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生产是一个长期性过程,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要抓好秋整地工作,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对在秋整地中要应该把握的作业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在促进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以大型农业机械实施标准化作业对于开展秋整地作业来说,是主要手段。整地方式主要是深松和浅翻深松两种,这方面,应该重点抓住“两早”这一基本要求,即要做到:一、早整地;二、早起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春墒秋储”,使“秋雨春用”,实现“春旱秋防”,这样才能够有效抵御各类各类自然灾害,促进粮食实现增产和农业实效以及农民增收。
1、要准确把握作业时间
秋整地在作业时间的确定上应该主要依据田地种类来把握,即是旱田还是水田。一般旱田起止时段为9月20日至11月5日。水田整地应在10月20日之前完成,并控制好其作业标准,目的是要达到“一季管两年”。
2、秋整地作业种类有以下几种
①灭茬和翻地作业要把握的要点
这种作业方式是以旋耕法为主,主要用于三种类型地。一是前茬是深翻类;二是前茬旱田软茬地(要以深翻或深松为基础);三是水田浅层耕作地。同时,还要控制好它的深度(一般深度为12~14cm区间),同时,还要使土壤尽可能细碎,达到地面平整的标准,按平方米计算,对于土壤耕层,粒径5cm以上的土块数量应该小于5个;以4m宽的地面为例,其高低之间的差宜控制在小于4cm标准;根茬在破碎长度方面要小于8cm,并保证合格率超过80%;同时,还要做到均匀、一致及无漏耕、全覆盖、无拖堆;两个相邻的作业幅之间,要保证重耕量低于15cm。
在翻地作业方面重点是控制好耕深和误差,保证耕深一致,误差值低于1.5cm;耕堑要把直作为关键指标,对100m直线距离内,左右两个方向偏差不宜超过5cm,并保证耕幅的一致性,实际耕幅宽与设计幅宽之间误差应在4cm以内;立垡与回垡率差值应小于5%,残株杂草的覆盖率要高于95%,并确无漏耕和重耕,地头应整齐。
②重点把握好旱田深松整地和耙地作业关键
整地方面重点是要打破犁底层,确保深松深度达到35cm以上。在地头位置,要保证横堑的宽度为工作幅宽2倍,位置距离地头大约长度为机具长度1.8~2倍;深松的耕深要保证其一致性,使其行间的深度误差小于2cm,并保证既到头又到到边确保其无漏松。在完成地表作业后,要保证其平整细碎,残茬覆盖率要高于65%(免耕地除外)。开展耙地作业时要保证在宜耕期内进行,并严格控制好深度,一般重耙和轻耙的深度均有其定值,一般分别为16~18cm和10~12cm。同样,也要做到耙深和耙透,无漏耙,对于相邻两个作业幅,其幅宽间的重叠量宜控制在10~20cm区间,并确保耙后带耢子。
③把握旱田起壟和镇压作业的关键
这方面,主要是应控制好垄形、垄宽及垄高。以垄形直的标准为例,100m弯曲度应该小于5cm,并保证地头整齐和到边。对于旱田镇压作业来说,要保证镇压上的及时性,以防止跑墒和产生拖堆现象,确保无重压和漏压,镇压作业要达到的标准是应无土块并达到压实层。
对于水田来说,在进行旋耕和翻地作业时,应该坚持基本作业标准,重点是在进行翻地作业时,控制好其深度,使其在16~18cm区间范围内。
3、实施秋整地作业时要把握要点
这方面,要在建立和执行好各项科学的耕作制度为基础,重点要从“早、破以及方向”几个方面来牢牢把握。
①秸秆倒地时间上要尽早
玉米秸秆能否快速倒地,对于秋整地的进度会产生直接性影响。倒地速度上的快慢,会直接影响和决定秋整地的进度。要做到这一点,主要应该在计划上周密安排,及时做好动员,及时动手实施,这样才能使待播地块尽早接受秋雨,以达到蓄墒保墒目的,要尽可能令所有待播地块达到雨封冻标准,并抓好玉米秸秆根茬还田(也包括秸秆打捆和倒地)这类工作。
②犁底层要坚持完全性打破
对于深松作业来说,完全性打破犁底层是很关键的。这方面,无任何深松基础的地块,是重点要注意的。对该类地块,应该使用“翼型铲深松犁”,并应该采用“浅翻深松犁作业”法。使用浅翻深松犁时,要确保其与“合墒器”共同配合使用,其优点在于能使起垄作业时,获得更加饱满的垄体。
③耙地时要确保将方向把握好
这个方向,主要是指采用“夹角耙”还是“对角耙”。以土质较硬的地块,较适宜的是采用对角耙,并控制好重耙和轻耙的深度(分别应为16~18cm和10~12cm),此外,还要重点保证耙深、耙透和耙细,以杜绝起垄时候出现凹心垄,为次年的苗齐和苗壮打下基础。
④要重点控制好起垄数量和垄形
这方面的重点要求是:起垄机起垄数应与播种机播种垄数相等,并保证起垄位置和播种位置均相同,并记好档案相关记录。对于秋起大垄时要注意的重点是:垄距、垄顶宽和垄高三个要素。以垄高为例,应确保其达到小于等于20cm标准。
此外,还要在确保深松整地前将秸秆除净,实现硬茬的灭茬还田,避免出现散墒。在进行秋整地作业,还要坚持一条龙化作业,确保各环节间的紧密衔接。
