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敦煌遗书中存有两首关于店铺叫卖口号的文书,可以称之为“市声叫卖文学之祖”。这两首店铺叫卖口号反映了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的物资、市场及商品贸易情况,对研究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的商业、手工业发展情况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这两首店铺叫卖口号也丰富了我国唐宋时期的文学样式,对研究唐宋文学史有独特的价值。
[关键词]敦煌遗书;叫卖文学;《市声吟叫口号》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6—0024—03
一
西周初,成王制定职官之令说:“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尚书·周官》)孔安国解释所谓“四民”,是指“士、农、工、商”。商人地位被排在“四民”之末。春秋时代,齐相管仲进一步制定管理四民“勿使杂处”之法,曰:“处商,就市井。”连商人的居住地点都加以限制规定。稍后,孔子把人群分为“君子”、“小人”两类,倡言“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商人被视为“谋食”、“趣利”的“小人”。西汉初,刘邦得天下,进一步对商人实行歧视、压抑政策,《史记·平准书》记载:“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税租以困辱之。”形成了“法律贱商人”的格局。汉文帝时,中大夫晁错上奏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指斥商人不耕不织,却赚大钱,吃的香,穿的光,甚至提到政治高度予以上纲上线,说他们上络王侯,下坑农人,蠹害国家,无益社会。对商贾的偏见,由歧视几乎升级到敌视。士大夫们戴着有色眼镜看商人,一味指责商人的种种不是,看不到他们在社会生产与消费之间所起的桥梁作用。事实上,在物资交流环节中,商人承担着互通有无的社会重任。
二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儒者” 自命清高,不屑言商言利,不正眼看待商人,不愿意描写商业活动,更不欲渲染市廛之事。所以在我国古代典籍中,以积极态度正面反映货卖活动的资料极为罕见。笔者从敦煌遗书P.3644号《学童杂抄》中意外发现两首唐五代时期“渲染市廛之事”的店铺叫卖韵语(见图1),为之拟名曰《市声吟叫口号二首》。今予校录、标点、阐释于下:
其一曰:
某乙铺上新铺货,要者相问不须过。交关市易任平章,卖(买①)物之人但且坐。
“某乙”也可以写为“某甲”,即现代话“某某”;“铺上”即店铺里;“新铺货”即刚刚上市的新货;“交关”本指官营对外贸易中的出入口批量交易,此当指由官府授权、私人经办的出入口贸易;“市易”指国内市场的买卖交易;“平章”即商量,指讨价还价。本篇显然是货店经营者的招徕口号,宣传本店有新到货品,招引顾客前来购买,价格可以商量,机会不可错过。“某乙铺上新铺货,要者相问不须过”亦犹唐人李涉《春山三羯来》诗所谓:“都市广长开大铺,疾来求者无相误。”②其殷勤招揽之状,可感可亲,让人“偶从店前过,不得不留连”。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某乙铺上新铺货”一句。 “某乙”是个无定代词,它有点像数学中的“x”,不同经营范围的商店或不同名号的店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套用,只需转换成特指性实词即可,例如转换成张家铺、李家铺、兴隆铺、广惠铺,或绸缎铺、衣帽铺、金银铺、香药铺、果品铺、星货铺(即杂货铺)之类皆可,按照今时习惯,可以转写成“××铺上新铺货”。
