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如果从夸美纽斯(1597-1670年)数起,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其优越性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而且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该从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入手。
  所谓教学过程最优化,就是在规定时间内,使学生在教养、教育和发展诸方面都取得最大效果。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切实做到“轻负担、高质量、优素质”,我进行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探讨,本文就此谈一些实践体会。
  
  一、拟定最优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握着整个教学过程的导向;拟定最优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前提。最优的教学目标具有全面性、适度性和区分性。
  1、全面性。指教学要完成教养、教育和发展三大任务。在拟定教学目标时要深挖教材中的潜在因素,结合学校的具体教学条件和学生现状,定出具体教学目标,确定认识、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四级要求,区分出知识和方法、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思想教育和非智力因素。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数学语言能力、建立初步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抽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想品德教育、良好习惯的培养等多种要求有计划地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中,使每节数学课尽可能地完成多项任务。
  2、适度性。拟定教学目标时不能片面追求全面性而牵强附会,不能因面面俱到而不分主次,不要认为目标定得越高、越全面越好。应该使教学目标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平以及年龄特点相适应。如: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在不同年段有不同的目标,同一年段在不同阶段所培养的目标也不同。
  3、区分性。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其教材内容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存在着层次性。在拟定课时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前后课时之间相互依存、发展、铺垫、延伸的关系,要体现出每个课时教学目标的层次和侧重点。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如果将教学目标比做骨骼的话,那么教学内容就是肌肉,教学目标要依附于教学内容,才能充分显示其生命力。合理的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否实现“省时”、“高效”。教师手中的教科书只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前提条件,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教材,合理安排课时教学内容,克服随意性。教师要吃透教材,领会教材编排意图,根据教材特点,围绕教学目标,考虑学生实际,做到密度恰当、坡度适当、深度得当。对于学生刚接触到的新知识,或抽象的不易理解而需要分散难点的,内容应适当少安排。有些知识虽然是学生刚接触到,但难度不大的,可以利用旧知识迁移的方法,另外可适当多安排些内容。这样,可以从教学内容上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选择最佳教学方法
  
  要取得教学的“最好效果”,就要通过最佳教学方法来实现,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关键。
  1、教的优化。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教学、教育和发展任务而开展有秩序的、相互联系的活动办法。由于活动是多方面的,所以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心理特征、学校具体条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教材中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则,要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坚持训练学生独立地依靠已有知识去学懂新知识,突出教学内容中核心的基本概念,达到以纲带目,以简驭繁。
  2、学的优化。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统一。陶行知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要改变重教不重学的状况,就应把学法研究列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探讨中。
  小学阶段儿童思维发展最本质、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教学中运用直观演示毕竟是教师演、学生看,学生还是处于被动位置。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过程,要使学生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让学生动手做,而不是用耳朵去听。通过组织学生量一量、做一做,引导他们去探索,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心理过程内化。
其他文献
阅读理解是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指视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对所读材料的评价能力,它是衡量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同时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中学英语学科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的阅读量在不断增加:因此,培养阅读能力越来越被广大中学师生所重视。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谈谈自己的粗
期刊
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进行,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被“精讲多练”所代替。我觉得在练中,一定要突出“多读”。诵读对语文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课堂上的诵读普遍存在以下的一些不当地方:    一、流于形式上的读    老师为了怕被别人说上课没有让学生诵读,所以随便让学生进行默读、小组读、齐读等,没有考虑各种诵读的适用性,或者老师安排学生朗读时间过少。例如,让学生用两三分钟默读一篇较长的课
期刊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目前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着与新课程理念不相符的弊端,突出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条化。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当作金科玉律,把教参和提示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把预设的教案当作亦步亦趋的向导。课堂教学没有创造,没有活力,有的只是平铺直叙、机械性的劳动,简单的重复活动,有的只是学生的应付与无奈。  2,模式化。教学结构模式
期刊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探索最佳教学途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数学教学的魅力    1、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  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与他们生活有关的一些问题,甚至增加社会上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例如讲到概
期刊
新形势下的课改要求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对学生社会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能力和品质培养过程中的教育。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内涵的时代性。体现了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生产等对英语人才的要求。第二,对象的个体性。面向全体学生,不用英才教育、模式整体教育。模糊“优等生”和“后进生”的界限,使学生在不同层次上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三,内容的全面性。注重对学生文化、心理和生理素质的培养,使
期刊
“阅读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由此获得重要信息,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阅读常常被看作是人类打开通向理性世界大门的钥匙。在实践中,我也确实发现,当没有课业负担时,学生是十分乐意阅读课外读物的,并且阅读的面非常广,各种类别都有涉及。然而一旦阅读与作业、与考试进行挂钩后,学生这种主动阅读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是变得厌恶各类课外读物。然而阅读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不是为了
期刊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本身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朗读过程中要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课文(包括词句,段落,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和情绪。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其中包含了
期刊
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为此,我们的数学课堂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作为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还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让他们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期刊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人了另外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新
期刊