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仅仅用“世界著名大提琴家”来形容马友友,一定是很单调的,那个演奏大提琴自如得仿佛是他身体一部分的人,那个总是抱着琴笑得让你觉得与音乐相伴真是快乐的人,那个让传统的古典音乐承载起时代人文精神的人,那个有着不同一般演奏家的传奇经历的人,总是以他不同寻常的眼界与才华,给世界带来新鲜,带来惊奇,进而为之喝彩。有专家称,马友友是20世纪音乐舞台上的奇才。而这个奇才的传奇故事也和他的琴声一样精彩、动人。
马友友的父亲马孝陵有一个理论,他认为要出一个艺术家,必须是几代人的结晶:爷爷辈有钱,父亲辈有文化,儿子才能有条件成为艺术家。马友友正好就是这样“钱和文化的结晶”,爷爷是地主,父亲是音乐教育学博士,母亲是声乐演员。而生在法国,长在美国,中国家庭背景,这样多种文化的融合为马友友开阔的艺术生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养分。
马友友说:“大约6岁时,父母带着我和弹钢琴的姐姐远赴美国,访亲拜友,在许多重要的场合举行演奏会,还上了电视。那是一段虽然辛苦却很快活的日子。”就在那时,年仅6岁的马友友在大指挥家伯恩斯坦的指挥下,与著名的纽约爱乐乐团同台演出,一夜之间名满美国,演出邀请也纷沓而至。但小天才并未继续在舞台上充当音乐神童,而是听从了伯恩斯坦的话:“孩子,你还是应当回到学校去专门习琴和读书,那样你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提琴家。”
在父亲的朋友、著名小提琴大师伊萨克·斯特恩的推荐下,马友友开始师从于著名大提琴家伦纳德·罗斯学琴,并进入了赫赫有名的美国茱利亚音乐学院学习,一学就是7年。
为比赛
茱利亚音乐学院的学习一帆风顺,16岁的马友友成绩名列前茅,然而就在这位天才再过一年就要毕业之际,他却退学,转而进入哈佛大学学起人文学来。他说:“我突然感到,要拉好琴,或者说要真正地理解和表现音乐,总感觉还需要掌握些别的什么。我已经在罗斯先生那里获得系统的演奏训练,与其为一张文凭再在那里待两年,还不如去学点别的。”在哈佛四年一边练琴、一边上课的学习中,马友友获得了他终身受益的营养:既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又懂得了理解体会音乐内涵的重要性。20岁,当他拿到哈佛大学毕业文凭时,年轻的马友友已拥有了他那些音乐学院的同学们所没有的丰富色彩。
技巧出色的马友友从不参加任何音乐比赛,要知道,对于不少演奏家而言,那是成名的一条捷径。马友友却完全靠个人的演奏而征服乐坛。他每年都有100次以上的世界巡演,而他演奏的曲目和合作的对象则几乎不受任何限制,今天也许是和某著名指挥和乐团演奏古曲作品,明天就是爵士乐团的即兴演出,再不就是和先锋音乐家如谭盾合作。他的技巧和才华甚至能将被认为是小提琴手演奏极限的《帕格尼尼二十四随想曲》改成大提琴曲,令人瞠目结舌地演奏得游刃有余。
记者发现:在马友友身上,与他的艺术魅力同样令人折服的还有他的人格魅力。
为朋友
所有没有接触过马友友的人,虽听说过他的许多“平易近人”的故事,但当真正面对他时,心里都会有些压力,这从记者们准备的问题和提问方式上都可略见一斑。很多人都清楚马友友生在法国、长在美国,虽然身体里流淌的是纯正的中国人的血液,但他说英语要比汉语流利得多,所以,记者要么自己用英语来提问,要么自带翻译。出人意料的是,马友友不仅坚持用汉语认真地回答每个问题,而且还让所有用英文提问的记者再用汉语“翻译”一遍。每当有的记者问一些用马友友的话形容像“论文答辩”似的问题时,他总是先将问题的核心深入浅出地说明白,再回答给大家听,让人感觉到马友友时刻在关照着全场的每一个人。
