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关联理论框架下,语境被定义为一个动态的概念,翻译过程被看作是一个三元明示推理过程,能否提供最佳语境效果,使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在认知上互明,达成与译语读者的最佳关联是翻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从语境观角度分析了关联翻译理论。
关键词: 关联理论 翻译 认知语境
一、引言
关联理论是由法国认知学家斯坡伯(Dan Sperb)和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逊(Deirdre Wilson)1986年在其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提出的。这一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人类之所以能够进行交际的内在机理,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而关联理论正式进入翻译学的研究则是由威尔逊的学生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Ernst-August Gutt)在他的博士论文“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翻译与关联:认知和语境)中率先开始的。
在翻译活动中,对源语文本进行最大限度的理解是译者的首要任务,在理解过程中,语境的作用不容忽视。语境存在于一切形式的语际交流活动中,只要有语言交流,特定的语境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反之,语言交际活动又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的,而且受到语境的影响。“语境与语言的关系极其密切,它在语言的研究及其使用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翻译,作为两种语言之间以传达语义为主要目的的语言交际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语境,正如纽马克所说: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的语言学派及语言学者对语境有着不同的理解,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语境观是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种。
二、关联理论语境观
语境是语用学言语交际理论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也可以说语境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
在关联理论中,语境也称为语境假设(contextual assumptions),在交际过程中双方互明的共知环境称为相互认知环境(mutual cognitive environment)。在言语交际中,对话语理解起主要作用的是构成听话人认知环境的一系列假设,因此语境不限于现实环境中的情景或话语本身的语境,言语交际中的语境不是双方事先知道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关联理论将语境看作是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由于语境是一个变量,语言的交际过程涉及认知环境的制约,涉及语境假设的形成与验证,理解每一个话语所需要的语境因素是不同的,因此,听话人要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为每一个话语构建新的语境。
在将语境应用于言语交际时,语用学学者们通常的做法便是列出丰富的语境成分对话语进行解释。而在关联理论中,语境被认为是由来自于交际者认知环境中的一部分假设构成的,语境假设是由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从认知环境中选择的。关联理论认为,意义的推导离不开语境因素,但不一定要依赖具体语境,因为语言使用者通过经验和思维已把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了。这实际上避免了先前语境观中将纷繁复杂的潜在语境因素看成是实际语境的问题,进而在对言语交际过程分析时只要关注构成语境的那部分假设就行了。与静态语境观相比,关联理论动态的语境观更加适合人类的言语交际过程,更能反映人类交际时的心理状态。
三、关联理论语境观在翻译中的应用
根据关联理论的创始人Sperber和Wilson,听者之所以能推导出话语含义,就在于他能根据最佳关联原则从自己的认知环境中选择合适的语境假设。在翻译活动中,语境应分析到何种程度则也是由关联性决定的。关联理论的翻译观认为,关联原则是存在于译者头脑中的一个不能违反的原则,只有找到最佳关联时,一个特定的语境才算确定。而所谓关联,简单地说,就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认识主体认为事物之间所具有的联系;关联原则就是关于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条原则或认识主体寻找事物之间这种关系的一条原则。要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就要在接受自然语言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做出语境假设。
关联理论把关联看成是话语语境效果对话语信息处理耗费之间的最佳平衡,适度的信息处理可加强原有语境假设。因话语基本上是片断性质的,语用者在话语过程中必须把片断性的话语充实成完整的命题形式,而这一推导过程通过由认知语境支持的推理产生。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的关联程度依赖于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语境效果与关联成正比,处理努力与关联成反比。译者应根据关联论最小最大原则,即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对译文进行相应处理和取舍,使译文读者从认知语境中获得最佳语境效果。
