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央连续12年在“一号文件”中关注“三农”问题,其主要内容是: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12年来,中央连续下发的“一号文件”,都事关“三农”,足以说明农业、农村、农民的分量之重。纵观这些文件,每年都会释放出一些明显的政策信号,今年也不例外。说了几十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有了更为准确的说法:让一部分蓝领和农民也富起来。而现在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也接二连三地开始出台实施,各种利好消息接踵而至。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農村是个广阔天地,可以大有作为!
而许昌市东城区云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明江则在农村这片热土上实现着他的“农业梦”。
略微发胖的身材,一双灵动有神的眼睛,高高的嗓门,憨厚的面庞,平凡中带着真诚和睿智,这就是张明江。
见到张明江时,他正在忙着指挥村民给苗木地里除草、施肥,看到记者的到来,他满脸笑容。从他充满笑意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出身农民、挚爱农民、带领农民致富的现代企业家的另一种风采。
农业路
张明江是许昌市东城区邓庄乡长村一名地道的农民,现年51岁的他从小便与土地打交道,前几年依靠批发水果生意发了家,致富之后,看到别的地方都在如火如荼地发展经济,再看看自己家乡的现状,他的心被刺痛了。为了促进村里的经济发展,张明江思前想后,决定成立一家专门服务于农民的专业合作社。经过多方筹备,许昌市东城区云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5年上半年挂牌成立了,张明江任合作社理事长。抱着“成立一个合作社、带动一个产业、兴盛一方经济、富裕一帮农民”的目标,张明江开始了他的农业之路。
很多合作社都是经营一种项目,为了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云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经营农业种植,还经营果木、花卉、蔬菜的种植和家禽、家畜的养殖与销售。目前,仅花卉种植种类就已经达20多种。
合作路
万事开头难。没有经历过的人一定想象不到要成功地建立一个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需要经历一个怎样艰辛的历程。自从2007年7月1日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张明江以及理事会的成员就开始了艰难的筹备之路。成立一个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资金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怎么办?张明江首先带头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在他的带动下,其他成员也纷纷拿出了资金。然而他们的这一做法却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张明江没有轻言放弃,反复地做家人的思想工作。经过他的劝说,家人也逐渐了解到这是一件为父老乡亲办的好事,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工作。于是,家人的态度由开始的强烈反对到后来的坚决支持。经过全体成员的努力,资金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他们想得那么顺利,上天似乎要考验这名铮铮男子汉的耐心和决心。开始的时候,当地的农民们并不明白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怎么一回事,更不用说加入合作社了。但是他们并没有泄气,而是带领理事会的成员走家串户向农民们耐心地讲解什么是“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以及加入合作社的种种好处。经过半年的努力,广大农民终于被张明江、赵占伟等理事会成员的良苦用心感动,纷纷加入合作社。经过之前的准备和努力,在排除了一切困难的情况下,许昌市东城区云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终于成立,合作社的成立也全面拉开了惠民、利民工作的帷幕!
合作社成立以后,张明江以“集中散在力量、合理抵抗风险、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产值、增加社员收入”为根本宗旨,户户联合、群策群为,实行产前、产中、产后链条式的服务,以期实现共同发展、双方共赢的大好局面。同时,为了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保护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与农民开展互惠互利的合作。
据了解,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担管理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为了使云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好更快地发展,理事会成员经过讨论决定,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一是服务管理系统化。对传统的经营方式和落后的管理技术进行升级换代,通过整合农资服务环节,规范服务流程和建立统一经营管理制度,实现农资服务系统化管理及网络远营的过程跟踪和监控。二是服务方式细分化。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理念,通过农户档案建设与数据分析细分农资顾客群,确定各种影响购买行为的因素,如价格、品牌、促销等,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服务及推广策略,维护持久的顾客关系。三是服务链条深度化。经服务触角延伸至销售终端甚至到农户,开展深度服务,如采取定点、定人、定时间、定标准的措施,把“一乡一点、一村一站、一户一卡”三个一工程与农户进行对接,全力打造农资商品流通服务网络。四是服务功能拓展化。发挥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分布广的优势,大力开展农村综合服务,实现农资连锁体系的“一网多用”。以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为基础,在进一步巩固农资配送体系的同时,通过推进农药、种子、化肥与连锁网对接,搭建农产品收购、加工平台,构建“一网多用,双向物流”体系。具体做法是从农业生产的源头入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定单农业生产模式,一方面,通过规模化采购,与科研单位合作,把优质的种子和化肥、农药通过连锁网络输送下去,向农民供应投入品,并通过与农业系统的农技服务合作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以现金收购贸易农副产品换农资的方式,将小麦等农副产品通过该网收购上来,解决农民自销难问题,从而打造城乡之间的双向“宽带流通网”。 发展路
为了拓宽致富渠道,也为了使合作社能稳定地发展,张明江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合作社应该怎么做才能更长久地发展下去?
