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腹腔妊娠、卵巢妊娠、宫颈妊娠以及残角子宫妊娠,其中输卵管妊娠占95%~98%。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是孕期孕妇死亡的首要原因。现将我院妇产科于1990年1月~2006年8月,共收治268例异位妊娠致腹腔内出血患者,其中伴失血性休克54例,在无血源之时,利用腹腔内新鲜血,经6~8层纱布过滤后回输抢救全部存活,无1例留有后遗症,现小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年龄23~42岁,其中初产妇55例,占21%,经产妇213例,占79%。宫内置节育器2个月~10年131例,占49%,女扎术后2个月~12年52例,占19%,停经40天,未行B超确诊,人流术后2~7天18例,占7%,服息隐药流产术后3~7天18例,占7%,患慢性盆腔炎39例,占15%,输卵管畸形10例,占4%。
症状:有停经史,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伴肛门坠胀等症状。输卵管、卵巢妊娠者发病时间在停经35~60天,平均45天,如伴有休克的患者大多数有昏厥及意识障碍等病史。
体征:查体有四肢冷凉,面色苍白,血压下降,≤70/50mmHg时,脉搏增快,≥120~180次/分,心率快,单心音,腹部膨隆,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宫颈着色,摇摆痛,后穹隆饱满,盆腔内可扪及囊性包块或一侧附件区扪及包块,子宫偏大。
诊断性穿刺:考虑盆腔内出血时间大于24小时者均可行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如考虑盆腔内出血时间不超过24小时者,妊娠≤12周,胎膜未破,血液未受污染,均可回输。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色素下降,白细胞轻度升高或正常,尿妊娠试验(+)。B超提示盆腔积液以及混合性占位等改变,宫腔内无妊娠囊,附件区囊性包块,边界不规则。
治疗经过:①明确腹腔内出血诊断后,即给静滴5%SB平衡液吸氧,急诊在硬膜外连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休克患者根据失血量输血(自体48例及异体6例),以维持其血容量及胶体渗透压和改善组织缺氧。自体血输血方法:开腹后,剖腹探查前直接用连接血液回收瓶的吸引器吸取腹腔内游离血,不加抗凝剂,6~8层纱布过滤后,装入无菌盐水瓶中,用输血器输入。手术中,平均行自体回输血300~1000ml,每500ml血内加地塞米松10mg,防止输血反应。输血过程中,无1例反应及并发症出现,14例同时输异体血(全血或红细胞悬液400ml),6例输异体血400~1600ml,根据患者生育情况分别采用输卵管、卵巢部分切除及再次输卵管健侧结扎术。术中所切除病灶送检,所有患者术后继续采用输液,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和纠正贫血等治疗。
病理诊断:输卵管妊娠236例,破裂型 128例,其中左侧58例,右侧70例,休克22例。流产型108例,其中左侧48例,右侧60例,休克15例。卵巢破裂型 32例,左侧13例,右侧19例,休克17例。
结 局
54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部救治存活,无1例死亡及留有后遗症。6天腹部切口拆线,切口“甲”愈合出院。
讨 论
腹腔内出血是妇科急腹症,如患者出血量多、急,导致失血性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为抢救患者生命,需采用积极补液、输血、手术切除病灶止血等治疗方法。
由于大量输血,产生的并发症与血中抗凝剂有关,基于这一点,我们根据腹腔积血,缺乏凝血因子,进行自体血回输,具有简单、快速、方便不需交叉配血等优点。
回收的自体血中二磷酸葡萄糖和三磷酸腺苷的含量均高于库存血,有较好的氧运输能力,自体输血避免了代谢性酸中毒、低钙和高钾血症。安全、实用、经济,预后好。
自体血回输能避免库存血引起传染病的可能,并减少了患者的支出,尤其在没有血源的紧急情况下更为重要,又节约了大量血液,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必要重新认识自体血回输的临床应用,特别适于基层医院。总之,自体回输血用于妇科内出血患病者有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 陈竹饮.宫外孕自家血回输及腹腔血的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1990,6:154
