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为媒体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此同时,也使得传统媒体的运营方式受到了新的挑战。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到后来的PC、网站和手机,媒体与读者的距离越近,对空闲时间的占用就越有效,未来对媒体的产品化和平台化要求就会越来越高。如何应对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运营方式的挑战,是值得我们所有媒体人思考的问题。
媒体离我们越来越近,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到后来的PC、网站和手机,媒体与读者的距离越近,对空闲时间的占用就越有效,未来对媒体的产品化和平台化要求就会越来越高。
微信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关系网进行贴身传播;第二个特点是圈子文化;第三个特点是,微信是一个最佳的O2O(Online To Offline)商业模式,可以从线上到线下,也可以从线下到线上。在运营微信公众号的时候,同时需要建立微信群,并通过微博吸引一些种子用户。建立种子用户—加入微信群—文章通过种子用户传播—文章吸引更多人加入群—再进行传播,这样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由此,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得以扩大,并最终实现商业化运营。
现在,很多网站都设了新媒体部,因为他们认为原有的网站运营形式已沦为传统媒体,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除了腾讯通过微信找到一个切入口外,其他的部分网站都还在摸索阶段。本文所讲的新型媒体的特点及运营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媒体的发展趋势、当下的媒体转型以及微信的运营。
一、媒体的发展趋势
提及媒体的发展趋势,媒体人不得不关注新闻的最早起源。有人说,咖啡馆里的一些传言产生了报纸,笔者并没有从新闻学的角度去考证过,但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其实,今年来发展火热的微博就有着咖啡馆一样的效应,深层次地看,媒体其实是一段时间内从无到有诞生的一个产业,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现在传统媒体比较失势的情况下,未来媒体是否还会存在?因为媒体的起源是相互交流,只是因为技术手段的欠缺,所以当时需要媒体作为中介,当现在技术足够发达时,是否还需要媒体作为中介,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媒体有两个要素:对信息的获取、对传播的需求。一方面,获取别人的信息,一方面,对外进行传播,这两个要素一直没有变,有所变化的只是传播主体和内容不断增多。事实上,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媒体的变化体现在对空闲时间,即垃圾时间的占有率一直在变。媒体发展的趋势是通过技术进步更有效地抢占人们的空闲时间,比如,读者的阅读方式,从纸质媒体、电视、网络到APP、微博、微信,这每一次不停的变化都是为了更有效地抢占读者的空闲时间。所以,从这一点能看到未来媒体的一些趋势。
媒体离我们越来越近,从报纸、电台等传统媒体,到后来的PC、网站和手机。媒体离读者的生活越来越近,对空闲时间的占有就越有效。以微信为例,微信对传统互联网的替代非常明显。为什么呢?因为微信里面有通訊录,具有相互通讯的功能,而手机又是随身携带的,不像电脑受限于网络及体积,这就是微信流行的原因。
进一步说,媒体的变化体现为,对媒体的产品化和平台化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当媒体越来越贴近读者生活的时候,会自然呈现出这两个特点。譬如,《人民日报》可能开通一个微信公众号,但它无法研发像微信这样产品化的东西,因为原有的IT储备能力、产品研发能力、渠道推广能力都不够。而从微博开始,媒体平台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例如,大型的互联网公司,可能会通过现有的技术、流量和产品优势,做出一个让其他媒体在上面活动的平台。微博、微信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媒体产品都是平台化的,媒体会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变化。
未来媒体行业的就业趋势有两个,一个是产品。做产品首先要求的不是技术,而是经验,需要对某个行业有一定的了解,产品是未来一个行业的金字塔的塔尖。二是运营。无论新媒体的具体形式是什么,最主要的工作其实都是运营。比如,作为一个公众账号,其99%的工作是运营。产品研发完成后,怎么发展用户、怎么维护、怎么有效地选择阅读人群,以及如何组织线下活动?