这时,妻子的一句话提醒了他:现在环境总是不好,老有雾霾,要不咱们种树吧?种树,这个主意从此在张明江的脑子里扎了根。离邓庄乡不远处的鄢陵县是全国最大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树苗肯定不成问题。说干就干!为进一步適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配合解决农民由村庄搬进楼房社区的后顾之忧,几年来,张明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成功地整体流转了180余亩土地,惠及农民500余人,为农民增加年收入200万元,新增加就业150多人,并进一步带动了当地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农资及农产品流通等多项行业发展。除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外,还改善了村里的环境,增加了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办好一个合作社,带富一方老百姓。”张明江说,他成立合作社不仅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实现个人价值,更重要的是希望带动当地的村民共同致富。为了增加经济收入,他还在苗木地里散养了几千只鸡和鹅。
土地流转之初,张明江与村民签订了每亩地2500元租赁费的租赁协议。为了扩大村民的增收渠道,他又把村里的老人全都安置到合作社基地,让他们看管财物,养养鸡鸭,剪剪树枝。老人们不仅轻松自在,每天还能领到工资。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每一季度,张明江都会召开一次合作社社员会议,讨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方向。张明江下一步准备吸收更多的农民以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这样他们每年还能获得不少分红。“企业为百姓着想,老百姓就会实心实意地干活,不偷懒耍滑。”张明江说,把农民与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整个合作社拧成了一股绳,劲往一处使。
对于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张明江有着自己的规划:乘着国家鼓励支持林业产业发展的东风,充分依托区域和合作社资源、技术等优势,以创新经营体制和深化企业管理为手段,把承担社会责任和合作社自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现有林木种植业务基础上建立集速生林营造、人造板制造、纸浆加工、林下生态养殖、旅游、碳汇交易为一体的“大森林”业务格局,逐步发展成为产业链基本完整,产品结构合理,具备研发创新、制造、品牌营销与资产管理等能力的森林资源综合营运的产业集团,把合作社打造成行业内的标杆企业、造福社会的生态企业。
未来路
张明江常说:“合作社是咱农民自己的组织,是实心实意为农民服务的组织,而农民的利益也是合作社最根本的利益。因此,合作社要千方百计地帮助和带领农民增产增收,让户户增产,家家丰收,共同致富奔小康!要让我们的合作社走进千家万户,要让惠民、利民政策落实到每一个农民的身上。”从张明江及他带领的一群社员的身上,记者感受到了一种坚毅的信念和不服输的精神!
创业艰难百战多,未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看到农民们加入合作社时欢欣鼓舞的表情,张明江和理事会的成员们都觉得“做这个决定,值了!”他们都是农民的儿子,是这块土地养育了他们,也正是这块土地成就了他们创业的梦想,实现了他们人生最崇高的价值,他们将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带领着千千万万的农民向更明亮的远方驶去!
12年来,中央连续下发的“一号文件”,都事关“三农”,足以说明农业、农村、农民的分量之重。纵观这些文件,每年都会释放出一些明显的政策信号,今年也不例外。说了几十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有了更为准确的说法:让一部分蓝领和农民也富起来。而现在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也接二连三地开始出台实施,各种利好消息接踵而至。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農村是个广阔天地,可以大有作为!
而许昌市东城区云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明江则在农村这片热土上实现着他的“农业梦”。
略微发胖的身材,一双灵动有神的眼睛,高高的嗓门,憨厚的面庞,平凡中带着真诚和睿智,这就是张明江。
见到张明江时,他正在忙着指挥村民给苗木地里除草、施肥,看到记者的到来,他满脸笑容。从他充满笑意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出身农民、挚爱农民、带领农民致富的现代企业家的另一种风采。
农业路
张明江是许昌市东城区邓庄乡长村一名地道的农民,现年51岁的他从小便与土地打交道,前几年依靠批发水果生意发了家,致富之后,看到别的地方都在如火如荼地发展经济,再看看自己家乡的现状,他的心被刺痛了。为了促进村里的经济发展,张明江思前想后,决定成立一家专门服务于农民的专业合作社。经过多方筹备,许昌市东城区云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5年上半年挂牌成立了,张明江任合作社理事长。抱着“成立一个合作社、带动一个产业、兴盛一方经济、富裕一帮农民”的目标,张明江开始了他的农业之路。
很多合作社都是经营一种项目,为了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云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经营农业种植,还经营果木、花卉、蔬菜的种植和家禽、家畜的养殖与销售。目前,仅花卉种植种类就已经达20多种。
合作路
万事开头难。没有经历过的人一定想象不到要成功地建立一个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需要经历一个怎样艰辛的历程。自从2007年7月1日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张明江以及理事会的成员就开始了艰难的筹备之路。成立一个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资金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怎么办?张明江首先带头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在他的带动下,其他成员也纷纷拿出了资金。然而他们的这一做法却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张明江没有轻言放弃,反复地做家人的思想工作。经过他的劝说,家人也逐渐了解到这是一件为父老乡亲办的好事,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工作。于是,家人的态度由开始的强烈反对到后来的坚决支持。经过全体成员的努力,资金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他们想得那么顺利,上天似乎要考验这名铮铮男子汉的耐心和决心。开始的时候,当地的农民们并不明白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怎么一回事,更不用说加入合作社了。但是他们并没有泄气,而是带领理事会的成员走家串户向农民们耐心地讲解什么是“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以及加入合作社的种种好处。经过半年的努力,广大农民终于被张明江、赵占伟等理事会成员的良苦用心感动,纷纷加入合作社。经过之前的准备和努力,在排除了一切困难的情况下,许昌市东城区云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终于成立,合作社的成立也全面拉开了惠民、利民工作的帷幕!