敦煌文献反映,晚唐五代时期,敦煌商业、手工业兴旺,店铺林立。诸如行商、坐贾、举贷、质典、牙郎、牙婆、金银匠、铁匠、木匠、泥匠、塑匠、画匠、革鞍匠、皮韦匠、缝鞋匠、缝衣匠、擀毡匠、烧陶匠、制瓦匠、医生、乐人、经生(抄经出售者)、脚夫、磑店、油坊、磨店、酒店、食店应有尽有。王梵志诗“行行皆有铺,铺里有新货”,可以用来形容敦煌店铺林立,商业、手工业发达的情况。
这种可供各个店铺套用的宣传品,如今并不少见,但谁能料到唐五代时期敦煌已有流传。
其二曰:
某乙铺上且有:桔皮胡桃瓤,栀子高良姜,陆路诃黎勒,大腹及槟榔。亦有莳萝荜拨,芜荑大黄,油麻椒祘(蒜),河藕弗(佛)香。甜干枣,醋齿石榴,绢帽子,罗幞头,白矾,皂矾,紫草苏芳。粆糖吃时牙齿美,饧糖咬(嚼)时舌头甜。市上买取新□袄,街头易得紫绫衫。阔口裤,崭新鞋,大跨腰带拾叁事。
这是又一首同样具有格式化或样本程式的店铺叫卖口号。所言桔皮、胡桃瓤(核桃仁)、栀子、高良姜(简称良姜)、陆路(即陆路通)、诃黎勒(即诃子)、大腹(即大腹皮,为槟榔的外壳)、槟榔、莳萝(即小茴香)、荜拨、芜荑、大黄、油麻、椒(胡椒)、祘(大蒜)、河藕(莲藕)、佛香(供奉神佛、亡灵及焚化所用的香)、白矾、皂矾、紫草、苏芳(即紫苏,此物气味芳香,故称苏芳。医家以为,其芳香之气可以宣通郁气)、粆糖(即沙糖)、饧糖(俗称“糖醯”)、干枣、石榴等,多属药材。其中桔皮、高良姜、莳萝、荜拨、油麻、胡椒、大蒜、粆糖、饧糖等又是常用的调味品;胡桃瓤、河藕、粆糖、饧糖、干枣、石榴等亦可常食。此外,又有绢帽子、罗幞头、新□袄、紫绫衫、阔口裤、崭新鞋及大跨腰带等服用佩带之物。这些货品,有的出自本地,如胡桃、油麻、大蒜、干枣、粆糖、饧糖;有的来自中原,如芜荑、大黄、河藕、佛香、白矾、皂矾等;有的来自龟兹、于阗,如石榴、莳萝,唐代敦煌尚未种植;有的来自江南或岭南,如桔皮、栀子、陆路通、高良姜;有的来自中亚、南亚,如诃黎勒、荜拨;有的来自南洋,如大腹、槟榔。这就是说,既有本地土产,又有内地和新疆及岭南产品,还有远从波斯、印度、南洋等外国进口的舶来洋货;既有疗病药、调味品,又有时鲜干果、衣帽服饰,吃的、用的、穿的、戴的,一应俱全。透露出敦煌物资丰富、市场繁荣、贸易发达的盛况。
上面两首《市声吟叫口号》,在我国唐宋文学史资料库中竟找不到可与之比肩的同类作品。敦煌保存下来的这篇作品,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市声叫卖文学之祖,为我国唐宋文学史添加了一个新的文学样式和文学品种,具有独特的价值。 三
市肆叫卖,传说殷商时代已有之。屈原《天问》:“师望在肆昌何志,鼓刀扬声后何喜?”东汉王逸注:“‘师望’,谓太公也;‘昌’,文王名也。言太公在市肆而屠,文王何以志知之也?‘后’,谓文王也。言吕望鼓刀在列肆,文王亲往问之。吕望对曰:‘下屠屠牛,上屠屠国。’文王喜,载与俱归也。”这里记载了殷纣王时,吕望以屠宰为业,在市上高声叫卖。这类市上高声叫卖的事,后来一定愈多,可惜五代以前除了敦煌文献这两首《市声吟叫口号》之外,其他各地都未能保存下来。
北宋首都汴京,商业空前发达,各地除了各种店铺之外,也有不少流动售卖的“货郎”。他们或背负包袱,或肩挑货担,或手推货车,巡街串巷,售卖日用小商品。为了吸引身居宅院的少妇、少爷、小姐、儿童,货郎们有的敲打着铜锣,有的摇动着“串鼓儿”,用动听的曲调,高声喊唱着所卖物品,招徕买主。《水浒传》第74回有一段文字记浪子燕青请求扮作货郎前往山东泰安州打擂。文云:
次日,宋江置酒与燕青送行。众人看燕青时,打扮得村村朴朴,将一身花绣,把衲袄包得不见,腰里插着一把串鼓儿,挑着一条高肩杂货担子。诸人看了都笑。宋江道:“你既然装做货郎担儿,你且唱个山东货郎转调歌与我众人听。”燕青一手拈串鼓,一手打板,唱出货郎太平歌,与山东人不差分毫来去,众人又笑。
这里所说的“货郎转调歌”、“货郎太平歌”的歌词及曲谱虽未能留存下来,但可知货郎们确有自己的叫卖歌曲。清华广生编《白雪遗音》收有一首《货郎儿》,云:
货郎儿,背着柜子绕街串,鼓儿摇得欢。
生意虽小,件件都全。听我声喊。
喊成一声:杂色带子花红线,博山琉璃盏;
还有那,桃花宫粉胭脂片,软翠花冠;
红绿梭布,杭州绒纂,玛瑙小耳圈;
有的是,木梳墨篦,火朝扭扣,玉容香皂擦粉面,头绳似血鲜;
新添的白铜顶指,上鞋锥子,广条京针,时样高低梅花瓣,并州柳叶剪。
这首清代货郎歌,与前举唐五代敦煌《市声吟叫口号》之第二首何其相似,然而亦有不同。不同的是,唐五代敦煌《市声吟叫口号》是店铺招徕叫卖之词,而清代《货郎儿》则是走街串巷的货郎招徕叫卖之词。店铺招徕叫卖之词,只在自家店铺门前喊唱;货郎招徕叫卖之词,则走街串巷,边走边唱。显然有坐商、游贩之别。
宋代曲艺艺人模仿市肆各种叫卖之声,制为曲艺,名曰“叫声”。③《都城纪胜》对这种“叫声”伎艺曾有简略的描述:
叫声,自京师(指北宋汴京)起撰。因市井诸色歌吟、卖物之声,采合宫调而成也。若加以嘌唱为引子,次用四句就入者,谓之“下影带”;无“影带”者名“散叫”;若不上鼓面、只敲盏者,谓之“打拍”。④
另据《事物纪原》载,“叫声”又有“叫紫苏丸”、“叫果子”、“十叫子”、“吟叫”诸异名。⑤此伎久已失传,后世从宋人的记述中只能对它进行一些揣摩,终也难得其详。今人见《梦梁录》有“学像声叫声”之语,于是以为类似相声演员模拟货郎吆喝叫卖进行表演的曲艺段子。但那种相声段子一无“宫调”、“歌吟”,二不敲打鼓板、盏碟伴奏,因知这种比附,难称允当。
今得敦煌出土的两首市声吟叫韵语,使北宋“瓦舍伎艺”之一的“叫声”不仅从此找到了上源,而且这种失传已久、难以捉摸的曲艺形式也突然变得可以捉摸了。根据《都城纪胜》的描写提示,可作如下推测:
第一,“嘌唱为引子”,即开始时,吆喝一句长声高调的引子(“嘌唱”即高声喊唱),用以吸引行人的注意。
第二,“次用四句就入”,意谓接着有四句歌唱,进入表演(谓之“下影带”)。宋人未记录“四句”的形式内容如何,幸好有敦煌《市声吟叫口号》之第一首,“某乙铺上新铺货,要者相问不须过。交关市易任平章,买物之人但且坐。”提供了“四句”的样板。这四句就是所谓的“下影带”。
第三,“无‘影带’者名‘散叫’”,“无‘影带’者”,似乎是指不再使用“四句”嘌唱,迳用四句以上乃至多句而句式又不甚整齐的唱词进行接唱。这就应是敦煌《市声吟叫口号》之第二首“某乙铺上且有:桔皮胡桃瓤,栀子高良姜,陆路诃黎勒,大腹及槟榔……”云云。这后一首唱词共22句,却7次换韵。根据“杂合宫商”的提示,似乎意味着7个支曲分别采用不同的宫调,与后来元杂剧用同一宫调统摄诸子曲的章法颇有不同。
第四,“若不上鼓面、只敲盏者,谓之‘打拍’”,意谓在歌唱表演中,常有敲打锣鼓以充伴奏,即所谓“上鼓面”。假使不敲打锣鼓“只敲盏”伴奏者,就叫做“打拍”。由此度之,宋代的“叫声”表演,应有简、繁两式,繁式是演唱者另有锣鼓伴奏,简式似由演唱者自敲盏碟伴奏。
通过上面的阐述,借助于敦煌两首《市声吟叫口号》,使失传数百年的古代“叫声”技艺得以复活重现,使千载之后的今人可以重闻昔日叫卖之声,亲切地感受古代店家的殷勤招呼。
宋人记下了当时流行有“叫声”,而“叫声”作品却未能加以记录保存,幸有敦煌这两首招徕顾客兼有广告性质的作品保存下来,为我国古代诗歌、古代曲艺以及广告文学都填补了一项空白,堪称古代文艺作品之一绝。
