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文化内涵丰富,它既包含学生的课外活动或者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包括物质文化层次的校园建设,更有那些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以校内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形成共识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构成的价值观体系。这种有形或无形的文化氛围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学习如何做人、做事、提高综合素质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一、打造绿色教育生态,促使师生共同进步
国家有国家的民族文化,学校也有学校的校园文化,而我校的校园文化正是从绿色生态教育做起。因为绿色生态代表着和平,代表着生命,代表着充满蓬勃向上的生机,旺盛的活力,和谐美好的希望。所以绿色生态教育就是为了引导师生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进而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的意识,形成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最后感悟人与人之间的文明交往、和谐协作、相互关爱的道德境界,树立一种崭新的自然观、人生观和生存发展观。
1.文化是行为的支柱
建设校园文化必须从为国家培育新人的战略高度出发,着眼提高人才素质,锐意树立良好的校风。其关键是优化师生的内部心理环境,建立民主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教学相长,奋发向上的教育氛围。孔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要求学生勤奋学习,自己先做到“发奋忘食”。所以,有文化的教师才能形成高尚的人格,才能感化和教育学生。建设校园文化,就是要打造一支德行高尚,有理想、有能力、有责任的教师队伍。
2.环境是育人力量
在建设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从整体着眼,从小处着手;既要有长远的百年大计,又要有短时的锦上添花;既讲求实用,又讲究艺术。在具体布置施工时,努力达到“三精”的境界:即内容精要,避免多而杂,密而满;设计精心,形式新颖,颜色协调;制作精细,讲求工艺。尽力使校园的每一景点,每一设施或以声悦耳,如广播;或以图文悦目,如宣传栏、墙报;或以文化赏心,如太极拳艺术交流场、书法图画展览园等。当师生们置身于生机勃勃,四季花香的优美环境中,一种安居乐业、流连忘返的恋园之情悠然而生。
二、创建绿色文化氛围,提升师生生命质量
健康发展的人如同一颗质量好的种子,只有在绿色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那么,如何实现以人为本、建设绿色文化校园呢?如果把绿色文化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
走进我们的校园,一排杉树直插云霄,如同一位位学识渊博的老人,指引我们探索知识之奥秘。前行,脚踩在层层干净的阶梯上,听那春末的和风温情地拂动绿树的新芽,看那春日的娇花与鹅黄的幼蝶共舞,形成一个恍惚迷离、令人如醉如痴的世界。这声,宁静了我的心;这景,怡悦着我的情。此景此情,让学习的疲惫、工作的烦恼在瞬间消失无痕。这就是数千名师生心中期盼的绿色校园。
走进我们的课堂,映入你眼帘的是师生自由表达的赏识园地,如天使留言板、心灵加油站、创意文化园等,有欣赏、有鼓励、有提醒,有期待。师生共同参与的创意设计作品、师生合作设计的名言无不彰显着和谐的绿色文化。虽然环境育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谆谆教导、循循善诱才能使学生享受阳光般的幸福,享受教育的快乐。这就是绿色的人文“环境”,它就是学生从失败走向成功,从成功走向自信,从自信走向辉煌的文化校园。
走进我们的教师, 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个个具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健全完美的人格、学识渊博的圣人,他们身上分明就具备了与生俱来的某种感召学生的力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指向。因此,创建绿色文化校园,首先要培育一大批具有健康人格魅力、优良道德境界的导师,作为学生提升自我人格修养的原动力。这就是绿色文化的创始者、高尚道德的引领者——教师应有的向上的生命气象。
三、构建生态文明学校,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构建生态学校的目标就是要创设一个具有良好的教育生态的学校文化。尊重人的生存价值和个性发展,使人的生命活动处于自然和蓬勃的状态。
1.自主学习、自由发展
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学情为主导、教师为助推,以自主学习、讨论展示、检测反馈为基本环节,课堂上以教师引导和点拨为主导下,学生通过独学、对学、群学、讨论、交流、展示、质疑、对抗、检测等形式,实现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教学改革。新课程的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所以,生活在文化的、创造的、诗意的课堂中的学生,其真、善、美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扬,智力得到充分的开发,学习品质不断地上升,学习质量不断地提高。
2.文化立校、德育为先
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实现人的发展,人是学校文化的主要载体,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强调文化立校。文化立校的前提是提高全体师生的道德水准,即最大限度地发挥受教育者的生命本能,以人格养成和精神涵育为本体,凸现人的自信、自爱、自尊、自强,走出对功利追求的怪圈,摆脱低级趣味的竞争,使我们的师生具有恢弘的气度、高远的志向、纯朴的情怀、高雅的行为。
3.民主管理、制度保障
学校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于核心精神文化和浅层物质文化之间的中间层文化,它不仅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在实际操作中,要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校内民主化管理,应把遵循自然规律当作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前提,使学校的管理尽量符合自然世界启示的生存法则。另一方面,还要正确处理好学校制度与人文关怀的关系,正确处理“规训”与“自由”的关系,逐步过渡到“无序”的工作境界,展现一种科学与民主、规范与自由、理性思维与情感体验高度统一的和谐的管理运营机制。
