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安全饮水是一项惠民工程,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根本利益,本文在分析饮水不安全根本原因的基础上,从项目规划到工程设计、建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饮水不安全的对策和建议,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水利;饮水;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基本情况及背景
1、基本县情
平昌县位于四川盆地边缘,米仓山南麓,幅员面积2229.12km2。地势北高南低,沟谷纵横,海拔高程267.62~1338.91m。全县43个乡镇、546个村,总人口106万,其中农业人口86.6万。县域经济以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为主,是典型的农业县。平昌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处于大巴山暴雨区,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凉的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是农业主产区。多年平均气温14~17℃,最高气温42℃,多年平均日照1476h,多年平均降水量1176mm。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十年九旱,旱涝交替,山地灾害时常发生。
2、基本水情和缺水状况
我县工农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以水利工程拦蓄地表水为主,截止2012年底,共有各类水利工程10194处,蓄、引、提水能力11854.64万m3,人均水量111.83 m3,生产生活用水严重不足,特别是饮水状况极不安全。据调查统计,截止2012年,全县有22.28万人饮水不安全,占全县总人口21.0%。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是当前工作重心之一。
二、缺水成因分析
1、水文水资源状况
我县的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地下水和过境水三部分组成,多年平均总量达100.61亿m3。地表水主要来自境内大气降水,多年平均总量11.43亿m3,保证率75%的地表水资源总量7.43亿m3,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建水利工程蓄水,至2012年底,我县共有各类蓄水工程9940个,总蓄水量8232万m3,占地表水资源总量(P=75%)的11.08%;地下水主要表现为基岩裂隙水,水资源可开发量2782万m3 ,已开发利用809.6万m3,占总量的29.1%;过境水主要来源于过境河流,其多年平均径流总量88.9亿m3 ,是境内自产地表水的7.78倍,保证率75%的过境水总量59.45亿m3,现已开发利用738万m3,占总资源量的0.12%。我县水资源丰富,保证率75%的资源总量67.16亿m3,已开发9779.62万m3,占资源量的1.46%。水资源开发主要依靠工程措施,而水利工程受地形条件的限制,施工条件差、难度大、投资大,从而导致水资源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率低。
2、地质条件导致地下水资源短缺
我县处于低山向丘陵过渡地带,境内丘陵起伏,沟谷纵横,地形破碎,切割深度大部分在400m左右。大部分地区处在旋转构造体系“仪陇-平昌莲花状构造”内,都是一些非常疏缓的褶曲且褶皱较小,岩层基本呈水平叠置状态,对降水的截蓄能力差。地下水主要表现为基岩裂隙水,全靠降水补充,受降雨影响极大,而降雨汇流时间短,典型的“陡涨陡落”,所以地下水资源紧缺,特别是便于开发饮用的泉水就更少,这是我县农村大范围季节性饮水不安全的根本原因。
3、已成人饮工程现状
据调查统计,我县目前已成各类饮水工程36119处,其中:集中供水工程785处,分散供水工程35334处。运行状况差的有4985处,占总数的13.80%,其中:水源不安全的有629处,工程设施老化的4356处。水源不安全主要表现在水质恶化和来水量减少两个方面,据统计,水质不达标的占48%,水量不足占52%。
三、安全饮水规划及主要措施
1、立足当前,考虑长远
在充分调查掌握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和饮水状况的基础上,分析饮水不安全的根本原因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要立足当前、考虑长远,预测分析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发展趋势,考虑饮水安全长期可持续性才是根本,否则就容易使饮水不安全状况反反复复,落入“不安全-安全-不安全”的循环怪圈中。必须达到解决一人少一人。不再反复的目的。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解决饮水不安全的工程措施很多,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的水源条件,工程方案都不同,必须以因地制宜、费省效宏的原则进行分类指导。水源对饮水工程方案起决定性作用,水源的位置、水质、水量等不同,就会导致取水方式、净化方式不同。在制定方案时要根据水源条件和缺水人口的多少,通过核算水量和投资来比较方案的优劣,宜引则引、宜提则提,宜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宜建窖则建窖,不搞一刀切。对饮水不安全人口集中的集镇、居民点,一般只能以地表水和过境水作为水源,在水源水质、水量满足的前提下,以集中供水为宜;对居住分散、饮水不安全人口少的院户可以采用打井或引泉来分散解决;对于无地下水可取,靠天降水的旱山村,最好分户或联户建水窖,蓄集雨水来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总之,不同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不同的饮水安全状况,通过合理的工程措施,科学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才能真正达到解决饮水不安全的目的。
