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到观众欢迎的《朗读者》节目之所以能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在于通过文化来实现情感能量的创造。在和嘉宾的情感共鸣中,观众处于高度的情感能量状态。而在日常情境中,节目促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能量流动。
关键词:《朗读者》;情感能量;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8122(2018)09-0013-03
近几年,一大批访谈类、读书类等真人秀节目在电视荧屏中逐渐活跃起来,并且深受各界的关注和追捧。如《中國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故事》《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电视节目都好评如潮。
其中,2017年央视播出的《朗读者》的反响最大。根据《<朗读者>节目全网大数据研究分析白皮书》中所显示,“自2月18日《朗读者》开播以来,互联网视、音频客户端累积播放次数超10亿,“CCTV朗读者”和“卿听朗读者”微博话题收获了高达14.1亿和1.2亿的阅读量,累计超300篇10万+文章刷爆朋友圈。在38575篇微信文章(占比全网传播32%)中,10万+文章超300篇。10万+文章微信公号类型以媒体为主,占比接近半数。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三联周刊等公号发布文章,深入挖掘主持人和嘉宾在朗读文本背后的人生经历和价值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打动了受众。”[1]
可见,文化文本背后的情感能量是《朗读者》成功的关键。那么,《朗读者》何以对受众会产生情感能量呢?这构成了本研究的中心。
一、《朗读者》节目的“以情动人”
《朗读者》由主持人董卿担任制作人,节目中包含陪伴、勇气、青春等不同主题词。《朗读者》之所以能在相似的文化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相比于其他节目,《朗读者》更注重“朗读者”背后的故事,用故事走进人心,建立观众的情感共鸣。
迎合了我国“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发展要求,节目中强调以“朗读打动人心”,即“通过文化+情感、名人+普通人、朗读者+专家解读、文本+电视等策划,朗读嘉宾的情感与观众的心理产生共鸣,使阅读文化深入观众内心。”[2]每期节目会邀请五至六位富有生活经历的朗读者,通过最平实的情感和文字的内涵,向观众传递文字的意蕴。在观看《朗读者》节目的过程中,受众不仅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用身体行动积极参与到节目中,同时还积极调动各种情绪,从个体和互动的角度.积极地参与到拟态和现实的人际关系中。
二、线上线下对受众情感表达需求的满足
如今,观众早就已经不再是被动的收视群体,他们更希望能亲身参与到节目中,展示自己的情感与想法。
《朗读者》通过央视官方网和微博的在线互动满足受众的参与心理,观众可以在网络上各抒己见了解到节目的最新动态。节目以“分享”的思维方式与各种媒介平台紧密结合,观众收看节目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观众能随时观看任意主题节目的回放。其次,节目除了在微博、微信等平台推出线上互动、软文活动以外,线下的“朗读亭”也应运而生。
“我在《朗读者》还在录制的时候就有幸能够去到节目现场,而且也在那里朗读了一段,虽然没有播出来,但这种互动很有意义。”(受访者B3)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朗读亭”中朗读自己的人生理想或是表达对他人最真诚的祝愿和情感,展示文字和朗读相交融的独特魅力,最大程度上调动起受众参与到节目中的积极性,满足受众通过节目表达自己情感的渴求。
三、受众的情感沉浸和高度情感能量
麦奎尔认为电视节目可以帮助受众“逃避常规,逃避问题,释放情感”[3]。一档成功的真人秀节目应该与观众有精神和情感上的共鸣。有人认为《朗读者》中泪点满满,观众流泪的原因正是发自内心的感动和与嘉宾之间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鸣。美国社会学大师柯林斯认为情感能量是一个连续统,从高端的自信、热情、自我感觉良好;到中间平淡的常态、再到末端的消沉、缺乏主动性与消极的自我感觉[4]。高度的情感能量是一种对社会互动充满自信与热情的感受,一个人会从参与群体的互动中得到充分的情感力量。
“我最近在工作了,算是半创业吧,看了胡玮炜创业的那一期节目,还是觉得挺有感触的,为自己现在处于创业期,在外面工作真的辛苦,学校真的好。我们的工作室挺小的,然后我们几个男生挤在电视那儿吃着泡面看,我之前还是在宿舍看,吃外卖,而现在就吃便宜的盒饭,觉得有点可怜,我虽然是一个男子汉,但那一刻我的眼眶红了。”(受访者A2)
