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落后的评价行为制约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关注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发展过程,关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习惯的
养成,强化学习兴趣、态度与习惯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主动活泼地发展。
【关键词】课程理念;小学语文;针对性;生生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尤其是针对课堂评价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为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为此,教师要总结自己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将新课程评价理念贯彻到小学语文课堂中。
一、克服“泛泛而评”的做法,让评价富有针对性
“传统的评价手段”,与时代要求相违背,跟《课程标准》不相符,阻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及学科情怀的培养。这些落后的理念在一些教师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们习惯于传统的评价手段,仍然没有将新的评价理念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直接导致评价手段的不当,教学评价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制约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听取了一些老师的公开课,发现一些学生的发言确实精彩,但教师的评价笼统而不具体,套话多,苍白无力,完全是模式化的。它重视的是学习“结果”,忽视的是学习“过程”。
中肯、到位的过程性评价能够让被评价者真正认识到自己取得进步的原因所在,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也能促进听者领悟到现象背后蕴藏着的关键因素,从而找到语文课程学习的正确路径,培养语文情怀。比如教学《明天,我们毕业》一文,笔者结合其中一个句子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老师是天使?”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推荐代表发言。有的说:“之所以把老师比喻为天使,是因为老师无私地将知识传授给我们,他们撒下了辛勤的汗水,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笔者赞许道:“你说得富有诗意,这说明你是一位热爱表达的孩子!”另一学生说:“人们常常用‘白衣天使’赞美医生,因为他们能用自己的医术救死扶伤。我想用‘育人天使’赞美老师,因为老师用爱心温暖着我们,用智慧启迪着我们。”笔者听了情不自禁地带领大家鼓起了掌,该生脸上写满了自信。又一位学生说:“老师跟天使之间有着相似之处,老师都是无私的,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我们;老师是高尚的,当我们犯错误时总能为我们指点迷津,用一颗圣洁的爱心荡涤着我们心灵的污垢。”“你真不简单,能把老师跟天使作比较,找出他们的共同点。”这样的评价体现出了较强的针对性,不是“泛泛而评”,能够真正地指出存在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二、摆脱形式主义桎梏,让评价点燃学习热情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看重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克服。“重过程”要求教师不要把目光仅仅锁定在学习成绩上,而要关注知识的获取及能力发展的过程,洞察思维特点并给予适时的评价和引导,进而形成科学的学习策略。比如当听到一些学生读书或发言后,不能简单地用“读得好”、“有感情”、“回答正确”等一类套话来评价,而要善于分析,指出“有感情”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说“概括得好”?“有条理”的根据是什么?这里需要教师进一步透过现象去挖掘过程,进而给被评价者本人或给其他人以清楚的点拨。这样进行评价针对性强,摆脱了形式主义的桎梏,注重内涵发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兴趣,点燃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评价之所以笼统、肤浅,体现出应景性,根源在于教师的评价思想没转变。表面上看,教师对学生给予了认可和鼓励,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实际上依旧没有摆脱传统的评价理念的束缚。新的评价理念不仅要求教师评价答案的对错与否,还要判断出对错优劣的原因所在,这是对结果的深入分析,是对过程与方法的关注。比如对“为什么说老师是天使”这一问题预期答案的关注点,不仅要放在对错、优劣上,更要指出“好在哪里”“错在哪里”“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所以,教师要让新的评价新理念融入语文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格外重视对学习方法、态度与情感等内容的评价。
三、克服评价主体单一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掌控着评价“大权”,好坏优劣教师说了算,学生不可能有机會发出自己的声音。教师包办式、单一化的评价,表面上看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一帆风顺”地推进教学环节,实质上剥夺了学生的内省动力,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动力锐减,热情丧失,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
其实,学生也是有眼光和思想的,他们对自己同伴的阅读也能分辨出好在哪里,存在什么问题。因此,教师要注重生生评价,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比如教学《狐狸和乌鸦》,笔者要求学生读课文中的“乌鸦听了狐狸的话,非常得意……肉就掉了下来”这段话,比一比谁读得好。第一位学生读到“非常得意”时摇头晃脑,非常入境,笔者请坐在他后面的一位同学给予评价,该同学说道:“他一边读一边摇头晃脑的,把‘得意’的样子表现出来了。”第二位学生读到“哇”时,嘴巴张得大大的,一位同学的评价是:“他‘哇’字读得真好,读出了乌鸦的得意,让我看到了乌鸦放松警惕时肉就要掉下来的样子。”第三位学生读到“肉掉了下来”时,语调降低,语气“沮丧”,头也低了下来。她的同桌进行了这样的评价:“她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乌鸦的后悔与沮丧。”事实证明,学生的评价也是很精彩的,来自同伴的认可与鼓励会给予学生无限的动力与热情。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学习过程就会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收获美好的体验。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评价应走出“甄别”和“选拔”的误区,要有助于推动课堂教学变革。为此,教师要关注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发展过程,关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习惯的养成,强化学习兴趣、态度与习惯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主动活泼地发展。
