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了一定年纪,说起从前的事,就需要一些坐标,用以标记时间空间,说明当时的气氛或气味,重要的是,那些坐标是大家都认可的,像一些公开的密码。我们这拨人的坐标,常常是这样的:“对了,就是邓丽君去世的那年……”“《青蛇》是大三时候看的……”“办完离婚手续的时候,街上在放《盛夏的果实》。”这些坐标实在太重要了,所以,《改变1995》里,唱给天堂里那个人的,也不外是这些琐事。这些事,是记忆的黑匣子,是飞行记录,也有可能是失事报告。
两本书:《对弹》《对白》,以访谈录加上随笔的形式,收集了这些有着黑匣子功效的人和事,《对弹》写音乐人,《对白》写影人。这些文字,是《南都娱乐周刊》开设数年的《百家讲坛》栏目的精华。按说,应当读得非常入心才对,但我边读边走神,读到写张蔷,第一次听到张蔷歌曲的那个下午来了;读到潘越云回忆三毛,三毛《我的宝贝》中的文字找上来做笺注;读到写蔡琴,多年前循环着她的歌的那趟旅行复活了;读到刘镇伟谈《大话西游》,说它是由内地大学生捧红,不免回想起1995年的那间录像厅,寻思着,自己算不算那些大学生中的一员。声音、气味、颜色、似断还续的形象,纷涌而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黑匣子,每代人也有自己的公共黑匣子,这两本书中的人和事,对某个具体的人来说,有属于公共的部分,也有属于私人的部分,不论是公是私,它们都负责挑出线头,勾引情绪,是活的历史。
对弹/对白
作者:《南都娱乐周刊》
出 版 社: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8月
定价:28.00元
对那些成长期由它们滋养的人来说,它们的意义更为重大。刚刚获得布克奖的新西兰女作家埃莉诺·卡顿,在她的处女作《彩排》里说,人在青少年期获得的生活知识,相对于以后将要经历的事,只是一种彩排,那是“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体验所有事”。不论张蔷、王杰、齐秦、郑智化,还是徐克、王晶、关锦鹏、张艾嘉、彭浩翔,他们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们出现在我们的彩排阶段,是我们感受力最强时代的远程教师,他们的歌影响了我们理解、表达和处理感情的方式,他们的电影塑造了我们感受世界的思维形状,并且延续至今。他们让我们在安全的环境中,体验了他们倾注生命换来的感受。当年那张贴在滚石唱片内部的标语“我在滚石,我很重要”,的确并非虚言。
他们的诉说因此珍贵,他们怎么起步,怎么应对每个转折,他们的下落如何,他们和时代的互动,都弥足珍贵。因为提问者偏重于引导他们讲述人生经历,所以,抽掉提问,这就是一本个人口述史合集。当我们发现关锦鹏的确谦和细腻,贾樟柯聪明善舞,黄舒骏过得不错,当我们读到郑智化说“我很有钱”,在美国有上市公司的时候,也暗暗松了一口气,他们没有沦陷于生活战场,是我们的万幸,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彩排对象。两本书也结束得刚刚好,音乐人到了方文山,影人到了彭浩翔、黄真真,此后的新人新事,都没有收入,因为,灵魂挑选了自己的伴侣后,就开始封门闭户。
那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空前绝后,他们的时代就是绝无仅有的黄金时代,李宗盛说:“音乐是不适合拿来比较的,因为流行音乐史就是社会发展史,它没有‘那些美好的年代’这回事,每个年代都有其杰出音乐人,透过他们的音乐来记录这个年代的种种现象。”只不过,他们刚好落在我们的彩排年代。
比较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要替他们辩护,也要替我们的记忆坐标竟然是他们而辩护,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大时代,我们得不停地证明,娱乐不至死,娱乐也有社会意义,也有人文情怀。其实,想一想,他们充当了我们彩排的指导,往事的背景色,记忆的黑匣子,这就已经是巨大的“人文情怀”了。
我们总是厚古,觉得较早的人和事更有诗意,却不肯承认,这些人这些事就蕴含着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诗意。