对此,马友友认为:“无论是新闻发布会,还是别的场合,大家坐在一起就是朋友間愉快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存在谁高谁低,必须要抛弃傲视一切的架子。我的音乐也是为人类服务的,为大家展示美,而并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成就。这就像我从不参加任何国际大赛一样,我觉得至少我拉琴不是为了出名,我的工作能被这么多人肯定才是最大的幸福。”
为艺术
对于马友友这样一位音乐奇才来说,对艺术无论多投入都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他从不排斥任何音乐流派,古典的、民族的、流行的、前卫的。他还曾用大提琴去演奏被称为小提琴演奏试金石的《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这个尝试被人比作在木桶里漂流尼亚加拉瀑布。这次,他又用大提琴去演绎丝绸古路上的“大漠、长河、落日……”。其实,马友友早就被许多忠实于古典主义、而仅奉巴赫为鼻祖的古典大提琴家贬为“无门无派”。对此,马友友却有自己的主张:“我认为,只要是宝贝就应该被继承、被发扬。而大提琴,它只是一种表现音乐的器具,虽然它有自己的音乐特质,但这并不该限制它的用途,应该说,大提琴不是为巴赫服务的,而是巴赫在为大提琴服务,大提琴又有责任去为人类文明服务。”
为生活
马友友认为他自己首先是一个人,第二是音乐家,第三才是大提琴家。所以作为一个凡人,马友友自然有自己对待生活的一套原则,他自己概括为“平和、乐观”四个字,尤其还主张时刻不忘幽默。
马友友这次还坦言,其实在他小的时候,对整天反复地练琴也有烦的时候。所以,他开始并没想让他的儿女也学音乐,因为他知道孩子对无忧无虑的童年是多么向往。不过,也许是因为有他的遗传基因,他的孩子们对音乐特别感兴趣,加之他妻子的“鼓动”,马友友才“狠”下心来。据马友友透露,他17岁的儿子更爱唱歌,而今年15岁的女儿则非常喜欢小提琴。同样,马友友也不鼓励他们去参加什么比赛,“我不要求他们成什么音乐家,只要能用音乐的美愉悦身心,能用音乐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就够了。”马友友对生活的态度总是这样随意,因为他觉得人不该活得很累。
马友友的父亲马孝陵有一个理论,他认为要出一个艺术家,必须是几代人的结晶:爷爷辈有钱,父亲辈有文化,儿子才能有条件成为艺术家。马友友正好就是这样“钱和文化的结晶”,爷爷是地主,父亲是音乐教育学博士,母亲是声乐演员。而生在法国,长在美国,中国家庭背景,这样多种文化的融合为马友友开阔的艺术生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养分。
马友友说:“大约6岁时,父母带着我和弹钢琴的姐姐远赴美国,访亲拜友,在许多重要的场合举行演奏会,还上了电视。那是一段虽然辛苦却很快活的日子。”就在那时,年仅6岁的马友友在大指挥家伯恩斯坦的指挥下,与著名的纽约爱乐乐团同台演出,一夜之间名满美国,演出邀请也纷沓而至。但小天才并未继续在舞台上充当音乐神童,而是听从了伯恩斯坦的话:“孩子,你还是应当回到学校去专门习琴和读书,那样你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提琴家。”
在父亲的朋友、著名小提琴大师伊萨克·斯特恩的推荐下,马友友开始师从于著名大提琴家伦纳德·罗斯学琴,并进入了赫赫有名的美国茱利亚音乐学院学习,一学就是7年。
为比赛
茱利亚音乐学院的学习一帆风顺,16岁的马友友成绩名列前茅,然而就在这位天才再过一年就要毕业之际,他却退学,转而进入哈佛大学学起人文学来。他说:“我突然感到,要拉好琴,或者说要真正地理解和表现音乐,总感觉还需要掌握些别的什么。我已经在罗斯先生那里获得系统的演奏训练,与其为一张文凭再在那里待两年,还不如去学点别的。”在哈佛四年一边练琴、一边上课的学习中,马友友获得了他终身受益的营养:既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又懂得了理解体会音乐内涵的重要性。20岁,当他拿到哈佛大学毕业文凭时,年轻的马友友已拥有了他那些音乐学院的同学们所没有的丰富色彩。
