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意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如意发展演变的历史就是文化变迁的历史。清代以后,如意渐渐淡出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如意文化渐渐式微,成为一个久远的民俗文化记忆。近代城市化的发展,引起民众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带来各种文化形态的大融合,使得民众面对更多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压力,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释放和宣泄,追求更加祥瑞美好的生活。如意文化应民众的心理需要,在这一进程中再度兴盛起来。如意文化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既适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又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关键词]如意;如意文化;城市化社会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6-0041-03
城市化的过程,通常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农业劳动方式向非农业劳动方式转变以及城市生活方式创立、采用和普及的过程。①城市化的进程,催生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的变迁、人际关系和人文系统的重构。城市化的过程,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合理整合、协调发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象征吉祥的传统器物,如意在现代城市社会中,与民众的求吉心理相契合,如意文化在城市化社会中再次兴盛。
一、城市化引起的变迁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居民在城市里聚居,带来生活方式、产业结构、经济关系、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变迁。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他们离开了土地,改变了以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模式,一部分新市民在城市里甚至开始从事非物质的生产工作。人际间带有小农经济特色的血缘、亲缘关系削弱,业缘关系得到强化,现代城市社会形成了以职业利益和行业利益为基础的新型社会关系。城市社会具有复杂的社会分工和各种各样的职业结构,人口异质性是城市社会的基本特征。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迁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渐变的过程。新市民要全身心地融入城市生活,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适应期,然后逐渐适应城市快节奏的、高效的生活方式。
随着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各种文化相互接触、影响,由此带来文化的变迁。首先是城乡文化的融合。乡村文化以家庭、宗族和村落为基础,以五谷文化为核心,其文化特质显现出情感性、传统性的特点。城市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要比乡村文化复杂,并具有现代性和理性特征。城乡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乡文化优势互补,文化变迁形成的新文化格局中,既保持了乡村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吸收了现代城市文明的精华。其次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传统文化是丰富民众生活的宝贵资源,其中蕴涵的优秀思想和价值理念,对健全人格、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很有禆益,文化研究者呼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保证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和谐共存。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现代的,但又有传统的底蕴,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彼此扬长避短,合理整合。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市民的心理也会发生变迁。新市民从乡村来到城市,从闲暇、安逸的田园生活过渡到城市生活,要完全融入城市文化,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期。在此期间,他们会产生思想混乱和心理压力。一方面,城市居民往往会产生身份和文化上的优越感,他们倾向于把城市文化视为中心文化,而把乡村文化视为边缘文化或落后文化。新市民的文化和身份在短期内不能得到原市民的认同,于是对城市在心理上难以产生归属感。另一方面,他们脱离了原来的农业生产方式,在维护原有文化的同时又渴望尽快融入城市文化,环境的变迁、职业的变化、收入的提高、眼界的开阔,使得他们的精神追求变得多样化,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再造。而对城市市民来说,新市民的“入侵”,给他们带来诸如住房、交通、就业、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其更大的社会竞争,他们对新市民存在排斥心理。
