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西游记》以其特殊的情节,神奇的人物,独特的风格,长期以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小说以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经为线索,以取经人物的活动为中心,逐步展开情节,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在取经集团中最不为人们注意的形象就是沙僧。但沙僧身上具有的善良和聪慧是不易为人所知的,这需要我们细细品读。同时,沙僧这一角色也是作者吴承恩的化身,他的特征是吴承恩的人生智慧的体现与包含。
关键词:《西游记》;老实善良;大智慧;吴承恩
《西游记》是明代的小说家吴承恩所编写的,被视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而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的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开辟了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先河。自《西游记》问世以来不断被译为英、法、德等外文,被《英国大百科全书》称作是“中国一部珍贵的神奇小说”。
《西游记》主要讲述了来自东土大唐的和尚玄奘受到观音大士的点化到西天求取真经,在路上收复了大弟子孙悟空,二弟子猪悟能,三弟子沙悟净及龙王之子化为的坐骑白龙马。从此踏上了一条布满艰难险阻,充斥魑魅魍魉的道路。在三个徒弟的保护下,一路降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后五圣成真的故事。
在整个小说中,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孙悟空。他的火眼金睛让我们佩服不已,有情有义令人感动。相反的,挑担牵马、闷不做声的沙悟净,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沙僧就没有那么有存在感了。沙僧,又叫沙和尚、沙悟净,在书中也称黄婆,土母、刀圭,五行属土,俗称沙和尚、沙僧。原为天宫玉皇大帝的卷帘大将,因为失手不小心打破了琉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出天界,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危害一方,专吃过路人。后经观音点化,赐法号悟净,一心归佛,同猪八戒、孙悟空一同保护唐僧西天拜佛求取真经。其实在小说《西游记》中,对沙僧的描写是很少的,阅读过程中,你很难发现某一片段或语句很直接的表明了这个人物性格等特征。只有你读完小说,慢慢回想或当你某一天突然灵光一闪时,你才恍然大悟,原来沙僧是这样的一个人啊。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他的有能力。在沙僧被唐僧收复跟随左右后,沙僧好似从来不展示他的武力。但是他的法术是很高强的。在小说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中写到:......那怪道:“饱时困卧此山中,饿去翻波寻食饷。樵子逢吾命不存,渔翁见我身皆丧。来来往往吃人多,翻翻复复伤生瘴。你敢行凶到我门,今日肚皮有所望。莫言粗糙不堪尝,拿住消停剁詐酱!“八戒闻言大怒,骂道:“你这泼物,全没些儿眼色 !我老猪还掐出水沫儿来哩,你怎敢说我粗糙,要剁炸酱!看起来,你把我认做个老走硝哩。休得无礼!吃你祖宗这一钯!”那怪见钯来,使一个凤点头躲过。所以,从这段描写中就可以看出沙僧的能力还是很强的,都可以和八戒打成平手但是有悟空珠玉在前,我们意识不到罢了。
现在我们再来看沙僧的大智慧。这就要从沙僧的出身说起了。沙僧本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后,玉帝立刻勃然大怒,命人将其“卸冠脱甲摘官衔,将身推在杀场上”,多亏了赤脚大仙求情,玉帝才网开一面,命人打了他八百下,贬下凡去,模样变丑、每七日便受上百次飞剑穿胸之痛。所以他在取經路上,低调得甘愿被忽略,老实得近乎窝囊,因为他的特殊经历教给他,只有安分守己才能少出错。而在红孩儿一战,猪八戒提出散伙各回各家时,沙僧立马说道“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敢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号,皈依佛果,清源保护唐僧上西天拜佛求精,将功折罪。”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在护送唐僧取经的途中,沙僧渴望通过弥补过错来抵掉他的过失,从而修成正果。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沙僧的能说会道高情商。有一回孙悟空被唐僧误解赶出师门之后,继续西去的取经一行遇到了困难,这时沙僧到了花果山后说对孙悟空说:“上告师兄,前者实是师父性暴,错怪了师兄,把师兄咒了几遍,避赶回家,一则弟等未曾劝解,二来又为师父饥渴去寻水化斋。不意师兄好意复来,又怪师父执法不留,遂把师父打倒,昏晕在地,将行李抢去。后救转师父,特来拜兄。若不恨师父,还念昔日解脱之恩,同小弟将行李回见师父,共上西天,了此正果。倘怨恨之深,不肯同去,千万把包袱赐弟,兄在深山,乐桑榆晚景,亦诚两全其美也。”虽然最后孙悟空拒绝了沙僧,但至少这在我们看来在经过唐僧的冷言冷语之后听到这样的一段话孙悟空是十分舒服的。