技巧出色的马友友从不参加任何音乐比赛,要知道,对于不少演奏家而言,那是成名的一条捷径。马友友却完全靠个人的演奏而征服乐坛。他每年都有100次以上的世界巡演,而他演奏的曲目和合作的对象则几乎不受任何限制,今天也许是和某著名指挥和乐团演奏古曲作品,明天就是爵士乐团的即兴演出,再不就是和先锋音乐家如谭盾合作。他的技巧和才华甚至能将被认为是小提琴手演奏极限的《帕格尼尼二十四随想曲》改成大提琴曲,令人瞠目结舌地演奏得游刃有余。
记者发现:在马友友身上,与他的艺术魅力同样令人折服的还有他的人格魅力。
为朋友
所有没有接触过马友友的人,虽听说过他的许多“平易近人”的故事,但当真正面对他时,心里都会有些压力,这从记者们准备的问题和提问方式上都可略见一斑。很多人都清楚马友友生在法国、长在美国,虽然身体里流淌的是纯正的中国人的血液,但他说英语要比汉语流利得多,所以,记者要么自己用英语来提问,要么自带翻译。出人意料的是,马友友不仅坚持用汉语认真地回答每个问题,而且还让所有用英文提问的记者再用汉语“翻译”一遍。每当有的记者问一些用马友友的话形容像“论文答辩”似的问题时,他总是先将问题的核心深入浅出地说明白,再回答给大家听,让人感觉到马友友时刻在关照着全场的每一个人。
对此,马友友认为:“无论是新闻发布会,还是别的场合,大家坐在一起就是朋友間愉快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存在谁高谁低,必须要抛弃傲视一切的架子。我的音乐也是为人类服务的,为大家展示美,而并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成就。这就像我从不参加任何国际大赛一样,我觉得至少我拉琴不是为了出名,我的工作能被这么多人肯定才是最大的幸福。”
为艺术
对于马友友这样一位音乐奇才来说,对艺术无论多投入都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他从不排斥任何音乐流派,古典的、民族的、流行的、前卫的。他还曾用大提琴去演奏被称为小提琴演奏试金石的《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这个尝试被人比作在木桶里漂流尼亚加拉瀑布。这次,他又用大提琴去演绎丝绸古路上的“大漠、长河、落日……”。其实,马友友早就被许多忠实于古典主义、而仅奉巴赫为鼻祖的古典大提琴家贬为“无门无派”。对此,马友友却有自己的主张:“我认为,只要是宝贝就应该被继承、被发扬。而大提琴,它只是一种表现音乐的器具,虽然它有自己的音乐特质,但这并不该限制它的用途,应该说,大提琴不是为巴赫服务的,而是巴赫在为大提琴服务,大提琴又有责任去为人类文明服务。”
为生活
马友友认为他自己首先是一个人,第二是音乐家,第三才是大提琴家。所以作为一个凡人,马友友自然有自己对待生活的一套原则,他自己概括为“平和、乐观”四个字,尤其还主张时刻不忘幽默。
马友友这次还坦言,其实在他小的时候,对整天反复地练琴也有烦的时候。所以,他开始并没想让他的儿女也学音乐,因为他知道孩子对无忧无虑的童年是多么向往。不过,也许是因为有他的遗传基因,他的孩子们对音乐特别感兴趣,加之他妻子的“鼓动”,马友友才“狠”下心来。据马友友透露,他17岁的儿子更爱唱歌,而今年15岁的女儿则非常喜欢小提琴。同样,马友友也不鼓励他们去参加什么比赛,“我不要求他们成什么音乐家,只要能用音乐的美愉悦身心,能用音乐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就够了。”马友友对生活的态度总是这样随意,因为他觉得人不该活得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