偶之乡”之称的浙江泰顺,一个男孩自出生起就与非遗结下了缘分。他的父亲是提线木偶技艺非遗传承人,母亲是车木玩具技艺非遗传承人。“从小父亲对我就两个要求:一个是在完成功课后,要背诵唐诗宋词;另一个是要雕刻木偶来赚取零花钱。”为了能够去书店里买连环画看,男孩只好多雕木偶头坯。现在,即使平日里工作繁忙,他也会抽出时间雕刻几个木偶头坯。他的手上有一些刀疤,是以前用刀雕刻時不慎留下的,这些痕迹见证了
期刊
摘 要:思政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经济学学科的特点,构建经济学原理的思政逻辑。思政教育与经济学原理专业知识教育应是有机结合,并能够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环节,从而完善经济学原理思政逻辑的课程体系创新建设。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采用形成性评价体系和总结性评价体系;通过相应场景设置、案例的导入和课外作业、课外实践安排,提高利用经济学理论解释现实、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经
摘 要:文章探讨了现阶段国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工程教育CDIO培养模式,并通过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这两者的结构特点,旨在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合格、优秀的工程教育专业人才。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CDIO培养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0-0077-04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一桥拉动,珠三角西部棋子全盘皆活”的港珠澳大桥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缔造这一奇迹的人里有无数顶尖的桥梁设计师、工程师,也有千千万万普通建筑工人.在高纪兵看
期刊
“牛粪书记”是村民们送给驻村第一书记阚阅的第一个绰号.rn大黑山村是出了名的省级贫困村,那里土地贫瘠,交通闭塞.初来乍到,阚阅书记一听村集体账户可支配资金不足500元,顿
期刊
当前,国内众多公安院校大力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外警察教育培训机构和警察学院建立了广泛的校际合作关系,越来越多的警校生赴外留学或进行短期访学研修.由于跨文化差异警
摘 要: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新需求和挑战,产教融合作为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深度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产教融合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产教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包装印刷产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提出产教融合培养包装印刷“新工科”应用型人才模式。通过打造包装产业平台、升级优化专业课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形成针对包装印刷产业
坚毅的眼神,紧握的双手,平直的球拍……这些勾勒出我对她的全部印象。那是一幅张贴在学校里的大画像,位于体育场后方最显眼的位置,从上到下,占据了整面墙。画像的主角就是我的校友及前辈——李玲蔚。   每次上羽毛球课时,瞥见那张画像我便会忍不住感慨:我离她好近啊!眼里满是欣赏和羡慕。那可是世界冠军,而她偏巧出自我们学校。心中涌出一种别样的荣誉感,我也憧憬成为像她一样厉害的人……   抬高手、跳跃,一遍
期刊
本文探索了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课程中的使用情况。笔者进行了分组实验,将对应专业的本科生分成两组,人员随机分配,情景模拟小组194人,传统教学小组412人。两个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并得出结果。该结果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最终的评价。情景模拟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导论教学效果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方法。情景模拟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应用于临床医学导论教学,是一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完善后可以推广应用。
“共产国际驻上海机关在搜捕前一天转移!”   “共产党中央机关在搜捕前一天转移!”   “共产党江苏省委在搜捕前一天转移!”   “瞿秋白、李维汉、陈赓等在搜捕前4小时转移!”   “周恩来在搜捕前半小时转移!”   此时,中共特工钱壮飞完成任务,消失在了火车站涌动的人潮中。   第一次知道钱壮飞这个名字,是在少年宫队长学校活动中参观湖州烈士陵园时。走上二层的钱壮飞纪念馆,一座戴着圆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