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夏7月的杭州,那天气热得真可谓惊人。西子湖畔的荷花却似乎很喜欢这炎热,开得正猛。想来这荷花及西湖的美景必然是拥有足够的吸引力,湖滨一带总是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大概是观景赏花的欲望让游人忘记炎热了呢。
我虽然在杭州已居住数年,西湖沿岸也早已来过不知多少次,不过每过十天半月,却总还是要来湖滨转转的,不然内心就会觉得空荡荡的好像有什么事情没有了结一般,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西湖情结”,大概这也是我一直离不开杭州的原因吧。
就在上个周末,我再次来到西湖北岸,沿北山路刚走上西泠桥头,就看到桥南聚集了一大批人群,我知道那是游人在瞻仰大名鼎鼎的鉴湖女侠秋瑾之墓及纪念碑。我很自然地回头望望,桥北头的苏小小墓前,也是有很多游客。这两位性格命运和生活时代迥然不同的女性,相伴于西子湖畔,隔桥相望,却都能不时引起游客的景仰,当然她们所能引起游客的兴奋点似乎很是不同。
说到秋瑾,她最打动我的不是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不是其临终时的大义凛然,不是她与孙中山等一代豪杰的真挚友谊,而是她的一些极富阳刚之气的诗歌,如下面这一首小诗: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
俄战争地图》
这样的诗歌,如果隐去作者姓名,大概总是要被认为是出自男性之手吧。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张秋瑾的照片,虽是女性装束,但秋瑾手中所握却是一把匕首,目光炯炯有神,一股阳刚之气扑面而来。而西子湖畔的秋瑾纪念碑,其塑像所刻画的是秋瑾左手叉腰,右手握剑,剑呈直立状态,其“鉴湖女侠”风范被刻画得淋漓尽致。雕像正面的“巾帼英雄”四字,更是国父孙中山先生亲题。对于这位曾经的战友,孙中山先生一直给予极高评价。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致祭秋瑾墓,亲自撰挽联:“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1916年8月16日至20日,孙中山携宋庆龄再游杭州,专程赴秋瑾墓凭吊。孙中山对秋瑾的评价是:“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则传诵不忘。”
也许是历代文人特别是男性作家天然的大男子主义思想作怪,也许是美丽的西子湖很容易给游人留下千娇百媚的阴柔之美印象,所以在与西湖有关之女性传说中,似乎她们都是阴柔之美的代表,只有秋瑾是个例外。
其实不然。
例如与秋瑾隔桥相望的那位才女苏小小,这位大多是生活在世人想像中的苏小小,其实并不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只是一位弱女子。据说当时的上江观察使孟浪因公事来到钱塘,他早就仰慕苏小小,但身为官员不好登苏小小之门,于是派人请她来府中。没想到苏小小架子很大,一连请了几次才来。孟浪有些生气,决定难为她一下,就指着庭外一株梅花让她即席赋诗。不料苏小小从容不迫地信口吟出:“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若更分红白,还须青眼看!”孟浪听后也不得不由衷佩服,知道这位外边柔弱的女子的内心却是非常坚强的。也许正因为此,著名学者曹聚仁先生把她说成是茶花女式的唯美主义者,其实苏小小比茶花女活得更为潇洒也更有真正男子汉的风骨。比起那些道德低下、一味向强权卑躬屈膝的无耻文人,苏小小的形象不知要高出多少倍了!
如果再细细考察,那些在民间代代流传的女性形象中,和西湖有关的女性其实都有其刚烈、坚强的一面,例如那位白蛇娘子白素贞,当她不惜以水漫金山的方式与法海决战时,其大无畏举动难道不早已令许仙等男子汗颜?她爱许仙爱得那样单纯和热烈,其性格不仅有柔情似水,更有坚强与刚烈。
再说那位也是在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祝英台,其命运也是与西湖有关。按照一般流行的说法,祝英台生活于东晋时代,其先祖曾数次为朝廷效力、战功赫赫,幼年的祝英台耳闻目睹祖辈的英雄事迹,很小就立志成为驰骋疆场的巾帼英雄。按照这个传说,祝英台不是那种云鬓花颜、娇婉柔丽的女子,相反却是活泼爽朗而带有几分男性气质的。但在那个时代,她不可能从戎杀敌,遂降格以求说服父母,女扮男装到杭州负笈游学,这时她只不过是刚满十四岁而已。正是在来杭州的求学路上,她邂逅了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于是结为兄弟,最后一同来到杭州城外的“崇绮书院”(今人以为就是杭州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却说三年时间,这梁山伯也太木讷老实的,竟然没有发觉祝英台是女儿身。至于其后的悲剧结局,读者必然是熟悉不过,在此不说也罢。不过,相对于梁祝化蝶于飞的传说,同为女子,我更赞叹英台那惊世一跳的勇气!这惊天地泣鬼神的举动,难道不是充满了英雄气概吗?