合作社成立以后,张明江以“集中散在力量、合理抵抗风险、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产值、增加社员收入”为根本宗旨,户户联合、群策群为,实行产前、产中、产后链条式的服务,以期实现共同发展、双方共赢的大好局面。同时,为了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保护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与农民开展互惠互利的合作。
据了解,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担管理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为了使云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好更快地发展,理事会成员经过讨论决定,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一是服务管理系统化。对传统的经营方式和落后的管理技术进行升级换代,通过整合农资服务环节,规范服务流程和建立统一经营管理制度,实现农资服务系统化管理及网络远营的过程跟踪和监控。二是服务方式细分化。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理念,通过农户档案建设与数据分析细分农资顾客群,确定各种影响购买行为的因素,如价格、品牌、促销等,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服务及推广策略,维护持久的顾客关系。三是服务链条深度化。经服务触角延伸至销售终端甚至到农户,开展深度服务,如采取定点、定人、定时间、定标准的措施,把“一乡一点、一村一站、一户一卡”三个一工程与农户进行对接,全力打造农资商品流通服务网络。四是服务功能拓展化。发挥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分布广的优势,大力开展农村综合服务,实现农资连锁体系的“一网多用”。以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为基础,在进一步巩固农资配送体系的同时,通过推进农药、种子、化肥与连锁网对接,搭建农产品收购、加工平台,构建“一网多用,双向物流”体系。具体做法是从农业生产的源头入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定单农业生产模式,一方面,通过规模化采购,与科研单位合作,把优质的种子和化肥、农药通过连锁网络输送下去,向农民供应投入品,并通过与农业系统的农技服务合作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以现金收购贸易农副产品换农资的方式,将小麦等农副产品通过该网收购上来,解决农民自销难问题,从而打造城乡之间的双向“宽带流通网”。 发展路
为了拓宽致富渠道,也为了使合作社能稳定地发展,张明江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合作社应该怎么做才能更长久地发展下去?
这时,妻子的一句话提醒了他:现在环境总是不好,老有雾霾,要不咱们种树吧?种树,这个主意从此在张明江的脑子里扎了根。离邓庄乡不远处的鄢陵县是全国最大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树苗肯定不成问题。说干就干!为进一步適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配合解决农民由村庄搬进楼房社区的后顾之忧,几年来,张明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成功地整体流转了180余亩土地,惠及农民500余人,为农民增加年收入200万元,新增加就业150多人,并进一步带动了当地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农资及农产品流通等多项行业发展。除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外,还改善了村里的环境,增加了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办好一个合作社,带富一方老百姓。”张明江说,他成立合作社不仅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实现个人价值,更重要的是希望带动当地的村民共同致富。为了增加经济收入,他还在苗木地里散养了几千只鸡和鹅。
土地流转之初,张明江与村民签订了每亩地2500元租赁费的租赁协议。为了扩大村民的增收渠道,他又把村里的老人全都安置到合作社基地,让他们看管财物,养养鸡鸭,剪剪树枝。老人们不仅轻松自在,每天还能领到工资。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每一季度,张明江都会召开一次合作社社员会议,讨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方向。张明江下一步准备吸收更多的农民以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这样他们每年还能获得不少分红。“企业为百姓着想,老百姓就会实心实意地干活,不偷懒耍滑。”张明江说,把农民与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整个合作社拧成了一股绳,劲往一处使。
对于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张明江有着自己的规划:乘着国家鼓励支持林业产业发展的东风,充分依托区域和合作社资源、技术等优势,以创新经营体制和深化企业管理为手段,把承担社会责任和合作社自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现有林木种植业务基础上建立集速生林营造、人造板制造、纸浆加工、林下生态养殖、旅游、碳汇交易为一体的“大森林”业务格局,逐步发展成为产业链基本完整,产品结构合理,具备研发创新、制造、品牌营销与资产管理等能力的森林资源综合营运的产业集团,把合作社打造成行业内的标杆企业、造福社会的生态企业。
未来路
张明江常说:“合作社是咱农民自己的组织,是实心实意为农民服务的组织,而农民的利益也是合作社最根本的利益。因此,合作社要千方百计地帮助和带领农民增产增收,让户户增产,家家丰收,共同致富奔小康!要让我们的合作社走进千家万户,要让惠民、利民政策落实到每一个农民的身上。”从张明江及他带领的一群社员的身上,记者感受到了一种坚毅的信念和不服输的精神!
创业艰难百战多,未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看到农民们加入合作社时欢欣鼓舞的表情,张明江和理事会的成员们都觉得“做这个决定,值了!”他们都是农民的儿子,是这块土地养育了他们,也正是这块土地成就了他们创业的梦想,实现了他们人生最崇高的价值,他们将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带领着千千万万的农民向更明亮的远方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