例如(1)I haven’t got an ear for music.(我没有音乐细胞),ear(耳朵),意义指人们理解和欣赏所听到的某事物的能力,汉语中我们则习惯说音乐细胞。又如,It’s never too late to lock th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汉语只说亡羊补牢,而不说亡“马”补牢。从关联理论语境观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说话者使用隐喻的目的是为了传递一个有隐含义的信息以触动听者自己去构想一系列关联,在确定隐喻性的话语前,说话者要对听者的认知环境进行猜测,以构建一个相互显映的语境。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既要对信息的成功传递负责任,也要对听者能否构想出一系列语境信息以建立最佳关联负责任。由于认知环境的不同,不同的听者对隐喻的理解是不同的,在翻译时译者要秉承语境关联原则,才能更有效地传递源语的意图与效果。所以翻译时要通过适当改变语境来帮助读者建立最佳关联。
再如(2)谋事在人,成事在天。(Man proposes,God disposes./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两个译文中“天”的文化内涵不同,但功能上是等值的,即取得了同样的语境效果。对西方读者来说前者是归化法,因为他们受基督教影响深信上帝,后者是异化法,中国受佛教影响深信“天”。如果说前者读者容易接受,后者则可让读者增长见识,了解异国风情。何去何从,译者要根据翻译的目的、具体的语境而定。
因为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存在不同的制约因素,比如社交礼仪、固定修辞原则等,语言形式的表现自然存在差异,不同语言中存在表现相同信息的不同形式,也可能出现表现形式的空缺。针对类似语用差异,在出现语境空缺的情况下,即交际信息和语言形式出现了断点时,需要进行基础语境信息的充实、调整与顺应,补充语境断点与空缺。例如:秋老虎——a spell of hot weather in autumn;伯乐——good judge of talent (the name of a legendary person in the state of Qin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ho excelled in evaluating horses;(吃)皇粮——salary paid by the state;老三届——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 graduates of 1966 to 1968。
四、结论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关联理论的语境观是动态的语境观,强调语境效果,正是这种新颖的语境观给翻译带来了更为有效的处理原则,也为译者留有较大的自由处理的余地。翻译可通过关联原则来获得最佳语境效果,译者找出原文与语境的关联,对相关信息进行合理推理,从而正确理解原文的用意,用明确的方式再现出来。
参考文献:
[1]Sperb,D.
关键词: 关联理论 翻译 认知语境
一、引言
关联理论是由法国认知学家斯坡伯(Dan Sperb)和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逊(Deirdre Wilson)1986年在其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提出的。这一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人类之所以能够进行交际的内在机理,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而关联理论正式进入翻译学的研究则是由威尔逊的学生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Ernst-August Gutt)在他的博士论文“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翻译与关联:认知和语境)中率先开始的。
在翻译活动中,对源语文本进行最大限度的理解是译者的首要任务,在理解过程中,语境的作用不容忽视。语境存在于一切形式的语际交流活动中,只要有语言交流,特定的语境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反之,语言交际活动又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的,而且受到语境的影响。“语境与语言的关系极其密切,它在语言的研究及其使用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翻译,作为两种语言之间以传达语义为主要目的的语言交际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语境,正如纽马克所说: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的语言学派及语言学者对语境有着不同的理解,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语境观是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种。
二、关联理论语境观
语境是语用学言语交际理论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也可以说语境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
