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怎么乘,都可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che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我在执教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乘法”中的“连乘实际问题”时,恰当的引导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同时,学生的独特发现也开阔了我的教学视野,引发了我的一些教学思考。
  一、引导
  教材第80页的例题如下:
  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先用图出示5个零散的乒乓球和“乒乓球每个2元”的价格,然后让学生读图、获取信息并提出问题:5个乒乓球多少元?接着我把这5个乒乓球用一个袋子装起来,整理成,问学生:“这时你会想到什么?”生:“我知道了刚才的问题‘5个乒乓球多少元’还可以说成‘一袋乒乓球多少元’。”这一追问为学生准确理解题意,顺利解答所求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我出示这样的6袋乒乓球,让学生尝试解决例题中的问题。通过分析和交流,学生出现了如下两种解法:(1)5×2=10(元),10×6=60(元);(2)6×5=30(个),30×2=60(元)。
  一切按部就班,我暗地自鸣得意。
  二、发现
  正当我准备结束新授,带领学生进入练习环节时,一个学生突然举手发言:“老师,我还有一种解法呢! 2×6=12(元),12×5=60(元)。” “他的解法可以吗?”我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
  生1:我觉得他的得数是对的。
  生2:他的第一步算式2×6=12(元)好像不知道求的是什么。
  生3:我认为他的解法是可以的。因为第一步用算式2×6=12(元)求的是上面一排乒乓球多少元,然后再求5排乒乓球一共多少元。(为了让大家听得更清楚、明白,生3还特意在教学挂图上增画了一条直线,帮助同学理解,如下图)
  通过直观图的提示,多数学生豁然开朗了。例题挖掘至此,顺风顺水。我正准备按常规收尾时,冷不防又有一学生突然冒出一句:“随便怎么乘,都可以!”“真是这样吗?”我很意外,也很震惊。说实话,学生们的这些想法,我在备课时还真没有认真思考过。虽然这三种解法备课时我已预设,但这类问题是不是都具有同样的规律呢?教材中的例题确实是随便怎么乘都可以,那是不是所有类似的实际问题都可以随便乘呢?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知识,每种不同算式的结果肯定是一样的,但道理上说得通吗?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决定发动学生一起参与探究,要求大家在练习中留意观察:是不是所有类似的题目都可以随便怎么乘?有没有不可以随便乘的?
  三、验证
  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做练习,鼓励他们想办法验证自己发现的“规律”(还未经验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发现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都可以随便乘,但一些文字题目好像不可以随便乘。如:“一个盒子放6个茶杯,妈妈买了3盒,每个茶杯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元?”学生认为可以先用4×6,求的是一盒茶杯多少元;也可以先用6×3,求的是一共有多少个茶杯,但不能先用4×3,因为每个茶杯的钱数不能乘盒数。这道题与上面的例题很相似,既然例题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解答,为什么这道题就不可以呢?我寻思学生产生这一错觉的原因。
  原来学生在分析题意时,把题目中的“3”仅看作了3盒,这样用每个茶杯的钱数乘盒数就觉得难以解释最后的结果。于是,我出示了如下直观图,把原来的文字信息转化成图示信息,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如果我们把3盒茶杯叠在一起看,原来的3盒就变成了3层,从图中不难发现一共有6个竖行的杯子。这时我启发学生思考:“4×3求的是什么?可以解释出它的含义吗?”有了图的帮助,学生立刻恍然大悟:4×3求的是1个竖行杯子的钱数,这里的“3”还可以看成3层或者是3个。最后,用1个竖行的钱数乘6就得到6个竖行茶杯的钱数,也就是一共需付的钱数。
  学生通过实例列举,最终得出结论:连乘的实际问题随便怎么乘都可以。有没有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论证这一发现呢?从上面图文信息的转化,我得到了如下启示:如果把例题中的三个已知信息分别看作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的话,那么所求问题不就是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吗?任何相关联的两个量相乘,乘积都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表示,这样三个量相乘的积,我们也可以用“形”表示出来。比如,我们可以把例题中的信息看作长是6,宽是2,高是5(如下图)。
  第一种解法:5×2=10(元),10×6=60(元);先求侧面的面积,再用侧面的面积乘长。
  第二种解法:6×5=30(个),30×2=60(元);先求前面的面积,再用前面的面积乘宽。
  第三种解法:2×6=12(元),12×5=60(元);先求底面积,再用底面积乘高。
  无疑,通过这一转化,我们发现只要是连乘的实际问题,都可以用其中任意两个相关联的量先乘,得到长方体一个面的面积,然后乘相应的高就得到了体积。显然,学生的发现是对的!