(作者单位:浙江新昌城关中学312500)
一、打造绿色教育生态,促使师生共同进步
国家有国家的民族文化,学校也有学校的校园文化,而我校的校园文化正是从绿色生态教育做起。因为绿色生态代表着和平,代表着生命,代表着充满蓬勃向上的生机,旺盛的活力,和谐美好的希望。所以绿色生态教育就是为了引导师生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进而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的意识,形成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最后感悟人与人之间的文明交往、和谐协作、相互关爱的道德境界,树立一种崭新的自然观、人生观和生存发展观。
1.文化是行为的支柱
建设校园文化必须从为国家培育新人的战略高度出发,着眼提高人才素质,锐意树立良好的校风。其关键是优化师生的内部心理环境,建立民主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教学相长,奋发向上的教育氛围。孔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要求学生勤奋学习,自己先做到“发奋忘食”。所以,有文化的教师才能形成高尚的人格,才能感化和教育学生。建设校园文化,就是要打造一支德行高尚,有理想、有能力、有责任的教师队伍。
2.环境是育人力量
在建设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从整体着眼,从小处着手;既要有长远的百年大计,又要有短时的锦上添花;既讲求实用,又讲究艺术。在具体布置施工时,努力达到“三精”的境界:即内容精要,避免多而杂,密而满;设计精心,形式新颖,颜色协调;制作精细,讲求工艺。尽力使校园的每一景点,每一设施或以声悦耳,如广播;或以图文悦目,如宣传栏、墙报;或以文化赏心,如太极拳艺术交流场、书法图画展览园等。当师生们置身于生机勃勃,四季花香的优美环境中,一种安居乐业、流连忘返的恋园之情悠然而生。
二、创建绿色文化氛围,提升师生生命质量
健康发展的人如同一颗质量好的种子,只有在绿色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那么,如何实现以人为本、建设绿色文化校园呢?如果把绿色文化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
走进我们的校园,一排杉树直插云霄,如同一位位学识渊博的老人,指引我们探索知识之奥秘。前行,脚踩在层层干净的阶梯上,听那春末的和风温情地拂动绿树的新芽,看那春日的娇花与鹅黄的幼蝶共舞,形成一个恍惚迷离、令人如醉如痴的世界。这声,宁静了我的心;这景,怡悦着我的情。此景此情,让学习的疲惫、工作的烦恼在瞬间消失无痕。这就是数千名师生心中期盼的绿色校园。
走进我们的课堂,映入你眼帘的是师生自由表达的赏识园地,如天使留言板、心灵加油站、创意文化园等,有欣赏、有鼓励、有提醒,有期待。师生共同参与的创意设计作品、师生合作设计的名言无不彰显着和谐的绿色文化。虽然环境育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谆谆教导、循循善诱才能使学生享受阳光般的幸福,享受教育的快乐。这就是绿色的人文“环境”,它就是学生从失败走向成功,从成功走向自信,从自信走向辉煌的文化校园。
走进我们的教师, 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个个具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健全完美的人格、学识渊博的圣人,他们身上分明就具备了与生俱来的某种感召学生的力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指向。因此,创建绿色文化校园,首先要培育一大批具有健康人格魅力、优良道德境界的导师,作为学生提升自我人格修养的原动力。这就是绿色文化的创始者、高尚道德的引领者——教师应有的向上的生命气象。
三、构建生态文明学校,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构建生态学校的目标就是要创设一个具有良好的教育生态的学校文化。尊重人的生存价值和个性发展,使人的生命活动处于自然和蓬勃的状态。
1.自主学习、自由发展
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学情为主导、教师为助推,以自主学习、讨论展示、检测反馈为基本环节,课堂上以教师引导和点拨为主导下,学生通过独学、对学、群学、讨论、交流、展示、质疑、对抗、检测等形式,实现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教学改革。新课程的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所以,生活在文化的、创造的、诗意的课堂中的学生,其真、善、美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扬,智力得到充分的开发,学习品质不断地上升,学习质量不断地提高。
2.文化立校、德育为先
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实现人的发展,人是学校文化的主要载体,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强调文化立校。文化立校的前提是提高全体师生的道德水准,即最大限度地发挥受教育者的生命本能,以人格养成和精神涵育为本体,凸现人的自信、自爱、自尊、自强,走出对功利追求的怪圈,摆脱低级趣味的竞争,使我们的师生具有恢弘的气度、高远的志向、纯朴的情怀、高雅的行为。
3.民主管理、制度保障
学校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于核心精神文化和浅层物质文化之间的中间层文化,它不仅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在实际操作中,要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校内民主化管理,应把遵循自然规律当作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前提,使学校的管理尽量符合自然世界启示的生存法则。另一方面,还要正确处理好学校制度与人文关怀的关系,正确处理“规训”与“自由”的关系,逐步过渡到“无序”的工作境界,展现一种科学与民主、规范与自由、理性思维与情感体验高度统一的和谐的管理运营机制。
(作者单位:浙江新昌城关中学31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