所以沙僧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木讷愚钝。而且,沙僧的的这种人物设定也非常符合小说要求。在故事中尤其是小说中,经常看到的人物组合是是二人组,三人组。二人组中彼此的关系比较单调,三人组中三个人之间彼此制衡,势必会要求三个人的侧重差不多。而四人组是最稳定也是最安全的,这是一个既能保证有主次之分,又能有完整故事性的一种组合。《西游记》中正是四人组,戏份的分布也是非常明显的,孙悟空最多,唐僧和猪八戒次之,沙僧最后,这就是四人组最明显的好处之一:有主次。孙悟空是一个强势全能的主角,唐僧是一个温柔迂腐的偏于阴柔的角色,猪八戒是个好吃懒做的喜剧角色,这三个人,其实已经把主要的性格给覆盖完了,沙僧则是个耿直的捧哏角色。四人组的优势除了主次分明外,就是每次遭遇外部问题,可以有更多的内部小冲突。孙悟空与唐僧,前者神通广大飞扬跳脱,后者温柔迂腐磨磨唧唧,其实是绝大的强弱对比,但因为唐僧是师父有紧箍咒,所以这一对戏份不断。猪八戒常被孙悟空捉弄,又偶尔得唐僧庇护,他和孙悟空关系时好时坏,是出笑料和情节的地方。相比起前三个人,沙僧更像是这个四人组的补全版,他是最安全那个,平时不吭声,需要用他时——比如和猪八戒凑对白,比如组团维护孙悟空时——才作用重大。可以设想,没有沙僧了,猪八戒巡山、孙悟空变化去捉弄他,也不可能。实际上,沙僧是个万金油;恰好是因为沙僧的存在,让孙悟空和猪八戒有余裕,出许多单独的对戏笑料。虽然沙僧负责的角色少,确是随时候补型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西游记》,越来越的人发现沙僧背后的意义。作者吴承恩当时是明代的一个小官——县丞。但是他受父亲影响,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学识渊博。但是明代政治腐败,官场黑暗,他抱着对体制的失望,对当局的不满之下,以文人仅存的一点余温,写下这充满对整个社会体制的不满对当局的讽刺的大作。所以,《西游记》又是一部讽刺小说巨作。
在生活中,我们必须像沙僧一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忘初心,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方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吴承恩.《西游记》.明代
[2]钟婴.《说沙僧》,《杭州师院学报》,1984年第一版.
[3]刘士昀.《论<西游记>中的沙僧形象》,《思想战线》,1984年第五期.
[4]张锦池.《论沙和尚形象的演化》,《文学遗产》1966年第三期.
关键词:《西游记》;老实善良;大智慧;吴承恩
《西游记》是明代的小说家吴承恩所编写的,被视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而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的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开辟了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先河。自《西游记》问世以来不断被译为英、法、德等外文,被《英国大百科全书》称作是“中国一部珍贵的神奇小说”。
《西游记》主要讲述了来自东土大唐的和尚玄奘受到观音大士的点化到西天求取真经,在路上收复了大弟子孙悟空,二弟子猪悟能,三弟子沙悟净及龙王之子化为的坐骑白龙马。从此踏上了一条布满艰难险阻,充斥魑魅魍魉的道路。在三个徒弟的保护下,一路降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后五圣成真的故事。
在整个小说中,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孙悟空。他的火眼金睛让我们佩服不已,有情有义令人感动。相反的,挑担牵马、闷不做声的沙悟净,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沙僧就没有那么有存在感了。沙僧,又叫沙和尚、沙悟净,在书中也称黄婆,土母、刀圭,五行属土,俗称沙和尚、沙僧。原为天宫玉皇大帝的卷帘大将,因为失手不小心打破了琉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出天界,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危害一方,专吃过路人。后经观音点化,赐法号悟净,一心归佛,同猪八戒、孙悟空一同保护唐僧西天拜佛求取真经。其实在小说《西游记》中,对沙僧的描写是很少的,阅读过程中,你很难发现某一片段或语句很直接的表明了这个人物性格等特征。只有你读完小说,慢慢回想或当你某一天突然灵光一闪时,你才恍然大悟,原来沙僧是这样的一个人啊。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他的有能力。在沙僧被唐僧收复跟随左右后,沙僧好似从来不展示他的武力。但是他的法术是很高强的。在小说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中写到:......那怪道:“饱时困卧此山中,饿去翻波寻食饷。樵子逢吾命不存,渔翁见我身皆丧。来来往往吃人多,翻翻复复伤生瘴。你敢行凶到我门,今日肚皮有所望。莫言粗糙不堪尝,拿住消停剁詐酱!“八戒闻言大怒,骂道:“你这泼物,全没些儿眼色 !我老猪还掐出水沫儿来哩,你怎敢说我粗糙,要剁炸酱!看起来,你把我认做个老走硝哩。休得无礼!吃你祖宗这一钯!”那怪见钯来,使一个凤点头躲过。所以,从这段描写中就可以看出沙僧的能力还是很强的,都可以和八戒打成平手但是有悟空珠玉在前,我们意识不到罢了。
