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浩如烟海的气功书籍,你会发现这么一些经典语言,“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心为令,气为旗”、“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心意练功夫”。
古代气功家为什么特别强调“意”的作用,是他们主观臆断,故弄玄虚,还是他们在修炼的过程中发现了“意”的规律?在现实的实践当中,我们也发现,气功修炼者随着修炼时间的增长,对意的认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年轻时对意的轻视到强调意的主导作用,是他们变老了,练不动了,才开始强调意的重要性,还是他们随着功力的增长逐渐认识到意的重要性?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开始查阅资料,进行调查、访问,结合自身体悟,以期解开“意”的神秘面纱,同时为现代健身气功习练者解决认识上的疑惑,提高健身气功的科学化水平。
“意”的现代科学研究
“意”,即意念,也就是意识。意识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两种。尽管我们感觉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事实上,人脑分为左脑和右脑,每边大脑都有自己认知和感知外在事物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意识,它们通过两个半脑间的神经纤维束
胼胝体来连接。
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因此荣获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所谓割裂脑实验就是将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之间的胼胝体割断,外界信息传至大脑半球皮层的某一部分后,不能同时又将此信息通过横向胼胝体纤维传至对侧皮层相对应的部分,每个半球各自独立地进行活动,彼此不能知道对侧半球的活动情况。从1952年至1961年的10年里,斯佩里先用猫、猴子、猩猩做了大量的割裂脑实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以后做“裂脑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从1961年开始,斯佩里把“裂脑人”作为研究大脑两半球各种机能的研究对象,对“裂脑人”长时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斯佩里的实验结论是人的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视、听、嗅、触、味觉)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脑可以称作“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像、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斯佩里认为右脑具有图像化机能,如企划力、创造力、想像力。右脑像万能博士,善于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许多高级思维功能取决于右脑。把右脑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才能表现出人类无穷的创造才能。所以右脑又可以称作“本能脑”、“潜意识脑”、“创造脑”、“音乐脑”、“艺术脑”。
