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给数学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挑战。人的主体性是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活动,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必须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故笔者想在此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学。”过去,面对授课教师,学生往往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不亲切感,加之有时教师对理解问题慢的学生缺乏耐心,对胆小、性格内向的学生缺乏鼓励与引导,对爱发言又常离题的学生动辄批评,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限制和压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教师只有怀着一颗童心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学生才敢于讲真话,讲出新思想。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主要以两个层次的“三说”为切入点,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敢说敢做,凡是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能说清楚的教师不代替,从而形成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促使学生不但乐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并要求表达正确、完善。为了达到通过“三说”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研讨与创新的学习氛围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主要采取的策略是:
1.容忍的态度。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合情理的问题和做出的“怪异”回答,教师要采取宽容的态度,一般不生硬地否定,提示学生“再听听别人的意见”,引导学生在研讨中自悟,自我否定。精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发现的意识,绝对不冷言冷语。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许多奇思妙想,用容忍的态度加以保护和扶持,一方面可以形成学习过程的轻松氛围,另一方面可以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勇于求知的欲望。
2.善于倾听。听与说是紧密相关的,学会听别人讲话,学会集中精力,静静倾听他人讲话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向他人学习、在他人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提高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会说、正确说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运算定律、性质、法则和公式等,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解释,要求同学当裁判,引导学生倾听。久而久之,在倾听中学生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就会逐渐形成和提高。
3.激发、鼓励。要达到人人说,不是一件容易事,我采取了利用观察、丰富感知、激发学生说话欲望的方法。开展“开火车”、数学基础知识必答、抢答赛以及问、答擂台赛等活动,对不能主动说的学生,从不同侧面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如在应用题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展现分析应用题的思维过程,鼓励和提倡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精神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创造。在“主体教学”中我体会到:每个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促使群体主体性的发展,而学生创造精神就产生在主体性发展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从以下两方面引导他们敢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创造:
1.鼓励求异思维。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也是求异思维形成的基础。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时,当他们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学习活动时,他们的求异思维会异常活跃。
2.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当学习过程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时,学生们善于想象的童真天性就会像展翅高飞的小鸟,直向朗朗蓝天,展现他们智慧的无限潜能。当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学习过程中共同探求新知时,他们的想象力远远超出大人的意料。此时,教师应善待他们的“天马行空”,保护他们的“桀骜不驯”,鼓励他们的“各领风骚”。因为想象力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发散思维,充分想象,大胆质疑,便可为孩子们创造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作者单位:江西省横峰县港边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一、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学。”过去,面对授课教师,学生往往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不亲切感,加之有时教师对理解问题慢的学生缺乏耐心,对胆小、性格内向的学生缺乏鼓励与引导,对爱发言又常离题的学生动辄批评,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限制和压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教师只有怀着一颗童心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学生才敢于讲真话,讲出新思想。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主要以两个层次的“三说”为切入点,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敢说敢做,凡是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能说清楚的教师不代替,从而形成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促使学生不但乐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并要求表达正确、完善。为了达到通过“三说”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研讨与创新的学习氛围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主要采取的策略是:
1.容忍的态度。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合情理的问题和做出的“怪异”回答,教师要采取宽容的态度,一般不生硬地否定,提示学生“再听听别人的意见”,引导学生在研讨中自悟,自我否定。精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发现的意识,绝对不冷言冷语。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许多奇思妙想,用容忍的态度加以保护和扶持,一方面可以形成学习过程的轻松氛围,另一方面可以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勇于求知的欲望。
2.善于倾听。听与说是紧密相关的,学会听别人讲话,学会集中精力,静静倾听他人讲话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向他人学习、在他人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提高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会说、正确说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运算定律、性质、法则和公式等,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解释,要求同学当裁判,引导学生倾听。久而久之,在倾听中学生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就会逐渐形成和提高。
3.激发、鼓励。要达到人人说,不是一件容易事,我采取了利用观察、丰富感知、激发学生说话欲望的方法。开展“开火车”、数学基础知识必答、抢答赛以及问、答擂台赛等活动,对不能主动说的学生,从不同侧面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如在应用题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展现分析应用题的思维过程,鼓励和提倡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精神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创造。在“主体教学”中我体会到:每个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促使群体主体性的发展,而学生创造精神就产生在主体性发展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从以下两方面引导他们敢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创造:
1.鼓励求异思维。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也是求异思维形成的基础。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时,当他们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学习活动时,他们的求异思维会异常活跃。
2.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当学习过程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时,学生们善于想象的童真天性就会像展翅高飞的小鸟,直向朗朗蓝天,展现他们智慧的无限潜能。当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学习过程中共同探求新知时,他们的想象力远远超出大人的意料。此时,教师应善待他们的“天马行空”,保护他们的“桀骜不驯”,鼓励他们的“各领风骚”。因为想象力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发散思维,充分想象,大胆质疑,便可为孩子们创造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作者单位:江西省横峰县港边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