3、注重实效,稳步推进
我县的不安全饮水人口多、范围广,程度不同,难度各异,难以一次性全部解决,只有按饮水不安全程度和“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难后易”的原则进行。在编制年度计划和安排补助资金时,要坚持“注重实效,安排一个,建成一个,见效一个”的原则,决不能撒胡椒面,否则,就会造就很多半拉子工程,劳民伤财,严重影响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成效,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4、创新机制,多元投入
要解决全县20余万人饮水不安全,共需资金约2.0亿元,如果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都是不行的,必须建立多元化投资建设体制、多方筹措资金。坚持以受益人投入主、国家补助为辅,同时大力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到安全饮水建设中来。在引进资金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和工程质量作为重要前提条件之一,也就是说,任何组织、单位、个人只要严格按照工程规划、设计建设,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且自愿投资安全饮水建设的,我们都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优惠条件,支持开展安全饮水建设。
四、加强运行管理,发挥工程效益
工程建成后,要确保正常运行才能发挥其效益,而正常运行只有靠加强管理来实现,否则就会使工程形同虚设,甚至三、五年就报废,达不到建工程之目的。一是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基本的业务技能,了解制水流程和净化原理,掌握和遵循运行操作程序;二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定期对输、提水管线进行巡视,对设备设施进行检修,保证工程正常运行;三是在工程供水能力范围内尽可能扩大受益范围,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大力提倡节约用水,杜绝跑、冒、漏、滴等现象,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利用率,从而达到降低供水成本,提高工程收益的
目的。
结束语
安全飲水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只有以科学的发展理念,抓好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切实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孔文,《关于村镇供水安全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水利》,2006年;
[2]刘群昌,刘文朝,《论述全国农村饮水及乡镇供水发展战略》,水利网,2008年。
关键词:水利;饮水;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基本情况及背景
1、基本县情
平昌县位于四川盆地边缘,米仓山南麓,幅员面积2229.12km2。地势北高南低,沟谷纵横,海拔高程267.62~1338.91m。全县43个乡镇、546个村,总人口106万,其中农业人口86.6万。县域经济以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为主,是典型的农业县。平昌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处于大巴山暴雨区,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凉的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是农业主产区。多年平均气温14~17℃,最高气温42℃,多年平均日照1476h,多年平均降水量1176mm。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十年九旱,旱涝交替,山地灾害时常发生。
2、基本水情和缺水状况
我县工农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以水利工程拦蓄地表水为主,截止2012年底,共有各类水利工程10194处,蓄、引、提水能力11854.64万m3,人均水量111.83 m3,生产生活用水严重不足,特别是饮水状况极不安全。据调查统计,截止2012年,全县有22.28万人饮水不安全,占全县总人口21.0%。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是当前工作重心之一。
二、缺水成因分析
1、水文水资源状况
我县的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地下水和过境水三部分组成,多年平均总量达100.61亿m3。地表水主要来自境内大气降水,多年平均总量11.43亿m3,保证率75%的地表水资源总量7.43亿m3,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建水利工程蓄水,至2012年底,我县共有各类蓄水工程9940个,总蓄水量8232万m3,占地表水资源总量(P=75%)的11.08%;地下水主要表现为基岩裂隙水,水资源可开发量2782万m3 ,已开发利用809.6万m3,占总量的29.1%;过境水主要来源于过境河流,其多年平均径流总量88.9亿m3 ,是境内自产地表水的7.78倍,保证率75%的过境水总量59.45亿m3,现已开发利用738万m3,占总资源量的0.12%。我县水资源丰富,保证率75%的资源总量67.16亿m3,已开发9779.62万m3,占资源量的1.46%。水资源开发主要依靠工程措施,而水利工程受地形条件的限制,施工条件差、难度大、投资大,从而导致水资源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率低。