现在我们再来看沙僧的大智慧。这就要从沙僧的出身说起了。沙僧本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后,玉帝立刻勃然大怒,命人将其“卸冠脱甲摘官衔,将身推在杀场上”,多亏了赤脚大仙求情,玉帝才网开一面,命人打了他八百下,贬下凡去,模样变丑、每七日便受上百次飞剑穿胸之痛。所以他在取經路上,低调得甘愿被忽略,老实得近乎窝囊,因为他的特殊经历教给他,只有安分守己才能少出错。而在红孩儿一战,猪八戒提出散伙各回各家时,沙僧立马说道“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敢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号,皈依佛果,清源保护唐僧上西天拜佛求精,将功折罪。”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在护送唐僧取经的途中,沙僧渴望通过弥补过错来抵掉他的过失,从而修成正果。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沙僧的能说会道高情商。有一回孙悟空被唐僧误解赶出师门之后,继续西去的取经一行遇到了困难,这时沙僧到了花果山后说对孙悟空说:“上告师兄,前者实是师父性暴,错怪了师兄,把师兄咒了几遍,避赶回家,一则弟等未曾劝解,二来又为师父饥渴去寻水化斋。不意师兄好意复来,又怪师父执法不留,遂把师父打倒,昏晕在地,将行李抢去。后救转师父,特来拜兄。若不恨师父,还念昔日解脱之恩,同小弟将行李回见师父,共上西天,了此正果。倘怨恨之深,不肯同去,千万把包袱赐弟,兄在深山,乐桑榆晚景,亦诚两全其美也。”虽然最后孙悟空拒绝了沙僧,但至少这在我们看来在经过唐僧的冷言冷语之后听到这样的一段话孙悟空是十分舒服的。
所以沙僧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木讷愚钝。而且,沙僧的的这种人物设定也非常符合小说要求。在故事中尤其是小说中,经常看到的人物组合是是二人组,三人组。二人组中彼此的关系比较单调,三人组中三个人之间彼此制衡,势必会要求三个人的侧重差不多。而四人组是最稳定也是最安全的,这是一个既能保证有主次之分,又能有完整故事性的一种组合。《西游记》中正是四人组,戏份的分布也是非常明显的,孙悟空最多,唐僧和猪八戒次之,沙僧最后,这就是四人组最明显的好处之一:有主次。孙悟空是一个强势全能的主角,唐僧是一个温柔迂腐的偏于阴柔的角色,猪八戒是个好吃懒做的喜剧角色,这三个人,其实已经把主要的性格给覆盖完了,沙僧则是个耿直的捧哏角色。四人组的优势除了主次分明外,就是每次遭遇外部问题,可以有更多的内部小冲突。孙悟空与唐僧,前者神通广大飞扬跳脱,后者温柔迂腐磨磨唧唧,其实是绝大的强弱对比,但因为唐僧是师父有紧箍咒,所以这一对戏份不断。猪八戒常被孙悟空捉弄,又偶尔得唐僧庇护,他和孙悟空关系时好时坏,是出笑料和情节的地方。相比起前三个人,沙僧更像是这个四人组的补全版,他是最安全那个,平时不吭声,需要用他时——比如和猪八戒凑对白,比如组团维护孙悟空时——才作用重大。可以设想,没有沙僧了,猪八戒巡山、孙悟空变化去捉弄他,也不可能。实际上,沙僧是个万金油;恰好是因为沙僧的存在,让孙悟空和猪八戒有余裕,出许多单独的对戏笑料。虽然沙僧负责的角色少,确是随时候补型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西游记》,越来越的人发现沙僧背后的意义。作者吴承恩当时是明代的一个小官——县丞。但是他受父亲影响,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学识渊博。但是明代政治腐败,官场黑暗,他抱着对体制的失望,对当局的不满之下,以文人仅存的一点余温,写下这充满对整个社会体制的不满对当局的讽刺的大作。所以,《西游记》又是一部讽刺小说巨作。
在生活中,我们必须像沙僧一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忘初心,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方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吴承恩.《西游记》.明代
[2]钟婴.《说沙僧》,《杭州师院学报》,1984年第一版.
[3]刘士昀.《论<西游记>中的沙僧形象》,《思想战线》,1984年第五期.
[4]张锦池.《论沙和尚形象的演化》,《文学遗产》1966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