《朗读者》中“者”的选择具有多样性,有编剧家刘震云、作家王蒙、导演金士杰等家喻户晓的名人。但在节目中董卿通过阅读挖掘出他们背后的故事,他们聊着家长里短、爱恨情仇,这些人类共通的情感让受众产生一种灵魂的共鸣,心灵的呼应。
嘉宾中也有“同桌妈妈”陶艳波、动物救护员林兆铭、“大学生村官”秦玥飞等普通人。他们虽然平凡但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在节目中他们现身说法,将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感悟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产生一种共鸣感、沉浸感,由人及已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决定,处于高度的情感能量中,从而加深对节目的关注度。
“印象最深的就是前一段时间母亲节,他有一期主题是眼泪,他请的斯琴高娃过来读了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当时我看的时候是哭的一塌糊涂,太感动了。”(受访者B1)
“观看的时候不会单纯的把它当成像综艺节目那种欢快的节目来看,会有所感悟有所体会,与分享者有所共鸣。”(受访者A3)
可见,朗读者栏目对于受众而言,是具有高度的情感能量的,而这种情感能量主要是来自于受众对朗读者栏目中的嘉宾的高度互动与参与。
四、从常态情感能量到和谐人际关系的建构
麦奎尔等人提出,电视节目能从两个方面满足受众拓宽社交的需求,即具有人际关系效用,这里的人际关系包括两种,一是“拟态”人际关系,即观众对节目出场人物、主持人等所产生的一种“熟人”或“朋友”的感觉;另一种是现实人际关系,即通过谈论节目内容,可以融洽家庭关系、建立社交圈子等。麦奎尔认为,“拟态”人际关系,同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社会互动的心理需求[5]。 (一)拟态人际互动需求
《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是一位赋有知性魅力的主持人,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雅大气的人格魅力,深受观众的喜爱。观众在观看《朗读者》时,会倾向于把董卿当做一位故友,每次看到她时都会激动有亲切的感觉。节目中的嘉宾也都褪去了光环,成为了为观众读书、讲故事的平凡人。这样的节目内容使嘉宾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拉近,使受众了解到了嘉宾鲜为人知的一面。
“能读到很多文章,认识到很多以前不熟悉的人,也有熟悉的,了解到他们的不同的面。”(受访者B1)
在《朗读者》第四期节目中,倪萍讲述了退出央视舞台,赴美为子治病的经历。倪萍从业三十余年,主持过13届央视春晚,是几代观众共同的记忆,她朗读的《姥姥语录》是对她生活的自述,更是和观众的情感互动,让那些和命运做斗争的人找到了心灵的归属,使观众对嘉宾产生了一种老朋友的感觉。
“倪萍老师腰不好,也有腿疾。然后我就会好奇她为什么突然间就有一些身体的毛病,也不再主持,看了节目才知道是因为她儿子的疾病。其实她们母子的关系与我和我妈妈的经历有点像,我也生过病,就会很感同身受。”(受访者B3)
(二)常态情感能量与现实人际互动需求
柯林斯認为情感能量的中间层是平淡的常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在此层次中,趋向社会情境的能量流使一切事情能够正常进行,从而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然而没有这种情感能量的流动,社会互动就不会发生。[4]
《朗读者》的播出时间在周末的黄金时段,节目受众分布在各个年龄段,是一档老少皆宜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很适合客厅传播,家庭成员可以在周末一起收看节目,为增进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沟通提供了契机,增加了彼此之间的共同话题,也能融洽代际关系,拉近家庭成员的距离。访谈过程中,访谈对象表示收看了《朗读者》后与家人之间的话题明显增加,家庭成员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
“当时正在看“家”的那个主题,我妈给我和我爸泡了杯茶,端上来了切好的水果,我妈躺在沙发上,我爸坐在隔壁沙发上把腿翘在我妈的沙发上,我呢坐在板凳上逗着狗,就是一家人那个画面已经是很久很久没有过了,那个时候我妈说了句话,她说我们一家人一起这样看电视多幸福,儿子你以后少天天晚上出去鬼混,你爸也少出去喝酒。当时的那种感觉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受访者A1)
