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双能量非线性融合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742578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量非线性融合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肝脏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双源CT双能量非线性融合与线性融合成像,比较两种图像质量,并对肝脏病灶区及健康肝组织进行对比,分析肝脏病变门静脉血管的变化。

结果

非线性融合图像的CT值差为(59.71±7.64)Hu,高于线性融合图像CT值差的(31.35±10.53)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1,P<0.05);非线性融合图像肝病灶区对比噪声比、肝实质信噪比分别为(2.94±1.06)、(5.62±1.53),均高于线性融合图像的(4.84±2.36)、(8.35±1.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14、2.059,均P<0.05)。

结论

采用双源CT双能量非线性融合技术可在不增加扫描期相的情况下显著提高CT对于肝实质及门静脉的成像质量,并且非线性融合图像对于病灶的成像较线性融合图像更加清晰,尤其是微小病灶,有助于提高肝脏病灶的临床检出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检测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0例健康体检成年人hs-CRP与血脂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hs-CRP、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分别为(25.9±5.2)mmol/L、(7.5±2.3)mmol/L、(2.8±0.21)mmol/L、(0.8±0.1)mmol/L、(3.3±0.2)m
目的观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106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倍氯米松治疗,研究组给予倍氯米松+沙美特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指标的情况,包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和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以及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三项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1秒率)
目的探讨鼻窥镜下三种手术方式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上颌窦囊肿患者95例,分别采用上颌窦窦口开放扩大术、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以及上颌窦前壁开窗术三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年,分析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上颌窦窦口开放扩大术39例,痊愈37例,2例复发;经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27例,痊愈26例,1例复发;经上颌窦前壁开窗术29例,29例痊愈;三种手术方式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目的了解中成药不良反应(ADR)特征及发生原因,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寿光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2-2014年收集的中成药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符合标准的中成药ADR报告479份,涉及患者479例,其中男性224例,女性255例,多发于50岁以上老年人,占53.0%(254/479)。ADR报告中涉及中成药品种以理血剂、清热剂和开窍剂为主,分别为278例(
目的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方法从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随机抽取方法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50例患者噻唑烷二酮类代表药物吡格列酮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治疗前后测量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FB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炎性因子、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管细胞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老年人口的比例显著增加.女性一生将有1/3甚至更长时间在围绝经期与绝经后期度过,心血管病是绝经后妇女死亡的首位原因[1].据流行病学调查[2]:绝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介入结合中药方剂灌肠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异位妊娠患者2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110例)与对照组(110例),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介入联合中药方剂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甲氨蝶呤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74例,有效3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显效44例,有效5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