敦煌两首《市声吟叫口号》,为后唐同光年代(923~926年)学郎习字时的抄录本。所据原本,情况不明,推测其原创年代当不晚于唐代。既堪以视为北宋“叫声”的上源,又可以视为今日广告文学之祖。为古代诗歌研究、古代曲艺研究乃至近时兴起的广告文学研究、商业文化研究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新资料,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敦煌遗书;叫卖文学;《市声吟叫口号》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6—0024—03
一
西周初,成王制定职官之令说:“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尚书·周官》)孔安国解释所谓“四民”,是指“士、农、工、商”。商人地位被排在“四民”之末。春秋时代,齐相管仲进一步制定管理四民“勿使杂处”之法,曰:“处商,就市井。”连商人的居住地点都加以限制规定。稍后,孔子把人群分为“君子”、“小人”两类,倡言“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商人被视为“谋食”、“趣利”的“小人”。西汉初,刘邦得天下,进一步对商人实行歧视、压抑政策,《史记·平准书》记载:“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税租以困辱之。”形成了“法律贱商人”的格局。汉文帝时,中大夫晁错上奏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指斥商人不耕不织,却赚大钱,吃的香,穿的光,甚至提到政治高度予以上纲上线,说他们上络王侯,下坑农人,蠹害国家,无益社会。对商贾的偏见,由歧视几乎升级到敌视。士大夫们戴着有色眼镜看商人,一味指责商人的种种不是,看不到他们在社会生产与消费之间所起的桥梁作用。事实上,在物资交流环节中,商人承担着互通有无的社会重任。
二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儒者” 自命清高,不屑言商言利,不正眼看待商人,不愿意描写商业活动,更不欲渲染市廛之事。所以在我国古代典籍中,以积极态度正面反映货卖活动的资料极为罕见。笔者从敦煌遗书P.3644号《学童杂抄》中意外发现两首唐五代时期“渲染市廛之事”的店铺叫卖韵语(见图1),为之拟名曰《市声吟叫口号二首》。今予校录、标点、阐释于下:
其一曰:
某乙铺上新铺货,要者相问不须过。交关市易任平章,卖(买①)物之人但且坐。
“某乙”也可以写为“某甲”,即现代话“某某”;“铺上”即店铺里;“新铺货”即刚刚上市的新货;“交关”本指官营对外贸易中的出入口批量交易,此当指由官府授权、私人经办的出入口贸易;“市易”指国内市场的买卖交易;“平章”即商量,指讨价还价。本篇显然是货店经营者的招徕口号,宣传本店有新到货品,招引顾客前来购买,价格可以商量,机会不可错过。“某乙铺上新铺货,要者相问不须过”亦犹唐人李涉《春山三羯来》诗所谓:“都市广长开大铺,疾来求者无相误。”②其殷勤招揽之状,可感可亲,让人“偶从店前过,不得不留连”。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某乙铺上新铺货”一句。 “某乙”是个无定代词,它有点像数学中的“x”,不同经营范围的商店或不同名号的店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套用,只需转换成特指性实词即可,例如转换成张家铺、李家铺、兴隆铺、广惠铺,或绸缎铺、衣帽铺、金银铺、香药铺、果品铺、星货铺(即杂货铺)之类皆可,按照今时习惯,可以转写成“××铺上新铺货”。