除此之外,随着《朗读者》的热播,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关于节目的话题讨论越来越多,日常生活中,我们与他人之间会因为节目而产生共同的话题,也会因朗读亭认识志同道合的朗读者等等,满足了受众与他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需求,实现了受众情感能量的常态化,从而帮助受众寻求内心的归属感、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朗读者》的成功正是因为节目从受众的心理出发,探索出了将文化与电视节目完美结合的好方法。《朗读者》秉持文化内核,将“朗读”和“访谈”相互结合,用情感充沛的朗读和充满故事性的访谈“承担起‘文化人’的职责使命”[6]。节目中没有各种为增添娱乐氛围的游戏环节,也没有单调刻板的说教式解说,用一个人、一本书、一段故事让世界“静”下来、“慢”下来,满足了观众对情感互动和人际关系的需求。
同时,节目中充分利用了现代技术和传播手段,演播室中全真的意境营造、室外风靡全国的“朗读亭”以及线上线下的即时互动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参与心以及获取信息和拓宽社交等不同的需求。
该栏目能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于让受众产生了情感能量。在节目中不同年龄、职业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强烈的代入感,从而进行自我参照,和嘉宾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处于高度的情感能量状态,这使其成为节目的热情支持者,并寻求机会,积极参与。而在一起收视的过程中,受众处于情感能量连续统的中间层次,在日常情境中,促进了家庭成员相互间的情感能量的流动。通过文化来实现情感能量的创造,是朗读者栏目的独特之处。而这种文化与情感相融合的新模式不仅满足了大众对精神文化的渴望,同时也满足了传统型受众对情感的需求和和谐人际关系的需求,从而创造了文化类节目的社会效用。
参考文献:
[1]《朗读者》火了,它背后的数据,你能看懂吗?[N].今日头条,2017-05-25.
[2]杨晶.《朗读者》: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4).
[3](英)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颖,杨振荣等译.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90.
[4](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赵建国.传播学教程[M].郑州:郑州大学版社,2012:124.
[6] 冯胜勇.提升电视文化类节目质量的思考[J].电视研究,2016(7):41-43.
关键词:《朗读者》;情感能量;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8122(2018)09-0013-03
近几年,一大批访谈类、读书类等真人秀节目在电视荧屏中逐渐活跃起来,并且深受各界的关注和追捧。如《中國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故事》《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电视节目都好评如潮。
其中,2017年央视播出的《朗读者》的反响最大。根据《<朗读者>节目全网大数据研究分析白皮书》中所显示,“自2月18日《朗读者》开播以来,互联网视、音频客户端累积播放次数超10亿,“CCTV朗读者”和“卿听朗读者”微博话题收获了高达14.1亿和1.2亿的阅读量,累计超300篇10万+文章刷爆朋友圈。在38575篇微信文章(占比全网传播32%)中,10万+文章超300篇。10万+文章微信公号类型以媒体为主,占比接近半数。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三联周刊等公号发布文章,深入挖掘主持人和嘉宾在朗读文本背后的人生经历和价值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打动了受众。”[1]
可见,文化文本背后的情感能量是《朗读者》成功的关键。那么,《朗读者》何以对受众会产生情感能量呢?这构成了本研究的中心。
一、《朗读者》节目的“以情动人”
《朗读者》由主持人董卿担任制作人,节目中包含陪伴、勇气、青春等不同主题词。《朗读者》之所以能在相似的文化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相比于其他节目,《朗读者》更注重“朗读者”背后的故事,用故事走进人心,建立观众的情感共鸣。
迎合了我国“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发展要求,节目中强调以“朗读打动人心”,即“通过文化+情感、名人+普通人、朗读者+专家解读、文本+电视等策划,朗读嘉宾的情感与观众的心理产生共鸣,使阅读文化深入观众内心。”[2]每期节目会邀请五至六位富有生活经历的朗读者,通过最平实的情感和文字的内涵,向观众传递文字的意蕴。在观看《朗读者》节目的过程中,受众不仅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用身体行动积极参与到节目中,同时还积极调动各种情绪,从个体和互动的角度.积极地参与到拟态和现实的人际关系中。
