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小儿全麻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3-12岁小儿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术前心理干预组(A组)30例,常规对照组(B组)30例。心理干预组(A组)由手术室护士至病室接小儿患者至手术间,在此过程中与患儿及家属充分沟通,取得患儿的信任,进入手术间后鼓励安慰患儿直至患儿入睡,常规对照组(B组)在由护士接患儿进入手术室,但不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心理干预组(A组)患儿麻醉清醒后躁动发生率与躁动评分均低于常规对照组(B组)。结论 术前对小儿全身麻醉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降低小儿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关键词】 心理干预;术后躁动;全身麻醉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81-01
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随着各种新全麻醉药的问世,静脉吸入麻醉药不断增多,发生率为12-13%,虽然术后躁动大部分为自限性约5-15分钟,但对小儿的心理生理所造成的伤害是不容忽视的,本研究观察术前小儿心理干预对患儿术后躁动的发生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60例3-12岁,需进行手术治疗的全身麻醉患者,排除神经、精神疾病,其中男33例,女27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A组)30例、常规对照组(B组)两组30例。A组患儿由手术室护士于手术当天到病室接患儿并与患儿及其家属充分交流、沟通,取得家属的理解与信任,通过言语和动作、肢体接触,获得患儿的好感与信任,将患儿接至手术间后,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以减少对手术恐惧、焦虑和压抑情绪,给患儿安全感直至患儿入睡。B组患儿只对患儿进行常规术前准备而不进行心理干预,患儿手术结束,麻醉苏醒后,观察并记录A、B两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及躁动评分。全麻苏醒期躁动的评分:0分,嗜睡,呼唤不醒;1分,清醒,安静合作;2分,哭闹,需要安抚;3分,烦躁,哭闹严重;4分,烦躁不安,定向力丧失,需要按压制动。0分为镇静或麻醉状态;1分为清醒状态;2-4分为躁动状态。
1.2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B12.0统计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 果
两组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A组为3例,其中2分1例,3分2例,发生率为10%;B组5例,其中2分2例,3分2例,4分1例,发生率为16.6%,因此术前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小儿全麻苏星期躁动的发生率。
3 讨 论
小儿全麻后躁动为小儿手术麻醉后常规并发症,严重患者对小儿心理生理功能及术后恢复产生不良影响,小儿在全麻苏醒期出现意外的精神状态,表现为哭喊、无法安抚、手脚乱动、呻吟、语无伦次、定向障碍。研究表明,小儿全麻躁动异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还没有单一的病因能完全解释小儿术后躁动发生率过高(全麻后躁动发生率为5%,小儿为12%-13%),小儿由于心脏发育不完善及对手术的恐惧、焦虑、烦躁不安、哭闹,通过术前对患儿心理干预,充分取得患儿的信任与好感,以此减少患儿的各种不良情绪,本研究表明,术前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能使患儿在相对安静平稳的状态下进入麻醉期。可以有效的减少小儿麻醉苏醒后的躁动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陈妙雷.术前患者心理应激及干预[J].护理研究,2003,17(3):261.
[2] 江森.围手术期心理干预的护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6):494-496.
【关键词】 心理干预;术后躁动;全身麻醉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81-01
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随着各种新全麻醉药的问世,静脉吸入麻醉药不断增多,发生率为12-13%,虽然术后躁动大部分为自限性约5-15分钟,但对小儿的心理生理所造成的伤害是不容忽视的,本研究观察术前小儿心理干预对患儿术后躁动的发生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60例3-12岁,需进行手术治疗的全身麻醉患者,排除神经、精神疾病,其中男33例,女27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A组)30例、常规对照组(B组)两组30例。A组患儿由手术室护士于手术当天到病室接患儿并与患儿及其家属充分交流、沟通,取得家属的理解与信任,通过言语和动作、肢体接触,获得患儿的好感与信任,将患儿接至手术间后,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以减少对手术恐惧、焦虑和压抑情绪,给患儿安全感直至患儿入睡。B组患儿只对患儿进行常规术前准备而不进行心理干预,患儿手术结束,麻醉苏醒后,观察并记录A、B两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及躁动评分。全麻苏醒期躁动的评分:0分,嗜睡,呼唤不醒;1分,清醒,安静合作;2分,哭闹,需要安抚;3分,烦躁,哭闹严重;4分,烦躁不安,定向力丧失,需要按压制动。0分为镇静或麻醉状态;1分为清醒状态;2-4分为躁动状态。
1.2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B12.0统计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 果
两组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A组为3例,其中2分1例,3分2例,发生率为10%;B组5例,其中2分2例,3分2例,4分1例,发生率为16.6%,因此术前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小儿全麻苏星期躁动的发生率。
3 讨 论
小儿全麻后躁动为小儿手术麻醉后常规并发症,严重患者对小儿心理生理功能及术后恢复产生不良影响,小儿在全麻苏醒期出现意外的精神状态,表现为哭喊、无法安抚、手脚乱动、呻吟、语无伦次、定向障碍。研究表明,小儿全麻躁动异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还没有单一的病因能完全解释小儿术后躁动发生率过高(全麻后躁动发生率为5%,小儿为12%-13%),小儿由于心脏发育不完善及对手术的恐惧、焦虑、烦躁不安、哭闹,通过术前对患儿心理干预,充分取得患儿的信任与好感,以此减少患儿的各种不良情绪,本研究表明,术前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能使患儿在相对安静平稳的状态下进入麻醉期。可以有效的减少小儿麻醉苏醒后的躁动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陈妙雷.术前患者心理应激及干预[J].护理研究,2003,17(3):261.
[2] 江森.围手术期心理干预的护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6):494-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