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六盘水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意识进行调查研究,同时也说明了跨文化意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研究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因素,进而增强跨文化意识促进跨文化交际以及英语语言的学习。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4.086
1研究背景及目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世界各领域间的交流也愈加频繁,这也就意味着跨文化交际也登上了一个全新的舞台。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跨文化意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跨文化交际是建立在跨文化意识的基础之上,可见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文化意识”的三方面的内容:即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因此,对于跨文化意识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就整个社会而言,英语专业的人只是极少数。就六盘水师范学院而言,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全校所占比例极小,约为7%,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就占了整个群体的绝大比例。所以,以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更具普遍性。再加之,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生活背景也不尽相同,这可以使调查得出的数据更具有说服力。所以,可以通过对六盘水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关于跨文化意识的调查与研究,说明跨文化意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分析研究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意识形成的因素,探究如何促进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跨文化意识。
2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调查
在目前的全球紧密联系的社会环境下,跨文化意识的研究调查是符合社会潮流的发展趋势的,且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关于跨文化意识,虽然曾有不少人为之下过定义,但是目前仍未有准确而严格标准性定义。的确,由于跨文化意识是一个复杂而牵涉范围较广的概念,所以在各种领域中的定义也有所侧重或是差异。Hanvey认为跨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是具有文化“移情”能力以及“文化融入”能力。
2.1调查的对象及方法
考虑到各专业与研究课题的相关度,此次的调查对象为六盘水师范学院的人文社科类专业,进行分析研究。专业主要有中文、历史、秘书、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等。调查对象是从取样专业的大一到大三或大四的学生。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来对这些对象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0份,收回有效问卷162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5.29%。男生所占有效比为36%,女生占64%。
表1各年级(有效)抽样学生人数
年级2015级2014级2013级2012级总计人数(人)48573720162百分比(%)303523121002.2调查内容、形式
此次问卷共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自评问卷形式,第二部开放性问题。
表2问卷题项构成Part 1
测试内容题项题数百分比(%)跨文化意愿1.5.11320文化知识储备2.7.9.12.15533尊重文化差异3.6.10.14427跨文化意识敏感度4.8.13320合计15100此部分受调者可在相应的数字代码下打钩(1=非常认同;2=比较认同;3=不确定;4=不太认同;5=非常不认同)。
Part 2开放性问题:
该部分设有3个问题,主要围绕了解受调者在跨文化意识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各种因素,和受调者通过何种途径了解外国文化以及平时可以做些什么来增强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几个方面来展开。
2.3问卷统计方法及结果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四项调查内容中,受调者在1-5选项中选择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的百分比。
表3问卷1、2选项所占百分比
测试内容题数选择1-2所占百分比跨文化意愿370%文化知识储备535%尊重文化差异465%跨文化意识敏感度361%结果显示,70%受调者具有相对较高的跨文化意愿。这表明绝大部分人是不排斥和异族人产生交流和交往活动的。他们愿意和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分享交流彼此国度的文化。同时,在尊重文化差异和跨文化意识敏感度这两个调查内容上,选择1、2选项的人都
在60%左右。这与第二部分问卷结果中,大部分受调者主要通过现代媒体来了解外国文化知识息息相关。由于现代媒体传播速度之快,信息量之大,范围之广,让受调者意识到各国人之间有所不同。尽管如此,这种意识并不是很系统、完整,这也是在文化知识储备这个内容上仅有35%的受调者选择了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选项的主因。这说明受调人群中仅有35%平时比较注重去了解外国文化知识,有一定的文化积累。而绝大多数的人在这一个板块并没有太多的重视。因此,即使受调者意识到差异但却无法准确的找到差异点,做出适当的反应。
在第二部分关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面,根据受调者给出的答案,在培养跨文化知识上大部分人给出的途径是通过现代媒体,比如看外国电影、通过网络搜索、关注相关论坛等去了解有关知识。同时,绝大部分受调者认为应该通过跨文化知识的增长去促进增强自身的跨文化意识的增强。
3调查结果说明的问题
此次的调查结果一定程度上的说明了一些问题。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全球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极速发展,全世界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此次的受调者大都是90后,他们都是在这种“世界大家庭”下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有着较强的跨文化意愿是时代进步的成果。同时,作为大学生,生活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接收能力是强大的。所以,他们大部分都尊重文化差异也有一定的跨文化敏感度。但是由于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5%的受调者对外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剩余65%的受调者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度有限,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跨文化意识敏感度达不到一个较高水平的主因。
受调者在跨文化知识存储这一板块仅有35%的受调者对外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其主要原因是在于90后虽然成长于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之下,但是,中国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朝夕之间就能促成的,自然这一代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比较深的。所以,在这种高考这种带有选拔性质的教育模式之下,学生只能花绝大部分的时间在考试内容上,去潜心钻研试题,去仔细揣摩出题人的心思及意图,成为“考试专家”、“心理学家”。这样一来,除了那些有对外国文化特别兴趣的少数群体,多数人平时就很难再有多余的心思去关注与考试不大相关的外国文化。
过去,对人们跨文化意识有较大影响的可能是人们的跨文化意愿或是心理因素。与过去相比,21世纪,在培养正确跨文化意识过程中,文化知识的储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具备了相应的文化知识,在与异群体交流的过程中,便会产生与之相关的跨文化意识。从哲学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同样地,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只有当一方对另一方的文化了解,做出相应的意识反应才能够促进交流。反之,则起到相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Hanvey,R.G. Cross-culture Awareness[M].Cambridge:Newbury House Publisher,1981.