二、目前的媒体转型
2014年传统媒体的收入经历了巨大的滑坡,许多传统媒体在转型面前束手无策,当刚明白微博是什么的时候,微信已经开始流行了,怎么从线下转为线上、怎么赚钱,传统媒体遇到很多困难,所以很多传统媒体都在观望。当然,也有一些转型比较成功的案例,比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了传媒梦工厂,成立孵化器。由于浙江商人的凝聚力和筹资能力比较强,成立传媒梦工厂实际就变身成为投资机构,去投资比较好的媒体,比如,传媒梦工厂就投资了虎嗅。
也有媒体定位为为机构提供服务,比如大智慧,大智慧通讯社主要为机构服务。但是这种模式存在一个问题:当由单纯的传媒向提供服务转变时,很多媒体的服务跟不上。比如,新华社之前做了新华08,但服务能力跟不上,发到终端上的新闻没有分类,不能根据客户需求调整;客服能力不足。而大智慧由于一直在做服务、做平台,因此积累的经验较多,服务能力上有优势,而甲方做惯了的媒体,转型时会面临更多细节方面的调整。媒体的另外一种转型是做智库。《财经国家周刊》做了一个智库,因为有新华社内参的渠道,所有报告、产品可以直接送上去,有比较大的优势。
也有媒体转型为线下活动为主,IT媒体向这方面转型的比较多,也比较快。比如黑马大赛等,有比较清晰的盈利模式。另外一种是资产管理,像清科和雪球。清科的模式很清楚,最早是通过网站将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聚集起来,后来自己做PE或者VC,这是非常聪明的一种办法,雪球主要是做美股的资产管理。
三、微信的运营
(一)微信的三大特点
微信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关系网进行贴身传播。以往的关系网传播比较慢,比如说最早从报纸上看到的消息是通过口耳相传来分享的,到微博之后快了一点,可以用@的方式引起对方注意,到微信就更快了。因为微博可能是在线的时候可以看见,不在线就看不见了,微信分享则更快。有一次本刊编辑部的微信推荐了一篇文章,不到半个小时,文章作者自己就转发了该文。再比如,笔者自己的微信账号经常会分享本刊编辑部的文章,吸引了不少潜在作者及老作者的关注。由此可见,微信有一个非常明确、清晰的特性,就是你想吸引什么样的人群,就去组织什么样的文章。只要你的客户在圈子里面,文章就一定会传达到他的手机上。 微信的第二个特点是圈子文化。什么是圈子文化?班级的同学就是一个圈子。每个人的手机上肯定都有很多的群,每个群都是一个圈子,这个特点在微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原来有的人可能也有QQ群,但是总是有时候在,有时候不在,手机却是随时带着的,基本上是随时在线,所以微信圈群的特点特别明显。
微信的第三个特点在于,它是一个最佳的O2O(Online To Offline)商业模式,甚至天然就是O2O的,可以从线上到线下,也可以从线下到线上。
再来看看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可以很容易从公众平台看到总用户量、每天的新增人数、每天的新消息等数据,并随时将这些数据提供给广告客户,而传统媒体却要找第三方监测,而且获得的数据并不准确。广告客户比较看重公众平台的总人数和人群,还有文章的打开数量。腾讯还会帮公众号区分用户属性,比如订阅用户的性别分布、语言分布、省份分布等。由此可见,微信公众号是非常有活力的。
四、如何运营微信公众号
(一)精进深耕
在佛学里,纯而不杂谓之“精进”,在市场营销领域叫“定位”。基于个人大脑容量有限且容易遗忘,定位理论在新媒体时代尽管充满了争议,但依然适用。目前微信订阅号种类繁多,如何脱颖而出,首要就是要做好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受众,以便占领受众心智,获取先机。如何做好定位,这还依赖于个体的资源、能力、兴趣等。此外,对微信订阅号的起名也非常重要,名字最好能代表其账号的基本定位,这样有助于在细分领域较快为受众接受。
(二)抓住要点,满足需求
同一细分领域也会有众多订阅号,有的订阅号甚至名称都一样,只是ID不同,因此,必须给受众一个选择或不选择你的理由。解决受众想解决的问题,但怎么变换花样,都在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之列(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笔者认为,在碎片化的阅读时间里,让受众“阅后有感”最重要,而在有关信息的有用性(功利阅读)、信息的二次传播(可作为引爆点或谈资)、信息的快速性(第一时间传播)、信息的趣味性(会心一笑)等多种“需求”中,对公众号订阅者尤其是财经类订阅者来说,前两者最为重要,是需要着力考虑的问题。代表着账号的品质和档次,两者在数据上基本分别体现的是“阅读量”和“转发分享量”。在实际操作中,本刊编辑部编辑静心挑选一两篇重点文章推荐给读者,一方面,为对该选题感兴趣的读者提供相关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话题性。