梁祝故事,其民间传说版本甚多,但可能直到晚唐张读所撰的《宣室志》,才从文学角度大为渲染。虽然今存的几种《宣室志》均无梁祝事,但清人翟灏《通俗编》卷三十七“梁山伯访友”条却云:“《宣室志》: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游学,与会稽(即绍兴)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友,方知其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逢裂陷,祝氏遂并葬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其实,美丽的西子湖畔,还曾有一位才女,用自己天才的创作,刻画出又一个极富阳刚之气的女性人物——孟丽君,这位才女就是陈端生,她的天才著作就是长篇弹词小说《再生缘》。这部杰作在当时就已博得与《红楼梦》并称为“南缘北梦”,但与《红楼梦》一样也是未完之作,后有另一位女作家梁德绳续为完整。我知道,在西湖南岸的南山路上,美丽的柳浪闻莺景点对面,就是这位大才女陈端生的故居。我也知道,对陈端生极力赞美的,是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我也知道,大才子如郭沫若,也因陈寅恪的热心推崇,才对《再生缘》产生了几乎狂热的迷恋,并在短短数月中写出数万字文章进行考证研究。
按照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的评价,《再生缘》的艺术价值极高,它不仅成功塑造了孟丽君的艺术形象,并通过这一人物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热情歌颂了当时社会条件下妇女挣脱礼教束缚的思想和行为,赞美了女性的才识和胆略。陈寅恪先生最为赞赏的,就是主人公孟丽君“挟封建道德以反封建秩序,挟爵禄名位以反男尊女卑,挟君威而不认父母,挟师道而不认丈夫,挟贞操节烈而违抗朝廷”的一系列光彩夺目的言行,所以陈先生甘愿以后半生精力,“著书只为颂红妆”。并在完成《论再生缘》之后,又写了一部奇书《柳如是别传》,而柳如是这位金陵八艳之一的大才女,其生平事迹也与杭州与西湖密切相关。陈寅恪先生对柳如是的评价也极高,并且很有意思的在书中不时把钱谦益等文人墨客和柳如是等歌妓进行对比。例如书中提及明亡之际钱谦益本想投水殉明,却可笑的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凉不敢跳入,而柳如是闻听此言极为愤慨,竟然欲投河自尽,幸被他人拦下。后来也正是在柳如是的鼓励下,钱谦益才决心投入反清复明的大业。两相对比,不由人不为柳如是的大无畏精神和男子汉气概而击节赞叹,
看来,这表面看似美丽妖娆的西湖其实内涵丰富,其所孕育的阳刚之气,似乎并不亚于其表面的阴柔之美。可惜那些来西湖游览的人们,大都受了他人影响,特别是大学士苏东坡那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影响:既然是美人,则当然是以柔美、媚美和娇美为主,而忽略了这西湖也有刚强与坚强的一面。浙江电视台前几年拍摄的纪录片《西湖》中,当代学者余秋雨在谈到苏东坡疏浚治理西湖时,还是将当时的西湖比作病入膏肓的美女,而将苏东坡比作一个为“美女”治病的男人。
不过,该片总导演刘郎声称,创作《西湖》这个系列纪录片就是对西湖性格的重新发现,从中发现一种可能已被众人忽略的阳刚之美。他认为西湖的山水是婉约的,而它惊涛骇浪式的形成过程是豪放的,它的疏浚工程也是豪放的,大气的。应该说导演很有见识,看到了西湖是具有极为丰富之内涵的,不可只是以一个简单的美人形象概括了之。
当我不知不觉已经顺着白堤快要走到断桥的时候,一个想法突然冒出来:这有关美丽的西子湖形象的塑造以及无数传说的形成,是否只因与男性文人有关,而历代女性基本被剥夺了此种权利。假如是女性文人墨客可以塑造西湖形象的话,是否美丽的西子湖会更多呈现出其阳刚之美的一面。假如不能,那么可能就是西子湖本身的问题了。
记得郁达夫曾专门为西湖写过一首诗:“楼外楼头雨似酥,淡妆西子比西湖。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这首诗显然道出一个真相,就是西湖之名声其实是历代文人宣传出来的,而这些文人大都是男性。
我虽然在杭州已居住数年,西湖沿岸也早已来过不知多少次,不过每过十天半月,却总还是要来湖滨转转的,不然内心就会觉得空荡荡的好像有什么事情没有了结一般,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西湖情结”,大概这也是我一直离不开杭州的原因吧。