人的左脑主要从事逻辑思维,右脑主要从事形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是艺术和经验学习的中枢,右脑的存储量是左脑的100万倍。然而现实生活中95%的人,仅仅只是使用了自己的左脑。科学家们指出,终其一生,大多数人只运用了大脑的3%—4%,其余的97%都蕴藏在右脑的潜意识之中,这是一个令人吃惊和遗憾的事实,人的大脑蕴藏着极大的潜能,这种潜能至今还“沉睡”着,所以深入挖掘左右两半球的智能区非常重要,而大脑潜能的开发重在右脑的开发。左脑是人的“本生脑”,记载着人出生以来的知识,管理的是近期的和即时的信息;右脑则是人的“祖先脑”,储存从古至今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因子的全部信息,很多本人没有经历的事情,一接触就能熟练掌握就是这个道理。右脑是潜能激发区,右脑会突然在人类的精神生活的深层展现出迹象;右脑是创造力爆发区,右脑不但有神奇的记忆能力又有高速信息处理能力,右脑发达的人会突然爆发出一种幻想、一项创新、一项发明等等。右脑是低耗高效工作区,右脑不需要很多能量就可以高速计算复杂的数学题,高速记忆、高质量记忆,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人的大量情绪行为也被右脑所控制。
根据斯佩里的研究成果,意识又被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显意识即思想、思维、逻辑等,则是个体生活在人类社会群体中所受到教育的结果。语言、文字道德、伦理等范畴就是人的显意识,显意识直接决定人的行为意识,显意识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本质特征。显意识是一种“左脑意识”。
潜意识是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依德在其《精神分析学》理论中首先提出的,是相对于显意识而言,又称为“右脑意识”。人在放松时,最容易进入潜意识。潜意识形成后,反作用于人的身体,减慢我们的思维速度,从而影响我们的思维和精神。潜意识接受多次重复的观念信息。潜意识是不受控制的,例如心脏的跳动,消化系统的运作,血液的循环,呼吸等,都是潜意识的作用。潜意识可以分配和传输生命的能量,潜意识焦点专注在哪里,生命能量就被输入到哪里,成果也就在哪里显现。一个概念对于潜意识的不断反复刺激,将会被潜意识接受,统计结果是当一个概念被反复重复30次以后就会被潜意识所接受。因此,对于一个意念需要反复重复,重复的过程就是让显意识中模式被晃动的过程,这样就会被潜意识所接受。
练“意”对大脑的影响
最近科学研究,与气功类似的冥想打坐会对大脑产生器质性的影响。美国麻萨诸塞州总医院的一项研究表明,打坐八周后,参加实验人的大脑结构就发生了变化。这是首次由科学家研究实验证明,这种传统的修行打坐,可以导致大脑结构的变化。研究人员的报告说,经过八周的禅修打坐,参加者与记忆、自我感觉、同情和压力感相关的大脑区域,就发生了可测量的变化。16名实验参加者在实验开始的两周前及禅修打坐八周后,研究人员对他们的大脑结构进行扫瞄,然后做对比分析。针对脑扫瞄图,科学家们发现海马的灰质密度增加了。海马已知是主管学习和记忆的重要部位,是与人的自我意识、同情心和反省意识相关的大脑结构。灰质是一种大脑组织,其中含有神经细胞。打坐者报告压力减轻了,研究人员发现他们杏仁核的灰质减少了。杏仁核已知是一种产生焦虑和压力的脑组织结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天君教授在“气功锻炼中具象思维的脑电及相关心理生理特征研究”中,将具象思维提升到科学实验的研究层面。实验结果表明,具象思维在三种思维形式中的操作强度最大,其脑电特征表现在左前额区(FP1)、左前颞区(F7)出现高功率,α1带左中央区去同步化,优势频率集中在14.25~14.50H z,属β波,在FP1、C4、F7频率偏高,在C3、O2频率偏低。
刘天君认为气功修炼中的思维活动,主要以具象思维为主,其实验研究也证实了具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不同。具象思维模式的提出为我们研究健身气功中的练意找到新的科学依据。
练“意”在健身气功中的作用
健身气功强调时时让身体与意识发生作用,其实就是不断地通过显意识去影响潜意识的过程。一旦显意识所强调的观念被潜意识认可,潜意识的潜在巨大能量会使身体产生巨大的意想不到的变化,会加快运动技能的形成并快速进入动作自动化阶段,随着身体与意识之间的进一步融合,身体的意识水平会越来越高,就会进入到“意到则气到,气到则血行,血行则病不得生”之境界。
由此我们可以推出,古代气功修炼家所讲之“意”,是经过训练之后获得之“意”,此“意”非我们平时所说之“意”,即此“意”非彼“意”,气功理论称之为“真意”。
“真意”是如何形成的呢?