(三)圈聚影响人群,借势增强影响
业界基本上认同微信粉丝量很重要,但粉丝质量也不容忽视。笔者认为,两者同样重要,特备是阅读量公布后,粉丝的数量能够带来马太效应,粉丝量级太少,很难以跳出一个封闭的传播空间,你若过于端着,自个儿玩自个儿的,就成了传统媒体,最后的结局難免是衰败。倘若粉丝质量不高,便羞于谈账号的档次和真正的影响力,特别是后者还可能对公众号的“货币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粉丝质量对影响力的发生机制无需细说,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很扼要地进行了阐释。信息的传递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两种传播的模式进行,观众总是先传向“意见领袖”,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南方都市报》高调宣扬的“高度决定影响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说前期,公众号影响力的构建一部分是基于注册时间早,能关注的号少,当时选择性很少,很多大佬自然关注了你的账号,无所谓策略和方法。但在目前这个阶段,选择变得更多和无所适从,圈聚影响力人群就需要一些技巧。我们用六个字来概括——“混圈子、多展示”。“混圈子”指的是进入有着众多专业人士的相关专业领域微信群,分享专业文章和见解,将他们转化为你账号的粉丝。“多展示”指的是参加线下一些活动,比如相关专业年会、专业研讨会等。
(四)提供特色服务,提升订阅品质
我们自始至终强调品质,因为我们希望,即使是作为原创内容较少的编辑账号,我们依然能够传递我们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功底,体现我们的立场、态度、志趣,或者说是“情怀”,我们不希望仅仅做到在恪守版权的前提下“复制”、“粘贴”那么简单,也不希望给受众仅仅造成一种“文章还不错,但也就那样,这事儿其实谁都能做谁都可以做,不从你这获取信息,也能从别的地方得到信息”的感受。我们还希望能够在信息传递之外,帮助更多的受众解决问题。因此,给账号附加更多功能,就成了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有些工作或者特色服务会体现在账号的菜单设置中,有的是一些幕后的工作。我们的编辑部账号应该考虑在给读者、作者提供文章的同时,给作者提供投稿指南、写作指导、专业学术交流信息等特色服务,这些既体现了账号的特色、品质,也展示我们的专业能力和实力。
(五)强化与受众互动,增强平台黏性
这一点是对上述两点的补充,最近有一篇“心灵鸡汤”很火——《你不牛,认识再多牛人,也与你无关!》,套用这句话,你和你账号的粉丝始终是一种弱化的关系,你账号粉丝再多,你圈聚了一帮有影响力的人,如果始终是一种弱化的关系,而没有其他的方式和纽带,使这种弱化关系向前迈进一步,那他们在后台也始终是一个头像,是男是女你未必知道,是草根还是“高富帅”你也未必清楚。账号运营人和受众,都是两个符号,太无趣就没意思,需要更多的有趣对抗无趣,这样才好玩。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不是教你要怎么去功利化,去与受众成为一种赤裸裸的利益关系,而是说你可以做更多的有趣、好玩的事情,最好能够更多地传递一些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让这个账号充满更多的灵气、灵性,而不是像机器一样每天在特定的时候发一条消息,成为一个一点黏性都没有的账号。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自己期刊编辑部的账号会在年末给所有的受众发新年祝福,我们也是期望账号和受众的互动显得更加的生活化,更加生动一些,使得账号充满黏性。
当然,随着微信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作为媒体人的我们,更应该都思考在面对新媒体的各种新的传播特征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改变传统媒体的运营方式,以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作者单位为南京审计大学,淮海工学院)通讯作者:高婷