  四、思考
  上述教学内容虽然我教过多次,但从来没有研究过学生发现的规律,甚至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还花很长的时间和相当多的精力去琢磨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否正确。在课堂教学中我也只是就教材教教材,停留在教学的表面,缺乏深层次主动思考的意识。学生的慧眼发现,弥补了我这一空白,也启迪我今后的教学既要不断增加广度,更要增加厚度。
  回顾这节课,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精彩的发现,我觉得首先是得益于课堂上的有效引导,积极启发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同一问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其次,当我在课堂上听到学生不同声音的时候,并没有轻易否定或放弃,而是细心琢磨,帮助学生寻找科学的依据,保护了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尽管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我们无法帮助他们论证这一“发现”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但作为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发现”要积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勇于探究和创新,促进他们积极思考,真正让学生体验到探究和创新的快乐。同时,在学生今后学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们不妨相机出示一些上述学过的连乘的实际问题,既让学生过去的“独创”得到进一步的论证,也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并把后续知识的学习与旧知相机结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数学思维的广度。
  学生经历上述的探究过程,特别是他们的“发现”得到了科学的论证以后,一定倍感喜悦,这份体验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都是弥足珍贵的。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66~67。  教学目标:  1.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2.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3.通过分析、比较等数学活动,提高正确辨析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知识回顾,了解特征。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图”(板书)。你能分别说说条形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与必要的应用技能。”这一总体目标贯穿于小学和初中全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合适的数学思想方法尤为重要。现就“鸡兔同笼”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化繁为简,渗透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方法,一般是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将难解的问题转化为容易求解的问题,将生疏问题转化为
期刊
数学课上,常常有这样的感受:部分学生一学就会,却一做就错,一放则忘;课堂听得懂,课后又不会做;笔者认为这是学生没有学会反思的表现和结果。在课堂上,教师应重视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有的放矢地鼓励学生反思,并巧妙地利用反思,使学生乐思、巧思、善思,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前提  反思过程是一个情感与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不仅要有智力加工,而且要有情感因素
期刊
在一次听课中,执教老师在黑板上没有进行板书,他认为:课件上都有了,没必要再在黑板上板书。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课件注重的是教师的预设,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引导学生怎么学的内容很少,课堂实时板书是课堂上师生智慧生成的表现,体现了师生独特的创造性和不可复制性,其作用是课件永远不能达到的。  一、抓住关键,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过程  数学学习主要依靠学生的理性思维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实质性理解。好的板书,能
期刊
案例:  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四册的第48页“整理与复习(一)”中,教材创设了文具与食品两幅购物情境图。如下:  课始,教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从图中提炼数学信息。学生们踊跃发言,教师凭借多媒体整理相关信息,然后让学生按要求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师:首先,请同学们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要求一人提出问题,一人列式口头解答。  生1:一个书包的价钱是一块橡皮的几倍?  生2:16÷
期刊
开放式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教学,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启迪智慧、培养悟性、培育创新精神等方面下工夫,使课堂充满生趣,充满孜孜不倦的探索。它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利于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和体验成功的机会,有利于更好地启迪思维,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在“以创新为核心”和“以学生为主体”理念的指导下,打破原
期刊
设计思考:  “视图与投影”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每一学段要求不同:第一学段“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第二学段“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第三学段“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因此,教材在第九册中没有给出视图的概念,而是采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表述。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
期刊
一、主题与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在如何理解符号感中也指出:“无论在哪个学段,都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于是,众多教师加强了对学生符号感的培养,在课堂中提倡符号化教学,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为符号化而符号化的教学现象,引人深思。如何正确对待符号化,并利用好符号化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下
期刊
近日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一位教师执教了三年级的“平均数”一课,教师巧妙的设计让平均数这一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显得生动鲜活,让学生不仅掌握了关于平均数的基本知识,更对平均数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  教学片断:  课件出示:三年级一班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男女队都是4人,统计图(略)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  师:现在想知道谁套得准一些,可以怎样比?  生1:可以比男生、女生一共套中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例1】甲乙两枚大小相等的硬币。现将硬币甲固定,让硬币乙沿硬币甲的周围滚动,当硬币乙滚动一周,回到原来位置时,硬币乙旋转了几圈?  当时很多人认为硬币乙旋转了1圈,但如果我们亲自拿硬币做个试验,就会发现:硬币乙竟然旋转了2圈。  实际结果怎么会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因为我们将非常熟悉物体在直线上滚动的规律运用到物体在圆周上滚动的情形,实际上这两者却有着重大区别。那应该如何理解硬币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