运动技能的形成,首先来自于显意识的参与。当显意识所强调的观念不断被强调时,当这种刺激达到一定程度时,此观念就会被潜意识所接受,此时潜意识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加快运动技能的形成,使运动技能快速进入到自动化阶段。只有动作进入到自动化阶段,健身气功的“真意”才会出现并逐步形成。
由此可见,现代科学所划分的显意识和潜意识,在中国古人的实践中,它只是意识在不同阶段的表现。练习之中强调所用之意是显意识在起作用阶段,当动作进入到自动化阶段主要是潜意识主导阶段。强调意识对身体能动作用,是完全与现代科学相吻合的,它有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有助于身体动作进入自动化阶段。
健身气功强调意念活动,并且不同的练习阶段,有不同的意念要求。但我们都可以通过用显意识去影响潜意识的方法进行具体操作,第一种方法是想象练习,即在大脑中通过不断想象动作要领、动作方法反复进行;二是在进行真正的身体动作练习时,要做到意念为先,不妄动,如此反复练习,直到意念与身体动作进入自动化阶段。唯有如此练习身体意识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古代气功家为什么特别强调“意”的作用,是他们主观臆断,故弄玄虚,还是他们在修炼的过程中发现了“意”的规律?在现实的实践当中,我们也发现,气功修炼者随着修炼时间的增长,对意的认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年轻时对意的轻视到强调意的主导作用,是他们变老了,练不动了,才开始强调意的重要性,还是他们随着功力的增长逐渐认识到意的重要性?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开始查阅资料,进行调查、访问,结合自身体悟,以期解开“意”的神秘面纱,同时为现代健身气功习练者解决认识上的疑惑,提高健身气功的科学化水平。
“意”的现代科学研究
“意”,即意念,也就是意识。意识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两种。尽管我们感觉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事实上,人脑分为左脑和右脑,每边大脑都有自己认知和感知外在事物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意识,它们通过两个半脑间的神经纤维束
胼胝体来连接。
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因此荣获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所谓割裂脑实验就是将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之间的胼胝体割断,外界信息传至大脑半球皮层的某一部分后,不能同时又将此信息通过横向胼胝体纤维传至对侧皮层相对应的部分,每个半球各自独立地进行活动,彼此不能知道对侧半球的活动情况。从1952年至1961年的10年里,斯佩里先用猫、猴子、猩猩做了大量的割裂脑实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以后做“裂脑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从1961年开始,斯佩里把“裂脑人”作为研究大脑两半球各种机能的研究对象,对“裂脑人”长时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斯佩里的实验结论是人的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视、听、嗅、触、味觉)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脑可以称作“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像、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斯佩里认为右脑具有图像化机能,如企划力、创造力、想像力。右脑像万能博士,善于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许多高级思维功能取决于右脑。把右脑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才能表现出人类无穷的创造才能。所以右脑又可以称作“本能脑”、“潜意识脑”、“创造脑”、“音乐脑”、“艺术脑”。
人的左脑主要从事逻辑思维,右脑主要从事形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是艺术和经验学习的中枢,右脑的存储量是左脑的100万倍。然而现实生活中95%的人,仅仅只是使用了自己的左脑。科学家们指出,终其一生,大多数人只运用了大脑的3%—4%,其余的97%都蕴藏在右脑的潜意识之中,这是一个令人吃惊和遗憾的事实,人的大脑蕴藏着极大的潜能,这种潜能至今还“沉睡”着,所以深入挖掘左右两半球的智能区非常重要,而大脑潜能的开发重在右脑的开发。左脑是人的“本生脑”,记载着人出生以来的知识,管理的是近期的和即时的信息;右脑则是人的“祖先脑”,储存从古至今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因子的全部信息,很多本人没有经历的事情,一接触就能熟练掌握就是这个道理。右脑是潜能激发区,右脑会突然在人类的精神生活的深层展现出迹象;右脑是创造力爆发区,右脑不但有神奇的记忆能力又有高速信息处理能力,右脑发达的人会突然爆发出一种幻想、一项创新、一项发明等等。右脑是低耗高效工作区,右脑不需要很多能量就可以高速计算复杂的数学题,高速记忆、高质量记忆,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人的大量情绪行为也被右脑所控制。