城市化引起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带来各种文化形态的大融合,使得民众面对更多的生存压力,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释放压力,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如意文化在城市社会中的兴盛,并不是一个偶然的文化现象,它符合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特征,是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产物。
二、传统的如意文化
如意是我国常见的一种传统工艺品,一般由首、柄两部分组成,柄部成拱形,外观形似灵芝,由各种珍贵材料精制而成,寓意吉祥。如意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于如意的起源问题,学界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有印度舶来品说、中国古代兵器说、中国古代爪杖说等。笔者对此进行过研究,对相关证据进行了辨析和考证,证明如意并非来源于印度,也非中国兵器。现有文献、图像资料以及考古出土文物,可以证明如意的真正源头是中国固有的爪杖,早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前的东周时期,我国就有了如意的原始形态物——爪杖(一种挠痒工具)。②
魏晋南北朝是如意发展史上的第一个繁荣期,士人手执如意,尽显名士风流;之后如意在佛教僧徒中广泛流行,讲经僧人手执如意,显示威仪,《世说新语》中就有许多相关的记载,体现了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流,反映出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
唐宋时期是如意发展的重要转折期,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赋予如意这种中国传统器物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促成爪形如意到云叶形如意的演变。新式云形如意的出现,证明了如意发展至此与佛教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重要关系。由于唐代经济的发展、佛教的兴盛,如意在制作方面越来越考究。而道教对如意的关注也引发了灵芝形如意的产生,将灵芝的实体观念和健康长寿、吉祥如意的意念模式相结合,使如意的发展开始偏向于世俗化,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福、寿观念纳入如意的艺术造型,为后代如意完全脱离宗教、发挥单纯的吉祥功能奠定了基础。
元代如意纹的产生,将如意用作其他器物的装饰纹样,体现出元代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文化需求,这是文化被主动改造的结果。
明代文人主张个性,追求自然情感,如意被用作文房器玩,以体现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明代道教繁盛,深入民间,与民俗信仰相融合,反映民众心声的俗文化也应运而生,雅俗文化相交融。如意在使用范围、造型特点、雕琢工艺等方面体现出世俗化的特征,并借用谐音、象征等手法来表现民众的生活理想和求吉心理。
清代宫廷吉祥文化盛行,帝王对寓意吉祥的如意极力推崇,促进了如意文化的大繁荣。清代中期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制造如意的各种珍贵材料进入宫廷,如意在材质上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清代工艺水平集前代之大成,达到顶峰,清宫造办处迎合皇家的求吉心理,在如意的材质、形制、雕琢图案等各个方面将如意的祥瑞主题推向极致。如意作为吉祥的最好象征物,成为清代宫廷最为珍贵的器物,在宫廷礼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此也引发了朝廷上下官员的敛财之风,如意的繁荣在嘉庆时期划上了句号。
此后的文献、图像等资料中少有如意的记载,如意渐渐淡出了日常生活,“如意热”仅仅局限于收藏、鉴赏、投资等领域,民众只能在博物馆里欣赏到如意,如意文化渐渐式微,成为一个久远的民俗文化记忆。
三、如意文化在现代城市化社会中的兴盛
近代城市化的发展,带来民众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的变迁,如意文化应民众的心理需要,在这一进程中再度兴盛起来。
如意文化在信奉佛教的人群中兴盛。宗教统摄着人们的心理习俗,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能使人获得内心的宁静和解脱。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人们在享受城市文明的同时,内心的压力需要宣泄,情感需要补偿。在宗教仪式中,他们暂时超越了尘世的烦扰,获得了心灵的慰藉。而如意文化在古代的流行,恰恰与佛教中国化的历程有关。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当时佛教宣传般若学,主张“一切皆空”,恰与玄学尊崇老庄“以无为本”、“无为而治”的思想结合,佛教在佛理与玄学的相互融合中兴盛起来。魏晋南北朝名僧与士人广泛交游,佛家受魏晋名士的影响,在生活中开始使用如意。佛教主张“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而如意首部呈回头形,在形制上具有空灵、回转的特点,与佛教教义契合,如意逐渐被赋予宗教神秘色彩,成为佛教僧徒最好的代言物。《佛祖统记•智顗传》曰:“南岳造金字《般若》,命师代讲。唯‘三三昧’及‘三观智’,用以咨审,余悉自裁。南岳手持如意,临席赞之曰:‘可谓法付法臣,法王无事。’”③《高僧传》等典籍中也有许多佛家使用如意的记载。后世的文殊造像,常常手执如意,象征智慧、祥瑞。如意文化具有悠久的宗教渊源,现在寺庙的开光佛物中,常见手持如意的观音像,还有精致的玉雕小如意。佛教对民众世俗生活的影响至深,民众常把世俗人情寄托于宗教信仰。佛物如意蕴涵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它在现代城市社会中再度兴盛,缘于它能调节人们的心灵,帮助人们寻求更深邃的精神诉求。