[基金项目]江苏省期刊协会立项课题:“大数据时代强化学术期刊传播能力的研究”(编号:2016JSQKB004号)
媒体离我们越来越近,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到后来的PC、网站和手机,媒体与读者的距离越近,对空闲时间的占用就越有效,未来对媒体的产品化和平台化要求就会越来越高。
微信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关系网进行贴身传播;第二个特点是圈子文化;第三个特点是,微信是一个最佳的O2O(Online To Offline)商业模式,可以从线上到线下,也可以从线下到线上。在运营微信公众号的时候,同时需要建立微信群,并通过微博吸引一些种子用户。建立种子用户—加入微信群—文章通过种子用户传播—文章吸引更多人加入群—再进行传播,这样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由此,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得以扩大,并最终实现商业化运营。
现在,很多网站都设了新媒体部,因为他们认为原有的网站运营形式已沦为传统媒体,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除了腾讯通过微信找到一个切入口外,其他的部分网站都还在摸索阶段。本文所讲的新型媒体的特点及运营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媒体的发展趋势、当下的媒体转型以及微信的运营。
一、媒体的发展趋势
提及媒体的发展趋势,媒体人不得不关注新闻的最早起源。有人说,咖啡馆里的一些传言产生了报纸,笔者并没有从新闻学的角度去考证过,但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其实,今年来发展火热的微博就有着咖啡馆一样的效应,深层次地看,媒体其实是一段时间内从无到有诞生的一个产业,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现在传统媒体比较失势的情况下,未来媒体是否还会存在?因为媒体的起源是相互交流,只是因为技术手段的欠缺,所以当时需要媒体作为中介,当现在技术足够发达时,是否还需要媒体作为中介,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媒体有两个要素:对信息的获取、对传播的需求。一方面,获取别人的信息,一方面,对外进行传播,这两个要素一直没有变,有所变化的只是传播主体和内容不断增多。事实上,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媒体的变化体现在对空闲时间,即垃圾时间的占有率一直在变。媒体发展的趋势是通过技术进步更有效地抢占人们的空闲时间,比如,读者的阅读方式,从纸质媒体、电视、网络到APP、微博、微信,这每一次不停的变化都是为了更有效地抢占读者的空闲时间。所以,从这一点能看到未来媒体的一些趋势。
媒体离我们越来越近,从报纸、电台等传统媒体,到后来的PC、网站和手机。媒体离读者的生活越来越近,对空闲时间的占有就越有效。以微信为例,微信对传统互联网的替代非常明显。为什么呢?因为微信里面有通訊录,具有相互通讯的功能,而手机又是随身携带的,不像电脑受限于网络及体积,这就是微信流行的原因。
进一步说,媒体的变化体现为,对媒体的产品化和平台化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当媒体越来越贴近读者生活的时候,会自然呈现出这两个特点。譬如,《人民日报》可能开通一个微信公众号,但它无法研发像微信这样产品化的东西,因为原有的IT储备能力、产品研发能力、渠道推广能力都不够。而从微博开始,媒体平台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例如,大型的互联网公司,可能会通过现有的技术、流量和产品优势,做出一个让其他媒体在上面活动的平台。微博、微信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媒体产品都是平台化的,媒体会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变化。
未来媒体行业的就业趋势有两个,一个是产品。做产品首先要求的不是技术,而是经验,需要对某个行业有一定的了解,产品是未来一个行业的金字塔的塔尖。二是运营。无论新媒体的具体形式是什么,最主要的工作其实都是运营。比如,作为一个公众账号,其99%的工作是运营。产品研发完成后,怎么发展用户、怎么维护、怎么有效地选择阅读人群,以及如何组织线下活动?