在关联理论中,语境也称为语境假设(contextual assumptions),在交际过程中双方互明的共知环境称为相互认知环境(mutual cognitive environment)。在言语交际中,对话语理解起主要作用的是构成听话人认知环境的一系列假设,因此语境不限于现实环境中的情景或话语本身的语境,言语交际中的语境不是双方事先知道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关联理论将语境看作是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由于语境是一个变量,语言的交际过程涉及认知环境的制约,涉及语境假设的形成与验证,理解每一个话语所需要的语境因素是不同的,因此,听话人要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为每一个话语构建新的语境。
在将语境应用于言语交际时,语用学学者们通常的做法便是列出丰富的语境成分对话语进行解释。而在关联理论中,语境被认为是由来自于交际者认知环境中的一部分假设构成的,语境假设是由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从认知环境中选择的。关联理论认为,意义的推导离不开语境因素,但不一定要依赖具体语境,因为语言使用者通过经验和思维已把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了。这实际上避免了先前语境观中将纷繁复杂的潜在语境因素看成是实际语境的问题,进而在对言语交际过程分析时只要关注构成语境的那部分假设就行了。与静态语境观相比,关联理论动态的语境观更加适合人类的言语交际过程,更能反映人类交际时的心理状态。
三、关联理论语境观在翻译中的应用
根据关联理论的创始人Sperber和Wilson,听者之所以能推导出话语含义,就在于他能根据最佳关联原则从自己的认知环境中选择合适的语境假设。在翻译活动中,语境应分析到何种程度则也是由关联性决定的。关联理论的翻译观认为,关联原则是存在于译者头脑中的一个不能违反的原则,只有找到最佳关联时,一个特定的语境才算确定。而所谓关联,简单地说,就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认识主体认为事物之间所具有的联系;关联原则就是关于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条原则或认识主体寻找事物之间这种关系的一条原则。要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就要在接受自然语言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做出语境假设。
关联理论把关联看成是话语语境效果对话语信息处理耗费之间的最佳平衡,适度的信息处理可加强原有语境假设。因话语基本上是片断性质的,语用者在话语过程中必须把片断性的话语充实成完整的命题形式,而这一推导过程通过由认知语境支持的推理产生。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的关联程度依赖于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语境效果与关联成正比,处理努力与关联成反比。译者应根据关联论最小最大原则,即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对译文进行相应处理和取舍,使译文读者从认知语境中获得最佳语境效果。
例如(1)I haven’t got an ear for music.(我没有音乐细胞),ear(耳朵),意义指人们理解和欣赏所听到的某事物的能力,汉语中我们则习惯说音乐细胞。又如,It’s never too late to lock th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汉语只说亡羊补牢,而不说亡“马”补牢。从关联理论语境观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说话者使用隐喻的目的是为了传递一个有隐含义的信息以触动听者自己去构想一系列关联,在确定隐喻性的话语前,说话者要对听者的认知环境进行猜测,以构建一个相互显映的语境。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既要对信息的成功传递负责任,也要对听者能否构想出一系列语境信息以建立最佳关联负责任。由于认知环境的不同,不同的听者对隐喻的理解是不同的,在翻译时译者要秉承语境关联原则,才能更有效地传递源语的意图与效果。所以翻译时要通过适当改变语境来帮助读者建立最佳关联。
再如(2)谋事在人,成事在天。(Man proposes,God disposes./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两个译文中“天”的文化内涵不同,但功能上是等值的,即取得了同样的语境效果。对西方读者来说前者是归化法,因为他们受基督教影响深信上帝,后者是异化法,中国受佛教影响深信“天”。如果说前者读者容易接受,后者则可让读者增长见识,了解异国风情。何去何从,译者要根据翻译的目的、具体的语境而定。
因为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存在不同的制约因素,比如社交礼仪、固定修辞原则等,语言形式的表现自然存在差异,不同语言中存在表现相同信息的不同形式,也可能出现表现形式的空缺。针对类似语用差异,在出现语境空缺的情况下,即交际信息和语言形式出现了断点时,需要进行基础语境信息的充实、调整与顺应,补充语境断点与空缺。例如:秋老虎——a spell of hot weather in autumn;伯乐——good judge of talent (the name of a legendary person in the state of Qin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ho excelled in evaluating horses;(吃)皇粮——salary paid by the state;老三届——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 graduates of 1966 to 1968。
四、结论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关联理论的语境观是动态的语境观,强调语境效果,正是这种新颖的语境观给翻译带来了更为有效的处理原则,也为译者留有较大的自由处理的余地。翻译可通过关联原则来获得最佳语境效果,译者找出原文与语境的关联,对相关信息进行合理推理,从而正确理解原文的用意,用明确的方式再现出来。
参考文献:
[1]Sper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