(编辑:龙贤东)
养成,强化学习兴趣、态度与习惯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主动活泼地发展。
【关键词】课程理念;小学语文;针对性;生生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尤其是针对课堂评价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为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为此,教师要总结自己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将新课程评价理念贯彻到小学语文课堂中。
一、克服“泛泛而评”的做法,让评价富有针对性
“传统的评价手段”,与时代要求相违背,跟《课程标准》不相符,阻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及学科情怀的培养。这些落后的理念在一些教师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们习惯于传统的评价手段,仍然没有将新的评价理念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直接导致评价手段的不当,教学评价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制约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听取了一些老师的公开课,发现一些学生的发言确实精彩,但教师的评价笼统而不具体,套话多,苍白无力,完全是模式化的。它重视的是学习“结果”,忽视的是学习“过程”。
中肯、到位的过程性评价能够让被评价者真正认识到自己取得进步的原因所在,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也能促进听者领悟到现象背后蕴藏着的关键因素,从而找到语文课程学习的正确路径,培养语文情怀。比如教学《明天,我们毕业》一文,笔者结合其中一个句子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老师是天使?”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推荐代表发言。有的说:“之所以把老师比喻为天使,是因为老师无私地将知识传授给我们,他们撒下了辛勤的汗水,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笔者赞许道:“你说得富有诗意,这说明你是一位热爱表达的孩子!”另一学生说:“人们常常用‘白衣天使’赞美医生,因为他们能用自己的医术救死扶伤。我想用‘育人天使’赞美老师,因为老师用爱心温暖着我们,用智慧启迪着我们。”笔者听了情不自禁地带领大家鼓起了掌,该生脸上写满了自信。又一位学生说:“老师跟天使之间有着相似之处,老师都是无私的,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我们;老师是高尚的,当我们犯错误时总能为我们指点迷津,用一颗圣洁的爱心荡涤着我们心灵的污垢。”“你真不简单,能把老师跟天使作比较,找出他们的共同点。”这样的评价体现出了较强的针对性,不是“泛泛而评”,能够真正地指出存在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二、摆脱形式主义桎梏,让评价点燃学习热情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看重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克服。“重过程”要求教师不要把目光仅仅锁定在学习成绩上,而要关注知识的获取及能力发展的过程,洞察思维特点并给予适时的评价和引导,进而形成科学的学习策略。比如当听到一些学生读书或发言后,不能简单地用“读得好”、“有感情”、“回答正确”等一类套话来评价,而要善于分析,指出“有感情”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说“概括得好”?“有条理”的根据是什么?这里需要教师进一步透过现象去挖掘过程,进而给被评价者本人或给其他人以清楚的点拨。这样进行评价针对性强,摆脱了形式主义的桎梏,注重内涵发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兴趣,点燃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评价之所以笼统、肤浅,体现出应景性,根源在于教师的评价思想没转变。表面上看,教师对学生给予了认可和鼓励,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实际上依旧没有摆脱传统的评价理念的束缚。新的评价理念不仅要求教师评价答案的对错与否,还要判断出对错优劣的原因所在,这是对结果的深入分析,是对过程与方法的关注。比如对“为什么说老师是天使”这一问题预期答案的关注点,不仅要放在对错、优劣上,更要指出“好在哪里”“错在哪里”“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所以,教师要让新的评价新理念融入语文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格外重视对学习方法、态度与情感等内容的评价。
三、克服评价主体单一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掌控着评价“大权”,好坏优劣教师说了算,学生不可能有机會发出自己的声音。教师包办式、单一化的评价,表面上看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一帆风顺”地推进教学环节,实质上剥夺了学生的内省动力,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动力锐减,热情丧失,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
其实,学生也是有眼光和思想的,他们对自己同伴的阅读也能分辨出好在哪里,存在什么问题。因此,教师要注重生生评价,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比如教学《狐狸和乌鸦》,笔者要求学生读课文中的“乌鸦听了狐狸的话,非常得意……肉就掉了下来”这段话,比一比谁读得好。第一位学生读到“非常得意”时摇头晃脑,非常入境,笔者请坐在他后面的一位同学给予评价,该同学说道:“他一边读一边摇头晃脑的,把‘得意’的样子表现出来了。”第二位学生读到“哇”时,嘴巴张得大大的,一位同学的评价是:“他‘哇’字读得真好,读出了乌鸦的得意,让我看到了乌鸦放松警惕时肉就要掉下来的样子。”第三位学生读到“肉掉了下来”时,语调降低,语气“沮丧”,头也低了下来。她的同桌进行了这样的评价:“她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乌鸦的后悔与沮丧。”事实证明,学生的评价也是很精彩的,来自同伴的认可与鼓励会给予学生无限的动力与热情。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学习过程就会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收获美好的体验。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评价应走出“甄别”和“选拔”的误区,要有助于推动课堂教学变革。为此,教师要关注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发展过程,关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习惯的养成,强化学习兴趣、态度与习惯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主动活泼地发展。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