如意文化在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群中兴盛。城市人际交往中,公司开业朋友送的贺礼往往是如意。据古代文献资料记载,如意曾用于战事,《南史》:“明旦,元英自率众来战,叡乘素木舆,执白角如意以麾军,一日数合,英甚惮其强。”④《宋史》:“昭远酒酣,攮臂曰:‘是行也,非止克敌,当领此二三万雕面晋少儿,取中原如反掌耳。’及行,执铁如意指麾军事,自方诸葛亮。” ⑤如意功用近似于指挥棒或令旗,是将领英明、果敢、权威的象征。商场如战场,“如意”,如我之意,引揽全局,旗开得胜。如意在商业人群中的流行,正是对如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此外,如意多由贵金属、稀有木材、象牙、玉等珍贵材料制成,浑厚庄重,奢华气派,是权力之尊,更是财富的象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现代城市社会,注重实力的竞争和财富的积累,如意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应现代生活的需要而再度兴盛,并增加了更多的象征意义。
如意文化在现代文人群体中兴盛。清雅高逸的竹木如意,是文人书斋案头的高雅摆设。文人普遍追求精神自由,崇尚隐逸。归隐避世与追求自然风物相契合,也是魏晋南北朝重要的社会特征之一,七贤与竹林密不可分,即与此有关。竹代表不为名利所左右的高尚情怀,表示清廉有气节,它作为象征隐逸的自然物,受到文人雅士的普遍尊崇。用竹根制成的如意,成了当时隐逸文化的象征。萧道成曾送明僧绍竹根如意,反映了他对隐逸者和隐逸行为的赞赏。“庆符罢任,僧绍随归,住江乘摄山,太祖谓庆符曰:‘卿兄高尚其事,亦尧之外臣。朕虽不相接,有时通梦。’遗僧绍竹根如意,简箨冠。”⑥现代城市社会中的文人喜好收藏博古器玩,竹木如意从造型、材质和装饰工艺来看,显示出文人温厚涵雅的独特气质,表达了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因而得到文人的普遍喜爱。
如意文化在追求祥瑞的普通民众中也日益兴盛。如意在外观上与灵芝极为相似,道家将灵芝看作是可以使人得道成仙,食之可与天地同在的妙物,如意也被赋予健康长寿的象征意义。中国民间吉祥观念源远流长,吉祥文化体现了民众的各种需要,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这种渴求万事万物吉祥如意的生活追求和心理意愿在如意图案装饰艺术上有所反映。雕刻蝙蝠、玉磬纹样的如意,象征福庆寿康;雕刻福禄寿三星的如意,象征富裕、权贵、长寿;雕刻佛手、石榴、桃的如意,象征“三多”,即多寿、多子、多福;雕刻花瓶的如意,象征平安如意。此外,还有寓意年年有余、和合如意、太平有象之类的。如意装饰图案融合了我国艺术、宗教、民俗等多种文化要素,突显祥瑞的文化主题。中国社会是一个礼俗社会,以礼物交换为纽带的人际交往方式,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同样盛行,因此,如意还常被用作诞生、婚庆、祝寿之礼,维系群体内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结语
如意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它伴随着宗教文化不断深入传统观念,早已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代城市社会中,如意文化应民众的心理需要再度兴盛,是一种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既适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又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注释]
① 田兆元主编:《文化人类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4页。
②黄丹丹:《试论如意的起源》,《神州民俗》,2008年第10期。
③ 宋•释志磐撰:《佛祖统记》,卷6“智顗传”,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2年版,第336页。
④ 唐•李延寿撰:《南史》卷58“韦叡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28页。
⑤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479“王昭远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886页。
⑥ 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54“明僧绍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27页。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张钟汝,章友德等.城市社会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3]罗文华.鉴藏如意[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4]白化文.试释如意[J].中国文化,1996,(1).