就在上个周末,我再次来到西湖北岸,沿北山路刚走上西泠桥头,就看到桥南聚集了一大批人群,我知道那是游人在瞻仰大名鼎鼎的鉴湖女侠秋瑾之墓及纪念碑。我很自然地回头望望,桥北头的苏小小墓前,也是有很多游客。这两位性格命运和生活时代迥然不同的女性,相伴于西子湖畔,隔桥相望,却都能不时引起游客的景仰,当然她们所能引起游客的兴奋点似乎很是不同。
说到秋瑾,她最打动我的不是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不是其临终时的大义凛然,不是她与孙中山等一代豪杰的真挚友谊,而是她的一些极富阳刚之气的诗歌,如下面这一首小诗: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
俄战争地图》
这样的诗歌,如果隐去作者姓名,大概总是要被认为是出自男性之手吧。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张秋瑾的照片,虽是女性装束,但秋瑾手中所握却是一把匕首,目光炯炯有神,一股阳刚之气扑面而来。而西子湖畔的秋瑾纪念碑,其塑像所刻画的是秋瑾左手叉腰,右手握剑,剑呈直立状态,其“鉴湖女侠”风范被刻画得淋漓尽致。雕像正面的“巾帼英雄”四字,更是国父孙中山先生亲题。对于这位曾经的战友,孙中山先生一直给予极高评价。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致祭秋瑾墓,亲自撰挽联:“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1916年8月16日至20日,孙中山携宋庆龄再游杭州,专程赴秋瑾墓凭吊。孙中山对秋瑾的评价是:“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则传诵不忘。”
也许是历代文人特别是男性作家天然的大男子主义思想作怪,也许是美丽的西子湖很容易给游人留下千娇百媚的阴柔之美印象,所以在与西湖有关之女性传说中,似乎她们都是阴柔之美的代表,只有秋瑾是个例外。
其实不然。
例如与秋瑾隔桥相望的那位才女苏小小,这位大多是生活在世人想像中的苏小小,其实并不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只是一位弱女子。据说当时的上江观察使孟浪因公事来到钱塘,他早就仰慕苏小小,但身为官员不好登苏小小之门,于是派人请她来府中。没想到苏小小架子很大,一连请了几次才来。孟浪有些生气,决定难为她一下,就指着庭外一株梅花让她即席赋诗。不料苏小小从容不迫地信口吟出:“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若更分红白,还须青眼看!”孟浪听后也不得不由衷佩服,知道这位外边柔弱的女子的内心却是非常坚强的。也许正因为此,著名学者曹聚仁先生把她说成是茶花女式的唯美主义者,其实苏小小比茶花女活得更为潇洒也更有真正男子汉的风骨。比起那些道德低下、一味向强权卑躬屈膝的无耻文人,苏小小的形象不知要高出多少倍了!
如果再细细考察,那些在民间代代流传的女性形象中,和西湖有关的女性其实都有其刚烈、坚强的一面,例如那位白蛇娘子白素贞,当她不惜以水漫金山的方式与法海决战时,其大无畏举动难道不早已令许仙等男子汗颜?她爱许仙爱得那样单纯和热烈,其性格不仅有柔情似水,更有坚强与刚烈。
再说那位也是在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祝英台,其命运也是与西湖有关。按照一般流行的说法,祝英台生活于东晋时代,其先祖曾数次为朝廷效力、战功赫赫,幼年的祝英台耳闻目睹祖辈的英雄事迹,很小就立志成为驰骋疆场的巾帼英雄。按照这个传说,祝英台不是那种云鬓花颜、娇婉柔丽的女子,相反却是活泼爽朗而带有几分男性气质的。但在那个时代,她不可能从戎杀敌,遂降格以求说服父母,女扮男装到杭州负笈游学,这时她只不过是刚满十四岁而已。正是在来杭州的求学路上,她邂逅了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于是结为兄弟,最后一同来到杭州城外的“崇绮书院”(今人以为就是杭州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却说三年时间,这梁山伯也太木讷老实的,竟然没有发觉祝英台是女儿身。至于其后的悲剧结局,读者必然是熟悉不过,在此不说也罢。不过,相对于梁祝化蝶于飞的传说,同为女子,我更赞叹英台那惊世一跳的勇气!这惊天地泣鬼神的举动,难道不是充满了英雄气概吗?