英国作家吉·凯·彻斯特顿在他的《为侦探小说一辩》里这样说:“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我们的后代会拿紫红色的烟囱帽和色彩瑰丽的山峰媲美,会把路灯柱子看得和树木一样古老、自然……人们都能注意到,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或者警探们奔走于伦敦市区时,就具有神话中王子所有的孤独和自由。而在这种吉凶莫测的奔走中,平平淡淡的双层公共汽车就呈现出一艘神船所有的古香古色。”我们也可以合理地推断下去,在未来,钟楚红、梅艳芳或者林青霞,就是我们的风尘三侠,李连杰或者周润发,就是我们的荒野镖客。我们很幸运,和这些人物原型同时代。
剑桥中国文学史(上/下卷)
主编:孙康宜 宇文所安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定价:147.00元
是时候,打开黑匣子,让往事呼啸而至。
《剑桥中国文学史》之所以在众多同类著作中如此引人注目,表面上是因为此书的编撰包括了西方汉学界众多研究中国文学的知名学者,基本上代表了西方汉学界对中国文学研究的最高成果。但还有一个更为深层的缘由,这是西方文学观念解读中国传统文学的集大成者,尤其是引入现代性的观念,让传统文学复活于当下的时代语境中,可谓新颖而夺目。相对于那些固守着一种本土观念,甚至不惜用政治和意识形态当作指导思想的文学史书写。本书引入的不仅仅是新的文学史写法,也是观念的碰撞,思想的冲击,最终激荡而引发的文学史新格局的排列组合,有望改变当下的中国文学研究的陈旧范式。但本书的缺点也很明显,它只提供了清晰而大概的写作脉络,无心书写一本完整的文献式的文学史。一部关于中国文学史的著作,竟然没有任何中文著作的参考文献,多少有些难以信服。由此引发的忧虑,这些海外学者,就算掌握了多么新潮的文学理论和研究范式,也无法弥补他们在历史细节上的缺憾,犀利的读者们早已发现了很多细节上的错误。最为重要的一点,《剑桥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可以看作西方文学观念对中国文学进行大规模“现代化诠释”的新尝试,如何让这种尝试不要坠入西方殖民主义的迷思,这背后还有很多问题都需要慎重对待。(思郁)
政商中国:虞洽卿与他的时代
作者:冯筱才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定价:38.00元
虞洽卿是宁波的乡贤,然而在宁波,今人识得虞洽卿者,百不及一;纵知其人,印象却来自教科书。可知历史的遮蔽与妖魔,为害何其酷虐。是故,冯筱才积近二十年之功,写作此书,为虞洽卿正名。他的对手,除了正史,还有野史:坊间流行的虞洽卿传,演义成分过重,或者径直纳入成功学的范畴。虞洽卿是商人,却也不仅是商人。他与政治的繁复关系,足以印证,近代中国,所谓“在商言商”,终究是一句空谈。(羽戈)
青少年:青春太美好了,怎么度过都是虚度
作者:孙智正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定价:42.00元
网上的孙智正永远有一股少年老成的劲头,一方面他执迷不悟般地操练着自己看中的那些字与词,另一方面如同宿命般地持续不被所谓主流文学圈认可。也许作者本人不这么想,但作为旁观者来说,还是看到太多远远不如孙正指这样年轻有冲劲儿的作家,在所谓作协圈、大V达人圈、学院批评圈混得如鱼得水。“写作领域的发明家”也许是宣传之语,但对于常年坚持自我风格的作家来说,这部长篇小说《青少年》称得上是在写作这件事上尝试诸多可能性的一种实验。而小说中展示的所谓无聊生活,在看似百无聊赖和错乱不成逻辑中,也依然展示了生活本来的真实性和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存在世俗性。(朱白)
人权论集
作者:胡适、梁实秋、罗隆基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7月
定价:35.00元
这本书里的文章,大都撰于1929年,“卑之无甚高论,常识而已”。正因所论为常识,八十余年后犹不过时—这前后两个时代,最缺乏的恰恰是关于宪法、人权、言论自由的常识。此书首版于1930年1月,5月即被查禁,并间接导致了罗隆基的被捕、胡适离开上海而赴京。(羽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