二、线上线下对受众情感表达需求的满足
如今,观众早就已经不再是被动的收视群体,他们更希望能亲身参与到节目中,展示自己的情感与想法。
《朗读者》通过央视官方网和微博的在线互动满足受众的参与心理,观众可以在网络上各抒己见了解到节目的最新动态。节目以“分享”的思维方式与各种媒介平台紧密结合,观众收看节目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观众能随时观看任意主题节目的回放。其次,节目除了在微博、微信等平台推出线上互动、软文活动以外,线下的“朗读亭”也应运而生。
“我在《朗读者》还在录制的时候就有幸能够去到节目现场,而且也在那里朗读了一段,虽然没有播出来,但这种互动很有意义。”(受访者B3)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朗读亭”中朗读自己的人生理想或是表达对他人最真诚的祝愿和情感,展示文字和朗读相交融的独特魅力,最大程度上调动起受众参与到节目中的积极性,满足受众通过节目表达自己情感的渴求。
三、受众的情感沉浸和高度情感能量
麦奎尔认为电视节目可以帮助受众“逃避常规,逃避问题,释放情感”[3]。一档成功的真人秀节目应该与观众有精神和情感上的共鸣。有人认为《朗读者》中泪点满满,观众流泪的原因正是发自内心的感动和与嘉宾之间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鸣。美国社会学大师柯林斯认为情感能量是一个连续统,从高端的自信、热情、自我感觉良好;到中间平淡的常态、再到末端的消沉、缺乏主动性与消极的自我感觉[4]。高度的情感能量是一种对社会互动充满自信与热情的感受,一个人会从参与群体的互动中得到充分的情感力量。
“我最近在工作了,算是半创业吧,看了胡玮炜创业的那一期节目,还是觉得挺有感触的,为自己现在处于创业期,在外面工作真的辛苦,学校真的好。我们的工作室挺小的,然后我们几个男生挤在电视那儿吃着泡面看,我之前还是在宿舍看,吃外卖,而现在就吃便宜的盒饭,觉得有点可怜,我虽然是一个男子汉,但那一刻我的眼眶红了。”(受访者A2)
《朗读者》中“者”的选择具有多样性,有编剧家刘震云、作家王蒙、导演金士杰等家喻户晓的名人。但在节目中董卿通过阅读挖掘出他们背后的故事,他们聊着家长里短、爱恨情仇,这些人类共通的情感让受众产生一种灵魂的共鸣,心灵的呼应。
嘉宾中也有“同桌妈妈”陶艳波、动物救护员林兆铭、“大学生村官”秦玥飞等普通人。他们虽然平凡但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在节目中他们现身说法,将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感悟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产生一种共鸣感、沉浸感,由人及已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决定,处于高度的情感能量中,从而加深对节目的关注度。
“印象最深的就是前一段时间母亲节,他有一期主题是眼泪,他请的斯琴高娃过来读了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当时我看的时候是哭的一塌糊涂,太感动了。”(受访者B1)
“观看的时候不会单纯的把它当成像综艺节目那种欢快的节目来看,会有所感悟有所体会,与分享者有所共鸣。”(受访者A3)
可见,朗读者栏目对于受众而言,是具有高度的情感能量的,而这种情感能量主要是来自于受众对朗读者栏目中的嘉宾的高度互动与参与。
四、从常态情感能量到和谐人际关系的建构
麦奎尔等人提出,电视节目能从两个方面满足受众拓宽社交的需求,即具有人际关系效用,这里的人际关系包括两种,一是“拟态”人际关系,即观众对节目出场人物、主持人等所产生的一种“熟人”或“朋友”的感觉;另一种是现实人际关系,即通过谈论节目内容,可以融洽家庭关系、建立社交圈子等。麦奎尔认为,“拟态”人际关系,同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社会互动的心理需求[5]。 (一)拟态人际互动需求
《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是一位赋有知性魅力的主持人,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雅大气的人格魅力,深受观众的喜爱。观众在观看《朗读者》时,会倾向于把董卿当做一位故友,每次看到她时都会激动有亲切的感觉。节目中的嘉宾也都褪去了光环,成为了为观众读书、讲故事的平凡人。这样的节目内容使嘉宾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拉近,使受众了解到了嘉宾鲜为人知的一面。
“能读到很多文章,认识到很多以前不熟悉的人,也有熟悉的,了解到他们的不同的面。”(受访者B1)