2、地质条件导致地下水资源短缺
我县处于低山向丘陵过渡地带,境内丘陵起伏,沟谷纵横,地形破碎,切割深度大部分在400m左右。大部分地区处在旋转构造体系“仪陇-平昌莲花状构造”内,都是一些非常疏缓的褶曲且褶皱较小,岩层基本呈水平叠置状态,对降水的截蓄能力差。地下水主要表现为基岩裂隙水,全靠降水补充,受降雨影响极大,而降雨汇流时间短,典型的“陡涨陡落”,所以地下水资源紧缺,特别是便于开发饮用的泉水就更少,这是我县农村大范围季节性饮水不安全的根本原因。
3、已成人饮工程现状
据调查统计,我县目前已成各类饮水工程36119处,其中:集中供水工程785处,分散供水工程35334处。运行状况差的有4985处,占总数的13.80%,其中:水源不安全的有629处,工程设施老化的4356处。水源不安全主要表现在水质恶化和来水量减少两个方面,据统计,水质不达标的占48%,水量不足占52%。
三、安全饮水规划及主要措施
1、立足当前,考虑长远
在充分调查掌握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和饮水状况的基础上,分析饮水不安全的根本原因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要立足当前、考虑长远,预测分析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发展趋势,考虑饮水安全长期可持续性才是根本,否则就容易使饮水不安全状况反反复复,落入“不安全-安全-不安全”的循环怪圈中。必须达到解决一人少一人。不再反复的目的。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解决饮水不安全的工程措施很多,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的水源条件,工程方案都不同,必须以因地制宜、费省效宏的原则进行分类指导。水源对饮水工程方案起决定性作用,水源的位置、水质、水量等不同,就会导致取水方式、净化方式不同。在制定方案时要根据水源条件和缺水人口的多少,通过核算水量和投资来比较方案的优劣,宜引则引、宜提则提,宜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宜建窖则建窖,不搞一刀切。对饮水不安全人口集中的集镇、居民点,一般只能以地表水和过境水作为水源,在水源水质、水量满足的前提下,以集中供水为宜;对居住分散、饮水不安全人口少的院户可以采用打井或引泉来分散解决;对于无地下水可取,靠天降水的旱山村,最好分户或联户建水窖,蓄集雨水来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总之,不同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不同的饮水安全状况,通过合理的工程措施,科学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才能真正达到解决饮水不安全的目的。
3、注重实效,稳步推进
我县的不安全饮水人口多、范围广,程度不同,难度各异,难以一次性全部解决,只有按饮水不安全程度和“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难后易”的原则进行。在编制年度计划和安排补助资金时,要坚持“注重实效,安排一个,建成一个,见效一个”的原则,决不能撒胡椒面,否则,就会造就很多半拉子工程,劳民伤财,严重影响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成效,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4、创新机制,多元投入
要解决全县20余万人饮水不安全,共需资金约2.0亿元,如果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都是不行的,必须建立多元化投资建设体制、多方筹措资金。坚持以受益人投入主、国家补助为辅,同时大力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到安全饮水建设中来。在引进资金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和工程质量作为重要前提条件之一,也就是说,任何组织、单位、个人只要严格按照工程规划、设计建设,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且自愿投资安全饮水建设的,我们都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优惠条件,支持开展安全饮水建设。
四、加强运行管理,发挥工程效益
工程建成后,要确保正常运行才能发挥其效益,而正常运行只有靠加强管理来实现,否则就会使工程形同虚设,甚至三、五年就报废,达不到建工程之目的。一是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基本的业务技能,了解制水流程和净化原理,掌握和遵循运行操作程序;二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定期对输、提水管线进行巡视,对设备设施进行检修,保证工程正常运行;三是在工程供水能力范围内尽可能扩大受益范围,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大力提倡节约用水,杜绝跑、冒、漏、滴等现象,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利用率,从而达到降低供水成本,提高工程收益的
目的。
结束语
安全飲水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只有以科学的发展理念,抓好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切实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孔文,《关于村镇供水安全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水利》,2006年;
[2]刘群昌,刘文朝,《论述全国农村饮水及乡镇供水发展战略》,水利网,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