梁祝故事,其民间传说版本甚多,但可能直到晚唐张读所撰的《宣室志》,才从文学角度大为渲染。虽然今存的几种《宣室志》均无梁祝事,但清人翟灏《通俗编》卷三十七“梁山伯访友”条却云:“《宣室志》: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游学,与会稽(即绍兴)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友,方知其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逢裂陷,祝氏遂并葬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其实,美丽的西子湖畔,还曾有一位才女,用自己天才的创作,刻画出又一个极富阳刚之气的女性人物——孟丽君,这位才女就是陈端生,她的天才著作就是长篇弹词小说《再生缘》。这部杰作在当时就已博得与《红楼梦》并称为“南缘北梦”,但与《红楼梦》一样也是未完之作,后有另一位女作家梁德绳续为完整。我知道,在西湖南岸的南山路上,美丽的柳浪闻莺景点对面,就是这位大才女陈端生的故居。我也知道,对陈端生极力赞美的,是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我也知道,大才子如郭沫若,也因陈寅恪的热心推崇,才对《再生缘》产生了几乎狂热的迷恋,并在短短数月中写出数万字文章进行考证研究。
按照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的评价,《再生缘》的艺术价值极高,它不仅成功塑造了孟丽君的艺术形象,并通过这一人物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热情歌颂了当时社会条件下妇女挣脱礼教束缚的思想和行为,赞美了女性的才识和胆略。陈寅恪先生最为赞赏的,就是主人公孟丽君“挟封建道德以反封建秩序,挟爵禄名位以反男尊女卑,挟君威而不认父母,挟师道而不认丈夫,挟贞操节烈而违抗朝廷”的一系列光彩夺目的言行,所以陈先生甘愿以后半生精力,“著书只为颂红妆”。并在完成《论再生缘》之后,又写了一部奇书《柳如是别传》,而柳如是这位金陵八艳之一的大才女,其生平事迹也与杭州与西湖密切相关。陈寅恪先生对柳如是的评价也极高,并且很有意思的在书中不时把钱谦益等文人墨客和柳如是等歌妓进行对比。例如书中提及明亡之际钱谦益本想投水殉明,却可笑的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凉不敢跳入,而柳如是闻听此言极为愤慨,竟然欲投河自尽,幸被他人拦下。后来也正是在柳如是的鼓励下,钱谦益才决心投入反清复明的大业。两相对比,不由人不为柳如是的大无畏精神和男子汉气概而击节赞叹,
看来,这表面看似美丽妖娆的西湖其实内涵丰富,其所孕育的阳刚之气,似乎并不亚于其表面的阴柔之美。可惜那些来西湖游览的人们,大都受了他人影响,特别是大学士苏东坡那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影响:既然是美人,则当然是以柔美、媚美和娇美为主,而忽略了这西湖也有刚强与坚强的一面。浙江电视台前几年拍摄的纪录片《西湖》中,当代学者余秋雨在谈到苏东坡疏浚治理西湖时,还是将当时的西湖比作病入膏肓的美女,而将苏东坡比作一个为“美女”治病的男人。
不过,该片总导演刘郎声称,创作《西湖》这个系列纪录片就是对西湖性格的重新发现,从中发现一种可能已被众人忽略的阳刚之美。他认为西湖的山水是婉约的,而它惊涛骇浪式的形成过程是豪放的,它的疏浚工程也是豪放的,大气的。应该说导演很有见识,看到了西湖是具有极为丰富之内涵的,不可只是以一个简单的美人形象概括了之。
当我不知不觉已经顺着白堤快要走到断桥的时候,一个想法突然冒出来:这有关美丽的西子湖形象的塑造以及无数传说的形成,是否只因与男性文人有关,而历代女性基本被剥夺了此种权利。假如是女性文人墨客可以塑造西湖形象的话,是否美丽的西子湖会更多呈现出其阳刚之美的一面。假如不能,那么可能就是西子湖本身的问题了。
记得郁达夫曾专门为西湖写过一首诗:“楼外楼头雨似酥,淡妆西子比西湖。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这首诗显然道出一个真相,就是西湖之名声其实是历代文人宣传出来的,而这些文人大都是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