在《朗读者》第四期节目中,倪萍讲述了退出央视舞台,赴美为子治病的经历。倪萍从业三十余年,主持过13届央视春晚,是几代观众共同的记忆,她朗读的《姥姥语录》是对她生活的自述,更是和观众的情感互动,让那些和命运做斗争的人找到了心灵的归属,使观众对嘉宾产生了一种老朋友的感觉。
“倪萍老师腰不好,也有腿疾。然后我就会好奇她为什么突然间就有一些身体的毛病,也不再主持,看了节目才知道是因为她儿子的疾病。其实她们母子的关系与我和我妈妈的经历有点像,我也生过病,就会很感同身受。”(受访者B3)
(二)常态情感能量与现实人际互动需求
柯林斯認为情感能量的中间层是平淡的常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在此层次中,趋向社会情境的能量流使一切事情能够正常进行,从而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然而没有这种情感能量的流动,社会互动就不会发生。[4]
《朗读者》的播出时间在周末的黄金时段,节目受众分布在各个年龄段,是一档老少皆宜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很适合客厅传播,家庭成员可以在周末一起收看节目,为增进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沟通提供了契机,增加了彼此之间的共同话题,也能融洽代际关系,拉近家庭成员的距离。访谈过程中,访谈对象表示收看了《朗读者》后与家人之间的话题明显增加,家庭成员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
“当时正在看“家”的那个主题,我妈给我和我爸泡了杯茶,端上来了切好的水果,我妈躺在沙发上,我爸坐在隔壁沙发上把腿翘在我妈的沙发上,我呢坐在板凳上逗着狗,就是一家人那个画面已经是很久很久没有过了,那个时候我妈说了句话,她说我们一家人一起这样看电视多幸福,儿子你以后少天天晚上出去鬼混,你爸也少出去喝酒。当时的那种感觉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受访者A1)
除此之外,随着《朗读者》的热播,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关于节目的话题讨论越来越多,日常生活中,我们与他人之间会因为节目而产生共同的话题,也会因朗读亭认识志同道合的朗读者等等,满足了受众与他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需求,实现了受众情感能量的常态化,从而帮助受众寻求内心的归属感、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朗读者》的成功正是因为节目从受众的心理出发,探索出了将文化与电视节目完美结合的好方法。《朗读者》秉持文化内核,将“朗读”和“访谈”相互结合,用情感充沛的朗读和充满故事性的访谈“承担起‘文化人’的职责使命”[6]。节目中没有各种为增添娱乐氛围的游戏环节,也没有单调刻板的说教式解说,用一个人、一本书、一段故事让世界“静”下来、“慢”下来,满足了观众对情感互动和人际关系的需求。
同时,节目中充分利用了现代技术和传播手段,演播室中全真的意境营造、室外风靡全国的“朗读亭”以及线上线下的即时互动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参与心以及获取信息和拓宽社交等不同的需求。
该栏目能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于让受众产生了情感能量。在节目中不同年龄、职业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强烈的代入感,从而进行自我参照,和嘉宾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处于高度的情感能量状态,这使其成为节目的热情支持者,并寻求机会,积极参与。而在一起收视的过程中,受众处于情感能量连续统的中间层次,在日常情境中,促进了家庭成员相互间的情感能量的流动。通过文化来实现情感能量的创造,是朗读者栏目的独特之处。而这种文化与情感相融合的新模式不仅满足了大众对精神文化的渴望,同时也满足了传统型受众对情感的需求和和谐人际关系的需求,从而创造了文化类节目的社会效用。
参考文献:
[1]《朗读者》火了,它背后的数据,你能看懂吗?[N].今日头条,2017-05-25.
[2]杨晶.《朗读者》: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4).
[3](英)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颖,杨振荣等译.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90.
[4](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赵建国.传播学教程[M].郑州:郑州大学版社,2012:124.
[6] 冯胜勇.提升电视文化类节目质量的思考[J].电视研究,2016(7):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