[5]刘岳.身世纷纭话如意[J].紫禁城,2004,(1).
[关键词]如意;如意文化;城市化社会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6-0041-03
城市化的过程,通常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农业劳动方式向非农业劳动方式转变以及城市生活方式创立、采用和普及的过程。①城市化的进程,催生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的变迁、人际关系和人文系统的重构。城市化的过程,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合理整合、协调发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象征吉祥的传统器物,如意在现代城市社会中,与民众的求吉心理相契合,如意文化在城市化社会中再次兴盛。
一、城市化引起的变迁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居民在城市里聚居,带来生活方式、产业结构、经济关系、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变迁。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他们离开了土地,改变了以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模式,一部分新市民在城市里甚至开始从事非物质的生产工作。人际间带有小农经济特色的血缘、亲缘关系削弱,业缘关系得到强化,现代城市社会形成了以职业利益和行业利益为基础的新型社会关系。城市社会具有复杂的社会分工和各种各样的职业结构,人口异质性是城市社会的基本特征。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迁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渐变的过程。新市民要全身心地融入城市生活,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适应期,然后逐渐适应城市快节奏的、高效的生活方式。
随着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各种文化相互接触、影响,由此带来文化的变迁。首先是城乡文化的融合。乡村文化以家庭、宗族和村落为基础,以五谷文化为核心,其文化特质显现出情感性、传统性的特点。城市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要比乡村文化复杂,并具有现代性和理性特征。城乡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乡文化优势互补,文化变迁形成的新文化格局中,既保持了乡村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吸收了现代城市文明的精华。其次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传统文化是丰富民众生活的宝贵资源,其中蕴涵的优秀思想和价值理念,对健全人格、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很有禆益,文化研究者呼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保证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和谐共存。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现代的,但又有传统的底蕴,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彼此扬长避短,合理整合。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市民的心理也会发生变迁。新市民从乡村来到城市,从闲暇、安逸的田园生活过渡到城市生活,要完全融入城市文化,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期。在此期间,他们会产生思想混乱和心理压力。一方面,城市居民往往会产生身份和文化上的优越感,他们倾向于把城市文化视为中心文化,而把乡村文化视为边缘文化或落后文化。新市民的文化和身份在短期内不能得到原市民的认同,于是对城市在心理上难以产生归属感。另一方面,他们脱离了原来的农业生产方式,在维护原有文化的同时又渴望尽快融入城市文化,环境的变迁、职业的变化、收入的提高、眼界的开阔,使得他们的精神追求变得多样化,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再造。而对城市市民来说,新市民的“入侵”,给他们带来诸如住房、交通、就业、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其更大的社会竞争,他们对新市民存在排斥心理。
城市化引起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带来各种文化形态的大融合,使得民众面对更多的生存压力,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释放压力,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如意文化在城市社会中的兴盛,并不是一个偶然的文化现象,它符合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特征,是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产物。