根据斯佩里的研究成果,意识又被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显意识即思想、思维、逻辑等,则是个体生活在人类社会群体中所受到教育的结果。语言、文字道德、伦理等范畴就是人的显意识,显意识直接决定人的行为意识,显意识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本质特征。显意识是一种“左脑意识”。
潜意识是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依德在其《精神分析学》理论中首先提出的,是相对于显意识而言,又称为“右脑意识”。人在放松时,最容易进入潜意识。潜意识形成后,反作用于人的身体,减慢我们的思维速度,从而影响我们的思维和精神。潜意识接受多次重复的观念信息。潜意识是不受控制的,例如心脏的跳动,消化系统的运作,血液的循环,呼吸等,都是潜意识的作用。潜意识可以分配和传输生命的能量,潜意识焦点专注在哪里,生命能量就被输入到哪里,成果也就在哪里显现。一个概念对于潜意识的不断反复刺激,将会被潜意识接受,统计结果是当一个概念被反复重复30次以后就会被潜意识所接受。因此,对于一个意念需要反复重复,重复的过程就是让显意识中模式被晃动的过程,这样就会被潜意识所接受。
练“意”对大脑的影响
最近科学研究,与气功类似的冥想打坐会对大脑产生器质性的影响。美国麻萨诸塞州总医院的一项研究表明,打坐八周后,参加实验人的大脑结构就发生了变化。这是首次由科学家研究实验证明,这种传统的修行打坐,可以导致大脑结构的变化。研究人员的报告说,经过八周的禅修打坐,参加者与记忆、自我感觉、同情和压力感相关的大脑区域,就发生了可测量的变化。16名实验参加者在实验开始的两周前及禅修打坐八周后,研究人员对他们的大脑结构进行扫瞄,然后做对比分析。针对脑扫瞄图,科学家们发现海马的灰质密度增加了。海马已知是主管学习和记忆的重要部位,是与人的自我意识、同情心和反省意识相关的大脑结构。灰质是一种大脑组织,其中含有神经细胞。打坐者报告压力减轻了,研究人员发现他们杏仁核的灰质减少了。杏仁核已知是一种产生焦虑和压力的脑组织结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天君教授在“气功锻炼中具象思维的脑电及相关心理生理特征研究”中,将具象思维提升到科学实验的研究层面。实验结果表明,具象思维在三种思维形式中的操作强度最大,其脑电特征表现在左前额区(FP1)、左前颞区(F7)出现高功率,α1带左中央区去同步化,优势频率集中在14.25~14.50H z,属β波,在FP1、C4、F7频率偏高,在C3、O2频率偏低。
刘天君认为气功修炼中的思维活动,主要以具象思维为主,其实验研究也证实了具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不同。具象思维模式的提出为我们研究健身气功中的练意找到新的科学依据。
练“意”在健身气功中的作用
健身气功强调时时让身体与意识发生作用,其实就是不断地通过显意识去影响潜意识的过程。一旦显意识所强调的观念被潜意识认可,潜意识的潜在巨大能量会使身体产生巨大的意想不到的变化,会加快运动技能的形成并快速进入动作自动化阶段,随着身体与意识之间的进一步融合,身体的意识水平会越来越高,就会进入到“意到则气到,气到则血行,血行则病不得生”之境界。
由此我们可以推出,古代气功修炼家所讲之“意”,是经过训练之后获得之“意”,此“意”非我们平时所说之“意”,即此“意”非彼“意”,气功理论称之为“真意”。
“真意”是如何形成的呢?
运动技能的形成,首先来自于显意识的参与。当显意识所强调的观念不断被强调时,当这种刺激达到一定程度时,此观念就会被潜意识所接受,此时潜意识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加快运动技能的形成,使运动技能快速进入到自动化阶段。只有动作进入到自动化阶段,健身气功的“真意”才会出现并逐步形成。
由此可见,现代科学所划分的显意识和潜意识,在中国古人的实践中,它只是意识在不同阶段的表现。练习之中强调所用之意是显意识在起作用阶段,当动作进入到自动化阶段主要是潜意识主导阶段。强调意识对身体能动作用,是完全与现代科学相吻合的,它有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有助于身体动作进入自动化阶段。
健身气功强调意念活动,并且不同的练习阶段,有不同的意念要求。但我们都可以通过用显意识去影响潜意识的方法进行具体操作,第一种方法是想象练习,即在大脑中通过不断想象动作要领、动作方法反复进行;二是在进行真正的身体动作练习时,要做到意念为先,不妄动,如此反复练习,直到意念与身体动作进入自动化阶段。唯有如此练习身体意识水平才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