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历程和经验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意识形态工作中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总结这些工作的经验教训,探索其中的规律,是谱写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发展新篇章的重要动力与源泉。
  一、建党百年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历程
  1921年至1949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凝聚全党智慧的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完成了初步探索。1949年至1956年,確立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党的工作重心实现了由革命向建设的转变,意识形态工作由服务于革命斗争向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转变。1956年至1978年,党的曲折发展历程使我党看到了意识形态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与意识形态工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性阐释,为改革开放后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1978年至1992年,工作重心以保证政治大局的稳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为主,意识形态工作围绕解放思想进入转型探索期,服务经济建设。1992年至2012年,围绕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深入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注重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2012年至今,面对新时代新特征,意识形态工作侧重于强化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能力,坚定“四个自信”。
  二、建党百年意识形态工作的经验
  回顾建党百年来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与经济建设相协调、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的一大通过的第一个决议就明确规定“无论中央或地方的出版物均应由党员直接经办和编辑”。从战争时期毛泽东对新闻出版等工作作出的一系列指示到新中国成立后各类意识形态管理制度和机构的建立,再到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实现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总结过往经验、应对当下挑战的必然之举。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样的利益诉求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而大数据时代更是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意识形态工作方针制定和方向把握的正确性。
  坚持意识形态与经济建设相协调。改革开放之前,受“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影响,意识形态工作与生产力发展脱钩,严重影响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下,意识形态工作在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上发挥了巨大效能。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的同时,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实现了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协调统一。
  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意识形态工作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在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前提下,以人民对优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为目标,注重人民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理念贯穿到工作全局之中。
  (作者单位:洛阳市洛龙区翠云路街道办事处)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8月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强调,要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这表明,我国进入以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基本要求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社会。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全国农业发展形势。如何在新发展理念下加快形成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格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强调专业硕士培养过程的模式创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成为促进学生资源共享、加强学术交流互助、提高群体学术素养的重要
刘忠华是一位躬耕于潇湘文坛的中青年作家,其诗歌创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近些年来,因其人生阅历的丰满而出现诗歌创作的井喷现象,在各类大型期刊上相继推出系列组诗
马克思文化思想作为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文化问题的求解和社会发展的走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莱茵报》时期作为马克思开始接触社会现实的一段重要历史时期,对于他一生
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发展格局中,“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很大,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郑州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及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引领城市,乘势而上开新局,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在中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郑州担当”。  一、郑州之谋  “君子行,谋定而后动。”郑州发展之谋,可从郑州市国
一、引 言  乡村振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战略,再一次确立了“三农”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所谓乡村振兴,就是指乡村地区的全面振兴,即到2050年,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远大目标,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农村面貌,让中国农村面貌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然而,乡村振兴的道路是坎坷崎岖的,农村地区的特殊性导致其在发展振兴过程中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如基层党组织建设、产业调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脱颖而出,他们正逐步将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市场推向农村广阔天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打造一支强大且稳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担负起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
这里是老一辈革命家陈明义、赵崇德将军的诞生地。境内将军故居、红军墙标、红军医院、红军墓、红军洞群、将军石、童子团岗哨纪念亭等红色遗迹遍布。这就是被称为“红军村” 、也是“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的河南省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村。  5月22日,恰逢周末,往里罗城的路上车水马龙。今年正值建党100周年,带领孩子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接受红色教育的游客络绎不绝。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
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南疆农村实用人才短缺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村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主动来南疆的人才也不多。近几年,在全国不断掀起的人才争夺战中,南疆地区并不具备优势。因此,在吸引外来人才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并用好本土人才,成为当地实现人才振兴的重要途径。  当前,很多学者倾向于研究如何聚集和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在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时,也需要关注到由于社会
5月12日,2021数字乡村论坛(中国·郑州)在郑州黄河迎宾馆开幕,论坛以“发展数字农业、建设数字乡村”为主题。河南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农担公司)党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