二、传统的如意文化
如意是我国常见的一种传统工艺品,一般由首、柄两部分组成,柄部成拱形,外观形似灵芝,由各种珍贵材料精制而成,寓意吉祥。如意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于如意的起源问题,学界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有印度舶来品说、中国古代兵器说、中国古代爪杖说等。笔者对此进行过研究,对相关证据进行了辨析和考证,证明如意并非来源于印度,也非中国兵器。现有文献、图像资料以及考古出土文物,可以证明如意的真正源头是中国固有的爪杖,早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前的东周时期,我国就有了如意的原始形态物——爪杖(一种挠痒工具)。②
魏晋南北朝是如意发展史上的第一个繁荣期,士人手执如意,尽显名士风流;之后如意在佛教僧徒中广泛流行,讲经僧人手执如意,显示威仪,《世说新语》中就有许多相关的记载,体现了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流,反映出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
唐宋时期是如意发展的重要转折期,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赋予如意这种中国传统器物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促成爪形如意到云叶形如意的演变。新式云形如意的出现,证明了如意发展至此与佛教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重要关系。由于唐代经济的发展、佛教的兴盛,如意在制作方面越来越考究。而道教对如意的关注也引发了灵芝形如意的产生,将灵芝的实体观念和健康长寿、吉祥如意的意念模式相结合,使如意的发展开始偏向于世俗化,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福、寿观念纳入如意的艺术造型,为后代如意完全脱离宗教、发挥单纯的吉祥功能奠定了基础。
元代如意纹的产生,将如意用作其他器物的装饰纹样,体现出元代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文化需求,这是文化被主动改造的结果。
明代文人主张个性,追求自然情感,如意被用作文房器玩,以体现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明代道教繁盛,深入民间,与民俗信仰相融合,反映民众心声的俗文化也应运而生,雅俗文化相交融。如意在使用范围、造型特点、雕琢工艺等方面体现出世俗化的特征,并借用谐音、象征等手法来表现民众的生活理想和求吉心理。
清代宫廷吉祥文化盛行,帝王对寓意吉祥的如意极力推崇,促进了如意文化的大繁荣。清代中期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制造如意的各种珍贵材料进入宫廷,如意在材质上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清代工艺水平集前代之大成,达到顶峰,清宫造办处迎合皇家的求吉心理,在如意的材质、形制、雕琢图案等各个方面将如意的祥瑞主题推向极致。如意作为吉祥的最好象征物,成为清代宫廷最为珍贵的器物,在宫廷礼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此也引发了朝廷上下官员的敛财之风,如意的繁荣在嘉庆时期划上了句号。
此后的文献、图像等资料中少有如意的记载,如意渐渐淡出了日常生活,“如意热”仅仅局限于收藏、鉴赏、投资等领域,民众只能在博物馆里欣赏到如意,如意文化渐渐式微,成为一个久远的民俗文化记忆。
三、如意文化在现代城市化社会中的兴盛
近代城市化的发展,带来民众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的变迁,如意文化应民众的心理需要,在这一进程中再度兴盛起来。
如意文化在信奉佛教的人群中兴盛。宗教统摄着人们的心理习俗,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能使人获得内心的宁静和解脱。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人们在享受城市文明的同时,内心的压力需要宣泄,情感需要补偿。在宗教仪式中,他们暂时超越了尘世的烦扰,获得了心灵的慰藉。而如意文化在古代的流行,恰恰与佛教中国化的历程有关。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当时佛教宣传般若学,主张“一切皆空”,恰与玄学尊崇老庄“以无为本”、“无为而治”的思想结合,佛教在佛理与玄学的相互融合中兴盛起来。魏晋南北朝名僧与士人广泛交游,佛家受魏晋名士的影响,在生活中开始使用如意。佛教主张“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而如意首部呈回头形,在形制上具有空灵、回转的特点,与佛教教义契合,如意逐渐被赋予宗教神秘色彩,成为佛教僧徒最好的代言物。《佛祖统记•智顗传》曰:“南岳造金字《般若》,命师代讲。唯‘三三昧’及‘三观智’,用以咨审,余悉自裁。南岳手持如意,临席赞之曰:‘可谓法付法臣,法王无事。’”③《高僧传》等典籍中也有许多佛家使用如意的记载。后世的文殊造像,常常手执如意,象征智慧、祥瑞。如意文化具有悠久的宗教渊源,现在寺庙的开光佛物中,常见手持如意的观音像,还有精致的玉雕小如意。佛教对民众世俗生活的影响至深,民众常把世俗人情寄托于宗教信仰。佛物如意蕴涵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它在现代城市社会中再度兴盛,缘于它能调节人们的心灵,帮助人们寻求更深邃的精神诉求。
