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而活着?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bd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这些激情犹如狂风,把我伸展到绝望边缘的深深的苦海上东抛西掷,使我的生活没有定向。
  我追求爱情,首先因为它叫我消魂。爱情使人消魂的魅力使我常常乐意为了几小时这样的快乐而牺牲生活中的其他一切。我追求爱情,又因为它减轻孤独感——那种一个颤抖的灵魂望着世界边缘之外冰冷而无生命的无底深渊时所感到的可怕的孤独。我追求愛情,还因为爱的结合使我在一种神秘的缩影中提前看到了圣者和诗人曾经想象过的天堂。这就是我所追求的,尽管人的生活似乎还不配享有它,但它毕竟是我终于找到的东西。
  我以同样的热情追求知识,我想理解人类的心灵,我想了解星辰为何灿烂,我还试图弄懂毕达哥拉斯学说的力量,是这种力量使我在无常之上高踞主宰地位。我在这方面略有成就,但不多。
  爱情和知识只要存在,总是向上导往天堂。但是,怜悯又总是把我带回人间。痛苦的呼喊在我心中反响回荡,孩子们受饥荒煎熬,无辜者被压迫者折磨,孤弱无助的老人在自己的儿子眼中变成可恶的累赘,以及世上触目皆是的孤独、贫困和痛苦——这些都是对人类应该过的生活的嘲弄。我渴望能减少罪恶,可我做不到,于是我感到痛苦。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这一生是值得活的,如果真有可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将欣然再重活—次。
其他文献
當吃货成为画家
古代人整天为生存而操劳,没时间无聊;当代人整天看电视、玩手机,也很少会感到无聊。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杰弗里·奥尔巴赫说,人类是从18世纪才开始感到无聊的。他在《帝国主义的无聊》一书中说:“虽然有学者把无聊的起源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但是大部分证据显示,无聊是现代的建构,在18世纪中叶之前,没有‘无聊’这个词,也没有这个概念。在此之前,如果人们感到无聊,他们不认识它,也没有这样表达过。”  在前工
1  月亮,它生锈了,还是生垢了?  与古代的月亮相比,  现在的月亮不够明丽,不够空悬,  失去了笼盖四方的统摄力。  在古代,它是诗人的圣母。  现在,它灰暗,冷漠,  如同一位恶婆婆,  虐着桂花树上的娇娇女。  与童年的月亮相比,它不够传奇,  它也曾是我的眼镜,然则已  不够神秘,略显俗气。  如果敲一敲,它还响不响?  月亮那么高,  但已在睡梦里失去了贞操。  有时间,我觉得它已体无
大家都认为,童年逝去就再也回不来了,小时候的自己长大之后也就消失了,我也不例外。但在2000年,在我陪着我的孩子玩耍的那个寒假,我意外地又重新过了一次童年。那一年冬天,我40岁,我的小孩九岁。  自从我跟小时候的自己相遇以后,我解开了很多谜,包括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其实,一切都有脉络可循,而这个脉络和童年紧密相连。  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能够创作出这么多题材的漫画,无论
10岁左右的他,家里很穷。在所有的邻居家的孩子中,我和他玩得最好。因为我们都喜欢看闲书,常常在一起共享资源。   他的书没有我的多,他想读书却读不到,因为他的零花钱太少。   于是他找我借。   我爸书柜里的书放得满满的,而且对我是敞开的。他摸进我爸的书房,两眼放光。   我开始担心:“你别弄坏了,小心,别弄脏了,我爸会骂死我的。”其实我爸并不介意,他并不是那么凶。   这么来回两三次,
这张照片在网络流传,苏格兰医生梅藤更查房时与中国小患者行礼,这一老一小、一医一患的相敬相亲,在今天的背景下,让很多人感慨。不过,作为一个西方医生,1881年来到中国时,梅藤更要面对的医患冲突,其实远大于今天。  一个女人喝毒药自杀,送来医院抢救,丈夫紧张地问:“我能不能带走她的遗体?”因为传言梅藤更用的药是取病人的内脏制成。  1881年,26岁的梅藤更被英国基督教圣公会派往中国时,鸦片战争刚结束
说话时经常提及自己的人不一定就是厉害的角色。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彭尼贝克在《语言风格的秘密》一书中说,地位高的人在跟地位低的人讲话时,较少使用“我”和“我们”。相反,地位低的人使用“我”的频率往往较高。同样的人物,在失去权力之后,使用“我”的频率会飙升。这是因为当我们跟一个有权力的人说话時,我们的自我意识会更强,我们会专注于自己,关注自己给对方留下的印象。  彭尼贝克认为,根据一个人的语言风格,可
由北京青少年艺术服务中心、北京华方艺术中心主办,北京华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月坛雅集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办的“【西城·印象】钢笔尖下的北京西城——伉俪画家贾一凡、武金生钢笔画展”将于5月19日在华方艺术中心开幕,展览将持续至6月3日。  伉俪画家贾一凡和武金生,自幼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对北京胡同有着深厚的情感。十多年来,夫妻二人将钢笔画这种西方的绘画形式与北京胡同文化元素相结合,用独特的绘画语汇记
“青青河边草,悠悠天不老”,是一首在校时候就被洗入脑海的歌。  对六七岁的小孩来说,这十个字,完全没有任何意义。青草,遍地都是,有什么好珍惜的?时间多到用不完,到底有什么珍贵?  直到自己有了小孩,看着他们的人生,从一开始的无忧学步,到现在的多重压力,封印在脑中的这一首歌,才又再次地出现在眼前。  我能够提供让他们享受青青河边草的环境吗?  在学业的压力下,青草已经变成了一种压力,一种名为生物学或
人群中有乐感的人更多,还是乐盲更多?经常有人在选秀节目中一鸣惊人,这大概会让我们以为,自己身边也是藏龙卧虎。真实情况如何呢?一个音乐电台有一档猜歌节目,先播放一个人哼的一段歌曲,再让听众猜他哼的是什么。哼的人可能以为自己唱得很准,其实往往让人一头雾水,只有资深乐迷才能猜出原唱来。而这些猜对的人听是听得准,自己也不见得能唱准。  我平时很少听歌,觉得寻找自己爱听的歌特别费时间,对我来说,流行歌曲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