[3]《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2015修订版)[M].北京: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4.086
1研究背景及目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世界各领域间的交流也愈加频繁,这也就意味着跨文化交际也登上了一个全新的舞台。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跨文化意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跨文化交际是建立在跨文化意识的基础之上,可见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文化意识”的三方面的内容:即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因此,对于跨文化意识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就整个社会而言,英语专业的人只是极少数。就六盘水师范学院而言,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全校所占比例极小,约为7%,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就占了整个群体的绝大比例。所以,以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更具普遍性。再加之,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生活背景也不尽相同,这可以使调查得出的数据更具有说服力。所以,可以通过对六盘水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关于跨文化意识的调查与研究,说明跨文化意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分析研究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意识形成的因素,探究如何促进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跨文化意识。
2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调查
在目前的全球紧密联系的社会环境下,跨文化意识的研究调查是符合社会潮流的发展趋势的,且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关于跨文化意识,虽然曾有不少人为之下过定义,但是目前仍未有准确而严格标准性定义。的确,由于跨文化意识是一个复杂而牵涉范围较广的概念,所以在各种领域中的定义也有所侧重或是差异。Hanvey认为跨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是具有文化“移情”能力以及“文化融入”能力。
2.1调查的对象及方法
考虑到各专业与研究课题的相关度,此次的调查对象为六盘水师范学院的人文社科类专业,进行分析研究。专业主要有中文、历史、秘书、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等。调查对象是从取样专业的大一到大三或大四的学生。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来对这些对象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0份,收回有效问卷162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5.29%。男生所占有效比为36%,女生占64%。
表1各年级(有效)抽样学生人数
年级2015级2014级2013级2012级总计人数(人)48573720162百分比(%)303523121002.2调查内容、形式
此次问卷共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自评问卷形式,第二部开放性问题。
表2问卷题项构成Part 1
测试内容题项题数百分比(%)跨文化意愿1.5.11320文化知识储备2.7.9.12.15533尊重文化差异3.6.10.14427跨文化意识敏感度4.8.13320合计15100此部分受调者可在相应的数字代码下打钩(1=非常认同;2=比较认同;3=不确定;4=不太认同;5=非常不认同)。
Part 2开放性问题:
该部分设有3个问题,主要围绕了解受调者在跨文化意识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各种因素,和受调者通过何种途径了解外国文化以及平时可以做些什么来增强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几个方面来展开。
2.3问卷统计方法及结果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四项调查内容中,受调者在1-5选项中选择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的百分比。
表3问卷1、2选项所占百分比
测试内容题数选择1-2所占百分比跨文化意愿370%文化知识储备535%尊重文化差异465%跨文化意识敏感度361%结果显示,70%受调者具有相对较高的跨文化意愿。这表明绝大部分人是不排斥和异族人产生交流和交往活动的。他们愿意和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分享交流彼此国度的文化。同时,在尊重文化差异和跨文化意识敏感度这两个调查内容上,选择1、2选项的人都
在60%左右。这与第二部分问卷结果中,大部分受调者主要通过现代媒体来了解外国文化知识息息相关。由于现代媒体传播速度之快,信息量之大,范围之广,让受调者意识到各国人之间有所不同。尽管如此,这种意识并不是很系统、完整,这也是在文化知识储备这个内容上仅有35%的受调者选择了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选项的主因。这说明受调人群中仅有35%平时比较注重去了解外国文化知识,有一定的文化积累。而绝大多数的人在这一个板块并没有太多的重视。因此,即使受调者意识到差异但却无法准确的找到差异点,做出适当的反应。
在第二部分关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面,根据受调者给出的答案,在培养跨文化知识上大部分人给出的途径是通过现代媒体,比如看外国电影、通过网络搜索、关注相关论坛等去了解有关知识。同时,绝大部分受调者认为应该通过跨文化知识的增长去促进增强自身的跨文化意识的增强。
3调查结果说明的问题
此次的调查结果一定程度上的说明了一些问题。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全球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极速发展,全世界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此次的受调者大都是90后,他们都是在这种“世界大家庭”下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有着较强的跨文化意愿是时代进步的成果。同时,作为大学生,生活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接收能力是强大的。所以,他们大部分都尊重文化差异也有一定的跨文化敏感度。但是由于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5%的受调者对外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剩余65%的受调者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度有限,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跨文化意识敏感度达不到一个较高水平的主因。
受调者在跨文化知识存储这一板块仅有35%的受调者对外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其主要原因是在于90后虽然成长于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之下,但是,中国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朝夕之间就能促成的,自然这一代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比较深的。所以,在这种高考这种带有选拔性质的教育模式之下,学生只能花绝大部分的时间在考试内容上,去潜心钻研试题,去仔细揣摩出题人的心思及意图,成为“考试专家”、“心理学家”。这样一来,除了那些有对外国文化特别兴趣的少数群体,多数人平时就很难再有多余的心思去关注与考试不大相关的外国文化。
过去,对人们跨文化意识有较大影响的可能是人们的跨文化意愿或是心理因素。与过去相比,21世纪,在培养正确跨文化意识过程中,文化知识的储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具备了相应的文化知识,在与异群体交流的过程中,便会产生与之相关的跨文化意识。从哲学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同样地,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只有当一方对另一方的文化了解,做出相应的意识反应才能够促进交流。反之,则起到相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Hanvey,R.G. Cross-culture Awareness[M].Cambridge:Newbury House Publisher,1981.
[3]《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2015修订版)[M].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