如意文化在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群中兴盛。城市人际交往中,公司开业朋友送的贺礼往往是如意。据古代文献资料记载,如意曾用于战事,《南史》:“明旦,元英自率众来战,叡乘素木舆,执白角如意以麾军,一日数合,英甚惮其强。”④《宋史》:“昭远酒酣,攮臂曰:‘是行也,非止克敌,当领此二三万雕面晋少儿,取中原如反掌耳。’及行,执铁如意指麾军事,自方诸葛亮。” ⑤如意功用近似于指挥棒或令旗,是将领英明、果敢、权威的象征。商场如战场,“如意”,如我之意,引揽全局,旗开得胜。如意在商业人群中的流行,正是对如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此外,如意多由贵金属、稀有木材、象牙、玉等珍贵材料制成,浑厚庄重,奢华气派,是权力之尊,更是财富的象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现代城市社会,注重实力的竞争和财富的积累,如意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应现代生活的需要而再度兴盛,并增加了更多的象征意义。
如意文化在现代文人群体中兴盛。清雅高逸的竹木如意,是文人书斋案头的高雅摆设。文人普遍追求精神自由,崇尚隐逸。归隐避世与追求自然风物相契合,也是魏晋南北朝重要的社会特征之一,七贤与竹林密不可分,即与此有关。竹代表不为名利所左右的高尚情怀,表示清廉有气节,它作为象征隐逸的自然物,受到文人雅士的普遍尊崇。用竹根制成的如意,成了当时隐逸文化的象征。萧道成曾送明僧绍竹根如意,反映了他对隐逸者和隐逸行为的赞赏。“庆符罢任,僧绍随归,住江乘摄山,太祖谓庆符曰:‘卿兄高尚其事,亦尧之外臣。朕虽不相接,有时通梦。’遗僧绍竹根如意,简箨冠。”⑥现代城市社会中的文人喜好收藏博古器玩,竹木如意从造型、材质和装饰工艺来看,显示出文人温厚涵雅的独特气质,表达了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因而得到文人的普遍喜爱。
如意文化在追求祥瑞的普通民众中也日益兴盛。如意在外观上与灵芝极为相似,道家将灵芝看作是可以使人得道成仙,食之可与天地同在的妙物,如意也被赋予健康长寿的象征意义。中国民间吉祥观念源远流长,吉祥文化体现了民众的各种需要,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这种渴求万事万物吉祥如意的生活追求和心理意愿在如意图案装饰艺术上有所反映。雕刻蝙蝠、玉磬纹样的如意,象征福庆寿康;雕刻福禄寿三星的如意,象征富裕、权贵、长寿;雕刻佛手、石榴、桃的如意,象征“三多”,即多寿、多子、多福;雕刻花瓶的如意,象征平安如意。此外,还有寓意年年有余、和合如意、太平有象之类的。如意装饰图案融合了我国艺术、宗教、民俗等多种文化要素,突显祥瑞的文化主题。中国社会是一个礼俗社会,以礼物交换为纽带的人际交往方式,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同样盛行,因此,如意还常被用作诞生、婚庆、祝寿之礼,维系群体内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结语
如意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它伴随着宗教文化不断深入传统观念,早已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代城市社会中,如意文化应民众的心理需要再度兴盛,是一种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既适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又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注释]
① 田兆元主编:《文化人类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4页。
②黄丹丹:《试论如意的起源》,《神州民俗》,2008年第10期。
③ 宋•释志磐撰:《佛祖统记》,卷6“智顗传”,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2年版,第336页。
④ 唐•李延寿撰:《南史》卷58“韦叡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28页。
⑤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479“王昭远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886页。
⑥ 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54“明僧绍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27页。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张钟汝,章友德等.城市社会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3]罗文华.鉴藏如意[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4]白化文.试释如意[J].中国文化,1996,(1).
[5]刘岳.身世纷纭话如意[J].紫禁城,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