二、目前的媒体转型
2014年传统媒体的收入经历了巨大的滑坡,许多传统媒体在转型面前束手无策,当刚明白微博是什么的时候,微信已经开始流行了,怎么从线下转为线上、怎么赚钱,传统媒体遇到很多困难,所以很多传统媒体都在观望。当然,也有一些转型比较成功的案例,比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了传媒梦工厂,成立孵化器。由于浙江商人的凝聚力和筹资能力比较强,成立传媒梦工厂实际就变身成为投资机构,去投资比较好的媒体,比如,传媒梦工厂就投资了虎嗅。
也有媒体定位为为机构提供服务,比如大智慧,大智慧通讯社主要为机构服务。但是这种模式存在一个问题:当由单纯的传媒向提供服务转变时,很多媒体的服务跟不上。比如,新华社之前做了新华08,但服务能力跟不上,发到终端上的新闻没有分类,不能根据客户需求调整;客服能力不足。而大智慧由于一直在做服务、做平台,因此积累的经验较多,服务能力上有优势,而甲方做惯了的媒体,转型时会面临更多细节方面的调整。媒体的另外一种转型是做智库。《财经国家周刊》做了一个智库,因为有新华社内参的渠道,所有报告、产品可以直接送上去,有比较大的优势。
也有媒体转型为线下活动为主,IT媒体向这方面转型的比较多,也比较快。比如黑马大赛等,有比较清晰的盈利模式。另外一种是资产管理,像清科和雪球。清科的模式很清楚,最早是通过网站将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聚集起来,后来自己做PE或者VC,这是非常聪明的一种办法,雪球主要是做美股的资产管理。
三、微信的运营
(一)微信的三大特点
微信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关系网进行贴身传播。以往的关系网传播比较慢,比如说最早从报纸上看到的消息是通过口耳相传来分享的,到微博之后快了一点,可以用@的方式引起对方注意,到微信就更快了。因为微博可能是在线的时候可以看见,不在线就看不见了,微信分享则更快。有一次本刊编辑部的微信推荐了一篇文章,不到半个小时,文章作者自己就转发了该文。再比如,笔者自己的微信账号经常会分享本刊编辑部的文章,吸引了不少潜在作者及老作者的关注。由此可见,微信有一个非常明确、清晰的特性,就是你想吸引什么样的人群,就去组织什么样的文章。只要你的客户在圈子里面,文章就一定会传达到他的手机上。 微信的第二个特点是圈子文化。什么是圈子文化?班级的同学就是一个圈子。每个人的手机上肯定都有很多的群,每个群都是一个圈子,这个特点在微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原来有的人可能也有QQ群,但是总是有时候在,有时候不在,手机却是随时带着的,基本上是随时在线,所以微信圈群的特点特别明显。
微信的第三个特点在于,它是一个最佳的O2O(Online To Offline)商业模式,甚至天然就是O2O的,可以从线上到线下,也可以从线下到线上。
再来看看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可以很容易从公众平台看到总用户量、每天的新增人数、每天的新消息等数据,并随时将这些数据提供给广告客户,而传统媒体却要找第三方监测,而且获得的数据并不准确。广告客户比较看重公众平台的总人数和人群,还有文章的打开数量。腾讯还会帮公众号区分用户属性,比如订阅用户的性别分布、语言分布、省份分布等。由此可见,微信公众号是非常有活力的。
四、如何运营微信公众号
(一)精进深耕
在佛学里,纯而不杂谓之“精进”,在市场营销领域叫“定位”。基于个人大脑容量有限且容易遗忘,定位理论在新媒体时代尽管充满了争议,但依然适用。目前微信订阅号种类繁多,如何脱颖而出,首要就是要做好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受众,以便占领受众心智,获取先机。如何做好定位,这还依赖于个体的资源、能力、兴趣等。此外,对微信订阅号的起名也非常重要,名字最好能代表其账号的基本定位,这样有助于在细分领域较快为受众接受。
(二)抓住要点,满足需求
同一细分领域也会有众多订阅号,有的订阅号甚至名称都一样,只是ID不同,因此,必须给受众一个选择或不选择你的理由。解决受众想解决的问题,但怎么变换花样,都在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之列(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笔者认为,在碎片化的阅读时间里,让受众“阅后有感”最重要,而在有关信息的有用性(功利阅读)、信息的二次传播(可作为引爆点或谈资)、信息的快速性(第一时间传播)、信息的趣味性(会心一笑)等多种“需求”中,对公众号订阅者尤其是财经类订阅者来说,前两者最为重要,是需要着力考虑的问题。代表着账号的品质和档次,两者在数据上基本分别体现的是“阅读量”和“转发分享量”。在实际操作中,本刊编辑部编辑静心挑选一两篇重点文章推荐给读者,一方面,为对该选题感兴趣的读者提供相关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话题性。