总之,秋整地作业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其技术性强,要求标准高,必须要牢牢把握其要点,这样才能使粮食有效的增产、农民更好的增收致富,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1.151100黑龙江省肇东市尚家镇人民政府;2.151100黑龙江省肇东市五里明镇人民政府)
以大型农业机械实施标准化作业对于开展秋整地作业来说,是主要手段。整地方式主要是深松和浅翻深松两种,这方面,应该重点抓住“两早”这一基本要求,即要做到:一、早整地;二、早起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春墒秋储”,使“秋雨春用”,实现“春旱秋防”,这样才能够有效抵御各类各类自然灾害,促进粮食实现增产和农业实效以及农民增收。
1、要准确把握作业时间
秋整地在作业时间的确定上应该主要依据田地种类来把握,即是旱田还是水田。一般旱田起止时段为9月20日至11月5日。水田整地应在10月20日之前完成,并控制好其作业标准,目的是要达到“一季管两年”。
2、秋整地作业种类有以下几种
①灭茬和翻地作业要把握的要点
这种作业方式是以旋耕法为主,主要用于三种类型地。一是前茬是深翻类;二是前茬旱田软茬地(要以深翻或深松为基础);三是水田浅层耕作地。同时,还要控制好它的深度(一般深度为12~14cm区间),同时,还要使土壤尽可能细碎,达到地面平整的标准,按平方米计算,对于土壤耕层,粒径5cm以上的土块数量应该小于5个;以4m宽的地面为例,其高低之间的差宜控制在小于4cm标准;根茬在破碎长度方面要小于8cm,并保证合格率超过80%;同时,还要做到均匀、一致及无漏耕、全覆盖、无拖堆;两个相邻的作业幅之间,要保证重耕量低于15cm。
在翻地作业方面重点是控制好耕深和误差,保证耕深一致,误差值低于1.5cm;耕堑要把直作为关键指标,对100m直线距离内,左右两个方向偏差不宜超过5cm,并保证耕幅的一致性,实际耕幅宽与设计幅宽之间误差应在4cm以内;立垡与回垡率差值应小于5%,残株杂草的覆盖率要高于95%,并确无漏耕和重耕,地头应整齐。
②重点把握好旱田深松整地和耙地作业关键
整地方面重点是要打破犁底层,确保深松深度达到35cm以上。在地头位置,要保证横堑的宽度为工作幅宽2倍,位置距离地头大约长度为机具长度1.8~2倍;深松的耕深要保证其一致性,使其行间的深度误差小于2cm,并保证既到头又到到边确保其无漏松。在完成地表作业后,要保证其平整细碎,残茬覆盖率要高于65%(免耕地除外)。开展耙地作业时要保证在宜耕期内进行,并严格控制好深度,一般重耙和轻耙的深度均有其定值,一般分别为16~18cm和10~12cm。同样,也要做到耙深和耙透,无漏耙,对于相邻两个作业幅,其幅宽间的重叠量宜控制在10~20cm区间,并确保耙后带耢子。
③把握旱田起壟和镇压作业的关键
这方面,主要是应控制好垄形、垄宽及垄高。以垄形直的标准为例,100m弯曲度应该小于5cm,并保证地头整齐和到边。对于旱田镇压作业来说,要保证镇压上的及时性,以防止跑墒和产生拖堆现象,确保无重压和漏压,镇压作业要达到的标准是应无土块并达到压实层。
对于水田来说,在进行旋耕和翻地作业时,应该坚持基本作业标准,重点是在进行翻地作业时,控制好其深度,使其在16~18cm区间范围内。
3、实施秋整地作业时要把握要点
这方面,要在建立和执行好各项科学的耕作制度为基础,重点要从“早、破以及方向”几个方面来牢牢把握。
①秸秆倒地时间上要尽早
玉米秸秆能否快速倒地,对于秋整地的进度会产生直接性影响。倒地速度上的快慢,会直接影响和决定秋整地的进度。要做到这一点,主要应该在计划上周密安排,及时做好动员,及时动手实施,这样才能使待播地块尽早接受秋雨,以达到蓄墒保墒目的,要尽可能令所有待播地块达到雨封冻标准,并抓好玉米秸秆根茬还田(也包括秸秆打捆和倒地)这类工作。
②犁底层要坚持完全性打破
对于深松作业来说,完全性打破犁底层是很关键的。这方面,无任何深松基础的地块,是重点要注意的。对该类地块,应该使用“翼型铲深松犁”,并应该采用“浅翻深松犁作业”法。使用浅翻深松犁时,要确保其与“合墒器”共同配合使用,其优点在于能使起垄作业时,获得更加饱满的垄体。
③耙地时要确保将方向把握好
这个方向,主要是指采用“夹角耙”还是“对角耙”。以土质较硬的地块,较适宜的是采用对角耙,并控制好重耙和轻耙的深度(分别应为16~18cm和10~12cm),此外,还要重点保证耙深、耙透和耙细,以杜绝起垄时候出现凹心垄,为次年的苗齐和苗壮打下基础。
④要重点控制好起垄数量和垄形
这方面的重点要求是:起垄机起垄数应与播种机播种垄数相等,并保证起垄位置和播种位置均相同,并记好档案相关记录。对于秋起大垄时要注意的重点是:垄距、垄顶宽和垄高三个要素。以垄高为例,应确保其达到小于等于20cm标准。
此外,还要在确保深松整地前将秸秆除净,实现硬茬的灭茬还田,避免出现散墒。在进行秋整地作业,还要坚持一条龙化作业,确保各环节间的紧密衔接。
总之,秋整地作业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其技术性强,要求标准高,必须要牢牢把握其要点,这样才能使粮食有效的增产、农民更好的增收致富,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1.151100黑龙江省肇东市尚家镇人民政府;2.151100黑龙江省肇东市五里明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