敦煌文献反映,晚唐五代时期,敦煌商业、手工业兴旺,店铺林立。诸如行商、坐贾、举贷、质典、牙郎、牙婆、金银匠、铁匠、木匠、泥匠、塑匠、画匠、革鞍匠、皮韦匠、缝鞋匠、缝衣匠、擀毡匠、烧陶匠、制瓦匠、医生、乐人、经生(抄经出售者)、脚夫、磑店、油坊、磨店、酒店、食店应有尽有。王梵志诗“行行皆有铺,铺里有新货”,可以用来形容敦煌店铺林立,商业、手工业发达的情况。
这种可供各个店铺套用的宣传品,如今并不少见,但谁能料到唐五代时期敦煌已有流传。
其二曰:
某乙铺上且有:桔皮胡桃瓤,栀子高良姜,陆路诃黎勒,大腹及槟榔。亦有莳萝荜拨,芜荑大黄,油麻椒祘(蒜),河藕弗(佛)香。甜干枣,醋齿石榴,绢帽子,罗幞头,白矾,皂矾,紫草苏芳。粆糖吃时牙齿美,饧糖咬(嚼)时舌头甜。市上买取新□袄,街头易得紫绫衫。阔口裤,崭新鞋,大跨腰带拾叁事。
这是又一首同样具有格式化或样本程式的店铺叫卖口号。所言桔皮、胡桃瓤(核桃仁)、栀子、高良姜(简称良姜)、陆路(即陆路通)、诃黎勒(即诃子)、大腹(即大腹皮,为槟榔的外壳)、槟榔、莳萝(即小茴香)、荜拨、芜荑、大黄、油麻、椒(胡椒)、祘(大蒜)、河藕(莲藕)、佛香(供奉神佛、亡灵及焚化所用的香)、白矾、皂矾、紫草、苏芳(即紫苏,此物气味芳香,故称苏芳。医家以为,其芳香之气可以宣通郁气)、粆糖(即沙糖)、饧糖(俗称“糖醯”)、干枣、石榴等,多属药材。其中桔皮、高良姜、莳萝、荜拨、油麻、胡椒、大蒜、粆糖、饧糖等又是常用的调味品;胡桃瓤、河藕、粆糖、饧糖、干枣、石榴等亦可常食。此外,又有绢帽子、罗幞头、新□袄、紫绫衫、阔口裤、崭新鞋及大跨腰带等服用佩带之物。这些货品,有的出自本地,如胡桃、油麻、大蒜、干枣、粆糖、饧糖;有的来自中原,如芜荑、大黄、河藕、佛香、白矾、皂矾等;有的来自龟兹、于阗,如石榴、莳萝,唐代敦煌尚未种植;有的来自江南或岭南,如桔皮、栀子、陆路通、高良姜;有的来自中亚、南亚,如诃黎勒、荜拨;有的来自南洋,如大腹、槟榔。这就是说,既有本地土产,又有内地和新疆及岭南产品,还有远从波斯、印度、南洋等外国进口的舶来洋货;既有疗病药、调味品,又有时鲜干果、衣帽服饰,吃的、用的、穿的、戴的,一应俱全。透露出敦煌物资丰富、市场繁荣、贸易发达的盛况。
上面两首《市声吟叫口号》,在我国唐宋文学史资料库中竟找不到可与之比肩的同类作品。敦煌保存下来的这篇作品,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市声叫卖文学之祖,为我国唐宋文学史添加了一个新的文学样式和文学品种,具有独特的价值。 三
市肆叫卖,传说殷商时代已有之。屈原《天问》:“师望在肆昌何志,鼓刀扬声后何喜?”东汉王逸注:“‘师望’,谓太公也;‘昌’,文王名也。言太公在市肆而屠,文王何以志知之也?‘后’,谓文王也。言吕望鼓刀在列肆,文王亲往问之。吕望对曰:‘下屠屠牛,上屠屠国。’文王喜,载与俱归也。”这里记载了殷纣王时,吕望以屠宰为业,在市上高声叫卖。这类市上高声叫卖的事,后来一定愈多,可惜五代以前除了敦煌文献这两首《市声吟叫口号》之外,其他各地都未能保存下来。
北宋首都汴京,商业空前发达,各地除了各种店铺之外,也有不少流动售卖的“货郎”。他们或背负包袱,或肩挑货担,或手推货车,巡街串巷,售卖日用小商品。为了吸引身居宅院的少妇、少爷、小姐、儿童,货郎们有的敲打着铜锣,有的摇动着“串鼓儿”,用动听的曲调,高声喊唱着所卖物品,招徕买主。《水浒传》第74回有一段文字记浪子燕青请求扮作货郎前往山东泰安州打擂。文云:
次日,宋江置酒与燕青送行。众人看燕青时,打扮得村村朴朴,将一身花绣,把衲袄包得不见,腰里插着一把串鼓儿,挑着一条高肩杂货担子。诸人看了都笑。宋江道:“你既然装做货郎担儿,你且唱个山东货郎转调歌与我众人听。”燕青一手拈串鼓,一手打板,唱出货郎太平歌,与山东人不差分毫来去,众人又笑。
这里所说的“货郎转调歌”、“货郎太平歌”的歌词及曲谱虽未能留存下来,但可知货郎们确有自己的叫卖歌曲。清华广生编《白雪遗音》收有一首《货郎儿》,云:
货郎儿,背着柜子绕街串,鼓儿摇得欢。
生意虽小,件件都全。听我声喊。
喊成一声:杂色带子花红线,博山琉璃盏;
还有那,桃花宫粉胭脂片,软翠花冠;
红绿梭布,杭州绒纂,玛瑙小耳圈;
有的是,木梳墨篦,火朝扭扣,玉容香皂擦粉面,头绳似血鲜;
新添的白铜顶指,上鞋锥子,广条京针,时样高低梅花瓣,并州柳叶剪。
这首清代货郎歌,与前举唐五代敦煌《市声吟叫口号》之第二首何其相似,然而亦有不同。不同的是,唐五代敦煌《市声吟叫口号》是店铺招徕叫卖之词,而清代《货郎儿》则是走街串巷的货郎招徕叫卖之词。店铺招徕叫卖之词,只在自家店铺门前喊唱;货郎招徕叫卖之词,则走街串巷,边走边唱。显然有坐商、游贩之别。
宋代曲艺艺人模仿市肆各种叫卖之声,制为曲艺,名曰“叫声”。③《都城纪胜》对这种“叫声”伎艺曾有简略的描述:
叫声,自京师(指北宋汴京)起撰。因市井诸色歌吟、卖物之声,采合宫调而成也。若加以嘌唱为引子,次用四句就入者,谓之“下影带”;无“影带”者名“散叫”;若不上鼓面、只敲盏者,谓之“打拍”。④
另据《事物纪原》载,“叫声”又有“叫紫苏丸”、“叫果子”、“十叫子”、“吟叫”诸异名。⑤此伎久已失传,后世从宋人的记述中只能对它进行一些揣摩,终也难得其详。今人见《梦梁录》有“学像声叫声”之语,于是以为类似相声演员模拟货郎吆喝叫卖进行表演的曲艺段子。但那种相声段子一无“宫调”、“歌吟”,二不敲打鼓板、盏碟伴奏,因知这种比附,难称允当。
今得敦煌出土的两首市声吟叫韵语,使北宋“瓦舍伎艺”之一的“叫声”不仅从此找到了上源,而且这种失传已久、难以捉摸的曲艺形式也突然变得可以捉摸了。根据《都城纪胜》的描写提示,可作如下推测:
第一,“嘌唱为引子”,即开始时,吆喝一句长声高调的引子(“嘌唱”即高声喊唱),用以吸引行人的注意。
第二,“次用四句就入”,意谓接着有四句歌唱,进入表演(谓之“下影带”)。宋人未记录“四句”的形式内容如何,幸好有敦煌《市声吟叫口号》之第一首,“某乙铺上新铺货,要者相问不须过。交关市易任平章,买物之人但且坐。”提供了“四句”的样板。这四句就是所谓的“下影带”。
第三,“无‘影带’者名‘散叫’”,“无‘影带’者”,似乎是指不再使用“四句”嘌唱,迳用四句以上乃至多句而句式又不甚整齐的唱词进行接唱。这就应是敦煌《市声吟叫口号》之第二首“某乙铺上且有:桔皮胡桃瓤,栀子高良姜,陆路诃黎勒,大腹及槟榔……”云云。这后一首唱词共22句,却7次换韵。根据“杂合宫商”的提示,似乎意味着7个支曲分别采用不同的宫调,与后来元杂剧用同一宫调统摄诸子曲的章法颇有不同。
第四,“若不上鼓面、只敲盏者,谓之‘打拍’”,意谓在歌唱表演中,常有敲打锣鼓以充伴奏,即所谓“上鼓面”。假使不敲打锣鼓“只敲盏”伴奏者,就叫做“打拍”。由此度之,宋代的“叫声”表演,应有简、繁两式,繁式是演唱者另有锣鼓伴奏,简式似由演唱者自敲盏碟伴奏。
通过上面的阐述,借助于敦煌两首《市声吟叫口号》,使失传数百年的古代“叫声”技艺得以复活重现,使千载之后的今人可以重闻昔日叫卖之声,亲切地感受古代店家的殷勤招呼。
宋人记下了当时流行有“叫声”,而“叫声”作品却未能加以记录保存,幸有敦煌这两首招徕顾客兼有广告性质的作品保存下来,为我国古代诗歌、古代曲艺以及广告文学都填补了一项空白,堪称古代文艺作品之一绝。
敦煌两首《市声吟叫口号》,为后唐同光年代(923~926年)学郎习字时的抄录本。所据原本,情况不明,推测其原创年代当不晚于唐代。既堪以视为北宋“叫声”的上源,又可以视为今日广告文学之祖。为古代诗歌研究、古代曲艺研究乃至近时兴起的广告文学研究、商业文化研究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新资料,意义十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