(三)圈聚影响人群,借势增强影响
业界基本上认同微信粉丝量很重要,但粉丝质量也不容忽视。笔者认为,两者同样重要,特备是阅读量公布后,粉丝的数量能够带来马太效应,粉丝量级太少,很难以跳出一个封闭的传播空间,你若过于端着,自个儿玩自个儿的,就成了传统媒体,最后的结局難免是衰败。倘若粉丝质量不高,便羞于谈账号的档次和真正的影响力,特别是后者还可能对公众号的“货币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粉丝质量对影响力的发生机制无需细说,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很扼要地进行了阐释。信息的传递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两种传播的模式进行,观众总是先传向“意见领袖”,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南方都市报》高调宣扬的“高度决定影响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说前期,公众号影响力的构建一部分是基于注册时间早,能关注的号少,当时选择性很少,很多大佬自然关注了你的账号,无所谓策略和方法。但在目前这个阶段,选择变得更多和无所适从,圈聚影响力人群就需要一些技巧。我们用六个字来概括——“混圈子、多展示”。“混圈子”指的是进入有着众多专业人士的相关专业领域微信群,分享专业文章和见解,将他们转化为你账号的粉丝。“多展示”指的是参加线下一些活动,比如相关专业年会、专业研讨会等。
(四)提供特色服务,提升订阅品质
我们自始至终强调品质,因为我们希望,即使是作为原创内容较少的编辑账号,我们依然能够传递我们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功底,体现我们的立场、态度、志趣,或者说是“情怀”,我们不希望仅仅做到在恪守版权的前提下“复制”、“粘贴”那么简单,也不希望给受众仅仅造成一种“文章还不错,但也就那样,这事儿其实谁都能做谁都可以做,不从你这获取信息,也能从别的地方得到信息”的感受。我们还希望能够在信息传递之外,帮助更多的受众解决问题。因此,给账号附加更多功能,就成了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有些工作或者特色服务会体现在账号的菜单设置中,有的是一些幕后的工作。我们的编辑部账号应该考虑在给读者、作者提供文章的同时,给作者提供投稿指南、写作指导、专业学术交流信息等特色服务,这些既体现了账号的特色、品质,也展示我们的专业能力和实力。
(五)强化与受众互动,增强平台黏性
这一点是对上述两点的补充,最近有一篇“心灵鸡汤”很火——《你不牛,认识再多牛人,也与你无关!》,套用这句话,你和你账号的粉丝始终是一种弱化的关系,你账号粉丝再多,你圈聚了一帮有影响力的人,如果始终是一种弱化的关系,而没有其他的方式和纽带,使这种弱化关系向前迈进一步,那他们在后台也始终是一个头像,是男是女你未必知道,是草根还是“高富帅”你也未必清楚。账号运营人和受众,都是两个符号,太无趣就没意思,需要更多的有趣对抗无趣,这样才好玩。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不是教你要怎么去功利化,去与受众成为一种赤裸裸的利益关系,而是说你可以做更多的有趣、好玩的事情,最好能够更多地传递一些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让这个账号充满更多的灵气、灵性,而不是像机器一样每天在特定的时候发一条消息,成为一个一点黏性都没有的账号。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自己期刊编辑部的账号会在年末给所有的受众发新年祝福,我们也是期望账号和受众的互动显得更加的生活化,更加生动一些,使得账号充满黏性。
当然,随着微信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作为媒体人的我们,更应该都思考在面对新媒体的各种新的传播特征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改变传统媒体的运营方式,以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作者单位为南京审计大学,淮海工学院)通讯作者:高婷
[基金项目]江苏省期刊协会立项课题:“大数据时代强化学术期刊传播能力的研究”(编号:2016JSQKB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