2 王德智.2000(4)16
3 陶莉莉,周英.输卵管妊娠术中自体血回输102例临床分析.2001,17(2)。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年龄23~42岁,其中初产妇55例,占21%,经产妇213例,占79%。宫内置节育器2个月~10年131例,占49%,女扎术后2个月~12年52例,占19%,停经40天,未行B超确诊,人流术后2~7天18例,占7%,服息隐药流产术后3~7天18例,占7%,患慢性盆腔炎39例,占15%,输卵管畸形10例,占4%。
症状:有停经史,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伴肛门坠胀等症状。输卵管、卵巢妊娠者发病时间在停经35~60天,平均45天,如伴有休克的患者大多数有昏厥及意识障碍等病史。
体征:查体有四肢冷凉,面色苍白,血压下降,≤70/50mmHg时,脉搏增快,≥120~180次/分,心率快,单心音,腹部膨隆,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宫颈着色,摇摆痛,后穹隆饱满,盆腔内可扪及囊性包块或一侧附件区扪及包块,子宫偏大。
诊断性穿刺:考虑盆腔内出血时间大于24小时者均可行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如考虑盆腔内出血时间不超过24小时者,妊娠≤12周,胎膜未破,血液未受污染,均可回输。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色素下降,白细胞轻度升高或正常,尿妊娠试验(+)。B超提示盆腔积液以及混合性占位等改变,宫腔内无妊娠囊,附件区囊性包块,边界不规则。
治疗经过:①明确腹腔内出血诊断后,即给静滴5%SB平衡液吸氧,急诊在硬膜外连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休克患者根据失血量输血(自体48例及异体6例),以维持其血容量及胶体渗透压和改善组织缺氧。自体血输血方法:开腹后,剖腹探查前直接用连接血液回收瓶的吸引器吸取腹腔内游离血,不加抗凝剂,6~8层纱布过滤后,装入无菌盐水瓶中,用输血器输入。手术中,平均行自体回输血300~1000ml,每500ml血内加地塞米松10mg,防止输血反应。输血过程中,无1例反应及并发症出现,14例同时输异体血(全血或红细胞悬液400ml),6例输异体血400~1600ml,根据患者生育情况分别采用输卵管、卵巢部分切除及再次输卵管健侧结扎术。术中所切除病灶送检,所有患者术后继续采用输液,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和纠正贫血等治疗。
病理诊断:输卵管妊娠236例,破裂型 128例,其中左侧58例,右侧70例,休克22例。流产型108例,其中左侧48例,右侧60例,休克15例。卵巢破裂型 32例,左侧13例,右侧19例,休克17例。
结 局
54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部救治存活,无1例死亡及留有后遗症。6天腹部切口拆线,切口“甲”愈合出院。
讨 论
腹腔内出血是妇科急腹症,如患者出血量多、急,导致失血性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为抢救患者生命,需采用积极补液、输血、手术切除病灶止血等治疗方法。
由于大量输血,产生的并发症与血中抗凝剂有关,基于这一点,我们根据腹腔积血,缺乏凝血因子,进行自体血回输,具有简单、快速、方便不需交叉配血等优点。
回收的自体血中二磷酸葡萄糖和三磷酸腺苷的含量均高于库存血,有较好的氧运输能力,自体输血避免了代谢性酸中毒、低钙和高钾血症。安全、实用、经济,预后好。
自体血回输能避免库存血引起传染病的可能,并减少了患者的支出,尤其在没有血源的紧急情况下更为重要,又节约了大量血液,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必要重新认识自体血回输的临床应用,特别适于基层医院。总之,自体回输血用于妇科内出血患病者有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 陈竹饮.宫外孕自家血回输及腹腔血的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1990,6:154
2 王德智.2000(4)16
3 陶莉莉,周英.输卵管妊娠术中自体血回输102例临床分析.200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